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空調系統在制熱模式時,室外換熱器溫度較低,較易出現結霜的問題。當室外換熱器結霜到一定程度時,換熱效率下降,此時需要進行化霜。
目前,常用的化霜方法為:將空調轉換至制冷模式,對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此時,室內風機停止運行以防止制冷狀態(tài)下的冷風進入室內,則化霜過程中空調無法進行制熱,室內溫度隨之降低,用戶使用的舒適度較差。
為了提高用戶使用的舒適度,在化霜過程中實現供熱,采用兩個室外換熱器串聯連接,且兩個室外換熱器通過閥門和管路交替實現蒸發(fā)器模式、冷凝器模式,從而實現在化霜時持續(xù)供熱。
上述結構中,兩個室外換熱器均與室內換熱器串聯,則經過室內換熱器的冷媒進入一個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由于冷媒經室內換熱器進行散熱,則進入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的冷媒溫度較低,化霜效果較差。
綜上所述,如何在化霜時供熱的基礎上,提高化霜效果,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在化霜時供熱的基礎上,提高化霜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調系統,包括:室內換熱器,切換模塊和至少兩個室外換熱器支路;
其中,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包括串聯的室外換熱器和第一節(jié)流裝置,所述第一節(jié)流裝置與所述室內換熱器相連;
所述切換模塊包括:與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一一對應,且使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和所述室內換熱器在串聯和并聯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換向閥。
優(yōu)選地,所述切換模塊還包括:用于使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與所述室內換熱器并聯的并聯管路,用于使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與所述室內換熱器串聯的串聯管路;
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切換所述并聯管路和所述串聯管路與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的連接以切換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和所述室內換熱器的連接狀態(tài)。
優(yōu)選地,所述并聯管路與連接所述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和所述室內換熱器的管路相連,或所述并聯管路與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所述換向裝置的管路相連。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換向閥為兩位三通閥,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一閥位時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和所述室內換熱器并聯;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二閥位時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和所述室內換熱器串聯。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換向閥包括主閥和控制組件;
所述主閥包括閥體和位于所述閥體內的閥芯,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密封連接且將所述閥體的內腔分隔為高壓腔和工作腔;
所述閥體具有與所述高壓腔連通的高壓閥口和至少兩個與所述高壓腔隔離的工作閥口,所述高壓閥口與連接所述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和壓縮機排氣口的管路連通;
所述控制組件控制所述閥芯運動以改變所述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
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具有均位于所述工作腔內的導通結構和封堵結構,所述控制組件控制所述閥芯運動以使所述導通結構改變所述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所述封堵結構用于封堵未與所述導通結構連通的所述工作閥口。
優(yōu)選地,所述工作閥口為三個,分別為第一工作閥口、第二工作閥口及第三工作閥口;
其中,當所述閥芯處于第一閥位時,所述第一工作閥口和所述第二工作閥口通過所述導通結構連通,所述第三工作閥口由所述封堵結構封閉,所述室內換熱器與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串聯;
當所述閥芯處于第二閥位時,所述第二工作閥口與所述第三工作閥口通過所述導通結構連通,所述第一工作閥口由所述封堵結構封閉,所述室內換熱器與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并聯。
優(yōu)選地,所述控制組件包括先導閥和電磁線圈,其中,所述電磁線圈控制所述先導閥更換閥位以控制所述主閥更換閥位。
優(yōu)選地,所述先導閥具有第一閥口、第二閥口、第三閥口和第四閥口,所述先導閥的第一閥口與所述高壓閥口連通,在所述電磁線圈得電和/或失電狀態(tài)下所述先導閥的第三閥口與所述空調系統的低壓管路連通,所述先導閥的第二閥口和所述先導閥的第四閥口分別與所述閥體的兩個驅動腔連通,兩個所述驅動腔分別位于所述閥芯的兩側;
所述先導閥處于第一閥位時,所述先導閥的第一閥口與所述先導閥的第四閥口連通,所述先導閥的第二閥口與所述先導閥的第三閥口連通,所述閥芯處于第一閥位;所述先導閥處于第二閥位時,所述先導閥的第一閥口與所述先導閥的第二閥口連通,所述先導閥的第三閥口與所述先導閥的第四閥口連通,所述閥芯處于第二閥位;
