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容器填充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99593閱讀:1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容器填充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向容器內(nèi)填充液體等的容器填充裝置。
      在實公昭58-15359號公報中,曾記載了向空容器中填充液體時的進液量的調(diào)整裝置。該裝置對進液量的調(diào)整是通過壓緊螺帽和壓緊墊圈來實現(xiàn)的,該壓緊螺帽設置在向容器填充液體的注液管的管端。
      此外,記載在實公昭60-145號公報中的容器填充裝置是眾所周知的。此容器填充裝置在沿水平方向輸送容器的同時,使填充閥下降壓緊容器,將液路開關部分打開,以向容器中填充液體。
      本發(fā)明擬解決的課題如下。上述前一種先有的進液量調(diào)整裝置存在下述問題當以調(diào)整度填充液體時,填充裝置多被排列成環(huán)狀。因此,對應于各種容器而改變進液量時,須要對所有的填充裝置進行壓緊螺帽與壓緊墊圈的操作,從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而在上述后一種先有的容器填充裝置中,則在容器水平輸送的使填充閥下降并壓緊容器,從而打開液路開關部分,將液體填充于容器中,但這種裝置的容器更換裝置內(nèi)沒有包括排液機構。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容器填充裝置。
      本發(fā)明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如下。
      (1)本發(fā)明的容器填充裝置設有與填充液貯箱連通并固定于該填充液貯箱下部的空心外殼;豎立設置在該外殼內(nèi)的通氣管;可移動地安裝在上述外殼上、形成導引上述填充液貯箱內(nèi)液體的通路、并固定在上述通氣管上的閥體;借助于第1彈性件與該閥體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閥體上、與上述能氣管的外表面形成填充液的流路、并與通氣管端部相接觸而形成的開關式液體閥;借助于第3彈性件與該液體閥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液體閥上、設有密封件、并與液體閥之間施加密封的鐘形罩;使上述閥體向上壓靠的第2彈性件的中間彈簧座;使閥體升降,并能使其向下壓靠的升降裝置;上述中間彈簧座的止擋件;至少使上述填充液貯箱或上述止擋件之中的一個能夠相對于容器的托放臺作上下運動的驅動裝置。
      (2)本發(fā)明的容器填充裝置設備與填充液貯箱連通、并固定于該填充液貯箱下部的空心外殼;豎立設置在該外殼內(nèi)的通氣管;可移動地安裝在上述外殼上、形成導入上述填充液貯箱內(nèi)液體的通路、并固定在上述通氣管上的閥體;借助于第1彈性件與該閥體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閥體上、與上述通氣管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填充液的流路、并與通氣管的端部相接觸而形成的開關式液體閥;借助于第3彈性件與該液體閥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液體閥上、設有密封件、并與液體閥之間施以密封的鐘形罩;使上述閥體向上壓靠的第2彈性件的中間彈簧座;使閥體升降、并能使其向下壓靠的升降裝置;上述中間彈簧座的止擋件;使上述閥體向下壓靠的另一個彈性件;安裝在上述另一個彈性件下端的浮動件;限制上述浮動件下降位置的浮動件止擋件;該容器填充裝置的構成至少可以使上述填充液貯箱或上述止擋件之中的一個相對于容器的托放臺作上下移動。
      本發(fā)明所起的作用如下。
      在上述(1)中所述的本發(fā)明中,當容器沒有放在托放臺上時,由于升降裝置向下作用,所以通過閥體而使通氣管向下方壓靠。另一方面,液體閥通過第1彈性件相對于閥體移動,并與通氣管的端部接觸,使開關閥呈關閉狀態(tài)。而當臂構件上升時,液體閥先是與中間彈簧座相接觸,隨后便與中間彈簧座成為一體而上升。此外,即使是在液體閥與中間彈簧座接觸后,第1彈性件與第2彈性件總的彈力也使流體閥向下壓靠,使液體閥與通氣管端部相接觸,從而使開關閥仍保持關閉狀態(tài)。
      與上述情況相反,在把空容器放置在托放臺上的情況下,當臂構件下降時,由于中間彈簧座與止擋件相接觸而停止下降,所以第2彈性件的彈力,已失去了使液體閥下降的作用,于是,液體閥便停止向下移動。另一方面,通氣管向下移動而與液體閥脫離,使開關閥呈開啟狀態(tài)。其結果是,填充液貯箱內(nèi)的填充液通過外殼內(nèi)部、通路以及填充液流路注入容器內(nèi)。
