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耦接件、內(nèi)含耦接件的注塑成型物及其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442408閱讀:24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耦接件、內(nèi)含耦接件的注塑成型物及其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注塑成型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射出膠料以包覆固態(tài)物件的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兒童用的教育計算機(jī)具有一可供握持的手把。手把的兩相對端內(nèi)分別部分埋設(shè)有一耦接件,以便耦接件露出的扣環(huán)與教育計算機(jī)相對位置的彈簧相互勾合。目前教育計算機(jī)的手把的生產(chǎn)方法是先提供兩耦接件。再將此兩耦接件放到一注塑成型模具的模腔里。如此,注塑成型的膠料便可包覆此兩耦接件,待膠料固化后便可成形最終的手把。然而,由于膠料于注塑成型的過程中,為了完整地包覆耦接件,僅露出上述的扣環(huán),耦接件需騰空于模腔中,使其不接觸模腔的表面,進(jìn)而在膠料固化后不致使耦接件裸露于手把表面。故,傳統(tǒng)的作法是通過注塑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塊分別伸出筆狀的固定柱來抵頂耦接件的兩相對面,以便定位模腔內(nèi)的耦接件。如此,當(dāng)膠料固化并成形手把后,手把的兩相對面將出現(xiàn)因固定柱所留下的凹陷孔,進(jìn)而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耦接件及用以制造注塑成型物的注塑成型模具,用以提供一種可將耦接件騰空地支撐于此注塑成型模具內(nèi)的方式,進(jìn)而降低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為達(dá)上述目的,此種注塑成型模具用以射出一膠料以部分包覆一耦接件。耦接件具有一連接孔及兩反向伸出的定位肋。注塑成型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塊及一第二模塊。第一模塊包含一第一模腔、一定位柱及兩定位塊。第一模腔凹設(shè)于第一模塊的一表面,用以容置耦接件。定位柱凸設(shè)于第一模腔內(nèi),用以穿過連接孔。定位塊分別凸設(shè)于第一模塊的表面, 且位于第一模腔的兩相對側(cè)。第二模塊包含一第二模腔。第二模腔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的一表面,對應(yīng)第一模腔設(shè)置。如此,其中當(dāng)?shù)诙K與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第一模腔與第二模腔形成一封閉空間,注塑成型模具注入膠料至封閉空間,且此兩定位塊通過夾靠耦接件的兩定位肋以支撐耦接件騰空地位于封閉空間中。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注塑成型模具還用以注塑該膠料以部分包覆一板體。第一模腔還包含兩第一成形槽及一第二成形槽。第一成形槽用以容置耦接件。第二成形槽連接于此些第一成形槽之間,包含一環(huán)狀凸緣,環(huán)狀凸緣圍繞出一容置空間。當(dāng)板體平放于第二成形槽中,環(huán)狀凸緣頂靠板體的一面,且板體此面的一突出平面恰好容納于容置空間內(nèi)。此外,第二模塊包含多個頂針。此些頂針位于第二模腔內(nèi)。當(dāng)?shù)诙K與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此些頂針頂靠板體背對突出平面的一面。
      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此兩定位塊分別對稱地或非對稱地設(shè)置第一成形槽的兩相對側(cè)。此另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第二模塊還包含兩第一容置槽及兩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分別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面對第一模塊的表面,用以容納定位塊。第二容置槽分別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面對第一模塊的表面,用以容納定位肋。當(dāng)?shù)诙K與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第一容置槽與第二容置槽皆與封閉空間相互隔絕。本發(fā)明所揭露的耦接件是用以放置于一注塑成型模具,以便被包覆于一膠體中。 耦接件包含一本體、一凸耳及兩定位肋。本體呈長條狀。