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主張基于2014年3月31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4-074525號的優(yōu)先權。其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通過參考援用于本說明書中。
[0002]本發(fā)明涉及注射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3]注射成型機具有:進行模具裝置的閉模、合模、開模的合模裝置;向模具裝置內(nèi)填充成型材料的注射裝置;以及從模具裝置將成型品推出的頂出裝置等。合模裝置、注射裝置、頂出裝置具有馬達。
[0004]注射成型機具備將來自電源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的轉換器裝置、將來自轉換器裝置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而供給到各種馬達的逆變器裝置和連接轉換器裝置和逆變器裝置的DC鏈路。
[0005]轉換器裝置由將來自逆變器裝置的再生電力轉換為交流電而供給到電源的再生轉換器等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能夠回收且再利用再生電力,并能夠提高馬達的能量效率。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027987號公報
[0007]以往,再生轉換器的再生負荷超過額定值時,作為過負荷異常而停止馬達。
【發(fā)明內(nèi)容】
[0008]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因再生轉換器的過負荷異常而引起的馬達的停止的注射成型機。
[0009]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注射成型機,具備:
[0010]馬達;
[0011]該馬達的驅動電路;
[0012]再生轉換器,將來自該驅動電路的再生電力轉換為交流電而供給至電源;以及
[0013]控制器,控制該再生轉換器,
[0014]該控制器監(jiān)視上述再生轉換器的再生負荷,在上述再生負荷超過閾值時限制從上述再生轉換器向上述電源的輸出。
[0015]發(fā)明的效果: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能夠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因再生轉換器的過負荷異常而引起的馬達停止的注射成型機。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的電路的圖。
[0018]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控制器的處理的流程圖。
[0019]符號說明
[0020]10馬達
[0021]20逆變器裝置
[0022]30DC 鏈路
[0023]31直流電源線
[0024]35電容器
[0025]37再生電阻
[0026]38控制開關
[0027]40轉換器裝置
[0028]41第I電力轉換部
[0029]42第2電力轉換部
[0030]8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進行說明,在各附圖中,對于相同或對應的結構賦予相同或對應的符號并省略說明。
[0032]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的電路的圖。注射成型機具備馬達
10、作為驅動電路的逆變器裝置20、DC鏈路30、再生電阻37、控制開關38、轉換器裝置40以及控制器80等。
[0033]馬達10可以為合模馬達、注射馬達、計量馬達、頂出馬達等中的任意一個。合模馬達使可動壓板相對固定壓板進退,并進行模具裝置的閉模、合模、開模。模具裝置例如由定模和動模構成,定模安裝在固定壓板中的與可動壓板對置的面上,動模安裝在可動壓板中的與固定壓板對置的面上。注射馬達通過使配設在加熱缸內(nèi)的螺桿前進,將螺桿前方的成型材料從加熱缸射出并填充到模具裝置內(nèi)。計量馬達通過使配設在加熱缸內(nèi)的螺桿旋轉而將成型材料沿形成在螺桿上的螺旋狀的槽向前方輸送,并將成型材料蓄積在螺桿前方。加熱缸內(nèi)可以代替螺桿而配設柱塞,馬達10可以使柱塞進退。頂出馬達通過使頂出桿進退而使模具裝置內(nèi)的可動部件進退,將成型品從模具裝置頂出。圖1中馬達10的個數(shù)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
[0034]另外,馬達10的個數(shù)為多個時,可以設置多個由逆變器裝置20、DC鏈路30、轉換器裝置40構成的電力轉換單元,也可以僅設置一個,并將多個馬達10并聯(lián)。
[0035]逆變器裝置20將來自DC鏈路30或轉換器裝置40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而供給至馬達10。逆變器裝置20例如具有三個由兩個開關元件構成的腿(leg)。另外,腿的個數(shù)沒有特別限制。作為開關元件的具體例,例如可以舉出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Filed-EffectTransistor) >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雙極晶體管等。相對各開關元件逆并聯(lián)有二極管。二極管可以內(nèi)置于各開關元件。馬達10減速時產(chǎn)生的再生電力經(jīng)由二極管供給到轉換器裝置40或DC鏈路30。
[0036]DC鏈路30包括兩根直流電源線31以及電容器35。兩根直流電源線31連接逆變器裝置20和轉換器裝置40。各直流電源線31在分支點分支成直流電源線31-1和直流電源線31-2。一根直流電源線31-1與轉換器裝置40上所設置的第I電力轉換部41連接,另一根直流電源線31-2與轉換器裝置40上所設置的第2電力轉換部42連接。電容器35使兩根直流電源線31之間的直流電壓(以下稱為“DC鏈路電壓”)平滑化。
[0037]再生電阻37消耗來自逆變器裝置20的再生電力??刂崎_關38控制再生電阻37的動作。再生電阻37和控制開關38串聯(lián)連接,并相對電容器35并聯(lián)連接。控制開關38通過開關元件等構成??刂崎_關38開啟時,電流流到再生電阻37,再生電力被轉換為熱并被消耗??刂崎_關38關閉時,再生電阻37中不流動電流,再生電力被蓄積到電容器35中。
[0038]轉換器裝置40并聯(lián)地具有第I電力轉換部41以及第2電力轉換部42。第I電力轉換部41將來自電源12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而供給到逆變器裝置20或DC鏈路30。第I電力轉換部41例如為三相橋式電路,包括六個二極管。
[0039]第2電力轉換部42將來自逆變器裝置20的再生電力轉換為交流電而供給至電源12。第2電力轉換部42例如具有三個由兩個開關元件構成的腿。另外,腿的個數(shù)沒有特別限制。相對各開關元件逆并聯(lián)有二極管。二極管可以內(nèi)置于各開關元件中。第2電力轉換部42相當于技術方案中所記載的再生轉換器。
[0040]第2電力轉換部42由于包括與第I電力轉換部41同樣的六個二極管,因此能夠將來自電源12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并供給至逆變器裝置20或DC鏈路30。
[0041]另外,本實施方式的轉換器裝置40由并聯(lián)連接的第I電力轉換部41和第2電力轉換部42構成,但是也可以僅由第2電力轉換部42構成,該結構沒有特別限制。
[0042]交流電源線61連接電源12和轉換器裝置40。各交流電源線61在分支點被分支成交流電源線61-1和交流電源線61-2。一根交流電源線61-1與第I電力轉換部41連接,另一根交流電源線61-2與第2電力轉換部42連接。
[0043]控制器80具有存儲器等存儲部以及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通過由CPU執(zhí)行存儲在存儲部中的控制程序來控制轉換器裝置40、逆變器裝置20。
[0044]控制器80生成用于進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1n:脈沖寬度調制)控制的PWM信號,并輸出給逆變器裝置20。逆變器裝置20的各開關元件按照來自控制器80的PWM信號進行開關,并驅動馬達10。
[0045]馬達10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