其中,所述低壓管路內的壓力小于所述高壓閥口內的壓力。
優(yōu)選地,所述電磁線圈處于失電狀態(tài)時,所述先導閥處于第一閥位。
優(yōu)選地,所述先導閥的第三閥口與所述第一工作閥口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為擋板結構。
優(yōu)選地,上述空調系統還包括:串接于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的第二節(jié)流裝置,所述第二節(jié)流裝置和所述第一節(jié)流裝置分別設于所述室外換熱器的兩端。
優(yōu)選地,所述室外換熱器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
優(yōu)選地,上述空調系統還包括用于接水并將水導出的輔助接水盤,所述輔助接水盤位于沿豎直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室外換熱器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輔助接水盤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設置,且所述輔助接水盤較低的一端設有排水孔。
優(yōu)選地,所述輔助接水盤的兩端均低于所述輔助接水盤的中部,且所述輔助接水盤的兩端均設有排水孔。
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為四通閥。
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包括第二換向閥和第三換向閥,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一閥口與壓縮機排氣口相連,所述第三換向閥的第一閥口與壓縮機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三換向閥的第二閥口和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二閥口均與所述室內換熱器相連,所述第三換向閥的第三閥口和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三閥口均與所述室外換熱器支路相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系統的化霜原理:在化霜時,調節(jié)第一換向閥,使得待化霜的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并聯,則自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冷媒進入待化霜的室外換熱器,實現化霜;控制其他的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串聯,則自室內換熱器排出的冷媒經第一節(jié)流裝置節(jié)流后進入不化霜的室外換熱器,進行吸熱蒸發(fā),以保證供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系統,由于第一換向閥與室外換熱器支路一一對應,則能夠利用第一換向閥改變任意一個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的連接關系(串聯或并聯),從而實現了化霜時供熱;由于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并聯時,自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冷媒進入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較現有技術相比,有效提高了化霜冷媒的溫度,從而提高了化霜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系統,在化霜時供熱的基礎上,提高了化霜效果。
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系統,通過第一換向閥切換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的連接狀態(tài),使得整個空調系統的管路結構較為簡單,也簡化了整個空調系統的控制系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的一種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空調系統的一個室外換熱器化霜時的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空調系統的另一個室外換熱器化霜時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的另一種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8為圖6中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9為圖6中空調系統的一個室外換熱器化霜時的示意圖;
圖10為圖6中空調系統的另一個室外換熱器化霜時的示意圖;
圖11為圖6為中空調系統的一種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位于第一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位于第二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2中主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6為中空調系統的另一種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位于第一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位于第二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圖14中主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中輔助接水盤的一種安裝示意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中輔助接水盤的另一種安裝示意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中輔助接水盤的另一種安裝示意圖;
