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通過在分流板的兩個相對的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熱流道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背對背的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結構,使得雙面模的結構變得更為簡單,制作更容易,通過設置法蘭,當分流板因熱脹冷縮對熱咀掛臺產(chǎn)生作用力時,法蘭可阻止熱咀掛臺與分流板相接觸的一端發(fā)生變形,進而使得熱咀掛臺與分流板之間的接觸面還能緊密接觸,避免了熱咀掛臺與分流板之間漏膠,通過將熱咀掛臺設置在模板內,使得加熱圈與分流板之間的距離縮小為25mm,進而使得加熱圈的熱度能很好的傳導到分流上,達到分流板內不會出現(xiàn)冷膠現(xiàn)象的效果。
【專利說明】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熱流道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疊層模是當今塑料模具發(fā)展的一項前沿技術,與普通的注塑模具不同,其能夠成型多個制品,多個制品的型腔分布在兩個以上的層面上,呈重疊式排列,因此,與普通的注塑模具相比,層疊模極大的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設備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成本,因此,疊層模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產(chǎn)品的注塑成型中。
[0003]通常的疊層模是雙面模,其與單面模相比,能夠將溶膠分配到兩個獨立的分型面上,而填充、冷卻、保壓時間與單面模一樣,并且鎖模力為填充同樣數(shù)量產(chǎn)品的一般左右,因此其廣能提聞一倍,同時也可以減少1旲具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谥脤?旲能大大提聞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原因,疊層模技術得到了更好更快的發(fā)展。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雙面模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影響其生產(chǎn)質量和工作效率的問題,如:分流板中的流道內會出現(xiàn)冷膠現(xiàn)象、被發(fā)熱圈包覆的熱咀掛臺易在分流板的熱漲冷縮作用力下發(fā)生變形而導致膠液的泄露、針閥套因易松動而產(chǎn)生漏膠等問題,另外,現(xiàn)有雙面模的結構也較復雜,制造起來非常麻煩,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生產(chǎn)成本。
[0004]基于上述情況,廠家提出一種背對背雙面模的熱流道系統(tǒng),其不僅可使得雙面模的結構變得簡單,而且還解決了上述所提到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結構簡單,裝夾方便,不僅能使得熱流道系統(tǒng)具保持很好的密封性,還能使得熱流道系統(tǒng)內不會出現(xiàn)冷膠的現(xiàn)象。
[0006]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具有第一側面及兩個分別位于第一側面兩端的第二側面,所述分流板內設置有主流道和與所述主流道連通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所述第二側面,所述主流道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側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流道的中間部位,兩個所述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背對的熱流道裝置;
[0008]所述熱流道裝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槽內設置與所述分流板相接觸的熱咀掛臺、可拆卸設置在所述熱咀掛臺遠離所述分流板一端的熱咀及穿插在所述熱咀掛臺和所述熱咀內的針閥,所述熱咀掛臺內設置有套設在所述針閥上的針閥套及與所述分流道相通的熱咀掛臺流道,所述熱咀內設置熱咀流道,所述熱咀掛臺流道遠離分流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針閥套并與所述熱咀流道相通,所述熱咀掛臺與所述分流板相接觸的一端套設防止其變形的法蘭,所述法蘭遠離分流板的一側設置套在所述熱咀掛臺外側的加熱圈,所述模板的槽內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法蘭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套設在所述加熱圈上,所述支撐件的外側套設活塞,所述針閥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端設置橫梁,所述熱咀掛臺及所述法蘭上設置可使所述橫梁帶著所述活塞做直線運動的的導槽結構,所述橫梁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活塞連接,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導槽結構與所述活塞連接。
