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容器的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容器,例如封裝飲料或食品的容器的蓋(closure)。本發(fā)明尤其涉及用于具有唇緣和開口且優(yōu)選在容器的外部無螺紋零件的容器的蓋。
背景技術:
申請人:已經(jīng)提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用于容器的蓋,例如在W02006/000774、W02007/091008和W02007/057659中描述的,且這些公開并入本文。這些已知的蓋包括:裝配在擋圈上的蓋子,所述擋圈在唇緣的下方環(huán)繞容器的外部安裝;以及一件式的塑料“冠狀”蓋子。盡管這些在許多情況下是令人滿意的,但本發(fā)明提供了簡化蓋和/或容器的構造同時維持或提高其性能的改進。
發(fā)明內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個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用于容器的蓋,所述容器具有限定軸線的圓形開口以及環(huán)繞所述開口的唇緣,所述蓋包括:內組件,所述內組件具有擋圈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擋圈部分放置在所述容器的在該容器的所述唇緣下方的外部周圍,在使用中,所述密封部分在所述唇緣的上表面上從所述擋圈部分延伸;以及外組件,所述外組件用于裝配在所述內組件上且與所述內組件相互作用,以將所述擋圈部分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唇緣下面,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裙部件,所述裙部件用于放置在所述內組件的擋圈部分周圍,所述擋圈部分包括繞所述擋圈部分的圓周的多個隔開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在它們的下端部處通過環(huán)繞所述擋圈部分的整個圓周延伸的結構樞接。因此,第一方面能夠提供蓋子在擋圈上(cap-on-collar)的蓋,其中,所述擋圈結合有密封組件(且密封組件優(yōu)選與擋圈一體形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用于容器的蓋,所述容器具有限定一軸線的開口以及環(huán)繞所述開 口的向外凸出的唇緣,所述蓋包括:內構件,所述內構件具有用于接合所述唇緣的外表面的可膨脹/可收縮的部分;以及外構件,所述外構件用于安裝在所述內構件上,以使得當所述內構件裝配在所述唇緣上時,所述外構件相對于內構件的軸向移動和/或轉動移動被布置成將所述可膨脹/可收縮的部分保持和/或擠壓成在所述唇緣的下方與容器緊固接合,所述內構件的接觸所述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內表面具有在所述內構件與所述容器之間提供高摩擦性接合的性質,因此能通過在所述外構件和所述容器之間施加的轉動力影響所述內構件和所述外構件的相對轉動。因此,第二個方面能夠提供一種蓋子在擋圈上的蓋,其中,在擋圈和容器之間提供有高摩擦性接合以代替防轉動零件。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適于接收如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和/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蓋的容器,并且涉及當裝配到容器上時封閉容器的開口的這種蓋。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上述類型的蓋,當其裝配至容器,用以封閉容器的開口。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和可選的特征將從下面的描述和所附權利要求中變得明顯。
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術語(例如上或下)應當理解為指相對于容器的方向,其中該容器直立在水平表面上,并且通過該容器開口的軸線為基本上豎直(除非文中另作清楚要求)。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點是:其能提供不需要容器的外表面具有螺紋零件和/或防轉動零件的蓋。其使得容器具有“親唇緣(lip-friendly)”形式,即光滑的外部。這種光滑的外部對于美學因素也是高度期望的,并且這種與高性能蓋結合的瓶頸在貿易中是非常受歡迎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使得提供的蓋可被用在已有的標準容器或瓶頸中,從而可避免制造特定形式的瓶頸的模具的投資。通常,容器由塑料材料,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并且通過注塑成型隨后吹塑成型制成,或可由玻璃制成。這些容器是眾所周知的。本發(fā)明尋求改進已知的用于瓶子和寬口容器的蓋。已知的“冠狀蓋子”的一件式金屬蓋用于密封瓶子,例如啤酒瓶。本發(fā)明尋求提供一種兩件式的蓋子,所述兩件式的蓋子能夠替代傳統(tǒng)的冠狀蓋子。另外,本發(fā)明尋求提供一種帶有密封件的蓋,所述密封件能夠承受當飲料容器例如啤酒瓶子被消毒時的升高的溫度和壓力。當使用塑料蓋而不是使用金屬蓋時,這是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在許多情況下,期望蓋來提供真空密封,即密封容器使氣體不能進入或排出,尤其是氧氣的進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已知的用于這些密封的可接受的標準在食品和飲料包裝工業(yè)中為產品提供令人滿意的保質期且維持理想質量的產品。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擋圈部分和密封部分提供作為單個組件時,兩件式的蓋被提供用于寬口瓶。在其他布置中,可通過密封部分承載單獨的密封構件(例如0形圈密封件)。
現(xiàn)僅以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來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其中:圖1和圖2為當施加至瓶頸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1示出了位于開口的上面,但是在固定至瓶頸之前的蓋的部件,且圖2示出了當蓋已經(jīng)移動至與瓶頸固定接合時的部件;圖3A和圖3B示出了圖1和圖2中示出的蓋的內組件的側視圖和剖視圖(沿圖3A的E-E線);圖4A和圖4B示出了從圖3的內組件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5A和圖5B示出了圖1和圖2的蓋的外組件的側視圖和從下面看的示圖;圖6A和圖6B示出了從圖5的外組件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7和圖8為施加至容器頸部時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7示出位于開口上面但固定到開口上之前的蓋的部件,且圖8示出了當蓋已經(jīng)移動至與容器頸部固定接合時的部件;圖9A和圖9B示出了圖7和圖8中示出的蓋的內組件的側視圖和剖視圖(沿圖9A的A-A線截取);圖1OA和圖1OB示出了從圖9的內組件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1lA和圖1lB和圖1lC為當施加至容器頸部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