圖2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中輔助接水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包括:換向裝置2,室內換熱器9,切換模塊,和至少兩個室外換熱器支路。
其中,換向裝置2用于控制空調系統的運行模式,例如,通過換向裝置2的換向,實現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或者制熱模式。室內換熱器9與換向裝置2相連;室外換熱器支路包括串聯的室外換熱器7和第一節(jié)流裝置8,第一節(jié)流裝置8與室內換熱器9相連。
上述切換模塊包括:與室外換熱器支路一一對應,且使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在串聯和并聯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換向閥11。
具體地,第一換向閥11的數目與室外換熱器支路的數目相同,可以理解的是,任意兩個第一換向閥11相對獨立,即每個第一換向閥11所處的閥位互不影響。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的化霜原理:在化霜時,調節(jié)第一換向閥11,使得待化霜的室外換熱器7所在的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則自壓縮機1排出的高溫高壓冷媒進入待化霜的室外換熱器7,實現化霜;控制其他的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串聯,則自室內換熱器9排出的冷媒經第一節(jié)流裝置8節(jié)流后進入不化霜的室外換熱器7,進行吸熱蒸發(fā),以保證供熱。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由于第一換向閥11與室外換熱器支路一一對應,則能夠利用第一換向閥11改變任意一個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的連接關系串聯或并聯,從而實現了化霜時供熱;由于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時,自壓縮機1排出的高溫高壓冷媒進入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較現有技術相比,有效提高了化霜冷媒的溫度,從而提高了化霜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在化霜時供熱的基礎上,提高了化霜效果。
同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系統,通過第一換向閥11切換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的連接狀態(tài),使得整個空調系統的管路結構較為簡單,也簡化了整個空調系統的控制系統。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在空調系統的運行模式下,至少一個室外換熱器7與室內換熱器9串聯。
為了便于切換,上述切換模塊還包括:用于使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的并聯管路3,用于使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串聯的串聯管路4。
上述第一換向閥11通過切換并聯管路3和串聯管路4與室外換熱器支路的連接以切換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的連接狀態(tài)。本文中,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的連接狀態(tài),是指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并聯、和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串聯。
可以理解的是,并聯管路3和串聯管路4均位于室外換熱器7的一端,第一節(jié)流裝置8位于室外換熱器7的另一端。
上述空調系統中,對于并聯管路3和串聯管路4的數目以及二者和室外換熱器支路的對應關系,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例如,并聯管路3和串聯管路4均與室外換熱器支路一一對應;或者,并聯管路3和串聯管路4均為一個或者其他個。
上述空調系統,能夠實現化霜時制熱。具體地,至少一個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且至少一個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室內換熱器9串聯。為了便于控制,優(yōu)先選擇室外換熱器支路交替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和串聯。當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所有的室外換熱器7同時進行化霜,并不僅僅局限于化霜時制熱。
針對不同的使用地區(qū)、不同的室外環(huán)境,所需要的化霜時間等都存在差異。為了達到用戶的需求,上述空調系統在滿足連續(xù)制熱、除霜不停機的同時,也可以實現現有空調化霜功能,即換向裝置2換向,實現空調系統以制冷模式運行,快速化霜。
上述空調系統中,對于第一換向閥11的具體結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為了便于控制,上述第一換向閥11為兩位三通閥,如圖1-5所示。
上述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一閥位時導通并聯管路3和室外換熱器支路,即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并聯;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二閥位時導通串聯管路4和室外換熱器支路,即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串聯。