[0009]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槽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熱咀掛臺上的第一導槽及設置在所述法蘭上的且與所述第一導槽相對應的第二導槽,所述第二導槽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導槽的長度,所述第一導槽貫穿所述熱咀掛臺的兩側,所述橫梁的兩端穿過所述第一導槽的兩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導槽內,所述法蘭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件相對應的且可使連接件滑動的通孔。
[0010]通過連接件將橫梁和活塞連接,并在熱咀掛臺及法蘭內分別設置相對應的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可保證針閥沿著熱咀掛臺的軸線方向做來回直線運動的穩(wěn)定性。
[0011]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件的外側套設有可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述通孔內移動的導向套,所述導向套位于所述通孔內。
[0012]通過導向套的設置,可避免連接件與法蘭發(fā)生摩擦,使得連接件的使用壽命延長。
[0013]優(yōu)選的,所述導向套與所述連接件過盈配合。
[0014]優(yōu)選的,所述通孔與所述導向套相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密封圈。
[0015]通過在通孔與導向套的接觸面上設置密封圈,可使得氣缸內的氣體不會從通孔與導向套之間漏出。
[0016]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0017]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熱咀的一端位于所述模板外,另一端穿過所述模板的槽口延伸至所述熱咀掛臺內并與所述熱咀掛臺螺紋連接,所述熱咀與所述熱咀掛臺螺紋連接的一端緊壓于針閥套上。
[0018]熱咀通過螺紋的方式與熱咀掛臺連接,一方面便于熱咀的安裝與拆卸,另一方面也可使得熱咀緊壓于針閥套上,使針閥套緊固于熱咀掛臺內,進而使得針閥套與熱咀掛臺之間不會發(fā)生漏膠。
[0019]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針閥套包括防轉部,所述防轉部遠離所述橫梁的一端設置可將所述熱咀掛臺流道內的膠液導入至所述熱咀流道內的導液部,所述防轉部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針閥套防轉平面,所述熱咀掛臺內設置有與所述針閥套防轉平面相對應的防轉槽,所述導液部上設置有可使所述熱咀掛臺流道與所述導液部內腔相通的導液孔。
[0020]通過在防轉部的外側壁上設置針閥套防轉平面以及在熱咀掛臺內設置與防轉平面相對應的防轉槽,當針閥在針閥套內做直線來回運動時,可使得針閥套不會在熱咀掛臺內發(fā)生轉動,從而使得熱咀掛臺流道的出牙口與導液孔不會發(fā)生偏移,進而使得熱咀掛臺流道內的膠液能順利進入到針閥套內。
[0021]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熱咀掛臺上相對于所述導液口的一側設置堵頭孔,所述堵頭孔內設置有可使所述導液孔和所述熱咀掛臺流道的出液口緊密接觸的堵頭。
[0022]堵頭的設置,可使得熱咀掛臺出液口所位于的熱咀掛臺的內側壁部位與導液口所位于的針閥套的外側壁部位緊密接觸,進一步加強了膠液不會從熱咀掛臺與針閥套之間漏出,即避免了膠液的浪費,又避免了膠液影響雙面模內其他零件。
[0023]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法蘭通過至少兩個防轉壓塊固定于所述模板上,至少兩個所述防轉壓塊以所述法蘭的軸線為中心線環(huán)形均勻分布。
[0024]具體的,如是通過螺釘將法蘭固定于模板上,會使得法蘭的整體尺寸變大,會增高法蘭的制作成本以及制作難度,通過防轉壓塊的設置,可使得法蘭的整體尺寸變小,進而降低法蘭的制作成本和制造難度,而且防轉壓塊也能使得法蘭穩(wěn)固在模板上。
[0025]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防轉壓塊包括壓于所述法蘭上的壓緊部及可將所述壓塊固定在所述模板上的固定部,所述法蘭相對應每個所述防轉壓塊設置有可容納所述壓緊部的容納槽,所述防轉壓塊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模板上,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與所述螺釘相對應的固定孔。
[0026]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加熱圈為銅套,所述銅套的外側壁上設置發(fā)熱絲。
[0027]在金銀銅鐵鋁中,銅的導熱性是最好的,采用銅套作為加熱圈,可使得熱咀流道內的膠液能被更好的加熱,提高了加熱圈的加熱效率。
[0028]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熱咀流道的形狀為L形。
[0029]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件與所述熱咀掛臺之間、所述支撐件與所述活塞之間、所述支撐件與所述法蘭之間、所述活塞與所述模板之間、所述法蘭與所述模板之間及熱咀掛臺與分流板之間皆有接觸面,各所述接觸面上均設有密封圈。