平面圖,仰視圖以及側視圖12A和圖12B為從圖11示出的蓋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13A和圖13B為圖11示出的蓋沿線A-A的側截面圖和立體截面圖且,圖13C和圖13D為圖11示出的蓋沿線B-B的側截面圖和立體截面圖;圖14A、圖14B和圖14C為圖11至圖13示出的蓋的內組件的平面圖、仰視圖以及側視圖;圖15A和圖15B為從圖14示出的內組件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16A和圖16B為圖14中示出的內組件的側截面圖和立體截面圖;圖17A,圖17B以及圖17C為圖11至圖13示出的蓋的外組件的平面圖、仰視圖以及側視圖;圖18A和圖18B為從圖17示出的外組件的上面和下面看的立體圖;圖19A和圖19B為圖14中示出的外組件的側截面圖和立體截面圖;圖20A示出了與圖13A和圖13C相似的但是沿可被用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的第一類型的止動部的示出的平面截取的截面圖,且圖20B示出了圖20A的示出止動部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以及圖21A,圖21B,圖21C以及圖21D示出了可與示出了用于替代類型的止動部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另一形式的容器的側視圖、截面圖、立體圖和立體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至圖6中示出的蓋包括:內組件,所述內組件具有用于裝配在容器2的外部周圍的擋圈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瓶頸具有界定軸線A的容器開口,且擋圈部分具有繞所述擋圈部分的圓周的多個隔開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用于接合在容器2的唇緣2A的下方;以及外組件,所述外組件具有裙部件4A,所述裙部件4A用于繞內組件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放置。在該實施方式中,外組件4被設計用于通過在內組件I和外組件4之間基本的軸向移動定位在內組件I的上面,且外組件4在其內表面上包括一個或多個凸輪表面(camsurface) 4B,在組件軸向移動到一起時,凸輪表面4B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的上端接合以便于將部件3逐步地向內擠壓至在容器2的唇緣2A下方與容器的外部緊密地摩擦性接合。該凸輪作用(camming action)由于內組件I和外組件4之間的軸向移動而產生,并且,內組件I和外組件4越多地軸向移動到一起,部件3的向內運動越大,直至部件3移動至與容器緊密地摩擦性接合(如圖2中所示)。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防止了內組件相對于容器的轉動,從而可簡單地通過在外組件和容器之間施加轉動力來使得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轉動。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在不需要直接保持內組件以防止內組件在容器上轉動(當內組件未凸出超出外組件時,這也是非常困難的)且不需要在內組件和容器之間提供防轉動零件(如一個或多個相互接合的凸出部或凹陷)(這將破壞容器的光滑外部且阻止使用標準容器)情況下,高速旋蓋頭可被用于將蓋應用至容器,。這對于最終使用者也是重要的,因為他們可通過向蓋的外組件實際所需的力同時保持容器(或同時仍然保持容器)而簡單地去除或再應用蓋,而不需要任何與內組件的相互作用。
在如圖1和圖2中示出的直徑變化的點處,可通過外組件的環(huán)狀部分提供凸輪表面4B。因此,凸輪表面4B處于蓋子從較小直徑(上)部分轉換至較大直徑(下)部分的位置點處。一旦外組件4已經(jīng)在內組件I的上方軸向移動,從而向內擠壓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相對于內組件I繞軸線A扭轉,從而接合在該位置將內組件和外組件可釋放地緊固在一起的緊固機構。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緊固機構包括位于外組件的裙部件4A下端的向內凸出部5的基本朝上的表面5A以及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的基本朝下的表面3A。表面5A和3A可在內組件與外組件之間提供卡口形式(bayonet-form)的接合和/或二者間螺紋狀的接合。為了以這種方式將內組件I和外組件4可釋放地固定在一起,在內組件I和外組件4之間需要相對小的扭轉或轉動。最大程度上,該扭轉或轉動為360度或更小,優(yōu)選180度或更小,90度或更小且最優(yōu)選45度或更小(下面將進一步詳細描述)。優(yōu)選地,卡口接合或螺紋式接合為多線型(mult1-start type)。例如,內組件和外組件在它們的圓周的周圍可提供有帶有四個起點的八組類似螺紋零件或帶有三個起點的九組類似螺紋零件。因此,應該意識到,各個螺紋路徑可在兩個或三個在內組件的圓周周圍的相鄰類似螺紋零件的上面延伸。在圖1和圖2中所示出的實施方式中,內組件I還包括柔性密封部分6,柔性密封部分6在瓶頸的開口的上方以及容器唇緣的上表面上方延伸,并且在瓶頸的外部向下延伸。優(yōu)選地,柔性部分6例如通過雙向模制工藝(two-shot moulding process)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一體形成??蓮较蛞苿拥牟考上鄬傂缘牟牧?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并且柔性部分由相對柔性的材料(例如彈性體)形成。將在后文中進一步描述柔性密封部分6的功能。在圖1和圖2所述的實施方式中,外組件4包括頂部部件,裙部件從該頂部部件垂下,并且頂部部件跨過唇緣2A的上表面及容器開口延伸。將參照圖3A和圖3B更詳細地描述內組件I。如這些圖中所示,內組件包括兩個主要部分:擋圈部分和柔性密封部分(后面詳細描述),擋圈部分包括環(huán)3B,環(huán)3B具有多個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所述多個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從環(huán)3B立起并且圍繞環(huán)3B圓周地間隔開。每個可移動部件3均具有圓狀上端3C,用于與上述凸輪表面4B接合且用于接合在容器唇緣2A的下側。優(yōu)選地,可移動部件3的上端被成形為:在唇緣2A的下側與容器的凹面輪廓基本上相匹配(如圖2所示)。每個可移動部件的外部面3D為基本上平坦的,從而當蓋處于非固定位置時在外組件4的裙部件4A內滑動配合(snug fit)(如圖1所示)。如上所述,每個可移動部件3具有下部的、基本朝下的表面3A。表面3A的作用是處于非固定位置時將內組件I保持在外組件4內(如圖1所示),從而可以容易地預安裝內組件和外組件;當內組件I與外組件4在軸向上被帶到一起時,內組件I卡合(snap fit)在外組件4內,當可移動部件3經(jīng)過向內的凸出部5時可移動部件3發(fā)生彎曲直至它們向外卡住(snap),從而可移動部件的下表面3A接合向內的凸出部5的上表面5A。在圖1所示的位置中,表面3A和5A是基本水平的,即垂直于軸線A。然而,當內組件和外組件相對于彼此軸向移動至圖2所示的位置時,可移動部件3向內彎曲。因此,可移動部件的下表面3A內傾從而向水平面傾斜。因此,優(yōu)選地,上表面5A被成形為:當外組件4扭轉至固定位置時,表面5A同樣地向表面3A傾斜。