凸耳位于本體的一末端,凸耳具有一連接孔,連接孔用以被固定于注塑成型模具中。定位肋分別位于本體一面的兩相對長邊, 并朝相反方向延伸,用以支撐本體騰空地位于注塑成型模具中。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耦接件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尼龍。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耦接件的材料是金屬。此金屬為鋁、銅、錫或鐵。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耦接件還包括一固膠部。固膠部位于本體遠(yuǎn)離凸耳的一末端。本發(fā)明所揭露的注塑成型物,包含一膠體、一板體及兩耦接件。膠體包含一第一膠部及兩第二膠部。第一膠部呈長條狀,其一面具有一外露部。第二膠部呈長條狀,分別位于第一膠部的兩相對末端,并彼此朝相反方向延伸,且第二膠部的兩相對長邊表面具一破口。 板體嵌設(shè)于第一膠部之內(nèi),包含一突出平面及一環(huán)形凹槽。突出平面位于板體的一面,并通過外露部而外露。環(huán)形凹槽圍繞突出平面,形成于突出平面與第一膠部之間,且通過外露部而外露。耦接件分別嵌設(shè)于第二膠部之內(nèi)。各耦接件包含一凸耳及兩外露部。凸耳位于耦接件的一末端,并于第二膠部的一自由端而外露。外露部分別顯露于破口。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板體還包含多個附膠緣。此些附膠緣分別間隔地排列于板體具突出平面的一面邊緣,且附著于第一膠部上。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板體還包含多個定位凹部。此些定位凹部位于板體背對突出平面的一面。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膠體的熔點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熔點。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膠體的硬度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硬度。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膠體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熱可塑性橡膠、聚氯乙烯或熱可塑性聚胺酯。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板體及耦接件的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尼龍。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耦接件的材料是金屬。此金屬為鋁、銅、錫或鐵。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中,此注塑成型物為一手把。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對耦接件的兩定位肋加以固定,使得各耦接件的本體可同時與第一模腔及第二模腔保持一距離,進(jìn)而排除傳統(tǒng)使用上、下兩排筆狀固定柱來抵靠耦接件的方法,避免于兩相對面皆留下外觀不佳的凹陷孔,進(jìn)而降低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詳細(xì)說明如下圖1為本發(fā)明耦接件于依據(jù)一實施例下的外觀示意圖;圖2A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模具、板體及耦接件依據(jù)一實施例于一開合狀態(tài)下的分解圖;圖2B為圖2A的第一成形槽的局部放大圖;圖2C為圖2A的第二成形槽的局部放大圖;圖2D為圖2A的第三成形槽的局部放大圖;圖3A為本發(fā)明板體依據(jù)一實施例的第一面示意圖;圖;3B為本發(fā)明板體依據(jù)此實施例的第二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使用注塑成型模具制作注塑成型物的流程圖;圖5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模具依據(jù)此實施例于一閉合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6為圖5的注塑成型模具在閉合狀態(tài)下且注膠前的剖視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物的半成品于脫離圖2A的注塑成型模具后的局部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物的半成品在移除定位肋后的最終外觀示意圖;圖9為圖8的9-9剖視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 