[0030]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分流板的兩個相對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熱流道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背對背的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結構,使得熱流道系統(tǒng)的結構變得更為簡單,制作也更容易,通過設置法蘭,當分流板因熱脹冷縮對熱咀掛臺產(chǎn)生作用力時,法蘭可阻止熱咀掛臺與分流板相接觸的一端發(fā)生變形,進而使得熱咀掛臺與分流板之間的接觸面還能緊密接觸,避免了熱咀掛臺與分流板間漏膠;通過將熱咀掛臺設置在模板內,使得加熱圈與分流板之間的距離縮小為25mm,進而使得加熱圈的熱度能很好的傳導到分流上,達到分流板內不會出現(xiàn)冷膠現(xiàn)象的效果;通過設置支撐件,一方面使得法蘭不易變形,另一方面使得活塞不會直接與加熱圈接觸,避免了活塞上的密封圈因加熱圈產(chǎn)生的高溫而變形,達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下面根據(jù)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2]圖1為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的俯視圖;
[0033]圖2為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的A-A向剖視圖;
[0034]圖3為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的B-B向剖視圖;
[0035]圖4為圖2中F處放大示意圖;
[0036]圖5為圖3中G處放大示意圖;
[0037]圖6為實施例所述的法蘭的俯視圖;
[0038]圖7為圖6的C-C向剖視圖;
[0039]圖8為圖6的D-D向剖視圖;
[0040]圖9為實施例所述的熱咀掛臺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1]圖10為實施例所述的熱咀掛臺的俯視圖;
[0042]圖11為圖10的E-E向剖視圖;
[0043]圖12為實施例所述的針閥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4]圖13為實施例所述的防轉壓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5]圖中:
[0046]1、熱流道裝置;11、模板;
[0047]12、熱咀掛臺;121、第一端;1211、熱咀掛臺流道防轉平面;122、第二端;1221、堵頭孔;123、熱咀掛臺流道;124、第一導槽;125、堵頭;
[0048]13、針閥;131、橫梁;132、連接件;133、導向套;
[0049]14、熱咀;141、熱咀流道;
[0050]15、針閥套;151、防轉部;1511、防轉平面;152、導液部;1521、導液孔;
[0051]16、法蘭;161、法蘭本體;162、第一凸緣;163、第二導槽;164、通孔;165、防轉凸臺;166、容納槽16 ;167、第二臺階面;168、第三臺階面;169、第一臺階面;
[0052]17、加熱圈;
[0053]18、支撐件;
[0054]19、活塞;
[0055]20、防轉壓塊;201、壓緊部;202、固定部;203、固定孔;204、螺釘;
[0056]2、分流板;21、第一側面;22、第二側面;23、主流道;24、分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57]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58]如圖1至圖1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包括分流板2,分流板2具有第一側面21及兩個分別位于第一側面21兩端的第二側面22,分流板2內設置有主流道23和與主流道23連通的分流道24,分流道24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第二側面22,主流道23的一端貫穿第一側面21,另一端延伸至分流道24的中間部位,兩個第二側面22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背對的熱流道裝置I。
[0059]熱流道裝置I包括模板11,模板11的槽內設置與分流板2相接觸的熱咀掛臺12、可拆卸設置在熱咀掛臺12遠離分流板2 —端的熱咀14及穿插在熱咀掛臺12和熱咀14內的針閥13,熱咀掛臺12內設置有套設在針閥13上的針閥套15及與分流道24相通的熱咀掛臺流道123,熱咀14內設置熱咀流道141,熱咀掛臺流道123遠離分流板2的一端延伸至針閥套15并與熱咀流道141相通,熱咀掛臺12與分流板2相接觸的一端的外側套設防止其變形的法蘭16,法蘭16遠離分流板2的一側設置套設在熱咀掛臺12外側的加熱圈17,模板11的槽內設置有用于支撐法蘭16的支撐件18,支撐件18套設在加熱圈17上,支撐件18的外側套設活塞19,針閥13靠近分流板2的一端設置橫梁131,熱咀掛臺12及法蘭16上設置可使橫梁131帶著活塞19做直線運動的的導槽結構,橫梁131通過設置在其兩端的連接件132與活塞19連接,連接件132的一端與橫梁131連接,另一端穿過導槽結構與活塞19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32為螺栓。