另外,在許多情況下,理想的是:在外組件4繞軸線A轉動或扭轉至第二位置時,表面3A與5A之間的接合用于將內組件和外組件軸向地拉到一起,從而外組件4被向下朝向容器唇緣2A的上表面以及在容器唇緣2A下方緊固地向上拉動的可移動部件3拉動。因此,表面3A和5A在圓周方向上以螺紋的方式傾斜,以在內組件和外組件圍繞軸線A在擰緊或關閉方向上相對彼此轉動時,影響蓋與容器的牢固固定。當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轉動時,外組件被向下拉動,從而將內組件的柔性密封部分壓靠在容器唇緣的上表面上,且可移動構件3被向上擠壓至在容器唇緣的下方與容器固定接合。環(huán)3B的橫截面可以是相對狹長的(與可移動部件3相比)且有助于維持可移動部件3的圓周間隔。環(huán)3B也提供了可移動部件3可環(huán)繞其在徑向方向上彎曲的支點。部件3也可在它們的下端部處通過環(huán)繞部件的整個圓周延伸的其他結構樞轉地連接(代替環(huán))。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環(huán)3B在外組件的裙部件4A的下方突出,從而可從外部看見環(huán)3B (如圖1和圖2所示)。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至少當處于對應于如圖2所示的固定位置時環(huán)可被裙部件遮蔽。內組件的擋圈部分的重要特征是:可移動組件的自由地向內或向外徑向彎曲的上端,該移動圍繞樞軸在擋圈的下端處或朝向擋圈的下端發(fā)生(這不同于以其它方式定位于上面的擋圈,即可移動部件從環(huán)狀部分向下延伸)。擋圈部分的功能有點類似于套爪夾盤;凸輪表面接合擋圈的臂且向內擠壓擋圈的臂,凸輪表面與擋圈的臂之間的進一步的軸向移動使得臂進一步向內移動,直至擋圈的臂被緊固地楔在容器的外部上(在容器唇緣下面),且它們之間的摩擦性接合足以在蓋和容器之間施加有轉動力時防止擋圈繞容器轉動(以緊固或釋放蓋)。因此,即使容器頸部本身提供有由擋圈承載的緊固零件(蓋借助于該緊固零件緊固到容器上),擋圈部分也能夾緊容器頸部且有效地成為容器的一部分。內組件的另一個重要部件是柔性密封部分6。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其為具有上端6A和裙部分的蓋子的形式,上端6A延伸越過容器2的上端和唇緣的上表面,裙部分在瓶頸外側向下延伸至擋圈的環(huán)3B。柔性部分6執(zhí)行若干功能。首先,柔性部分6起到密封組件的作用,因為它被夾在外組件4和容器的唇緣2A的上表面之間,從而在二者之間提供墊圈密封。在所示的設置中,柔性部分6還延伸越過容器的口部,從而封閉容器的開口。另外,柔性部分位于基本上剛性的可移動部件3和瓶頸的外表面之間,從而起到在這些表面之間的高摩擦性組件的作用。在其他布置中(未示出),密封部分在容器的唇緣上方延伸但是并不越過容器的口部,從而并不封閉容器開口。因此,當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轉動時,內組件和容器之間的摩擦性接合大于內組件和外組件之間的摩擦性接合。因此,在不需要提供有防轉動零件且不需要將內組件延伸超出外組件至其能夠被使用者的手握緊的程度(來防止轉動)的情況下,抑制內組件相對于容器的轉動。應該理解的是:柔性構件的柔性性質使得柔性部件能夠在可移動部件在圖1和圖2中示出的位置之間被向內擠壓時通過可移動部件彎曲。此外,當移除蓋時,柔性部件的柔性性質有助于促使可移動部件3回到其起始的向外外置。如上所述,優(yōu)選地,擋圈部分和密封部分一體形成。這可以通過例如雙向模制技術實現(xiàn),其中連續(xù)注入不同材料,從而不同材料整體結合或彼此連接。這樣做還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是蓋只包括兩個部件:內組件和外組件。在已知的蓋子在擋圈上的蓋(cap-on-collarclosure)中,密封組件通常必須被單獨地提供或者以某種方式固定到外組件的下側。現(xiàn)將參照圖5A和圖5B、圖6A和圖6B更詳細地描述外組件4。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外組件為蓋子的形式,所述蓋子具有在唇緣2A的上表面的上方延伸并且延伸越過容器2的開口的上部4C,并且具有從上部4C垂下的裙部分4A。裙部分4A在它的下端處或朝向它的下端提供有向內延伸的凸出部5。如上所述,優(yōu)選地,每個凸出部5的上表面5A周向地傾斜,從而起到螺紋的作用;并且每個凸出部5的上表面5A沿著它的圓周長度徑向地向內傾斜至提升的程度(increasing extent),從而匹配其所接合的可移動部件3的下表面3A的傾斜。這種螺紋路徑可在相鄰的兩個或三個部件3上延伸。此外,如上所述,蓋設計為僅需相對較小的扭轉以將該蓋從未固定(圖1)位置移動到固定(圖2)位置。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僅需扭轉約60度。因此,如圖5B和6B所示,向內的凸出部5包括圍繞裙部分4A的內圓周的六個段。如上所述,外組件接合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的朝下的表面,從而將內組件和外組件在軸向方向上固定和/或緊固在一起。這是重要的特征:因為其使得內組件和外組件在軸向方向上相對較短,從而它們可以類似于傳統(tǒng)的蓋狀蓋地形成。這也意味著內組件與外組件之間的螺紋接合包括圓周上隔開的零件(feature)(相應的部件3的表面3A)。這使得內組件與外組件之間的螺紋接合僅需較小的轉動或扭轉(而不是連續(xù)螺紋結構所需的若干完整的轉動)。此外,這提供了非常緊湊且堅固的結構。外組件的朝上的表面5A施加向上的力,該向上的力經(jīng)由表面3A通過剛性支桿結構的部件3直接傳遞至唇緣2A的下側。在內組件和容器之間提供高摩擦性接觸也是重要的特征。如上所述,通過在可移動部件3和容器的外表面之間提供高摩擦性柔性部件而使其容易地實現(xiàn)。其也通過在這些部件之間提供大的接觸面積來增強,這至少部分是由于由于可移動部件3的徑向內表面具有與容器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形狀。密封表面可例如在唇緣的外表面的上面、唇緣的下側和/或唇緣下方的容器的外表面上延伸。這種高摩擦性接合也可以其他方式提供。擋圈組件可提供有高摩擦性材料的襯墊(lining)(而無論該襯墊是否連接至越過容器唇緣的上表面的密封組件);或者擋圈組件的內表面可提供有粗加工(roughened finish),該粗加工足以將與容器之間的摩擦性接合增加到所需的水平。在另外的替代方式中,可圍繞容器頸部安裝例如橡膠的高摩擦性襯套。另外,柔性密封組件在唇緣2A的上表面的上面延伸,從而在蓋和容器之間提供密封構件。提供單個的組件來作為圍繞容器外部安裝的擋圈并作為蓋和容器之間的密封組件也是本發(fā)明的該實施方式的顯著特征。如所述的那樣,當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移動從而向內擠壓可移動部件3時,這種移動主要是軸向的。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雖然是使凸輪向下移動從而向內按壓部件3的軸向組件,但這種軸向移動可借助小的扭轉移動來提供。扭轉移動優(yōu)選地小于360度,更優(yōu)選地小于90度或小于60度。這與如下的布置是相反的:其中,小的軸向移動是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的若干完整的轉動的結果,例如通過連續(xù)的螺旋形螺紋路徑提供。在一些情況中,凸輪相對于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的移動使得可移動部件從外部位置偏轉至內部位置并將所述部件保持在內部位置處與容器主體接觸。在其他情況中,凸輪的移動有助于使部件僅僅偏離非常小的距離(例如如果它們已經(jīng)在通常向內的位置)并將該部件牢固地擠壓至與容器主體接觸且保持它們相接觸,以例如增加內組件和容器之間的摩擦性接合。在其他情況中,凸輪的移動并不引起部件的任何明顯的偏離,而是僅僅將部件牢固地擠壓至與容器主體接觸且將它們保持在合適位置。