具體地,并聯管路3與兩位三通閥的第一閥口連通,串聯管路4與三通閥11的第二閥口連通,室外換熱器支路與兩位三通閥的第三閥口連通。當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一閥位時,兩位三通閥的第一閥口與兩位三通閥的第三閥口連通;當兩位三通閥處于第二閥位時,兩位三通閥的第二閥口與兩位三通閥的第三閥口連通。
如圖1-5所示,兩位三通閥的第一閥口,即為兩位三通閥的閥口H;兩位三通閥的第二閥口,即為兩位三通閥的閥口L;兩位三通閥的第三閥口,即為兩位三通閥的閥口G。
如圖1-5所示,室外換熱器支路為兩個,相應地,室外換熱器7、切換模塊、第一節(jié)流裝置8、兩位三通閥均為兩個。當然,也可選擇室外換熱器支路為三個以上,并不局限于兩個。
如圖2所示,上述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時,換向裝置2處于制冷閥位,空調系統正常運行,實現對室內環(huán)境的制冷。
如圖3所示,上述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時,換向裝置2處于制熱閥位,室內換熱器9充當冷凝器的角色對室內放熱,室外換熱器7充當蒸發(fā)器的角色,實現對室內環(huán)境的制熱??照{系統制熱運行過程中,兩個兩位三通閥的閥口L與閥口G端連通、閥口H端封閉,實現空調器的正常運行。隨著室外換熱器7的溫度的降低,室外換熱器7結霜,當其管溫達到化霜溫度值時,控制兩位三通閥動作,分別或同時對兩個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其具體的控制為:
如圖4所示,單獨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時,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維持左側的兩位三通閥的閥口L與閥口G導通、閥口H端封閉的狀態(tài),控制右側的兩位三通閥進行動作,使右側的兩位三通閥的閥口H與閥口G導通、閥口L端封閉。此時,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作為蒸發(fā)器的角色維持空調系統制熱工況的運行,而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充當冷凝器的角色,進入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的冷媒溫度較高,完成化霜操作。
如圖5所示,單獨對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時,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維持右側的兩位三通閥的閥口L與閥口G導通、閥口H端封閉的狀態(tài),控制左側的兩位三通閥進行動作,使左側的兩位三通閥的閥口H端與閥口G端導通、閥口L端封閉。此時,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作為蒸發(fā)器的角色維持空調系統制熱工況的運行,而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充當冷凝器的角色,進入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的冷媒溫度較高,完成化霜操作。
為了便于安裝,上述并聯管路3與連接換向裝置2和室內換熱器9的管路相連,或并聯管路3與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換向裝置2的管路相連。
如圖1所示,連接換向裝置2和室內換熱器9的管路即為第一連接管5,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換向裝置2的管路即為第二連接管6。
當然,也可選擇并聯管路3直接與換向裝置2的閥口連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上述空調系統中,第一換向閥11還可為其他結構,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提及的切換模塊的結構。上述空調系統中,任意兩個第一換向閥11的結構可相同,也可不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優(yōu)選地,第一換向閥11包括主閥13和控制組件,如圖11-16所示。
上述主閥13包括閥體16和位于閥體16內的閥芯17。上述閥芯17與閥體16密封連接且將閥體16的內腔分隔為高壓腔和工作腔。
上述閥體16具有與高壓腔連通的高壓閥口和至少兩個與高壓腔隔離的工作閥口,高壓閥口與連接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2和壓縮機排氣口的管路連通??梢岳斫獾氖牵邏呵挥糜诖鎯Ω邏豪涿?,高壓腔與工作腔是相互隔離的,即高壓腔與工作腔不連通;任意一個工作閥口均與高壓腔隔離。
上述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運動以改變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封堵結構用于封堵未與導通結構連通的工作閥口。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主閥13處于其任意閥位時,工作腔內的冷媒對閥芯17的壓力小于高壓腔內的冷媒對閥芯17的壓力,以保證閥芯17與閥體16的密封可靠性。
上述第一換向閥11的工作原理為:需要換向時,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運動,當閥芯17運動至設定位置時,改變連通的工作閥口,實現換向。
上述第一換向閥11設有高壓腔和與高壓腔連通的高壓閥口,該高壓閥口與連接空調系統的換向裝置2和壓縮機排氣口的管路連通,則壓縮機排出的高壓冷媒進入高壓腔,高壓腔內的高壓冷媒能夠對閥芯17施加作用力,且該作用力朝向工作腔,使得閥芯17與閥體16的工作腔側的內壁緊密貼合,有效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為了便于改變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上述閥芯17具有均位于工作腔內的導通結構和封堵結構,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運動以使導通結構改變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封堵結構用于封堵未與導通結構連通的工作閥口。