      容器內(nèi)進液量的調(diào)節(jié)用驅動裝置來實現(xiàn)。該驅動裝置可使填充液貯箱或中間彈簧座止擋件之中的一個作上下移動。也就是說,由于止擋件或填充液貯箱改變了相對于托放臺的位置,從而可以改變?nèi)萜魃隙伺c液體閥下端的位置關系。
      另外,在上述(2)中所述的本發(fā)明中,當容器沒有放在托放臺上時,由于升降裝置向下壓靠,通過閥體而使通氣管向下壓靠。另一方面,液體閥通過第1彈性件相對于閥體移動,并與通氣管的端部接觸,使開關閥呈關閉狀態(tài)。而當臂構件上升時,液體閥先是與中間彈簧座相接觸,隨后便與中間彈簧座成為一個整體而上升。此外,即使是在液體閥與中間彈簧座接觸后,第1彈性件與第2彈性件總的彈力也使液體閥向下壓靠,使液體閥與通氣管端部相接觸,從而使開關仍保持關閉狀態(tài)。
      與上述情況相反,在把空容器放置在托放臺上的情況下,當臂構件下降時,由于中間彈簧座與止擋件相接觸而停止下降,所以第2彈性件的彈力,已失去了使液體閥下降的作用,于是液體閥便停止向下移動。另一方面,通氣管因向下移動而與液體閥脫離,開關呈開啟狀態(tài)。其結果是,填充液貯箱內(nèi)的填充液通過外殼內(nèi)部、通路以及填充液流路而填充于容器內(nèi)。
      除上述作用之外,本發(fā)明(2)中還通過液體通路開關部分開啟,使閥體內(nèi)的液體按下述方式排放。首先,填充閥處于不受外力作用的自由狀態(tài)下,閥體受到來自第2彈性件向上的力的作用,并受到來自另一彈性件向下的力的作用。此時,由于另一彈性件向下作用的力大于第2彈性件向上作用的力,閥體因與另一彈性體下端連成整體的浮動件與浮動件止擋件相接觸而靜止。在這種狀態(tài)下,止擋件與被第1彈性件推到下方的液體閥的中間凸緣不接觸。因此,由于第1彈性件的作用而使液體通路開關部分變?yōu)殛P閉狀態(tài)。
      其次,向閥體施加一個向下的大于第2彈性件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于是,閥體便向下移動,液體閥的中間凸緣與止擋件相接觸,使閥體進一步下降時,固定在閥體上的通氣管相對于液體閥而下降,液體通路開關部分便開啟,從而能將滯留在液體通路內(nèi)的液體排出去。
      本發(fā)明具有下列效果。本發(fā)明的容器填充裝置,通過調(diào)整填充液貯箱或止擋件兩者中至少一個的移動,便能容易地對配置著多個填充裝置的進液深度進行調(diào)節(jié)。
      其次,即使容器不存在的情況下,開關閥也不會呈開啟狀態(tài),而且,還能通過對彈性件彈力的不同選擇來適應容器的強度,因此,能在填充中不使容器損壞。
      其次,本發(fā)明的容器填充裝置可通過外力使填充閥下降而開啟液體通路開關部分,具有將滯留在填充閥液體通路內(nèi)的液體排出的效果。
      附圖的簡單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例所述液體填充裝置的斷面圖;圖2是沿圖1A-A線斷開的斷面圖,表示同一實施例的臂構件;圖3是同一實施例所述填充裝置的填充工序說明圖;圖4至圖8是說明同一實施例的作用的填充裝置斷面圖;圖9是采用另一種升降裝置的上述第1實施例的填充裝置斷面圖;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的填充裝置在不加外力時的自由狀態(tài)的縱剖側面圖。
      圖11是同上容器填充裝置排液狀態(tài)的縱剖側面圖。
      圖12是沿圖10A-A線剖開的橫剖平面圖。
      圖13是第2實施例液體填充工序的說明圖。
      圖14是第2實施例液體填充工序的說明圖。
      圖15是本發(fā)明第3實施例的填充裝置在不加外力時的自由狀態(tài)的縱剖側面圖。
      圖16是同上第3實施例中排液狀態(tài)的縱剖側面圖。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1是多個被排列成環(huán)狀的填充裝置1的斷面圖。圖中表明,在排列成環(huán)狀的填充液貯箱132的下邊,用螺栓(圖中未示)固定著一個空心外殼101,該環(huán)狀填充液貯箱裝配了可以相對于未圖示的容器托放臺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可以采用諸如齒條齒輪機構和螺旋機構等已知的驅動手段。在該外殼101的中心部,豎立設置一個形成排出通路的通氣管156,該管一端突出于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內(nèi)的位置,而另一端形成喇叭口狀,豎立設置于與后述的液體閥144相接觸的位置,形成將填充液注入容器的開關閥??招牡拈y體104與上述外殼101共軸,且與外殼101保持氣密狀態(tài)而又可以相對移動。閥體104雖然可以外嵌或內(nèi)嵌于外殼101,但是本實施例中采用內(nèi)嵌并可滑動的形式,在其另一端部處形成一個夾裝后述彈性件108的凸緣109。此外,在使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為負壓的真空式填充機的情況下,外殼101與閥體104之間可以密封至不使該負壓發(fā)生漏泄的程度。