[0060]通過在分流板2的兩個相對第二側面22上分別設置熱流道裝置1,實現(xiàn)了背對背的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結構,使得雙面模的結構變得更為簡單,制作也更容易,通過設置法蘭16,當分流板2因熱脹冷縮對熱咀掛臺12產(chǎn)生作用力時,法蘭16可阻止熱咀掛臺與分流板2相接觸的一端發(fā)生變形,進而使得熱咀掛臺12與分流板2之間的接觸面仍能緊密接觸,避免了熱咀掛臺12與分流板2間漏膠,通過將熱咀掛臺12設置在模板11內,使得加熱圈17與分流板2之間的距離可縮小為至25mm,進而使得加熱圈17的熱度能很好的傳導到分流上,達到分流板2內不會出現(xiàn)冷膠現(xiàn)象的效果,通過設置支撐件18,一方面使得法蘭16不易變形,另一方面使得活塞19不會直接與加熱圈17接觸,避免了活塞19上的密封圈因加熱圈17產(chǎn)生的高溫而發(fā)生變形,達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
[0061]導槽結構包括設置在熱咀掛臺12上的第一導槽124及設置在法蘭16上的且與第一導槽124相對應的第二導槽163,第二導槽163的長度大于第一導槽124的長度,第一導槽124貫穿熱咀掛臺12的兩側,橫梁131的兩端穿過第一導槽124的兩端延伸至第二導槽163內,法蘭16上設置有與連接件132相對應的且可使連接件132穿過法蘭16的通孔164,通孔164的尺寸大于連接件132的尺寸。通過連接件132將橫梁131和活塞19連接,并在熱咀掛臺12及法蘭16內分別設置相對應的第一導槽124和第二導槽163,可保證針閥13沿著熱咀掛臺12的軸線做來回直線運動的穩(wěn)定性。
[0062]連接件132的外側套設有可帶動連接件132在通孔164內移動的導向套133,導向套133位于通孔164內,導向套133與連接件132過盈配合。通過導向套133的設置,可避免連接件133與法蘭16發(fā)生摩擦,使得連接件133的使用壽命延長。為了避免推動活塞19的氣體從通孔164和導向套133之間漏出,通孔164與導向套133相接觸的面上設置有密封圈。
[0063]在本實施例中,熱咀14的一端位于模板11外,另一端穿過模板11的槽口延伸至熱咀掛臺12內并與熱咀掛臺12螺紋連接,熱咀14與熱咀掛臺12螺紋連接的一端緊壓于針閥套15上。
[0064]熱咀14通過螺紋的方式與熱咀掛臺12連接,一方面便于熱咀14的安裝與拆卸,另一方面也可使得熱咀14緊壓于針閥套15上,使得針閥套15緊固于熱咀掛臺12內,進一步確保了針閥套15與熱咀掛臺12之間不漏膠。
[0065]如圖12所示,針閥套15包括防轉部151,防轉部151遠離橫梁131的一端設置可將熱咀掛臺流道123內的膠液導熱至熱咀流道141內的導液部152,防轉部151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針閥套15防轉平面1511,熱咀掛臺12內設置有與針閥套15防轉平面1511相對應的防轉槽,導液部152上設置有可使熱咀掛臺流道123與導液部152內腔相通的導液孔1521。
[0066]通過在防轉部151的外側壁上設置防轉平面1511以及在熱咀掛臺12內設置與防轉平面1511相對應的防轉槽,當針閥13在針閥套15內做直線來回運動時,可使得針閥套15不會發(fā)生轉動,從而使得熱咀掛臺流道123的出液口與導液孔1521不會發(fā)生偏移,進而使得熱咀掛臺流道內的膠液能順利進入到針閥套15內。
[0067]熱咀掛臺12上相對于導液口的一側設置堵頭孔1221,堵頭孔1221內設置有可使熱咀流道141的出液口與導液孔1521緊密接觸的堵頭125。堵頭125的設置,可使得熱咀掛臺12出液口所位于的熱咀掛臺12的內側壁部位與導液口所位于的針閥套15的外側壁部位緊密接觸,進一步加強了膠液不會從熱咀掛臺12與針閥套15之間漏出,即避免了膠液的浪費,又避免了膠液影響雙面模內其他零件。
[0068]法蘭16通過至少兩個防轉壓塊20固定于模板11上,至少兩個防轉壓塊20以法蘭16的軸線為中心線環(huán)形均勻分布。
[0069]具體的,如是通過螺釘204將法蘭16固定于模板11上,會使得法蘭16的整體尺寸變大,會增高法蘭16的制作成本以及制作難度,通過防轉壓塊20的設置,可使得法蘭16的整體尺寸變小,進而降低法蘭16的制作成本和制造難度,而且防轉壓塊20也能使得法蘭16穩(wěn)固在模板11上。
[0070]如圖6至圖8所示,熱咀掛臺12包括包覆在法蘭16內的第一端121及包覆在加熱圈17內的第二端122,第一端121為橢圓形的凸緣結構,第二端122為圓柱結構,法蘭16包括圓柱形的法蘭本體161,法蘭本體161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模板11靠近分流板2的側面相抵觸的第一凸緣162,第一凸緣162為橢圓形結構,法蘭本體161內分別設置有與第一端121相抵觸的第一臺階面169、與支撐件18相抵觸的第二臺階面167以及與加熱圈17相抵觸的第三臺階面168,第一臺階面169上設置有與熱咀掛臺防轉平面1211相接觸的防轉凸臺165,用于防止熱咀掛臺12在法蘭16內發(fā)生轉動。
[0071]如圖13所示,防轉壓塊20包括壓于法蘭16上的壓緊部201及可將防轉壓塊20固定在模板11上的固定部202,法蘭16的第一凸緣162相對應每個防轉壓塊20設置有可容納壓緊部201的容納槽166,防轉壓塊20通過螺釘204固定于模板11上,固定部202上設置有與螺釘204相對應的固定孔203。
[0072]優(yōu)選的,加熱圈17為銅套,銅套的外側壁上設置發(fā)熱絲。在金銀銅鐵鋁中,銅的導熱性是最好的,采用銅套作為加熱圈17,可使得熱咀流道141內的膠液能被更好的加熱,提高了加熱圈17的加熱效率。
[0073]優(yōu)選的,熱咀流道141的形狀為L形。
[0074]本實施例是利用壓縮氣體來推動活塞19的運動,為確保雙面模的密封性,支撐件18與熱咀掛臺12之間、支撐件18與活塞19之間、支撐件18與法蘭16之間、活塞19與模板11之間、法蘭16與模板11之間及熱咀掛臺12與分流板2之間皆有接觸面,各接觸面上均設有密封圈。
[0075]于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區(qū)分,并沒有特殊的含義。