耦接件423 第五容置區(qū)110:本體424:第六容置區(qū)120:凸耳430:第一容置槽121 連接孔440 第二容置槽130:定位肋450:第四成形槽140:固膠部451 ;注膠嘴150 連接部452 頂針200 注塑成型模具460 封閉空間300 第一模塊 500 板體310:第一模腔 501 第一面320 第一成形槽 502 第二面321 第一容置區(qū) 510 突出平面322 定位柱520 定位凹部323:第二容置區(qū) 530:附膠緣324 第三容置區(qū) 540 環(huán)形凹槽330 第二成形槽 600 半成品331 環(huán)狀凸緣 700 注塑成型物332 容置空間710 膠體340:定位塊711:第一膠部400:第二模塊 712:第二膠部410 第二模腔 713 外露部
      420:第三成形槽 714:破口421:第四容置區(qū) X、Y、Z:軸向422 接觸面401-406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以圖示及詳細(xì)說明清楚說明本發(fā)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術(shù)的人員在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后,當(dāng)可由本發(fā)明所教示的技術(shù),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有鑒于傳統(tǒng)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是配合上、下兩排筆狀的固定柱來抵靠及固定其模腔中的耦接件,使得成型后的手把的兩相對面會因上述的固定柱而留下對應(yīng)形狀的凹陷孔,進(jìn)而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本發(fā)明通過提供一耦接件、一內(nèi)含耦接件的注塑成型物及一用以制造此注塑成型物的注塑成型模具,通過對耦接件兩側(cè)所伸出的定位肋加以定位,便可避免采用上述的筆狀固定柱的定位方式,并于注塑成型物的兩相對面留下痕跡,進(jìn)而降低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請參閱圖1所示,圖1繪示本發(fā)明耦接件依據(jù)一實施例下的外觀示意圖。耦接件用以放置于一注塑成型模具中,以便被容納于一膠體中。此實施例中,此耦接件100包含一本體110、一凸耳120及兩定位肋130。本體110 呈長條狀,具有相對應(yīng)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凸耳120位于本體110的第一端,且凸耳120上有一貫穿的連接孔121。此兩定位肋130位于此本體110的兩相對長邊,并為反向設(shè)置。更具體地,此兩定位肋130在此實施例中是呈筆直的片狀,分別對稱地位于本體 110 —面的兩相對長邊,并自此本體110水平地朝相反方向延伸。此實施例中,此耦接件100還包括一固膠部140。固膠部140位于本體110的第二端,呈彎曲狀,有助被膠體包覆后加大其抓膠力,使得本體110不易抽出膠體。此外,此耦接件100還包括一連接部150。連接部150位于凸耳120與本體110之間,其截面積大于凸耳 120與本體110的截面積。耦接件100在本發(fā)明中并不限其制成方式,例如此實施例中是由注塑成型的方式所制成,其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ΡΕ)、聚丙烯(PP)、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尼龍(NYLON)或其組合;或者耦接件 100 也可由金屬所壓鑄而成,其金屬例如為鋁、銅、錫、鐵或其合金等等。需了解的是,此兩定位肋130也可以其它外型(如圓柱狀等)表現(xiàn)于本體110上; 此兩定位肋130也可非對稱地(例如交錯地)位于本體110的兩相對長邊,只要可幫助置入注塑成型模具中后,可用以支撐本體110騰空地位于注塑成型模具中即可。請參閱圖2A所示,圖2A繪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模具200、板體500及耦接件100依據(jù)一實施例在一開合狀態(tài)下的分解圖。此注塑成型模具200至少包含可相互開啟或閉合的一第一模塊300及一第二模塊 400。第一模塊300,例如公模,包含一第一模腔310及多個定位塊340。第二模塊400,例如母模,包含一對應(yīng)第一模腔310的第二模腔410。請參閱圖2A及圖2B所示,圖2B繪示圖2A的第一成形槽320的局部放大圖。具體而言,此第一模腔310呈長條狀,凹設(shè)于第一模塊300的表面。此第一模腔310包含兩第一成形槽320及一第二成形槽330。第一模腔310的兩相對末端分別具有第一成形槽320,用以容納各耦接件100下半部的本體110、連接部150及凸耳120。具體而言,第一成形槽320朝第二成形槽330的方向依序分為第一容置區(qū)321、第二容置區(qū)323及第三容置區(qū)324。第一容置區(qū)321位于第一成形槽320遠(yuǎn)離第二成形槽330的一端,其底面凸設(shè)有一定位柱322。