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燃煤發(fā)電在我國能源供給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保護大氣環(huán)境,近年來我國大多數(shù)電廠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用以去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燃煤電廠濕法脫硫廢水成分復雜,含有高濃度懸浮物、過飽和的亞硫酸鹽、氯離子、硫酸鹽以及多種重金屬。目前脫硫廢水主要采用化學沉淀法處理,部分指標達標困難,即使達標處理后,由于廢水中大量的硫酸鹽和氯化物的存在,出水含鹽量仍高達2%~4%,很難重復利用,外排后還會引起地表水和土壤生態(tài)破壞,引起二次污染。因此,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的開發(fā)越來越受到重視。
蒸發(fā)結晶法是目前主要的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工藝。采用蒸發(fā)結晶法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缺點:第一是蒸發(fā)結晶成本高,采用蒸發(fā)結晶工藝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運行費用極高;第二,采用反滲透等膜分離技術首先對廢水進行減量化處理,膜分離產生的濃水再進行蒸發(fā)結晶,可以有效降低蒸發(fā)處理負荷和節(jié)約處理成本,但是采用ro等膜處理工藝時需要對廢水進行嚴格的預處理,由于廢水中鈣鎂濃度高,硫酸鈣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造成軟化預處理成本極高,一般可達15~30元/噸,而且還會產生大量的沉淀污泥。
為了降低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成本,鑒于現(xiàn)存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的缺點和不足,開發(fā)低成本的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裝置及方法愈發(fā)重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及方法。能夠降低脫硫廢水處理成本,并減少污泥產生量。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包括沿廢水流路依次設置的:
一反應器,配置一第一藥劑投加裝置,用以投加硫酸根沉淀劑;
一絮凝反應器,配置一第二藥劑投加裝置,用以投加絮凝劑及助凝劑;
一沉淀池;
一膜處理系統(tǒng)。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內部設有一第一攪拌裝置;所述絮凝反應器內部設有一第二攪拌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攪拌裝置為葉輪式攪拌器或曝氣裝置;所述第二攪拌裝置為葉輪式攪拌器。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于反應器流路上游的一預處理系統(tǒng),所述預處理系統(tǒng)選自懸浮物處理系統(tǒng)、重金屬處理系統(tǒng)、cod/bod處理系統(tǒng)中的一種或多種系統(tǒng)的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還配置有一附加藥劑投加裝置,用以投加重金屬去除藥劑和/或cod去除藥劑。
進一步地,所述膜處理系統(tǒng)為反滲透、納濾、膜蒸餾、電滲析、正滲透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對應前述裝置進行脫硫廢水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脫硫廢水中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得到一次處理廢水;
向一次處理廢水加入絮凝劑及助凝劑,得到二次處理廢水;
對二次處理廢水進行沉淀處理,獲得沉淀污泥及清液;
對清液進行膜蒸餾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硫酸根沉淀劑選自氯化鋇或硝酸鋇;所述絮凝劑為聚合硫酸鐵,所述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pam)。