該閥體104被固定在通氣管156上而構成一個整體件。此外,在閥體104上,通過空心外殼101形成一條液體通路105,作為引入上述填充液貯箱內(nèi)液體的通路,并與通氣管156的外壁形成填充液通路110。閥體104上,通過銷軸136(滑動自如地嵌于臂構件350的長槽355內(nèi)的連接件)與一對臂構件350連結,作為使閥體104相對于外殼101上下運動的升降裝置,此升降裝置下面還要詳細敘述??招牡囊后w閥144相對于閥體104在保持氣密狀態(tài)下而能移動,也就是說,安裝成外嵌或內(nèi)嵌均可以,但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內(nèi)嵌并可滑動的形式,在上述閥體104上形成的凸緣109與液體閥144的中間凸緣226之間,裝著第1彈性件108。此外,在使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為負壓的直空式填充機的情況下,閥體104與液體閥144之間,也可以密封至不使該負壓發(fā)生漏泄的程度。其內(nèi)徑部與液體閥144的中間凸緣226的外徑部相接觸并被導引的環(huán)狀中間彈簧座220和凸緣109之間安裝著第2彈性件221。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可以不由凸緣109來承受,而由外殼101或臂構件350一承受。中間彈簧座220的止擋件225也可以設置成靠驅動裝置(圖中未示)驅動其上下移動,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因填充液貯箱132是可上下移動的,所以將止擋件固定在抹的導引件361上。在液體閥144的外圓柱部分,通過液體閥144和第3彈性件223,使鐘形罩140外嵌于其上,并可滑動和被密封。還在安裝中使上述液體閥144能與中間彈簧座220接觸。此外,為了使容器容易插入鐘形罩140內(nèi),形成一個從下端開始向內(nèi)收斂的定位錐面137。在該定位錐面137內(nèi)端部配置了密封件138,以便對容器進行密封。容器134(參見圖3)放在一個固定于填充機本體上的未圖示的水平托放臺上,受著半圓形導軌的約束,該半圓形導軌配置在其中心與填充裝置1中心的一致的位置。
      參照圖2(圖1的A-A線斷面圖)對閥體104上下移動機構說明如下。在閥體104的中部外表面處,設有驅動閥體104相對于外殼101作上下運動的銷軸136,此銷軸滑動自如地嵌裝于臂構件350的長槽355內(nèi),上述臂構件350一端設有滾子351,而另一端設有銷釘352,該銷釘352被一個用螺栓固定在填充液貯箱132下面的支持臂353旋轉自如地支持著。此外,在銷軸136上嵌合著一塊制止閥體104旋轉的止轉板137。在臂構件350的上述長槽355與上述銷釘352之間,如圖1所示,設有一個作用于臂構件350的彈性件354,介于臂構件350與支持臂353之間,彈性件354的下端通過墊片357支持在臂構件350上。另一方面,上述臂構件350的長槽355與上述滾子351之間,設置一個固定于外殼101正下方的導軌361,在此導軌361的下端設有一個限制臂構件350下降位置的擋塊363。又如圖1所示,設有控制凸輪360,該凸輪360與上述滾子351相接觸后,通過臂構件350控制閥體104的上下移動。
      參照圖3至圖8對上述構成的作用說明如下。圖3是對本實施例旋轉式填充裝置的填充工序的說明。將容器134保持在一定高度下進行輸送,按箭頭B所指方向進行填充。圖3①的部分是,填充工序結束,閥體104、通風管156將要上升的位置,閥體104靠滾子351沿控制凸輪360向上移動。②的部分是,閥體104靠滾子351沿著控制凸輪360上升,使容器134位于排出的位置。③的部分表示從填充裝置的外部供給的容器134在開始填充前的狀態(tài),閥體104在控制凸輪360以及滾子351的控制下向下方移動。
      圖4表示沒有容器134存在時臂構件350(圖中未示)下降后的狀態(tài),即臂構件350與擋塊363接觸時的斷面圖。表示隨臂構件350下降彈性件354伸長的狀態(tài),通氣管156也和臂構件350一起下降。另一方面,液體閥144借助于第1彈性件108向下壓靠,使液體閥144與通氣管156的端部接觸,從而使開關閥保持關閉狀態(tài)。
      圖5與上述情況相反,是臂構件350上升狀態(tài)的斷面圖。當從圖4的狀態(tài)過渡到圖5的狀態(tài)的時,在臂構件350上升的過程中,液閥體144先是與中間彈簧座220接觸,然后與中間彈簧座220一起上升。此外,即使在液體閥144與中間彈簧座220接觸后,借助于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總的彈力也使液體閥144向下壓靠,使液體閥144與通氣管156的端部接觸,從而使開關閥保持關閉狀態(tài)。
      圖6表示臂構件350下降,容器134與密封件138相接觸的瞬時狀態(tài)。此時,也靠第1彈性件108以及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使開關閥呈關閉狀態(tài)。