[0076]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诖颂幍慕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即可聯(lián)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具有第一側面及兩個分別位于第一側面兩端的第二側面,所述分流板內設置有主流道和與所述主流道連通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所述第二側面,所述主流道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側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流道的中間部位,兩個所述第二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兩個相背對的熱流道裝置; 所述熱流道裝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槽內設置與所述分流板相接觸的熱咀掛臺、可拆卸設置在所述熱咀掛臺遠離所述分流板一端的熱咀及穿插在所述熱咀掛臺和所述熱咀內的針閥,所述熱咀掛臺內設置有套設在所述針閥上的針閥套及與所述分流道相通的熱咀掛臺流道,所述熱咀內設置熱咀流道,所述熱咀掛臺流道遠離分流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針閥套并與所述熱咀流道相通,所述熱咀掛臺與所述分流板相接觸的一端套設防止其變形的法蘭,所述法蘭遠離所述分流板的一側設置套在所述熱咀掛臺外側的加熱圈,所述模板的槽內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法蘭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套設在所述加熱圈上,所述支撐件的外側套設活塞,所述針閥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端設置橫梁,所述熱咀掛臺及所述法蘭上設置可使所述橫梁帶著所述活塞做直線運動的的導槽結構,所述橫梁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活塞連接,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導槽結構與所述活塞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槽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熱咀掛臺上的第一導槽及設置在所述法蘭上的且與所述第一導槽相對應的第二導槽,所述第二導槽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導槽的長度,所述第一導槽貫穿所述熱咀掛臺的兩側,所述橫梁的兩端穿過所述第一導槽的兩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導槽內,所述法蘭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件相對應的且可使連接件滑動的通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的外側套設有可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述通孔內移動的導向套,所述導向套位于所述通孔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咀的一端位于所述模板外,另一端穿過所述模板的槽口延伸至所述熱咀掛臺內并與所述熱咀掛臺螺紋連接,所述熱咀與所述熱咀掛臺螺紋連接的一端緊壓于針閥套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閥套包括防轉部,所述防轉部遠離所述橫梁的一端設置可將所述熱咀掛臺流道內的膠液導入至所述熱咀流道內的導液部,所述防轉部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針閥套防轉平面,所述熱咀掛臺內設置有與所述針閥套防轉平面相對應的防轉槽,所述導液部上設置有可使所述熱咀掛臺流道與所述導液部內腔相通的導液孔。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咀掛臺上相對于所述導液口的一側設置堵頭孔,所述堵頭孔內設置有可使所述導液孔和所述熱咀掛臺流道的出液口緊密接觸的堵頭。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通過至少兩個防轉壓塊固定于所述模板上,至少兩個所述防轉壓塊以所述法蘭的軸線為中心線環(huán)形均勻分布。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壓塊包括壓于所述法蘭上的壓緊部及可將所述防轉壓塊固定在所述模板上的固定部,所述法蘭相對應每個所述防轉壓塊設置有可容納所述壓緊部的容納槽,所述防轉壓塊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模板上,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與所述螺釘相對應的固定孔。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疊層模的背對背針閥式熱流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圈為銅套,所述銅套的外側壁上設置發(fā)熱絲。
【文檔編號】B29C45/27GK204172283SQ201420496419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阮軍平 申請人:東莞市熱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