可以理解的是,閥芯17運動,則導通結構也隨之運動,導通結構所在位置不同,導通結構連通的工作閥口不同,因此,閥芯17運動即可使導通結構改變工作閥口的連通狀態(tài),即改變主閥1的閥位,即改變第一換向閥11的閥位。
上述封堵結構可為封堵腔,也可為封堵板,為了便于封堵工作閥口,優(yōu)先選擇封堵結構為封堵腔。
上述導通結構可為導通管,也可為導通腔。為了便于冷媒流動以及便于生產制造,優(yōu)先選擇上述導通結構為導通腔。
如圖11-13所示,閥芯17包括:兩端均與閥體16密封連接的側板,與側板密封連接的隔板;
其中,隔板包括:主隔板和與主隔板密封連接的副隔板,側板和主隔板形成高壓腔,主隔板和副隔板形成導通結構,側板、主隔板和副隔板形成封堵結構。此時,封堵結構可為封堵腔,導通結構為導通腔。
如圖14-16所示,閥芯17包括:均與閥體16密封連接的隔板,兩端分別與隔板和閥體16密封連接的側板;
其中,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側板和第一分隔板形成高壓腔,高壓腔和第二分隔板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兩側,側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形成導通結構,第二分隔板具有連通槽,該連通槽形成導通結構。
當閥芯17處于其第一閥位時,如圖14所示,導通結構并未起到導通作用,連通槽為導通結構,側板為封堵結構;當閥芯17處于其第二閥位時,如圖15所示,第二分隔板為封堵結構,導通結構起到了導通作用。上述結構中,封堵結構為封堵板,導通結構和連通槽交替起到了導通作用。
對于導通結構和封堵結構的數目,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例如,工作閥口為三個,導通結構為一個即可,封堵結構為兩個即可,且沿閥芯17的運動方向,兩個封堵結構分布位于導通結構的兩側。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閥芯17可旋轉運動,也可移動,為了便于實現切換,保證換向,上述閥芯17沿直線運動,具體地,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沿直線運動。
優(yōu)選地,工作閥口為三個,分別為第一工作閥口、第二工作閥口及第三工作閥口。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當閥芯17處于第一閥位時,如圖11、圖13、圖14和圖16所示,第一工作閥口和第二工作閥口通過導通結構連通,第三工作閥口由封堵結構封閉,主閥13導通串聯管路4與室外換熱器支路,即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串聯;當閥芯17處于第二閥位時,如圖12和圖15所示,第二工作閥口與第三工作閥口通過導通結構連通,第一工作閥口由封堵結構封閉,主閥13導通并聯管路3與室外換熱器支路,即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并聯。
上述閥體16的第一工作閥口與串聯管路4連通,閥體16的第二工作閥口與室外換熱器支路連通,閥體16的第三工作閥口與并聯管路3連通。
如圖11-16所示,閥體16的高壓閥口即為閥口a,閥體16的第一工作閥口即為閥口b,閥體16的第二工作閥口即為閥口c,閥體16的第三工作閥口即為閥口d。
在空調系統制冷和制熱過程中,第一換向閥11的閥口b與閥口c連通。制冷模式中,閥口b與閥口c均為高壓閥口,閥口d為低壓斷開狀態(tài),而閥口a始終維持高壓狀態(tài),使得閥口a處高壓對閥芯17的壓力大于底部高壓與低壓對閥芯17的壓力,實現閥芯17可靠的密封,防止了串氣的發(fā)生。制熱模式中,閥口b與閥口c均為低壓閥口,閥口d為高壓斷開狀態(tài),而閥口a始終維持高壓狀態(tài),使得閥口a處高壓對閥芯17的壓力大于底部高壓與低壓對閥芯17的壓力,使得閥芯17與閥體16的工作腔側的內壁緊密貼合,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為了便于管路連接,上述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換向裝置2的管路通過第三連接管12與閥體16的高壓閥口相連,如圖6所示。為了簡化管路,可選擇所有的第三連接管12通過多通管與第二連接管6連接。多通管為三通管或者四通管等。
可以理解的是,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換向裝置2的管路為第二連接管6。
上述控制組件可控制閥芯17轉動,也可控制閥芯17移動。為了便于控制,上述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沿直線移動。具體地,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水平移動。當閥芯17處于第一位置時,若需要更換閥位,則需要驅動閥芯17向右移動;當閥芯17處于第二位置時,若需要更換閥位,則需要驅動閥芯17向左移動。
上述控制組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例如控制組件為電磁線圈15或者電液控制組件。為了保證第一換向閥11的穩(wěn)定性,優(yōu)先選擇上述控制組件為電液控制組件,具體地,該控制組件包括先導閥14和電磁線圈15。
可以理解的是,電磁線圈15控制先導閥14更換閥位以控制主閥1更換閥位,即先導閥14換位時,主閥1換位。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通過控制電磁線圈15的得失電來控制先導閥14換向,從而控制主閥1換向。這樣,通過控制電磁線圈15得失電,即可控制第一換向閥11換向,方便了控制,簡化了控制系統。
具體地,可選擇電磁線圈15處于失電狀態(tài)時,先導閥14處于第一閥位;或,電磁線圈15處于得電狀態(tài)時,先導閥14處于第一閥位。
如圖11、圖12、圖14和圖15所示,先導閥14具有第一閥口、第二閥口、第三閥口和第四閥口,先導閥14的第一閥口即為閥口e,先導閥14的第二閥口即為閥口f,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即為閥口g,先導閥14的第四閥口即為閥口h。
先導閥14的第一閥口與高壓閥口連通,在電磁線圈15得電和/或失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與空調系統的低壓管路連通,先導閥14的第二閥口和先導閥14的第四閥口分別與閥體16的兩個驅動腔連通,兩個驅動腔分別位于閥芯17的兩側。其中,低壓管路內的壓力小于高壓閥口內的壓力。
