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雙底浮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人造水上浮體,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雙底浮臺。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海洋上所制造的浮體,基本上為船舶,在風浪中搖擺、風暴中沉沒、使用功能單一已成為不可避免的難關,部分鉆井平臺不能移動,且造價十分昂貴,安全無法保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沉沒、不搖擺、能夠抗擊任何風浪、適用于水上住宿、娛樂及作業(yè)等各種功能的雙底式專業(yè)平臺。
本發(fā)明由大浮體、二層底板和懸空大平臺構成,大浮體為平板框架式結構,是在金屬框架外部包裹玻璃鋼或金屬板材,內部填充發(fā)泡不吸水的輕體材料,形成一個外堅、內輕、結實、耐沖擊、永不沉沒的平板式大浮體,大浮體以下由連接支架固定設置有一個鋼性二層底板,大浮體上面由支撐架固定著懸空大平臺;大浮體與二層底板上可設置條形槽,即便于回避水面上起伏波浪的升降縫;二層底板在水下的深度即連接支架的高度,可根據抗擊風浪的大小進行設定,也可以在連接支架內設置可操作升降的升降桿,對二層底板在水下深度進行調節(jié)。
本發(fā)明可制作成單體式結構,也可以制作成拼裝式結構。
本發(fā)明安全可靠,運用范圍廣泛,可極大地滿足人們在水面上長期居住、工作、娛樂等多方面要求,成本低廉,利于推廣。
圖1是本發(fā)明的單體式結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拼裝式結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帶操作升降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懸空大平臺,2是大浮體,3是二層底板,4是支撐架,5是連接支架,6是升降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最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由大浮體(2)、二層底板(3)和懸空大平臺(1)構成,大浮體(2)為平板框架式結構,是在金屬框架外部包裹玻璃鋼或金屬板材,內部填充發(fā)泡不吸水的輕體材料,形成一個外堅、內輕、結實、耐沖擊、永不沉沒的平板式大浮體,大浮體(2)以下由連接支架(5)固定設置著一個鋼性二層底板(3),大浮體(2)上面由支撐架(4)固定著懸空大平臺(1);大浮體(2)和二層底板(3)上可設置條形槽,即便于回避水面上起伏波浪的升降縫;二層底板(3)在水下的深度即連接支架(5)的高度,可根據抗擊風浪的大小進行設定,也可以在連接支架(5)內設置可操作升降的升降桿(6),對二層底板(3)在水下深度進行調節(jié)。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雙底浮臺,其特征在于它由大浮體(2)、二層底板(3)和懸空大平臺(1)構成,大浮體(2)以下由連接支架(5)固定設置著鋼性二層底板(3),大浮體(2)上面由支撐架(4)固定著懸空大平臺(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底浮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浮體(2)為平板框架式結構,是在金屬框架外部包裹玻璃鋼或金屬板材,內部填充發(fā)泡不吸水的輕體材料,形成了一個外堅、內輕、結實、耐沖擊、永不沉沒的平板式大浮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底浮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支架(5)內可設置方便操作升降的升降桿(6),對二層底板(3)在水下深度進行調節(jié)。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底浮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浮體(2)和二層底板(3)上可設置便于回避水面上起伏波浪的條形槽。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底浮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底浮臺可制作成單體式結構,也可以制作成拼裝式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雙底浮臺。目前人們所使用的船舶,在風浪中搖擺、風暴中沉沒、使用功能單一已成為不可避免的難關。本發(fā)明由大浮體、二層底板和懸空大平臺構成,大浮體為平板框架式結構,是在金屬框架外部包裹玻璃鋼或金屬板材,內部填充發(fā)泡不吸水的輕體材料,大浮體以下由連接支架固定設置鋼性二層底板,大浮體上面由支撐架固定著懸空大平臺,大浮體與二層底板上可設置便于回避波浪的條形槽,二層底板在水下的深度可設定,也可以在連接支架內設置升降桿進行調節(jié),可制作成單體式結構或拼裝式結構。本發(fā)明安全可靠,運用范圍廣泛,不沉沒,不搖擺,能夠抗擊任何風浪,可極大地滿足人們在水面上長期居住、工作、娛樂等多方面要求,成本低廉,利于推廣。
文檔編號B63B5/00GK1631723SQ20041007775
公開日2005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傅德俐 申請人:傅德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