此些定位柱322分別對應(yīng)耦接件100的連接孔121而設(shè)置。此外,第一模塊300具有多個定位塊340分別凸設(shè)第一模腔310的表面。更具體地,任兩定位塊340 分別對稱地位于第一成形槽320的兩相對側(cè),或稱第一成形槽320介于此兩對稱的定位塊 340之間(圖2B)。請參閱圖2A至圖2C所示,圖2C繪示圖2A的第二成形槽330的局部放大圖。第二成形槽330位于此些第一成形槽320之間(第一模腔310的兩相對末端之間),且與第一成形槽320相接通(圖2B)。第二成形槽330包含一環(huán)狀凸緣331,環(huán)狀凸緣331可例如呈圓形、橢圓形、矩形或環(huán)狀矩形(圖2C)等封閉形狀,以便與第二成形槽330底部圍繞出一容置空間332。另外的實施例中,為配合非對稱排列的定位肋,任兩定位塊也分別非對稱地(例如交錯地)位于第一成形槽的兩相對側(cè),以便達(dá)到夾靠定位肋的目的。再參閱圖2A及圖2D所示,圖2D繪示圖2A的第三成形槽420的局部放大圖。第二模腔410呈長條狀,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400面對第一模塊300的表面,且對應(yīng)第一模腔310 (圖 2A)。每一第二模腔410也包含兩第三成形槽420及一第四成形槽450。此些第三成形槽 420分別位于第二模腔410的兩相對末端,分別對應(yīng)第一模腔310的第一成形槽320,用以容納各耦接件100上半部的本體110、連接部150及凸耳120。具體而言,第三成形槽420朝第四成形槽450的方向依序分為一第四容置區(qū)421、 第五容置區(qū)423及第六容置區(qū)424。第四容置區(qū)421位于第三成形槽420遠(yuǎn)離第四成形槽 450的一端,其底面定義為一接觸面422,此些接觸面422分別對應(yīng)定位柱322而設(shè)置,用以接觸并被此定位柱322所抵頂。此外,第二模塊400還包含多個第一容置槽430及多個第二容置槽440。此些第一容置槽430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400面對第一模塊300的表面,且任兩第一容置槽430對稱地位于各第三成形槽420的第六容置區(qū)424的兩相對側(cè),分別對應(yīng)此些定位塊340,并恰可容納此些定位塊340。此些第二容置槽440分別凹設(shè)于第二模塊400面對第一模塊300的表面,且第二容置槽440分別對稱地位于各第三成形槽420的第六容置區(qū)似4的兩相對側(cè),并位于此兩第一容置槽430之間,恰容納此些定位肋130。再參閱圖2A及圖2D所示,第四成形槽450位于此些第三成形槽420之間,接通此些第三成形槽420。第四成形槽450內(nèi)具有一注膠嘴451及多個頂針452。注膠嘴451接通第四成形槽450,可對第四成形槽450注入一液狀膠料。頂針452呈筆狀,自第四成形槽 450底部朝外伸出。請參閱圖2A、圖3A及圖所示。圖3A與圖分別繪示本發(fā)明板體500依據(jù)一實施例的兩相對面的示意圖。上述的板體500包含一第一面501、一第二面502、一突出平面510及多個定位凹部520。第一面501及第二面502是相對地設(shè)置于板體500上。突出平面510凸設(shè)于板體 500的第一面501,而且突出平面510的形狀及尺寸恰與上述的容置空間332相匹配(圖2C)。定位凹部520排列于板體500的第二面502,其位置及數(shù)量分別對應(yīng)此些頂針452的
      位置及數(shù)量而設(shè)置。雖然本發(fā)明對于定位凹部520的數(shù)量并不加以限制,但是若定位凹部520至少為三個以上時,可依非線性方向排列于板體500的第二面502,以確保板體500可正確地被放
      置于第一模腔310中。此外,板體500更包含多個附膠緣530(圖3A),此附膠緣530分別間隔地排列于板體500第一面501的邊緣,用以加強(qiáng)與膠料結(jié)合的附著力量。然而,附膠緣530并非板體 500的必要組件。請參閱圖4所示。圖4于本發(fā)明使用注塑成型模具200制作一注塑成型物700 (請參考圖8)的流程圖。當(dāng)進(jìn)行注塑成型制作工藝時,其步驟如下步驟001)放置一板體500于注塑成型模具200的第一模腔310中(圖2A)此步驟中,當(dāng)注塑成型模具200的第一模塊300與第二模塊400開啟后,將上述的板體500平放于第一模腔310的第二成形槽330中,其中板體500的第一面501朝向第一模腔310的第二成形槽330,使得板體500的突出平面510恰嵌入上述環(huán)狀凸緣331的容置空間332中,并使得容置空間332與第一模腔310的第二成形槽330相互隔離。步驟(402)放置耦接件100于注塑成型模具200的第一模腔310中(圖2A)此步驟中,將各耦接件100平放于第一模腔310的各第一成形槽320中,具體而言,各耦接件100的凸耳120、連接部150及本體110依序放置于第一容置區(qū)321、第二容置區(qū)323及第三容置區(qū)324中,并且凸耳120的連接孔121被定位柱322所穿過,以及各耦接件100的固膠部140伸入第二成形槽330中。此時,各耦接件100的兩定位肋130平放于第一模塊300的表面,且恰好被對應(yīng)的定位塊340所夾持。