也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時間內的制造公差和/或塑料材料的蠕變可導致部件采用比預期位置稍微更向外的位置,從而凸輪的動作將確保其被牢固地擠壓至接觸容器主體并將其維持在合適位置。本文所指的部件被“擠壓”至與容器接合應理解為包括所有這些可能性。圖7至圖10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蓋的第二實施方式。該蓋與在圖1至圖6中所示出的相似,但改良用于容器,例如用于寬口容器,在該寬口容器中,在容器唇緣的下方的容器的外壁通常是豎直的(或僅僅是稍微向外傾斜)(與圖1和圖2中所示的在唇緣下方具有分叉的接頭圓錐形表面的瓶頸相反)。對應于圖1至圖6中所述實施方式的部件的部件用相同附圖標記表示,但是帶有附加的’。圖7和圖8表明:容器開口的直徑可相對較寬(如W02006/000774和W02007/091008所述的寬口容器),典型地為50mm或更大,或相對交窄,例如傳統(tǒng)的28mm瓶頸。為方便起見,圖9和圖10示出了內組件I’的直徑用于瓶頸(如圖1至圖6),盡管如果用于寬口容器其將具有較大的直徑。在圖7至圖10中示出的蓋的內組件I’和外組件4’與圖1至圖6中的那些非常相似。外組件4’基本相同,而內組件的環(huán)3B’略短,從而當在緊固位置時,環(huán)3B’并不凸出超出外組件4’的裙部件4A’(如圖8所示)??蓮较蛞苿拥牟考?的上端3C’也被成形為優(yōu)化上端3C’在容器唇緣2A’的下側面的接合。盡管由于容器頸部的不同形狀,當在圖8所示的向內的位置時,可移動部件3’并裝配為緊靠容器2’的外壁,但是圖7至圖10所示的蓋以與上面關于圖1至圖6所描述的那些非常類似的方式操作。在這兩種情況下,通過沿松開方轉動外組件實現(xiàn)蓋從容器的移除,從而外組件不再擠壓或保持在容器唇緣下方的擋圈部分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該釋放可以是由于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的軸向移動和/或轉動移動)。可徑向移動的部件通過它們的彈性和/或通過密封部分的彈性向外移動至它們不再由于與容器唇緣的下側接合而阻止內組件豎直運動的位置。在一些布置中,在外組件在松開方向轉動時,可徑向移動的部件也可通過與外組件的一些其他部件接合而被向外驅動。隨后,蓋自由地豎直移動從而打開容器。這可通過豎直地拉動蓋來進行,如果容器內的壓力升高,例如如果容器容納有含碳酸飲料,該移動將是有幫助的。在其他布置中(未示出),蓋沿松開方向的進一步轉動有助于蓋從容器上脫離。在所有的情況中,優(yōu)選地,內組件和外組件一同被移除。在所示出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上述在相應部件上的凸出部3和5的接合來進行。因此,外組件的向上移動還導致內組件的向上移動(一旦可徑向移動的部件不再在容器的唇緣的下方接合)。在再一實施方式中,尤其是用于寬口容器的蓋中,內組件和/或外組件可包括膛孔部(bore f eature ),該膛孔部穿過容器的口部凸出到容器的內部中。優(yōu)選地,膛孔部包括例如由PET或金屬形成的相對剛性的組件,并且膛孔部可與外組件整體形成或固定至外組件。在特別有利的布置中,外組件能夠圍繞軸線A相對于膛孔部轉動。因此外組件能夠這樣的轉動,例如以緊固或釋放蓋,同時膛孔部在膛孔中軸向移動而不在其中轉動。膛孔部還可提供有0形圈密封件,該0形圈密封件接合并密封容器的內部(或容器唇緣的上表面)。膛孔部公開在同時待決的英國專利申請GB1009429.0中,且該公開并入本文。其描述有:0形圈可以是位于膛孔部外表面上的凹槽或密封套中的彈性體圓突形式。還描述了 0形圈也可以是被模制為裝配在膛孔部下側的彈性構件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的彈性密封部分可包括這樣的構件。因此,如果圖2所示的外構件凸出進入容器的膛孔中(而不是平坦的)并且彈性密封部分順著(follow)該零件的下側(也不是平坦的),則彈性組件可形成為具有模擬0形圈功能的部分,以提供與容器內部之間的密封。應該理解的是,在0形圈是單獨的構件同時0形圈形成其所在組件的一部分的情況下,它確實包括蓋的第三組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上所述采用0形圈密封件的實施方式中,可以不再需要通過將內組件的柔性部件夾在外組件和容器唇緣的上表面之間而提供的密封件。在這種情況下,外組件不需使柔性密封組件接合/或壓縮在唇緣的上表面上。圖11至圖19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蓋的第三實施方式。其也包括用于裝配至容器12的頸部(參見圖11至圖13)的內組件11 (參見圖14至圖16)和外組件14 (參見圖17至圖19)。內組件11包括:類似于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的擋圈部分,該擋圈部分具有多個圓周地隔開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從環(huán)13B立起;和密封部分,密封部分在容器的唇緣12A上面從擋圈部分延伸(最好如圖13所示)。如上述再一實施方式中的提到的,密封部分包括在承載0形圈密封件18的膛孔部
17。膛孔部17可由相對剛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由諸如PET的塑料材料形成,且優(yōu)選地與擋圈部分一體形成,且通過在容器12的唇緣12A的上面且在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之間從膛孔部17向下延伸到環(huán)13B的多個連接部件17A連接。在該實施方式中,內組件11再次被設計為:一旦裝配在外組件14內,內組件11不會凸出超出外組件14的裙部件,從而有效地被裙部件遮蔽(如圖11和圖12中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優(yōu)選的布置中,且如所示,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被模制為:在無應力狀態(tài)中,它們處于比容器的唇緣12A的外直徑小的直徑。因此,內組件14卡合在容器的唇緣12A上面;當內組件軸向地裝配在唇緣12A上時,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向外彎曲以允許擋圈部分裝配在唇緣12A上,且隨后在唇緣12A的下方向內返回到卡合內組件14,從而內組件11通過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 (或至少一些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在唇緣12A下方的接合被在某種程度上)維持在容器2上。在之前的實施方式中,當蓋在緊固位置時,第一組凸輪表面提供在外組件上以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相互作用從而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擠壓和/或保持在徑向向內的位置。以下,將進一步描述,當蓋將從容器12中移除時,隨著外組件14沿松開方向相對于內組件11轉動,這些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通過在其上的直立的拉環(huán)13C和在外組件14上的第二組凸輪表面15D的接合而被向外驅動。如圖1lA和圖12A中所示,外組件14具有環(huán)繞其上周界的多個狹槽14A。在示出的布置中,它們不是蓋的功能性特征而是僅提供用于使得外組件14的其他特征的制造便利。它們提供了在模制過程中使用的用于“芯通過(core throughs)”的通道,以形成外組件4的裙的內表面上的零件。