      圖7表示臂構件350進一步下降,中間彈簧座220與止擋件225相接觸的瞬時狀態(tài)。從圖6的狀態(tài)過渡到圖7的狀態(tài)的過程中,由于選擇的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總的彈力大于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因而將液體閥144壓緊在通氣管156的端部上,使開關閥保持關閉狀態(tài)。然后,閥體104、通氣管156以及液體閥144成為一個整體,相對于鐘形罩140(該罩因有容器存在而停止向下運動)向下移動,從而壓縮第3彈性件233。臂構件350從圖7的狀態(tài)進一步下降時,由于中間彈簧座220與止擋件225接觸而停止下降,所以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已經(jīng)沒有使液體閥144下降的作用。此時,由于所選的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比第1彈性件108的彈力大,所以液體閥144便停止向下移動。另一方面,通氣管156繼續(xù)向下移動,因而與液體閥144分離,產(chǎn)生間隙180,使開關閥變成開啟狀態(tài)。臂構件350下降至臂構件350與擋塊363相接觸的狀態(tài)而停止,成為圖8所示的狀態(tài)。其結果是,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的填充液從外殼101內(nèi)部、通路105以及流體通路110流下來而流入容器134內(nèi)。而容器134內(nèi)的空氣則從通氣管156內(nèi)的排氣道157排入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內(nèi),從而在容器134內(nèi)注入設定的液量。由于所選的彈性件354的彈力大于第2彈性件221與第3彈性件223的總的彈力,所以即便在有容器存在的情況下,臂構件350也能下降到與擋塊363接觸的位置。
      填充結束時的狀態(tài),如圖3①的部分所示,臂構件350從上述狀態(tài)借助于控制凸輪360和滾子351開始上升。與此同時,閥體104以及連結在該閥體104上的通氣管156也上升。但因所選的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大于第1彈性件108的彈力,因而中間彈簧座220、液體閥144以及鐘形罩140不移動。隨后,通氣管156的前端與液體閥144接觸,開關閥恢復到圖7所示的關閉狀態(tài)。當臂構件350再上升時,因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總的彈力大于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所以中間彈簧座220、液體閥144以及通氣管156成為一個整體而向上移動。此時,液體閥144相對于鐘形罩140上升,經(jīng)過密封件138與容器134分離的瞬時狀態(tài)(圖6)后,變?yōu)閳D3②的部分所示狀態(tài),即圖5所示狀態(tài)。
      下面,對進液深度的調(diào)整進行說明。進液深度,如圖7所示,由液體閥144下端的位置與接觸密封件138的容器134上端的位置(即由圖7的尺寸a)來決定。也就是說,將填充液填充于容器134內(nèi)時,容器134內(nèi)的空氣雖然從通氣管156排入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中,但如圖7所示,尺寸為a的那部分空氣不會被排出,因而該尺寸a就決定著進液深度。因此,在改變進液深度時,采用的改變尺寸a的方法有改變密封件138的厚度;改變決定液體閥144最下端位置的填充液貯箱132的高度;改變止擋件225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或改變決定容器134上端位置的容器134托放臺的高度。如果像以往那樣改變密封件138的厚度,就須要對配置成環(huán)狀的許多填充裝置(開關閥)逐個地進行調(diào)整。于是,本實施例采用的是無須改變該密封件138厚度的進液深度調(diào)整方法,如上所述,開動驅動裝置,使便于設置的填充液貯箱132上下移動,就能夠較容易地實現(xiàn)上述調(diào)整?;蛘?,采用調(diào)整墊作為改變止擋件225位置的手段,也同樣是很容易的。
      又如圖4所示,即使臂構件350處于下降狀態(tài),開關閥也未變?yōu)殚_啟狀態(tài),因而,在無容器的狀態(tài)下不會發(fā)生填充液體的現(xiàn)象。再者,通過改變第3彈性體223的彈力,就可以很容易地適應各種不同強度的容器,從而在填充中不致?lián)p壞容器。如上所述,雖然采用了彈性體354作為向臂構件350施力的一種施力手段,但如圖9(填充裝置斷面圖)所示,若采用一種對應于控制凸輪360的作用而使臂構件350進行上下移動的氣壓缸也是可以的。此外,上述閥體104、液體閥144、鐘形罩140雖然以滑動的方式達到既移動又密封的目的,但是用另外的方法將密封部作成波紋管等形式也可以達到移動的目的。
