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包裝箱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包裝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包裝箱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包裝箱一般用于產品的包裝,在產品運輸過程中,對產品起到保護的作用?,F(xiàn)有的包裝箱一般包括形成箱體側部的四個側板以及與四個側板相接的四個底板,底板的形狀為矩形,在側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折痕,包裝箱加工完成時,為了便于存放,一般將相鄰側板重合形成一個平面產品。使用時,需要人工將重合的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以形成包裝箱的側部,再將底板沿橫向折痕折疊,形成包裝箱的底部,用膠帶將包裝箱的底板之間的縫隙粘牢,形成一個用于包裝產品的包裝箱。但是,該種結構的包裝箱使用操作復雜,需要專門人工進行側部的打開、底部的折疊、粘接等操作,才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包裝箱,費時費力,不僅增加勞動力且勞動效率低下。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箱,解決了現(xiàn)有包裝箱使用時需要進行側部的打開、底部的折疊、粘接等操作,導致勞動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包裝箱,包括形成箱體側部的四個側板,側板均連接有底板,側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橫向折痕,包裝箱包括兩個合頁,合頁為位置相鄰的兩個底板相接形成,合頁上均設置有與橫向折痕呈一定夾角的斜向折痕,與同一個合頁相接的兩個側板重合時,合頁沿斜向折痕折疊并重疊于側板之間,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狀態(tài)時,合頁隨側板展開,形成箱體的底部。
[0005]為了保證合頁的平整性,合頁為兩個形狀為直角梯形的底板的相接形成,直角梯形的斜邊相接。
[0006]為了保證合頁具有較高的承重負載結構,并且合頁展開、重合的過程中互不干涉,一個合頁為兩個形狀為直角梯形的底板的相接形成,直角梯形的斜邊相接;另一個合頁上與斜向折痕相對的邊為斜邊,斜邊不會與直角梯形的直角相互干涉,保證了合頁展開、重合過程的順暢。
[0007]當箱體的底部為正方形時,與折痕相對的邊為斜邊的合頁由兩個形狀為三角形的底板相接形成。
[0008]當箱體的底部為長方形時,與折痕相對的邊為斜邊的合頁由形狀為梯形和三角形的底板相接形成。
[0009]為了進一步保證合頁展開、重合過程的順暢,形狀為梯形的底板為等腰梯形。
[0010]為了進一步保證合頁的載重,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狀態(tài)時至少一組位置相對的底板的高度相同,位置相對的兩個底板的相接位置與箱底底部的中線重合。
[0011]基于上述包裝箱結構的設計,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包裝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將基材進行裁切,形成包裝箱的側板和底板,側板與側板之間形成縱向折痕,側板與底板之間形成橫向折痕。
[0012](2)將相鄰兩個底板相接形成一個合頁,將底板相接的兩個側板重合,將合頁重疊與側板之間。
[0013]進一步的,步驟(1)中包括:
(II)將基材裁切為兩個方形片材,在每個片材的中線部形成縱向折痕,縱向折痕將片材分為包裝箱的兩個側板;
(12)對側板進行部分裁切形成包裝箱的兩個底板,在側板與底板之間形成橫向折痕; 步驟(2)中包括:
(21)將兩個片材的底板重疊,將位置相對的兩個底板固定連接形成斜向折痕;
(22)將兩個片材的側板沿橫向折痕折疊并重合,使底板位于側板之間;
(23)將側板與縱向折痕相對的側邊固定連接,形成縱向折痕。
[0014]基于上述包裝箱結構及制造方法的設計,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包裝箱的使用方法,將重合的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形成箱體的側部,合頁隨側板展開,自動形成箱體的底部。
[001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fā)明包裝箱相鄰的兩個底邊相接形成一個合頁,合頁上設置有斜向折痕,在底板相接的兩個側板重合時,合頁沿斜向折痕重疊于側板之間,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時,合頁隨側板展開,形成箱體的底部。因而,本發(fā)明在打開側板的過程中,合頁隨之自然展開,不需要人工折疊;合頁展開后,兩個合頁相互重疊,形成能夠承載重物的底部,不需要人工進行粘接,因而,節(jié)省了生產工序,減少了人工,而且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夠保證包裝箱的承重。
[0016]本發(fā)明包裝箱的制造方法簡便易行,僅需對基材進行裁切,形成包裝箱的側板和底板,并形成折痕;將相鄰兩個底板相接形成一個合頁;將底板相接的兩個側板重合,將合頁重疊于側板之間。
[0017]本發(fā)明包裝箱的使用方法簡單快速,僅需將重合的側板打開,合頁即可隨側板展開,自動形成箱體的底部,減少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8]結合附圖閱讀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后,本發(fā)明的其他特點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展開狀態(tài)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