如果使用其他制造外組件14的方式,狹槽14A也可被省略。然而,在其他布置中,它們可提供如上所述的第二組凸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可用于提供蓋的視覺標記,例如作為防偽標記(tamper proof indication)。圖13A和圖13B示出的截面圖穿過內組件11的連接部件17A,并示出了它們如何將環(huán)13B連接至膛孔部17和由膛孔部17承載的0形圈密封件。圖13C和圖13D示出的截面圖穿過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并示出了它們如何接合在容器的唇緣12A的下方。這些示意圖也示出了接合容器12的內表面的0形圈密封件18。在所示出的布置中,該表面恰好位于開口的下方且具有平行的側邊(parallel sided)?,F(xiàn)將參照圖14至圖16更詳細地描述內組件11 (為了清晰起見,圖14至圖16省略0形圈)。內組件11包括:擋圈部分,該擋圈部分包括環(huán)13B以及直立的可徑向移動的臂13 ;和密封部分,該密封部分包括膛孔部12 (帶有0形圈18),且在容器的唇緣12A的上面延伸并通過連接部件17A連接至擋圈部分的環(huán)13B。可徑向移動的臂13圍繞擋圈部分圓周地隔開并且從環(huán)13B向上延伸??蓮较蛞苿拥牟考?3的外表面被成形為:與將在下面描述的外組件11的內表面上的零件相互作用,并且拉環(huán)13C從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的上遠端延伸以接合如上所述的外組件14的第二組凸輪表面。如上指出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被偏壓的以占據(jù)徑向向內的位置,從而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卡合在容器的唇緣12A的下方。它們可被設計為緊貼地接合容器12的外表面或它們也可被設計為略微松散地(這樣它們可更緊固地擠壓)裝配至容器12。然而,由于制造公差以及塑料材料隨著時間的蠕變,通常它們的徑向位置會有一些變化。因此,在使用時,可徑向移動的部件通過與外組件的第一組凸輪表面的相互作用被擠壓和/或保持在內部位置。優(yōu)選地,環(huán)13B的下端13D是傾斜的從而向外展開,使得當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在軸向上被帶到一起時,內組件11與外組件14卡合;外組件14在其裙部件上提供有一個或多個向內的凸出部14B,在所述組件裝配在一起時,裙部件卡合在展開的環(huán)13B上。一旦組裝后,這有助于防止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的彼此脫離,但允許它們之間受限的軸向移動。在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中,通過零件的內接合來提供內組件和外組件之間的卡合,零件的內接合也提供了內組件和外組件之間的螺紋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合零件13B,14B與螺紋零件分離(以下將進行描述)。連接部件17A在其上端是弧形的,其在容器的唇緣12A的弧形部分上穿過并通過環(huán)狀環(huán)17B來聯(lián)結,該環(huán)狀環(huán)17B位于容器唇緣12A的上表面的徑向內邊緣上,膛孔部17從該環(huán)狀環(huán)17B向下延伸的。膛孔部17的外表面被成形為提供用于定位0形圈18的密封套(gland)17C。在所示出的布置中(適合用于保持不充氣飲料或碳酸飲料的容器),密封套17C包括上表面17D和后表面17E以及較小的唇緣,以幫助將0形圈維持在合適的位置。密封套的后表面17E和容器的內表面之間的間隔被設計為:使得當內組件11裝配至容器12且膛孔部位于其中時(如圖13所示),0形圈18略微壓縮(或更確切地說,變形)。
利用0形圈的密封布置的進一步詳細描述在同時待決的申請PCT/GB2011/000846以及 Dichtomatik North America 出版的 Dichtomatik O-Ring Handbook 中提供,本文對此進行參照。在以上的說明中,術語“0形圈”應當理解為:包括具有圓形剖面(或其他剖面)的彈性材料的圓突(toroid),以及模擬0形圈功能的其他形式的密封件。優(yōu)選地,膛孔部17具有凸形(當從下面看時),從而減小含有飲料的容器12上方的“頭部空間”。該凸形也提供有用于抵抗由于容器12升高的壓力產生的向上的力的附加強度。大部分的向上的力經(jīng)由連接部件17A和環(huán)13C被傳遞至擋圈部分以將臂13更緊密地定位在容器的唇緣12A的下面,而不是造成膛孔部17的彎曲(如果膛孔部為平坦形狀,這是可能發(fā)生的)。從而,這樣的布置在用于碳酸飲料時是尤其有利的。圖17至圖19提供了外組件14的更詳細視圖。外組件14為帶有基本平坦上部14C和從其邊緣垂下的裙部分14D的蓋子的形式。如上所述,環(huán)繞上部14C的周界提供有多個狹槽14A以通過允許模具的部件穿過在組件的內部上的的零件(例如第二組的凸輪表面)的結構中的上部14C來促進組件的制造。裙部分14D的內表面提供有繞其圓周的零件。如上所述,鄰近裙部分14D的遠端提供有多個隔開的凸出部14A,從而當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軸向移動到一起時,內組件11能卡合在外組件14中??商峁┻B續(xù)的環(huán)狀凸出部,但是一系列較短的凸出部14A使得裙部分14D更具靈活性,從而裙部分可根據(jù)需要彎曲,以卡合在內組件11的展開的環(huán)14A上。將理解的是,在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之間可使用廣泛的其他零件以提供相似的卡合接合。裙部分14D的內表面上也可提供有多個零件,用于與擋圈部分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2相互作用:i)深套(de印pocket) 15A被提供用于,當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被向外驅動以從容器的唇緣12A上脫離以及內組件從容器12上移除時,容納各個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ii)第一組凸輪表面15B提供用于接合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的外表面,并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的外表面擠壓和/或保持在最里面的位置,伴隨斜道(ramp)15C指向各個凸輪表面15B。iii)第二組凸輪表面15D提供用于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的拉環(huán)13C的接合,從而在外組件14沿松開方向相對于內組件11轉動時,徑向向外地驅動可徑向移動的部件13。iv)螺紋零件15E提供用于與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的朝下的表面13E相互作用(參見圖14和圖15),從而一旦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軸向接合后,沿緊固方向的轉動使它們接合在一起,例如借助于卡口螺紋。優(yōu)選地,內組件11和/或外組件14的一個或多個螺紋部件是傾斜的,從而外組件14沿緊固方向相對于內組件11的轉動使它們進一步軸向移動到一起,從而外組件14被朝向容器的唇緣12A向下拉動和/或內組件14在容器的唇緣12A下面被朝上拉動。上述類型的多個圓周地隔開的螺紋零件提供多線螺紋,從而外組件14相對于內組件11的大約45度的轉動(如果環(huán)繞圓周提供有八組零件)足以將蓋從安裝/移除位置移動至固定緊固的位置(且,反之亦然)。其他數(shù)目的零件或其他布置可被用于得到相似的效果,優(yōu)選地,需要180度的或更小且優(yōu)選90度或更小的相對轉動。