      下面,根據(jù)圖10至圖14對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進行說明。
      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例是一種容易改變進液深度的容器填充裝置。
      圖10和圖11的1是容器填充裝置,132是配置了相對于容器托放臺(圖中未示)可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的環(huán)狀填充液貯箱,在該填充液貯箱132下部,用螺栓(圖中未示)固定著一個空心外殼101。156是具有排氣道的通氣管,該通氣管156位于外殼101內(nèi)的中間部位,該通氣管156上端的開口位于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的氣體層中,該通氣管156下端的開口呈圓錐狀。
      104是空心的閥體,該閥體104滑動自如地(升降自如地)嵌入外殼101的內(nèi)周表面,這些閥體104與外殼101之間不滲漏流體。通過具有液體通路105的部分,將該閥體104與通氣管156安裝成一個整體件。在該閥體104下部,形成一個凸緣109。110是在閥體104與通氣管156之間形成的液體通路。
      144是空心的液體閥,該液體閥144的上部外周表面滑動自如地嵌入閥體104的下部內(nèi)周表面內(nèi),這些液體閥144與閥體104之間不滲漏流體。226是在該液體閥144上下方向的中部外周上形成的中間凸緣,在該中間凸緣226與上述凸緣109之間安裝第1彈性件108。
      140是鐘形罩,該鐘形罩140滑動自如地嵌裝于液體閥144下部外周表面,這些鐘形罩140與液體閥144之間施用密封件使液體不泄漏。圖4所示的容器134放在固定在填充機主體上的水平托放臺(圖中未示)上,由一個以填充裝置1的中心為圓心的半圓形導軌進行限制。
      下面,對使閥體104上下移動的填充閥升降裝置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0至圖12中的136是設置在閥體104中部外側的銷軸,此銷軸136滑動自如地被嵌入臂構件350的長槽355內(nèi)。該臂構件350的一端安裝著一個滾子351,其另一端安裝著一個銷子352。該臂構件350由上述銷子352和固定在填充液貯箱132下面的支持臂353旋轉自如地支持著。此外,在銷軸136上還安裝著一個制止閥體104旋轉的防轉板137。
      402是固定支持件,上述固定支持件402位于臂構件350的長槽355與銷釘352之間,并通過支持臂353固定在填充液貯箱132下面。408是安裝在上述支持件402下部軸下端的浮動體的止擋件,401是安裝在上述固定支持件402下部軸上能夠升降的浮動件,354是安裝于上述浮動件401與上述支持臂353之間的第4彈性件,此第4彈性件354使浮動件401向下壓靠。403是設在上述臂構件350上的缺口部分,405是連結上述缺口403的連結軸,此連結軸405安裝在上述固定支持件402的下部軸上。
      225是止擋件,該止擋件225位于臂構件350的長槽355與固定支持件402之間,并固定在填充液貯箱132的下面。220是中間彈簧座,該座位于液體閥144的中間凸輪227的周圍,并與止擋件225接觸。221是第2彈性體,安裝于中間彈簧座220與閥體104下部的凸緣109之間。223是安裝于液體閥144的中間凸緣227與鐘形罩140之間的第3彈性體,靠該第3彈性體223對鐘形罩140向下壓靠。
      360是控制凸輪,該凸輪360與上述滾子351接觸,使臂構件350以銷釘352為中心上下運動,從而使閥體104上下移動。
      下面,根據(jù)圖13和圖14對上述容器填充裝置的作用進行說明。圖13是旋轉式填充裝置的填充流程的說明圖,容器134保持著一定的高度向填充裝置1輸送,按箭頭B所指的方向進行填充。
      圖13①的部分表示填充工序結束后,閥體104、通氣管156將要上升的位置,閥體104在控制凸輪360、滾子351和臂構件350的控制下向上移動。
      圖13②的部分表示閥體104上升到終點后,將要把容器134排出的位置。
      圖13③的部分表示從填充裝置1的外部供給的容器134開始填充前的狀態(tài),閥體104在控制凸輪360、滾子351和臂構件350的控制下向下移動。
      圖14(A)表示在沒有容器134的情況下,臂構件350下降到如圖1所示的自由狀態(tài)的情況。此時,由第1彈性體108對液體閥144向下施加彈力,使其與通氣管156的下端接觸,從而使填充閥保持關閉狀態(tài)。