本發(fā)明中,上述的步驟001)與步驟(402)可互換,不局限其優(yōu)先級。步驟003)閉合第一模塊300與第二模塊400 (圖5)參見圖5及圖6所示。圖5繪示本發(fā)明注塑成型模具200依據(jù)此實施例于一閉合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圖6繪示圖5的注塑成型模具200在閉合狀態(tài)下且注膠前的剖視示意圖。此步驟中,當(dāng)?shù)谝荒K300與第二模塊400相閉合時,第一模腔310與第二模腔 410便共同形成一封閉空間460,其中第一模腔310的各第一成形槽320與第二模腔410對應(yīng)的第三成形槽420相接通,第一模腔310的第二成形槽330與第二模腔410對應(yīng)的第四成形槽450相接通。具體而言,各第三成形槽420的第四容置區(qū)421、第五容置區(qū)423及第六容置區(qū) 424分別與對應(yīng)第一成形槽320的第一容置區(qū)321、第二容置區(qū)323及第三容置區(qū)3 相接合,以容納耦接件100的凸耳120、連接部150及本體110于其中。此時第二模腔410的各接觸面422分別接觸并抵頂對應(yīng)的定位柱322。再參閱圖2A及圖6所示,第二模腔410的第一容置槽430與第一模塊300的表面共同容置此些定位塊340,而且第一容置槽430與封閉空間460相互隔絕。第二模腔410的第二容置槽440與第一模塊300的表面共同容置此些定位肋130,而且第二容置槽440并與封閉空間460相互隔絕。需強(qiáng)調(diào)的是,當(dāng)?shù)谝荒K300與第二模塊400相閉合時,由于各耦接件100的兩定位肋130被對應(yīng)的兩定位塊340所夾持,因此,各耦接件100的本體110騰空于封閉空間460中,意指各耦接件100的本體110不接觸第一模腔310及第二模腔410模腔的表面。此外,當(dāng)?shù)谝荒K300與第二模塊400相閉合的同時,第四成形槽450的頂針452 伸向板體500的第二面502,并插入對應(yīng)的定位凹部520中。如此,由于上述環(huán)狀凸緣331 抵靠于板體500的第一面501,加上頂針452抵靠于板體500的第二面502,使得板體500 的兩相對面同時被夾靠于頂針452與環(huán)狀凸緣331之間,進(jìn)而被穩(wěn)固地定位于封閉空間460 中。步驟(404)射入一膠料至注塑成型模具200的封閉空間460中,以部分包覆板體 500及耦接件100(圖6)此步驟中,啟動一注膠裝置(圖中未示),使得注膠裝置經(jīng)由注膠嘴451對封閉空間460注入一高溫且呈液態(tài)的膠料,膠體的熔點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熔點(圖6,此膠料便于封閉空間460中流動,直到注滿封閉空間460為止。膠料被注入封閉空間460后可依據(jù)封閉空間460的形狀,固化后將形成對應(yīng)形狀的膠體710(圖7),而且上述的板體500 及耦接件100皆合宜地被部分地包覆于膠體710中,其原因如下(圖2A及圖6):由于各耦接件100的連接孔121被定位柱322所穿過,因此,各耦接件100的本體 110不致被流動的膠料沖擊而朝其X軸方向移動;由于各耦接件100的兩定位肋130被對應(yīng)的兩定位塊340所夾持,因此,各耦接件100的本體110不致被流動的膠料沖擊而朝其Y 軸方向移動;由于第一模塊300與第二模塊400相閉合時,使得各耦接件100的此些定位肋130分別被定位對應(yīng)的第二容置槽440中,因此,各耦接件100的本體110不致被流動的膠料沖擊而朝其Z軸方向移動。如此,各耦接件100的本體110可完整地被包覆于膠料中。 此外,由于板體500的兩相對面同時被夾靠于頂針452與環(huán)狀凸緣331之間,因此,板體500 不致被流動的膠料沖擊而朝非預(yù)期的方向移動。步驟005)開啟第一模塊300與第二模塊400,并取出一半成品600 參見圖7所示。圖7于本發(fā)明半成品600于脫離第2圖的注塑成型模具200后的
      局部示意圖。當(dāng)膠料固化并成形為一膠體710后,膠體710如上述已包覆部分的板體500及耦接件100 (詳細(xì)的描述如后文)。由于第二容置槽440與封閉空間460相互隔絕,故,耦接件 100的兩定位肋130并未被膠體710所包覆,反而伸出膠體710的兩相對側(cè)邊,而稱「半成品600」。步驟(406)切除半成品600露出膠體710外的定位肋130 參見圖8所示。圖8繪示本發(fā)明半成品600于移除定位肋130后的最終外觀示意圖。此步驟中,耦接件100的定位肋130可被移除,以完成最終的注塑成型物700。由于本發(fā)明耦接件100的定位肋130專設(shè)計為用以支撐耦接件100的本體110,使其騰空于封閉空間460中,且耦接件100的定位肋130有意義地設(shè)置于本體110的兩相對側(cè),耦接件100的兩定位肋130伸出自膠體710的兩相對側(cè)邊,而非較大面積的兩相對面, 降低造成外觀不佳的問題。再參閱圖8及圖9所示,圖9繪示圖8的9-9剖視圖。利用注塑成型模具200所制出的最終注塑成型物700大致包含一膠體710、一上述的板體500及兩上述的耦接件100。膠體710包含一第一膠部711及兩第二膠部712。