上述蓋以各種方式裝配至容器。一個尤其有利的方式是:在將內組件和外組件組裝在一起之前先將內組件11裝配至容器。內組件11在膛孔部17封閉帶有提供內組件11和容器之間密封的0形圈18的容器12的口部處卡合在容器的唇緣12A的上面。因此,內組件11可在容器12已經(jīng)填充后裝配至容器12,并提供暫時的容器12的蓋。因此內組件11和容器12的外表面可被清洗,以例如去除在裝滿容器12的同時可能溢出或濺出的殘余內含物,且隨后在外組件14裝配在內組件11上之前進行干燥。這在自動灌裝線中是尤其有利的,在自動灌裝線中,所述容器被填充有諸如啤酒的飲料,并希望確保內組件和外組件的零件之間,例如它們的螺紋零件的相互作用并不受產品殘留的阻礙。通過將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軸向移動到一起而將外組件14裝配至內組件11,從而內組件11的展開的環(huán)13D卡合在外組件14的裙部分上的凸出部14B上。優(yōu)選地,當?shù)慕雍蠒r,可徑向移動的臂13與外組件的深套15A對齊。然后,外組件14相對于內組件11的轉動將第一組凸輪表面15B帶至與可徑向移動的臂相接合,從而將可徑向移動的臂擠壓和/或保持為與容器唇緣12A的下側接合。因此,當臂13被保持為與唇緣的下側接合且不能徑向向外移動以從此處脫離時,內組件被固定至容器。為了從容器釋放蓋,外組件沿松開方向轉動,從而第二組凸輪表面I 被帶至與相應的拉環(huán)13C接合以向外驅動拉環(huán)13C。同時,第一組凸輪表面移動至與可徑向移動的臂不接合,且深套可徑向移動的臂對齊,從而臂能夠向外彎曲。因此,臂從唇緣的下側脫離。隨后使用者可軸向向上拉動蓋以從容器撤回膛孔部件(以及0形圈)。因此,內組件11和外組件14作為一個組件移除,外組件14的凸出部14B接合內組件的展開的部件13D的下側,從而施加至外組件的向上的力向內組件施加向上的力。第二組凸輪表面為提供在外組件中的零件的朝外的表面。在外組件沿松開方向轉動時,可徑向移動的臂13的拉環(huán)13B接合這些零件且它們的凸輪表面15D向外驅動臂15,從而它們可從容器唇緣12A的下側脫離。這就提供了積極的可靠的臂13從唇緣12A的脫離且降低了當蓋從容器上移除時,臂掛(catching)在唇緣上的機會。發(fā)現(xiàn),當容器容納有碳酸飲料時(或容器的內部壓力相對于容器外的環(huán)境壓力升高時),內部壓力有助于增大內部隔室U,以及隨之增大外部隔室14,從而需要施加非常小的(如果有)向上的力以移除蓋?;蛘?,其傾向于當0形圈從容器的內部脫離時,伴隨著“砰(pop)”而打開。在這樣的條件下,因此蓋可被設計為:使得容器內的升高的內部壓力提供大部分的移除蓋所需的向上的力。還應該理解的是:當0形圈從容器上移除時可實現(xiàn)容器的通風。至少對于寬口容器而言,這提供了打開時有效的容器通風方式,而不再需要通風裝置。為了便利上述操作,需要相對于內組件轉動外組件。在示出的實施方式中,這通過向內組件和容器提供限制內組件和容器之間的相對轉動的一個或多個能互相接合的止動部(stop feature)來實現(xiàn)。容器上的止動部可包括在容器的唇緣中或下方的一個或多個凸出部,肋,齒狀物或溝槽,并且內組件上的止動部可包括在用于與容器上的零件接合的一個或多個徑向部件或連接部件上的零件。圖20A和圖20B示出了止動部的一種形式。其包括從容器唇緣12A的下側凸出的半圓形肋19。如圖20B所示,該半圓形肋19凸出到可徑向移動的臂13和連接部件17之一之間的空間之一內,從而通過肋19與可徑向移動的臂13或連接部件17A的側面之間的接合來限制內組件11相對于容器12的轉動(內組件11根據(jù)這種方式轉動)。優(yōu)選地提供彼此隔開180度的兩個肋19。理想的是,止動部19限制內組件11相對于容器12的轉動,直至可徑向移動的臂13已經(jīng)被向外驅動到遠至足以從唇緣12A的下側脫離的程度。因此,肋19被設計為從唇緣12A凸出夠遠以實現(xiàn)這種情況。圖21A至圖21D示出了在容器12上的止動部的替代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止動部包括穿過唇緣12A的一個或多個基本垂直的溝槽20。在圖21B和圖21D中示出的截面是穿過相對于彼此成180度定位的兩個這種溝槽截取的。內組件11提供有一個或多個肋(未示出),所述肋用于接合這些溝槽20。這些肋可提供在一個或多個可徑向移動的臂13或連接部件17A的內側上。在后者的情況下,應該理解的是,當內組件11裝配在容器12上時,這些肋將需要與溝槽20對齊??墒褂迷S多其他形式的止動部,包括在容器和內組件上的凸形零件和/或凹形零件)。優(yōu)選地,容器上的止動部被提供在容器唇緣中或上。優(yōu)選地,提供在唇緣的外側中或上(如圖20和圖21),但是也可提供在唇緣12A的上側或內側。在某些情況下,止動部也可提供在唇緣12A下方短距離處的容器的壁上。優(yōu)選地,止動部被提供在容器的通過注塑成形形成的部分中,即唇緣12A或唇緣12A下方短距離處的容器壁的一部分中,從而其形狀可被精確地確定(與被提供在容器12的通過吹塑成形形成的較不精確的部件相反)。由于容器的吹塑成形部件并不涉及將蓋固定至容器,因此其可被制成任何形狀。通過這種方式,通過在外組件和容器之間施加轉動力可實現(xiàn)所需的外組件相對于內組件的轉動。當內組件嵌入外組件時,從而使用者不能輕易地接近時,這明顯是尤其重要的。在替代的布置中,如果需要避免在容器的唇緣上的任何這種零件,如上對于其他實施方式所述,在容器和內組件之間可例如在內組件和/或容器上提供高摩擦性表面而提供高摩擦性接合。在其他情況中,可通過在將內組件卡合在容器上之前可將內組件卡合在外組件內來進行內組件和外組件的預組裝。隨后通過將蓋軸向擠壓到容器上將該組裝件裝配至容器的口部上,從而使得內組件的擋圈部分裝配在唇緣上(優(yōu)選地,與唇緣的下側接合),且膛孔部(以及由膛孔部承載的0形圈密封件)被壓入容器的內部。然后沿松開方向轉動外組件,以將第一組凸輪部(cam feature)帶至與可徑向移動的臂接合,如上所述。當內組件和外組件相對彼此轉動時,它們優(yōu)選地在三個位置之間移動:封閉位置,在該封閉位置,第一組凸輪接合可徑向移動的臂并將可徑向移動的臂保持在內部位置;打開位置,在該打開位置,第二組凸輪向外驅使可徑向移動的部件;以及在封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在中間位置中,可徑向移動的臂既不被保持或擠壓在徑向向內的位置也不被驅使至徑向向外的位置。當內組件和外組件開始彼此組裝時,優(yōu)選地,它們在中間位置(盡管他們可相對彼此在任何轉動位置組裝)。理想的是,內組件和外組件可釋放地保持在打開位置。這可通過在外組件的內表面上提供一個或多個小的凸出部(未示出)來實現(xiàn),一個或多個拉環(huán)13C必須頂在所述凸出部上,以使第二組的凸輪表面I 與拉環(huán)13C接合。隨后,這些凸出部為在被第二凸輪表面15D向外驅動時彈回中間位置的拉環(huán)13C提供阻力,但是該阻力可通過朝向中間位置手動地轉動外組件而容易地克服。