[0022]圖4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打開狀態(tài)時從底部向上看的示意圖。
[0023]圖5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打開狀態(tài)時,從頂部向下看的示意圖。
[0024]圖6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生產過程示意圖。
[0025]圖7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包裝箱打開過程示意圖。
[0026]圖8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展開狀態(tài)示意圖。
[0027]圖9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0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
[0029]圖11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打開狀態(tài)時從底部向上看的示意圖。
[0030]圖1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打開狀態(tài)時,從頂部向下看的示意圖。
[0031]圖1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生產過程示意圖。
[0032]圖14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包裝箱打開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本發(fā)明的包裝箱為方形包裝箱,包括形成包裝箱箱體側部的四個側板和形成包裝箱箱體底部的四個底板。其中,四個側板的側邊依次相接形成箱體的側部,四個側板的相接處形成有縱向折痕,四個側板可沿縱向折痕兩兩重合折疊成為平面狀態(tài);四個底板分別與四個側板相接,側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橫向折痕,側板與底板可沿橫向折痕折疊重疊。本發(fā)明的重點在于對四個底板形狀和結構的設計,本發(fā)明將位置相鄰的兩個底板相接,組成一個合頁,合頁上設置有與橫向折痕呈一定夾角的斜向折痕。當與同一個合頁相接的兩個側板重合時,合頁沿斜向折痕折疊并重疊于側板之間,當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時,合頁隨側板展開,形成箱體的底部。
[003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描述。
[0035]具體實施例1:
如圖1 -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三側板、第四側板,側板之間均設置有縱向折痕,側板可沿縱向折痕折疊,折疊后為平面產品,易于儲存運輸。第一側板上連接有底板B54 7 1,第二側板上連接有底板143E,第三側板上連接有底板EDCA,第四側板上連接有底板AC ' 2B,每個側板與底板之間均設置有橫向折痕,側板與底板可沿橫向折痕折疊。
[0036]本實施例中,以底板B54 ' 1、底板143E、底板EDCA和底板AC ' 2B的形狀均設置為直角梯形為例進行說明,當然,只要其中一對底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即可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另一對底板的形狀也可設置為等腰梯形或者一般形狀的梯形,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37]底板B54 ’ 1的斜邊4 ’ 1和底板143E的斜邊41相接形成第一合頁1E345B,斜邊4 ' (4) 1形成斜向折痕,底板B54丨1和底板143E可沿斜向折痕折疊。底板B54丨1和底板143E與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可沿橫向折痕折疊重疊。當?shù)谝粋劝迮c第二側板重合時,第一合頁沿斜向折痕和橫向折痕折疊并重疊于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之間;當?shù)谝粋劝迮c第二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時,第一合頁跟隨側板展開,形成“L”形部分底部。
[0038]底板EDCA的斜邊CA和底板AC ; 2B的斜邊C ; A相接形成第二合頁2⑶EAB,斜邊C (C ' ) A形成斜向折痕,底板EDCA和底板AC丨2B可沿斜向折痕折疊。底板EDCA和底板AC' 2B與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可沿橫向折痕折疊重疊。當?shù)谌齻劝迮c第四側板重合時,第二合頁沿斜向折痕和橫向折痕折疊并重疊于第三側板與第四側板之間;當?shù)谌齻劝迮c第四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時,第二合頁跟隨側板展開,形成“L”形部分底部。
[0039]因而,當側板打開至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時,第一合頁與第二合頁均隨側板展開,并有部分重疊,形成箱體的底部。
[0040]本實施例中,位置相對的底板的高度相同,位置相對的兩個底板A⑶E、14 ' 5B的相接位置與箱底底部的中線重合。則CD與45的重合線位于底部的中間,可以保證載重最大。
[0041]基于上述包裝箱的設計,本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包裝箱的生產方法,生產方法為:將基材進行裁切,形成包裝箱的側板和底板,側板與側板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