      圖14(B)與上述情況相反,表示臂構件350上升的狀態(tài)。當從圖14(A)向圖14(B)過渡時,隨著臂構件350的上升,嵌合軸405與缺口403嵌合著上升,所以浮動件401與浮動件止擋件408分離而上升。液體閥144最初是與中間彈簧座22接觸,然后就與中間彈簧座220一起上升。由于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總的彈力的作用,使液體閥144與通氣管156的端部相接觸,所以即使在液體閥144與中間彈簧座220接觸后,填充閥仍保持關閉狀態(tài)。
      圖14(C)表示臂構件350下降后容器134與密封件138相接觸的瞬時狀態(tài)。此時也是由于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的作用,填充閥仍保持關閉狀態(tài)。
      圖14(D)表示臂構件350進一步下降使中間彈簧座220與止擋件225接觸的瞬時狀態(tài)。從圖14(C)向圖14(D)過渡的過程中,由于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總的彈力大于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液體閥144壓緊通氣管156的端部,所以填充閥保持關閉狀態(tài)。
      然后,閥體104、通氣管156和液體閥成為一個整體,相對于鐘形罩140(因有容器134的存在而停止向下移動)向下移動,因而第3彈性件223受到壓縮。臂構件350從圖14(D)的狀態(tài)繼續(xù)下降時,中間彈簧座220與止擋件225接觸而停止下降。因此,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對液體閥144的下降已不起作用。此時,由于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設計得比第1彈性件108的彈力大,所以液體閥144停止向下移動。
      另一方面,因通氣管156向下移動,所以與液體閥144分離而產(chǎn)生一個間隙180,因而填充閥變成開啟狀態(tài)。當浮動件401接觸浮動件止擋件408時,臂構件350停止下降,變成圖14(E)的狀態(tài)。
      其結果是,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的液體經(jīng)過外殼101、液體通路105、液體通路110而流下來,流入容器134。另一方面,容器134內(nèi)的空氣經(jīng)過通氣管156內(nèi)的排氣道157排至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的氣體層,因而向容器134內(nèi)注入規(guī)定的液量。
      受彈性件354彈力的作用而使臂構件350以銷釘352為中心向下旋轉的力矩大于受第2彈性件221與第1彈性件108總彈力的作用而使臂構件350向上旋轉的力矩,所以即使在容器134存在于裝置上的情況下,臂構件350也能下降到浮動件401與浮動件止擋件408接觸的位置。
      填充作業(yè)結束時的狀態(tài)如圖13①所示。臂構件350借助于控制凸輪360和滾子351,從上述狀態(tài)開始上升。隨著臂構件350的上升,通氣管156與閥體104成為一個整體而上升。但因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大于第1彈性件108的彈力,因而中間彈簧座220、液體閥144和鐘形罩140均不移動。
      然后,通氣管156的前端與液體閥144接觸,填充閥變成關閉狀態(tài),并恢復到圖14(D)的狀態(tài)。當臂構件350再繼續(xù)上升時,由于第1彈性件108與第2彈性件221的總彈力設計得大于第3彈性件223的彈力,所以中間彈簧座220、液體閥144和通風管156成為一個整體而向上移動。此時,液體閥144相對于鐘形罩140上升,密封件138經(jīng)過脫離容器134的瞬時狀態(tài)(參見圖14(C))變成圖13②的狀態(tài),即圖14(B)的狀態(tài)。
      下面說明進液深度的調(diào)整。進液深度決定于圖14(D)所示液體閥144下端位置與接觸密封件138的容器134的上端位置之間的距離a。也就是說,當向容器134內(nèi)注入填充液時,容器134內(nèi)的空氣從通氣管156排入填充液貯箱132的氣體層內(nèi),但是由于圖14(D)所示距離a的部分的空氣排不出去,故這個距離a就決定著進液深度,通過驅動裝置使填充液貯箱132上下移動,可以改變填充液貯箱132的高度,從而改變距離a,調(diào)整進液深度。
      下面說明,在沒有容器134存在的狀態(tài)下,使通氣管156相對于液體閥144向下移動,將滯留于液體通路110內(nèi)的填充液排出的情況。圖10表示與圖14(A)相同的狀態(tài),沒有容器134存在,此外還表示滾子351不與控制凸輪360和凸輪370接觸的自由狀態(tài)。
      在上述狀態(tài)下,中間彈簧座220與止擋件225相接觸。因此,臂構件350上的長槽355通過止擋件225、中間彈簧座220、第2彈性體221、凸緣109和銷軸136的作用往上靠。而該臂構件350的缺口403則通過第4彈性體354、浮動體401和結合軸405的作用往下靠。