在圖1至圖19示出的實施方式均具有包括密封部分和擋圈部分的內組件。如上所述,密封部分涉及參與對容器的密封。在一些情況中,密封部分由相對柔性的材料形成,在使用中,密封部分被夾在在外組件和容器之間,從而提供密封功能(例如,如圖1至圖10所示)。在其他情況中,密封部分由相對剛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相似于擋圈部分的材料的塑料材料,并承載柔性密封部分,例如0形圈,0形圈提供與容器的密封(例如,如圖11至圖19所示)。在這兩種情況下,密封部分也可延伸越過開口并因此封閉容器的口部(如附圖中所示)。然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密封部分在容器的唇緣的上面延伸,但是不越過容器的口部。在這些情況中,外組件為延伸越過容器的口部以封閉容器的蓋子的形式。在所示出的實施方式中,外組件是延伸越過容器的口部以封閉容器的蓋子的形式(不管其是否也通過內組件的密封部分封閉)。蓋子可具有簡單的平坦上部和/或可包括延伸到容器中(或封閉容器)的膛孔部。然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其可具有帶有上部的環(huán)狀形式,所述上部位于容器的唇緣上方(裙部分從唇緣垂下),但是不延伸越過容器的口部以封閉容器。明顯地,在該情況下,內組件的密封部分必須延伸越過并封閉容器的口部。參照圖11至圖19的上述實施方式的各種變形是可能的。在一些布置中,尤其對于容納不充氣飲料的容器或帶有相對窄口的容器(例如具有28_或更小的直徑),該密封件可布置為:使得該密封件密封容器唇緣的上表面或者密封唇緣的接觸容器的內表面的邊緣。在這種布置中,膛孔部可省略,且可例如用延伸越過并封閉容器的口部或開口的基本平坦部分替代(在這種情況下,在圖15A和圖15B中標記為17的區(qū)域可為平坦部分或孔隙)。該密封件可為0形圈或其他形式的壓縮密封件。應該理解的是,在附圖中示出的所有實施方式中,內組件的擋圈部分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和可徑向移動的臂向上延伸,即它們在它們的下端聯(lián)結(通過繞擋圈的圓周延伸并且有助于將臂保持在它們圓周地隔開的位置的環(huán)或其他結構),且它們的上端在容器的唇緣下面接合。該布置特別是相對于已知的布置具有許多優(yōu)點:在該布置中,蓋或蓋的部件具有可徑向移動的部件或臂,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或臂向下延伸,并且例如通過延伸越過和/或封閉容器的口部的組件的頂部部件在它們的上端處連接。在附圖中示出的布置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提供在容器的唇緣上面從擋圈部分延伸的密封部分。公開了以具有向上延伸的臂的擋圈部分實現(xiàn)上述特征的的兩種特定布置。在第一種布置中,柔性密封部分在容器的唇緣上面從擋圈部分延伸(且在一些情況下,也可延伸越過和/或封閉容器的口部)。在第二種布置中,與擋圈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剛性的連接部件通常與擋圈部分一體形成)從擋圈部分的環(huán)并且在容器的唇緣上面延伸。通常這些連接部分在它們上端處通過環(huán)狀環(huán)連接在一起,且膛孔部可從此處延伸至容器的內部。優(yōu)選地,該類型的密封部分承載用于接合容器的上表面或內表面的的彈性密封構件,例如0形圈或壓縮密封件。如果內組件不具有膛孔部,可通過密封部分與唇緣的上表面接合和/或擋圈部分的下端與容器的外部(如果其向上凸起或具有向外凸起的肩或肋)的接合中的任一種防止容器的滑落(當未通過外組件維持時)。為避免不清楚,動詞“包括(comprise)”在這里用作其正常的詞典含義,即表示非排除性的包含。因此使用詞語“包括”(或其任何變形形式)并不排除包含其他特征的可能性。
在本說明書(包含所附的權利要求和附圖)中公開的所有特征可以任何方式組合(除了其中至少有一些特征互相排斥的組合之外)。在本說明書(包含所附的權利要求和附圖)中公開的每個特征可由起到同樣、等同和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所取代,除非另外說明。因此,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所公開的每個特征只是等同或類似特征的一般性系列的實施例。本發(fā)明也并不限于本文中描述的實施方式的細節(jié)。本發(fā)明包含本文中所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與權利要求中所包涵蓋的特征組合中的任何概念,特征,或任何組合(包含所附的權利要求和附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容器的蓋,所述容器具有限定軸線的圓形開口以及環(huán)繞所述開口的唇緣,所述蓋包括:內組件,所述內組件具有擋圈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擋圈部分放置在所述容器的在該容器的所述唇緣下方的外部周圍,在使用中,所述密封部分在所述唇緣的上表面上從所述擋圈部分延伸;以及外組件,所述外組件用于裝配在所述內組件上且與所述內組件相互作用,以將所述內組件的所述擋圈部分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唇緣下面,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裙部件,所述裙部件用于放置在所述內組件的擋圈部分周圍,所述擋圈部分包括繞所述擋圈部分的圓周的多個隔開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在它們的下端部處通過環(huán)繞所述擋圈部分的整個圓周延伸的結構樞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蓋,其中,所述擋圈部分為相對剛性的且所述密封部分為相對柔性的。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密封部分為相對剛性的,且承載相對柔性的密封構件,從而當所述蓋裝配至容器時,所述密封構件被放置為與所述容器的唇緣或內部接觸。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蓋,其中,所述擋圈部分和所述密封部分彼此一體地形成。
5.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 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一個或多個凸輪部,當所述外組件的裙部件裝配在所述內組件的擋圈部分上并相對于所述擋圈部分軸向移動和/或轉動時,所述一個或多個凸輪部與所述內組件在軸向方向和/或轉動方向上相互作用,從而將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零件擠壓和/或保持為在所述唇緣下方與所述容器的外部接合。
6.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通過相對于所述內組件繞所述軸線旋轉180度或更小,優(yōu)選90度或更小而可釋放地固定至所述內組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蓋,其中,外組件具有繞所述裙部件的內圓周的多個隔開的基本朝上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與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的基本朝下的第二表面接合,從而所述外組件沿緊固方向相對于所述內組件的不超過180度的轉動以及由此發(fā)生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接合在軸向方向上將所述內組件和所述外組件可釋放地緊固到一起。
8.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蓋,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被成形或傾斜為使得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之間的所述相對轉動還引起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之間的軸向移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容器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頂部部件,所述頂部部件覆蓋在所述容器的唇緣的上表面上,且所述軸向移動將所述頂部部件移動至與所述上表面直接地或經(jīng)由所述密封部分接合。