進一步地,向脫硫廢水中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后控制反應時間5~20分鐘。
進一步地,還包括,向脫硫廢水中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前首先進行預處理,所述預處理包括去除懸浮物預處理和/或去除重金屬預處理和/或去除cod/bod預處理。
本發(fā)明顛覆傳統(tǒng)軟化處理思路,采用逆向思維解決脫硫廢水膜濃縮過程結垢問題,通過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去除廢水中的全部或部分硫酸根,可以有效避免硫酸鈣結垢,具有工藝簡單、藥劑投加量少、運行成本低、污泥產生量少和易于與其他工藝相結合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的布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的布置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新型脫硫廢水處理的裝置,包括沿廢水流路依次設置的:反應器2,配置藥劑a投加裝置(第一藥劑投加裝置),用以投加硫酸根沉淀劑,藥劑a可以采用藥劑泵直接投加進入反應器2,也可以在反應器2前端管道上采用管道混合器投加。絮凝反應器4,配置組合藥劑b投加裝置(第二藥劑投加裝置),用以投加絮凝劑及助凝劑;沉淀池6;膜處理系統(tǒng)9。沉淀池6的底部設有污泥排放口7。水泵8將沉淀池6的清液泵至膜處理系統(tǒng)9,膜處理系統(tǒng)9具有膜處理產水口10及膜處理濃水口11。其中,藥劑a投加量和廢水中硫酸根殘余量的控制,可以結合后續(xù)膜濃縮處理靈活控制。
上述實施例描述為裝置的核心構成,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反應器2內部設有第一攪拌裝置3;絮凝反應器4內部設有第二攪拌裝置5。其中,第一攪拌裝置3例如為葉輪式攪拌器或曝氣裝置;第二攪拌裝置5例如為葉輪式攪拌器。還包括設置于反應器2流路上游的預處理系統(tǒng)1,預處理系統(tǒng)1選自懸浮物處理系統(tǒng)、重金屬處理系統(tǒng)、cod/bod處理系統(tǒng)中的一種或多種系統(tǒng)的組合。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不設置預處理系統(tǒng)1,即原脫硫廢水直接進入反應器2中,具體而言,當原水中懸浮物較低(ss<1000mg/l時),即可不設置預處理系統(tǒng)。
此外,反應器2還配置有一附加藥劑投加裝置(圖未示),當需要去除廢水中重金屬或cod時,用以投加重金屬去除藥劑和/或cod去除藥劑。
而膜處理系統(tǒng)9雖然在圖中進行簡單示意,實際上則可選為反滲透、納濾、膜蒸餾、電滲析、正滲透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如圖3所示,對應前述裝置進行脫硫廢水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脫硫廢水中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得到一次處理廢水;向一次處理廢水加入絮凝劑及助凝劑,得到二次處理廢水;對二次處理廢水進行沉淀處理,獲得沉淀污泥及清液;對清液進行膜蒸餾處理。
結合上述實施例描述的裝置和方法,取某電廠實際脫硫廢水,脫硫廢水首先進入預處理系統(tǒng)1,經過預處理后進入反應器2,開啟攪拌器3,保證反應器內水質均勻,向反應器2中加入硫酸根沉淀劑,如氯化鋇,采用硝酸鋇同樣可以去除硫酸根,但是藥劑成本會增加,同時會引入大量硝酸根離子,造成水質變動增加,而原水中存在大量氯離子,采用氯化鋇引入的氯可以忽略,故本實施例優(yōu)選硫酸根沉淀劑為氯化鋇;使廢水中的硫酸根充分反應并生成硫酸鋇沉淀而從廢水中析出,一般控制反應時間5~20分鐘。
反應器2中的廢水進入絮凝反應器4中,向絮凝反應器4中投加絮凝劑和助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顆粒形成較大顆粒,提高泥水分離效果。
絮凝反應器4的出水進入沉淀池6,在重力作用下實現(xiàn)泥水分離,產生的污泥進一步濃縮、脫水后,外運處置,
沉淀污泥經濃縮后回流至脫硫塔內或石膏脫水機;
沉淀池6上清液通過水泵8,經過過濾等處理,以保證滿足后續(xù)膜處理系統(tǒng)進水要求,廢水經過膜處理系統(tǒng)9濃縮處理后,產水回用于電廠生產或生活,濃水進一步處理。