上述先導閥14處于第一閥位時,如圖11和圖14所示,先導閥14的第一閥口與先導閥14的第四閥口連通,先導閥14的第二閥口與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連通,閥芯17處于第一閥位,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串聯;先導閥2處于第二閥位時,如圖12和圖15所示,先導閥14的第一閥口與先導閥14的第二閥口連通,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與先導閥14的第四閥口連通,閥芯17處于第二閥位,室外換熱器支路和室內換熱器9并聯。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在電磁線圈15得電和/或失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用于與低壓管路連通,具體地,在電磁線圈15得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用于與低壓管路連通,以保證電磁線圈15得電后,先導閥14帶動主閥13換向,保證了第一換向閥11正常工作;或,在電磁線圈15失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用于與低壓管路連通,以保證電磁線圈15失電后,先導閥14帶動主閥13換向,保證了第一換向閥11正常工作;或,在電磁線圈15得電和失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用于與低壓管路連通,以保證電磁線圈15得電和失電后,先導閥14均會帶動主閥13換向,保證了第一換向閥11正常工作。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當兩個驅動腔內的壓力相同時,閥芯17停止運動;當兩個驅動腔內的壓力不同時,閥芯17向壓力較小的驅動腔運動??梢岳斫獾氖牵葘чy14換向后,兩個驅動腔內的壓力會發(fā)生變化。
對于驅動腔的大小和形狀,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為了提高閥芯17的受力平衡性,盡可能地增大閥芯17的受力面積。
當然,也可選擇先導閥14為其他結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為了簡化安裝,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與第一工作閥口連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閥體16的第一工作閥口與串聯管路4連通。此時,在電磁線圈15得電或失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用于與低壓管路連通。
具體地,第三閥口與第一工作閥口連通,第一工作閥口與低壓管路連通,則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僅需連通第一工作閥口與低壓管路即可,無需在連接第三閥口與低壓管路,簡化了安裝和使用。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電能,優(yōu)先選擇電磁線圈15處于失電狀態(tài)時,先導閥14處于第一閥位,此時,閥芯17處于第一閥位,室內換熱器9與室外換熱器支路串聯,且在電磁線圈15得電狀態(tài)下先導閥14的第三閥口與低壓管路連通。這樣,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或制冷模式,即空調系統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電磁線圈15處于斷電狀態(tài),即只有在空調系統化霜時電磁線圈15帶電,有效節(jié)省了電能,降低了使用成本,也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時,閥門控制也較簡單,在需要化霜時僅對需要化霜的室外換熱器7對應的閥門上電即可。
當然,也可選擇電磁線圈15處于失電狀態(tài)時,先導閥14處于第二閥位,此時,閥芯17處于第二閥位,室內換熱器9與室外換熱器支路并聯。
對于閥芯17的具體結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例如閥芯17為擋板結構或者柱體結構。為了便于實現上述功能,上述閥芯17為擋板結構。對于擋板結構的具體結構和形狀,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進一步地,上述擋板結構包括:兩端均與閥體16密封連接的側板,與側板密封連接的隔板;其中,側板和隔板形成高壓腔,且高壓腔和工作閥口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高壓腔和工作閥口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加強了閥芯17與閥體16的工作閥口側的密封連接,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也可選擇若干工作閥口與高壓腔位于隔板的同側,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當然,上述擋板結構還可為其他結構,例如側板的一端與閥體16密封連接,側板的另一端與隔板密封連接,隔板遠離側板的一端與閥體16密封連接,此時,側板和隔板形成高壓腔,且高壓腔和工作閥口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故,上述擋板結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上述空調系統中,由于連接壓縮機排氣口和換向裝置2的管路通過閥體16的高壓閥口與高壓腔相連,即第二連接管6與高壓腔相連,則優(yōu)先選擇并聯管路3與連接換向裝置2和室內換熱器9的管路相連,并聯管路3與第一連接管5相連。
當然,也可選擇并聯管路3與換向裝置2的閥口相連,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上述第一換向閥11中,閥芯17可旋轉運動,也可移動,為了便于實現切換,保證換向,上述閥芯17沿直線運動,具體地,控制組件控制閥芯17沿直線運動。