10.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密封部分所述容器的唇緣的所述上表面的上面延伸,并且封閉所述開口。
11.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所述蓋具有O形圈密封件,所述O形圈密封件用于提供所述蓋和所述容器的上表面或內表面之間的密封。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蓋,其中,所述O形圈密封件包括彈性材料的圓突,所述圓突是所述密封部分的一部分或由所述密封部分承載。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蓋,其中,所述O形圈提供在膛孔部上,所述膛孔部在使用中穿過所述開口凸出到所述容器的內部中,所述膛孔部為所述內組件和/或所述外組件的一部分。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密封部分不跨過所述容器的口部延伸,從而并不封閉所述容器的開口。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包括膛孔部,所述膛孔部在使用中穿過所述容器的口部凸出到所述容器的內部中。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蓋,其中,所述膛孔部包括相對剛性的組件和由所述相對剛性的組件承載的O形圈。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的裙部件能夠相對于所述膛孔部轉動。
1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蓋,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凸輪部被布置為將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零件擠壓至在所述唇緣的下方與所述容器的外部緊密地摩擦性接合。
19.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內組件和所述容器的外部之間的摩擦性接合使得能夠通過在所述外組件和所述容器之間施加的轉動力影響所述相對轉 動。
20.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容器的蓋,其中,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的內表面提供與所述容器的外部的高摩擦性接合。
21.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容器的蓋,其中,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由相對剛性的材料形成,且所述高摩擦性接合通過形成所述內表面的相對柔性材料的層來提供。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容器的蓋,其中,所述相對柔性材料的層是所述密封部分的一部分,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一部分在使用中在所述容器的唇緣的上表面的上面延伸。
23.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第二組凸輪部,所述第二組凸輪部布置成與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相互作用,從而當所述外組件沿松開方向轉動時,徑向向外地驅動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
24.根據(jù)權利要求3、11、12和13中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內組件包括膛孔部,所述膛孔部在使用中穿過所述開口凸出到所述容器的內部中,所述膛孔部承載O形圈密封件,所述O形圈密封件布置成密封所述容器的內表面。
25.根據(jù)權利要求3和11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零件被朝向徑向向內的外置偏壓,以便于當所述內組件裝配在所述容器的唇緣上時,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零件提供與所述容器卡合。
26.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其中,在所述內組件和所述外組件軸向組裝時,所述內組件卡合在所述外組件內。
27.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其中,所述內組件具有止動部,所述止動部接合所述容器的零件,以在所述外組件轉動時抑制或限制所述內組件相對于所述容器的轉動。
28.一種用于容器的蓋,所述容器具有限定一軸線的開口以及環(huán)繞所述開口的向外凸出的唇緣,所述蓋包括:內構件,所述內構件具有用于接合所述唇緣的外表面的可膨脹/可收縮的部分;以及外構件,所述外構件用于安裝在所述內構件上,以使得當所述內構件裝配在所述唇緣上時,所述外構件相對于內構件的軸向移動和/或轉動移動被布置成將所述可膨脹/可收縮的部分保持和/或擠壓成在所述唇緣的下方與容器緊固接合,所述內構件的接觸所述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內表面具有在所述內構件與所述容器之間提供高摩擦性接合的性質,因此能通過在所述外構件和所述容器之間施加的轉動力影響所述內構件和所述外構件的相對轉動。
29.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所述蓋裝配至容器時,用以封閉所述容器的開口。
30.一種容器,適用于接收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2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蓋。
31.根據(jù)權利要求30所述的容器,具有在所述容器的唇緣中或上的止動部,所述止動部用于與權利要求27中所述的蓋的止動部相互作用。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容器(2)的蓋,所述容器具有限定軸線(A)的圓形開口以及環(huán)繞所述開口的唇緣(2A),所述蓋包括內組件(1),所述內組件(1)具有擋圈部分和密封部分(6),所述擋圈部分放置在所述容器的在該容器的所述唇緣下方的外部周圍,所述密封部分(6)在所述唇緣的上表面上從所述擋圈部分延伸;以及外組件(4),所述外組件(4)用于裝配在所述內組件上且與所述內組件相互作用,以將所述擋圈部分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唇緣下面,其中所述外組件具有裙部件(4A),所述裙部件(4A)用于放置在所述內組件的擋圈部分周圍,所述擋圈部分包括繞所述擋圈部分的圓周的多個隔開的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所述可徑向移動的部件(3)在它們的下端部處通過環(huán)繞所述擋圈部分的整個圓周延伸的環(huán)(3B)樞接。所述密封部分可由柔性材料形成,或者可由帶有由相對剛性材料承載的柔性密封構件,例如O形圈(18),的相對剛性材料形成。
文檔編號B65D41/04GK103209901SQ201180043826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14日
發(fā)明者A·H·J·弗雷澤, J·海恩 申請人:螺紋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