膜處理系統(tǒng)9產生的濃水,可以進入蒸發(fā)結晶器進行蒸發(fā)結晶處理,形成氯化鈣和氯化鎂結晶鹽。也可以噴入煙道內進行煙道蒸發(fā)處理,廢水中的鹽分通過除塵器進入粉煤灰中。
下面以工程實例及實際實驗數(shù)據(jù)對本發(fā)明技術效果進行驗證性說明。
工程實例1:
取某電廠實際脫硫廢水,廢水中懸浮物濃度約20000mg/l,首先通過簡單過濾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去除,廢水中的鈣離子含量為2700mg/l,鎂離子為520mg/l,硫酸根濃度為1017mg/l。分別進行以下兩組實驗:
實驗一,采用傳統(tǒng)軟化工藝,即石灰乳+純堿軟化法,首先向1000ml廢水中加入石灰乳(質量濃度為5%的懸濁液)將廢水ph調制11.5,同時對廢水進行攪拌,確保反應充分和均勻,反應15min后廢水經過絮凝沉淀處理,廢水中的鎂離子生產氫氧化鎂沉淀并進入污泥中,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碳酸鈉(質量濃度為10%溶液),使廢水中鈣離子濃度降低至20mg/l,結果表明藥劑投加量為石灰乳3.70g/l、純堿9.50g/l。按照市場價格,石灰與純堿分別為500和1500元/噸,所需藥劑總成本約為16元/噸。經測定,兩級沉淀后(沉淀時間均為20min),沉淀污泥總體積約200ml。處理后的廢水可滿足膜濃縮處理進水要求。
實驗二:采用本發(fā)明工藝,向1000ml廢水中加入氯化鋇(質量濃度10%)溶液,反應10分鐘后,向廢水中加入絮凝劑和助凝劑,然后沉淀澄清15min后,測定上清液硫酸根濃度,經過試驗發(fā)現(xiàn),將廢水中的硫酸根降至14.7mg/l,此時氯化鋇投加量為3.1g/l,按照二水氯化鋇市場價格2600元/噸,則噸水處理成本約8元。經測定,15min沉淀后污泥體積約80ml。生處理后的廢水可滿足膜濃縮處理進水要求。
由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發(fā)明的工藝處理脫硫廢水,藥劑費用僅為8元/噸,比傳統(tǒng)軟化工藝的16元/噸大幅降低,且產生的污泥量也大幅降低,有利于降低后續(xù)污泥處理負荷和處理成本。
工程實例2:
某燃煤電廠實際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項目中,為了驗證本發(fā)明中新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對2臺300mw機組的脫硫廢水分別采用傳統(tǒng)工藝和本方案中的技術路線對廢水進行處理。
廢水水質如下:水量約14噸/小時,懸浮物約13000mg/l,廢水中的鈣離子含量為3100mg/l,鎂離子約為700mg/l,硫酸根濃度為1500mg/l。首先通過沉淀處理后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去除,然后將廢水分為2股進行處理:
其中第一股8噸/小時的廢水進入傳統(tǒng)處理系統(tǒng),即采用石灰乳+純堿軟化法處理,首先廢水中加入石灰乳將廢水ph調制11.5,同時對廢水進行攪拌,確保反應充分和均勻,反應30min后廢水經過絮凝沉淀處理,廢水中的鎂離子生產氫氧化鎂沉淀并進入污泥中,然后上清液中加入碳酸鈉(質量濃度為10%溶液),使廢水中鈣離子濃度降低至30mg/l,然后廢水經過絮凝沉淀后進入共用的微濾+反滲透濃縮處理系統(tǒng)。
另一股8噸/小時的廢水則進入本發(fā)明工藝處理系統(tǒng),廢水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反應20分鐘后,廢水進入絮凝沉淀反應池,然后廢水沉淀澄清后,然后廢水經過絮凝沉淀后進入共用的微濾+反滲透濃縮處理系統(tǒng)。
結果表明在連續(xù)運行的3個月中,2套處理系統(tǒng)均運行穩(wěn)定,反滲透系統(tǒng)無明顯結垢現(xiàn)象,反滲透系統(tǒng)水回收率為50%,傳統(tǒng)方案中藥劑投加量為石灰乳5.60g/l、純堿12.2g/l。按照市場價格,石灰與純堿分別為500和1500元/噸,所需藥劑總成本約為21.1元/噸。經測定,軟化系統(tǒng)兩級沉淀池中噸水沉淀污泥(干泥)總量約35kg。
采用本發(fā)明中技術路線的第二股水處理系統(tǒng)中,將廢水中的硫酸根降至30mg/l,此時氯化鋇投加量為4g/l,按照二水氯化鋇市場價格2600元/噸,則噸水處理成本約10.4元。經測定,沉淀池中噸水沉淀污泥(干泥)總量約8kg。
通過上述工程示范可以看出,采用本發(fā)明中的工藝,運行反滲透預處理工藝的運行藥劑費用可降低50%以上,污泥量可降低77%,經濟效益顯著。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