      在這種狀態(tài)下,選擇第4彈性件354和第2彈性件221的彈力,使得在第4彈性件354的作用下臂構件350向下旋轉的力矩大于在第2彈性件221的作用下臂構件350向上旋轉的力矩,達到浮動件401與浮動件止擋件408相接觸,且結合軸405與缺口403相接觸的狀態(tài),從而臂構件350停止。在此狀態(tài)下,中間凸緣226不與止擋件225和中間彈簧座220接觸。
      此外,在圖10中,在第1彈性件108作用下,液體閥144向下靠,因而液體閥104與通氣管156的端部相接觸而被密封,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變成關閉狀態(tài)。
      圖11表示在沒有容器134存在的狀態(tài)下,使通氣管156相對于液體閥144下降,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由此變成開啟狀態(tài),因而排出液體通路110內(nèi)的滯留液體。這液狀態(tài)可通過凸輪370等向下推壓閥的升降裝置(該裝置處于圖10所示的自由狀態(tài))來實現(xiàn)。
      將處于圖10所示自由狀態(tài)的閥門升降裝置的滾子351向下壓的過程中,臂構件350以銷釘352為中心向下擺動,臂構件350缺口403離開結合軸405。同時,由于長槽355的作用還把銷軸136向下壓,因此,固定著銷軸136的閥體104和通氣孔156在壓縮第2彈性體221的同時向下移動。又因第1彈性體108的作用,與通氣孔156端部接觸的液體閥104也向下移動。
      將滾子351繼續(xù)向下壓時,液體閥144的中間凸緣226與止擋件225接觸,此后,液體閥144停止向下移動,而通氣管156則邊壓縮第1彈性件108,邊繼續(xù)向下移動。因而,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開啟,把液體通路110內(nèi)滯留的液體排出。
      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在開啟狀態(tài)下,受凸輪370等作用的滾子351停止向下移動。因此,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保持在開啟位置。
      要想使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再變成關閉狀態(tài),只要去掉凸輪370,把向下壓滾子351的力去掉即可。也就是說,從圖11所示的狀態(tài)減小向下壓滾子351的力時,因受第1彈性體108與第2彈性體221的彈力的作用,閥體104、銷軸136、臂構件350和通氣管156就向上移動。此時,因受第1彈性體108的彈力的作用,中間凸緣227將止擋件225壓緊,液體閥144則停下來。進一步減少向下壓滾子351的力時,通氣管156的端部便與液體閥144接觸,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變成關閉狀態(tài),此后,液體閥144與通氣管156成為一個整體而上升,中間凸緣227就與止擋件225分離。在缺口403與結合軸405接觸后、臂構件350到達停止上升的位置時,通氣管156停止上升。此時,若完全去掉向下壓滾子351的力,則變成圖10所示的自由狀態(tài),但是,在不改變臂構件350、通氣管156及其它零件的停止位置的情況下,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仍保持關閉狀態(tài)。
      下面根據(jù)圖15和圖16所示的第3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進行說明。該第3實施例由于不是一種容易改變進液深度的容器填充裝置,所以圖1所示的液體閥144與鐘形罩140變成了圖15和圖16所示的一種整體結構的液體閥154。
      如圖15所示,將第2彈性件221設置在凸緣109與止擋件225之間。液體閥154的中間凸緣226移動到下方時,采取了可以靠止擋件225來停止的結構。
      本第3實施例也和第2實施例一樣,在容器134不存在的狀態(tài)下,可以通過向下壓滾子351的辦法,使通氣管156相對于液體閥154向下移動,將滯留于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01的填充液排出來。
      此外,圖15表示沒有容器134存在時,滾子351也沒有受到控制凸輪360、凸輪370等的作用時的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關閉的自由狀態(tài)。