第一膠部711位于此兩第二膠部712之間,并與此兩第二膠部712 —體成型。第一膠部711呈長條狀,其一面具有一外露部713。此些第二膠部712呈長條狀,其截面積小于第一膠部 711的截面積,分別自第一膠部711的兩相對末端,并彼此朝相反方向延伸。由于上述步驟 (406)的切除定位肋130,第二膠部712的兩相對長邊側(cè)面具一破口 714。破口 714露出耦接件100的表面。板體500嵌設(shè)于第一膠部711之內(nèi)。板體500的突出平面510可通過外露部713 而外露。板體500還具有一環(huán)形凹槽540 (俗稱美工縫)。環(huán)形凹槽540圍繞突出平面510, 并形成于突出平面510與第一膠部711之間,且通過外露部713而外露。耦接件100分別嵌設(shè)于各第二膠部712之內(nèi)。各耦接件100的凸耳120自第二膠部712的一自由端而外露。 由于上述步驟(406)切除定位肋130,各耦接件100的定位肋130被切除的痕跡(稱外露部)對稱地顯露于第二膠部712的兩相對長邊側(cè)面的破口 714。在此需強(qiáng)調(diào)的是,由于本發(fā)明注塑成型模具200采用環(huán)狀凸緣331與頂針452來定位板體500,相較于傳統(tǒng)注塑成型模具200利用上、下兩排筆狀的固定柱來固定板體500 后,于其兩相對面所留下的凹陷孔,環(huán)狀凸緣331在注塑成型過程后所留下的環(huán)形凹槽MO 較為美觀。故,利用采用環(huán)狀凸緣331與頂針452來定位板體500,不僅仍在注塑成型模具 200中達(dá)到定位的功能,又可避免于其兩相對面都留下突兀的凹陷孔。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膠體710的材料是可例如為低密度聚乙烯(PE)、熱可塑性橡膠(TPR)、聚氯乙烯(PVC)或熱可塑性聚胺酯(TPU)。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板體500在本發(fā)明中并不限其制成方式,例如此實施例中是由注塑成型的方式所制成,其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 S)、尼龍(NYLON)或其組合。上述的注塑成型物700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變化中,例如可為一適于組裝于手提電腦上的手把或背帶等等。如此,板體500露出第一膠部711的突出平面510可為提供文字書寫的平面。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膠體的硬度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硬度,以產(chǎn)生不同的觸感。本發(fā)明所揭露如上的各實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shù)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應(yīng)以附上的權(quán)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zhǔn)。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注塑成型模具,用以注塑一膠料以部分包覆一耦接件,該耦接件具有連接孔及兩個反向伸出的定位肋,該注塑成型模具包含第一模塊,包含第一模腔,凹設(shè)于該第一模塊的一表面,用以容置該耦接件;以及定位柱,凸設(shè)于該第一模腔內(nèi),用以穿過該連接孔;兩個定位塊,凸設(shè)于該第一模塊的該表面,分別位于該第一模腔的兩相對側(cè); 第二模塊,包含第二模腔,凹設(shè)于該第二模塊的一表面,對應(yīng)該第一模腔設(shè)置, 其中當(dāng)該第二模塊與該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該第一模腔與第二模腔形成一封閉空間,該注塑成型模具注入該膠料至該封閉空間,且該兩定位塊通過夾靠該耦接件的該兩定位肋以支撐該耦接件騰空地位于該封閉空間中。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中該第一模腔還包含 兩個第一成形槽,用以容置該耦接件;第二成形槽,連接于該些第一成形槽之間,包含環(huán)狀凸緣,該環(huán)狀凸緣圍繞一容置空間,當(dāng)該板體平放于該第二成形槽中,該環(huán)狀凸緣頂靠該板體的一面,且該板體該面的一突出平面恰容納于該容置空間內(nèi)。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中該第二模塊包含 多個頂針,位于該第二模腔內(nèi),當(dāng)該第二模塊與該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該些頂針頂靠該板體背對該突出平面的一面。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中該兩定位塊分別對稱地設(shè)置該第一成形槽的兩相對側(cè)。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中該兩定位塊分別交錯地設(shè)置該第一成形槽的兩相對側(cè)。