上述空調系統采用上述第一換向閥11后,具體結構如圖6所示。
上述空調系統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換向閥11的閥口b與閥口c連通,上述空調系統中室內換熱器9吸熱,實現對室內環(huán)境的制冷,如圖7所示。
上述空調系統在制熱模式下,第一換向閥11的閥口b與閥口c連通,上述空調系統中室內換熱器9對室內放熱,實現對室內環(huán)境的制熱功能,如圖8所示。
上述空調系統中,單獨對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時,上述空調系統在制熱模式下,左側的第一換向閥11的閥口c與閥口d連通。此時,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實現了化霜。同時,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在室外吸熱,滿足室內制熱的需求,如圖9所示。
上述空調系統中,單獨對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進行化霜時,上述空調系統在制熱模式下,右側的第一換向閥11的閥口c與閥口d的連通。此時,右側的室外換熱器7與室內換熱器9并聯,實現了化霜。同時,左側的室外換熱器7在室外吸熱,滿足室內制熱的需求,如圖10所示。
上述第一節(jié)流裝置8可為膨脹閥、毛細管、或者節(jié)流閥等。為了便于調節(jié)流量,優(yōu)先選擇第一節(jié)流裝置8為膨脹閥。
為了便于調節(jié)冷媒流量,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化霜效果,上述空調系統還包括:串接于室外換熱器支路的第二節(jié)流裝置10,第二節(jié)流裝置10和第一節(jié)流裝置8分別設于室外換熱器7的兩端??梢岳斫獾氖牵诙?jié)流裝置10能夠調節(jié)流經室外換熱器支路的冷媒的流量。
上述第二節(jié)流裝置10可為膨脹閥、調節(jié)擋板或者節(jié)流閥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第二節(jié)流裝置10的具體類型不做限定。
上述空調系統中,當室外機安裝后,室外換熱器7可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也可選擇室外換熱器7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室外換熱器7的分布形式不做限定。
為了方便安裝,優(yōu)先選擇室外換熱器7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室外換熱器支路上的室外換熱器7可為一個,也可為兩個以上。上述室外換熱器7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可指同一室外換熱器支路上的室外換熱器7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也可指不同室外換熱器支路上的室外換熱器7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
上述空調系統包含有至少室外換熱器7,在化霜時,至少一個室外換熱器7化霜,至少一個室外換熱器7制熱運行。霜融化成水后需及時排出,防止其在轉換制熱模式時,因水未排出引起結冰等情況,影響換熱。
在化霜的過程中,室外換熱器7上的霜層受熱產生水沿翅片向下流動。室外換熱器7沿豎直方向依次分布,上部的室外換熱器7化霜過程中,水沿著翅片向下流動,而下部的室外換熱器7處于制熱狀態(tài),在冷凝水的作用下易結冰影響整機的性能,同時,也會使得下部冷凝器的化霜時間較長,影響用戶舒適性體驗。為此,上述空調系統還包括用于接水并將水導出的輔助接水盤18,輔助接水盤18位于沿豎直方向相鄰的兩個室外換熱器7之間,如圖17-19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輔助接水盤18具有容納水的凹槽。輔助接水盤18用于將水導出,則輔助接水盤18具有用于將水導出的排水結構,該排水結構為排水孔、排水口或者排水管。
采用上述結構,將上部的室外換熱器7化霜時產生的冷凝水直接導出而不影響下部的室外換熱器7的制熱及化霜。
為了便于排水,輔助接水盤18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設置,且輔助接水盤18較低的一端設有排水孔20,如圖18和圖19所示。
對于輔助接水盤18的傾斜方向,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具體地,上述輔助接水盤18靠近壓縮機1的一端較高,或者上述輔助接水盤18靠近壓縮機1的一端較低。
對于輔助接水盤18的傾斜角度,只要不影響室外換熱器7工作即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當然,也可選擇輔助接水盤18的兩端均低于輔助接水盤18的中部,且輔助接水盤18的兩端均設有排水孔20。
可以理解的是,空調室外機的底座具有底部接水盤19,上述排水孔20與底部接水盤19相對,以保證輔助接水盤18收集的水自排水孔20排至底部接水盤19中。
對于輔助接水盤18的形狀,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為了便于收集水,優(yōu)先選擇輔助接水盤18與室外換熱器7的外形相近,優(yōu)選地,輔助接水盤18呈L型,如圖20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可在輔助接水盤18的彎角處設置圓角。
上述空調系統中,通常采用四通閥作為換向裝置2,便于控制。具體地,通過控制四通閥的得失電來控制四通閥換向。
需要說明的是,四通閥處于制冷閥位時,可處于斷電模式,也可處于得電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四通閥處于制冷閥位時,四通閥處于得電模式;四通閥處于制熱閥位時,四通閥處于斷電模式。
上述空調系統中,也可選擇兩個換向閥作為換向裝置2。具體地,換向裝置2包括第二換向閥和第三換向閥,第二換向閥的第一閥口與壓縮機排氣口相連,第三換向閥的第一閥口與壓縮機吸氣口相連,第三換向閥的第二閥口和第二換向閥的第二閥口均與室內換熱器9相連,第三換向閥的第三閥口和第二換向閥的第三閥口均與室外換熱器支路相連。
當然,也可選擇換向裝置2為其他閥門組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