      圖16表示這樣的狀態(tài),即在沒有容器134存在的狀態(tài)下,使通氣管156相對于液體閥154向下移動,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由此變?yōu)殚_啟狀態(tài),因而排放出滯留于液體通路110內(nèi)滯留的填充液。
      權利要求
      1.容器填充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與填充液貯箱(132)連通并固定于該填充液貯箱下部的空心外殼(101);豎立設置在該外殼(101)內(nèi)的通氣管(156);可移動地安裝在上述外殼(101)上、形成一條導引上述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液體的通路、并固定在上述通氣管上的閥體(104);借助于第1彈性件(108)與該閥體(104)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閥體(104)上、與上述通氣管(156)的外表面形成一條填充液的流路、并與通氣管(156)端部相接觸而形成的開關閥式液體閥(144);借助于第3彈性件(223)與上述液體閥(144)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液體閥(144)上、設有容器密封件、并與液體閥(144)之間施以密封的鐘形罩(140);使上述閥體(104)向上壓靠的第2彈性件(221)的中間彈簧座(220);使閥體(104)升降并使其向下壓靠的升降裝置(350、351、360);上述中間彈簧座(220)的止擋件(225);以及使上述填充液貯箱(132)或上述止擋件(225)之中至少一個能相對于容器(134)的托放臺進行上下運動的驅動裝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容器填充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裝置系由用樞軸設置于填充液貯箱上、并通過銷釘(136)連接于閥體上的臂構件(350),與使上述臂構件(350)升降的凸輪(360)構成。
      3.一種容器填充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與填充液貯箱(132)連通、并固定于該填充液貯箱(132)下部的空心外殼(101);豎立設置在該貯箱(101)內(nèi)的通氣管(156);可移動地安裝在上述外殼(101)上、形成導入上述填充液貯箱(132)內(nèi)液體的通路、并固定在上述通氣管上的閥體(104);借助于第1彈性件(108)與該閥體(104)相連接、可移動地安裝在閥體(104)上、與上述通氣管(156)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填充液的流路、并與通氣管(156)的端部相接觸而形成開關閥式的液體閥(144);用第三彈性件(223)與上述液體閥(144)相連接的、可移動地安裝在上述液體閥(144)上的、具有容器密封件的、并與液體閥(144)之間施以密封的鐘形罩(140);使上述閥體(104)向上壓靠的第2彈性件(221)的中間彈簧座(220);使閥體(104)升降并能使其向下壓靠的升降裝置(350、351、360);上述中間彈簧座(220)的止擋件(225);使上述閥體(104)向下壓靠的另一個彈性件(354);安裝在上述另一個彈性件(354)下端處的浮動件(401);限制上述浮動件(401)下降位置的浮動件止擋件(408);該容器填充裝置的特征還在于,其構成至少能使上述填充液貯箱(132)或上述止擋件(225)之中的一個相對于容器的托放臺上下運動。
      4.按權利要求1所述容器填充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為借助于外力可使閥體(104)和通氣管(156)下降,即使沒有容器(134)存在,也能使液體通路開關部分(181)開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的容器填充裝置的構成如下對著輸送的容器(134)使填充閥下降,把填充閥的鐘形罩(140)壓在容器(134)上,使液體通路開關開啟,向容器(134)內(nèi)注入液體。至少使填充液貯箱(132)或使閥體向上壓靠的第2彈性體(221)的中間彈簧座(220)止擋件(225)之中的一個可相對于容器(134)托放臺上下移動,以調(diào)節(jié)液量??墒┘油饬κ固畛溟y下降,而將液體通路開關(18)開啟,從而排出滯留在填充閥液體通路(110)內(nèi)的液體。
      文檔編號B67C3/26GK1062116SQ9111119
      公開日1992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1991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田中良治, 林征行, 高川溥之, 近藤勝彥, 山口幸男 申請人:三菱重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