      6.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中該第二模塊還包含兩第一容置槽,凹設(shè)于該第二模塊面對該第一模塊的表面,用以容納該些定位塊; 兩第二容置槽,凹設(shè)于該第二模塊面對該第一模塊的表面,用以容納該些定位肋, 其中當(dāng)該第二模塊與該第一模塊相互閉合后,該些第一容置槽與該些第二容置槽皆與該封閉空間隔絕。
      7.一種耦接件,用以放置于一注塑成型模具,以便被包覆于一膠體中,其包含 本體,呈長條狀;凸耳,位于該本體的一末端,該凸耳具有一連接孔,該連接孔用以被固定于該注塑成型模具中;兩個定位肋,分別位于該本體一面的兩相對長邊,并朝相反方向延伸,用以支撐該本體騰空于該注塑成型模具中。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接件,其中該耦接件的材料選自于由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尼龍的群組。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接件,其中該耦接件的材料是金屬。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接件,其中該耦接件還包括 固膠部,位于該本體遠(yuǎn)離該凸耳的一末端。
      11.一種注塑成型物,其包含膠體,包含第一膠部及兩個第二膠部,該第一膠部呈長條狀,其一面具有一外露部,該些第二膠部呈長條狀,分別位于該第一膠部的兩相對末端,并彼此朝相反方向延伸,且該第二膠部的兩個相對長邊表面具一破口; 板體,嵌設(shè)于該第一膠部之內(nèi),包含 突出平面,位于該板體的一面,并通過該外露部而外露;環(huán)形凹槽,圍繞該突出平面,形成于該突出平面與該第一膠部之間,且通過該外露部而外露;以及兩個耦接件,分別嵌設(shè)于該第二膠部之內(nèi),每一該些耦接件包含 凸耳,位于該耦接件的一末端,并于該第二膠部的一自由端外露;以及兩個外露部,分別通過該些破口而外露。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板體還包含多個附膠緣,分別間隔地排列于該板體具該突出平面的一面邊緣,且附著于該第一膠部上。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板體還包含 多個定位凹部,位于該板體背對該突出平面的一面。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膠體的熔點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熔點。
      15.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膠體的硬度小于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硬度。
      16.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膠體的材料是選自于由低密度聚乙烯、 熱可塑性橡膠、聚氯乙烯、熱可塑性聚胺酯所組成的群組。
      17.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板體及該些耦接件的材料是選自于由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尼龍。
      18.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些耦接件的材料為金屬。
      19.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成型物,其中該注塑成型物為一手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耦接件、內(nèi)含耦接件的注塑成型物及用以制造注塑成型物的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用以射出一膠料以部分包覆一耦接件于其中,耦接件具有兩反向伸出的定位肋。注塑成型模具包含可相互閉合的第一模塊及第二模塊。第一模塊包含一第一模腔及兩個定位塊。第一模腔用以容納定位肋。定位塊分別凸設(shè)于第一模腔的兩相對側(cè)。第二模塊包含一第二模腔。當(dāng)?shù)谝荒K及第二模塊相閉合,此兩定位塊支撐耦接件的定位肋,并與第一模腔及第二模腔的內(nèi)壁保持一距離。
      文檔編號B29C45/26GK102476428SQ20101056325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1.高超杰, 2.劉盈煌, 3.劉偉宇, 4.吳圣文 申請人:廣達(dá)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