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生產(chǎn)中防凍劑、脫水劑的凈化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天然 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
二背景技術:
井口流出的粗天然氣含有水汽,有的甚至隨天然氣從地層里帶出大量氣田水。天 然氣中的水對天然氣生產(chǎn)有降低天然氣管道的輸送能力、對管道和設備具有腐蝕性、容易 形成天然氣水合物堵塞閥門、設備或者管線等危害。為了防止天然氣中水的危害,天然氣生 產(chǎn)中常采用噴注乙二醇防凍堵工藝和二甘醇或三甘醇等脫水工藝。在實際生產(chǎn)中乙二醇、 二甘醇和三甘醇等都是循環(huán)再生使用的,受高溫加熱、地層水礦物質和設備腐蝕等因素的 影響,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等的質量隨著裝置的運行不斷發(fā)生變化,如機械雜質和有害 陰離子雜質、有害陽離子含量大幅增大,并且引發(fā)酸度、色度、濁度等都會隨之變差,乙二醇 防凍效果降低,二甘醇、三甘醇等發(fā)泡,防凍劑和脫水劑失效、引起設備嚴重腐蝕和結垢,嚴 重影響天然氣正常生產(chǎn),情況嚴重到一定地步時不得不將變質的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 等排放掉,更換新鮮原料,這樣雖然可以維持正常生產(chǎn),但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和 原料浪費。
三、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克服了上述現(xiàn)有 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等在天然氣生產(chǎn)過程中因長期使用而 造成失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xiàn)的一種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 水劑凈化裝置,包括輸送泵、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脫色裝置和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 輸送泵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機械雜質過 濾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脫色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脫色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 過管件和間閥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進液口相連通,在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上有出 液口。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或/和改進上述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脫色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可安裝有第一閥門,在第一 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第一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一出液管,在第一出液管上安裝有第 二閥門,脫色裝置與閘閥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二出液管,在第二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三閥 門。上述脫色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可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 通,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的下部的進液口相連 通,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的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和間閥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進液口 相連通。[0008]上述第一離子交換裝置可為陽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為陰離子交換裝 置,或者,第一離子交換裝置為陰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為陽離子交換裝置。上述脫色裝置上部的出液口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可安裝有第四閥 門,在脫色裝置與第四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三出液管,在第三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五 閥門;第一離子交換裝置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六閥門,在第一離子 交換裝置與第六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四出液管,在第四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七閥門, 在第二離子交換裝置與間閥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五出液管,在第五出液管上安裝有第八 閥門。上述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可與除烴吸收塔下部的進液 口相連通,除烴吸收塔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脫色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上述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除烴吸收塔之間的管件上可安裝有第九閥門,在第 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第九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六出液管,在第六出液管上安裝有 第十閥門,在除烴吸收塔與脫色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一閥門,在除烴吸收塔與第 十一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二閥門。上述與輸送泵的進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可安裝有第十三閥門,在第十三閥門與輸送 泵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上述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四閥門,在第 十四閥門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流量傳感器。上述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可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脫 色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 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 與除烴吸收塔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通過將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處理和凈化過程中使用的 防凍劑和/或脫水劑進行機械雜質過濾、除烴脫蠟、脫色、除陰離子雜質和陽離子雜質,從 而使防凍劑和/或脫水劑達到使用要求,從而節(jié)約了成本,還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四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輸送泵,2為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3為脫色裝置,4為 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5為管件,6為第一離子交換裝置,7為第二離子交換裝置,8為除烴 吸收塔,9為閘閥,10即TT為溫度傳感器,11即FT為流量傳感器,12即PT為壓力傳感器。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 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 如附圖1所示,該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包括輸送泵1、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脫色裝置3和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輸送泵1的出液口通過 管件5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上部的 出液口通過管件5與脫色裝置3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脫色裝置3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5 和閘閥9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的進液口相連通,在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上有出 液口。這樣,通過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脫色裝置3可對由輸送泵1輸送過來的被污染 的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等進行機械雜質過濾和脫色處理,最后再經(jīng)過第二機械雜質過 濾裝置4將過濾和吸附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機械雜質再進行過濾。根據(jù)需要在實施例1中,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與脫色裝置3之間的管件5上 安裝有第一閥門,在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與第一閥門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一出液 管,在第一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二閥門,脫色裝置3與閘閥9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二出液 管,在第二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三閥門。實施例2 如附圖2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脫色裝置3上部的出液口通 過管件5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上部的出液口 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7的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二離子交換裝置7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 件和間閥9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的進液口相連通。這樣,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和第 二離子交換裝置7可通過離子交換分別除去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等中所含的陰離子雜 質和陽離子雜質。根據(jù)需要在實施例2中,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為陽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 裝置7為陰離子交換裝置,或者,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為陰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裝 置7為陽離子交換裝置。根據(jù)需要在實施例2中,脫色裝置3上部的出液口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之間的 管件5上安裝有第四閥門,在脫色裝置3與第四閥門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三出液管,在 第三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五閥門;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7之間的管件5 上安裝有第六閥門,在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與第六閥門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四出液管, 在第四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七閥門,在第二離子交換裝置7與閘閥9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 第五出液管,在第五出液管上安裝有第八閥門。實施例3 如附圖3所示,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機械雜質過 濾裝置2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5與除烴吸收塔8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除烴吸收塔8上 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5與脫色裝置3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這樣,使用時,由輸送泵1輸送 過來的被污染的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等首先通過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進行機械雜 質的過濾,然后通過除烴吸收塔8進行進行除烴脫蠟,然后通過脫色裝置3進行脫色處理, 再通過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和第二離子交換裝置7分別除去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等中 所含的陰離子雜質和陽離子雜質,最后再經(jīng)過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將第一機械雜質過 濾裝置2未過濾的和吸附處理過程中新產(chǎn)生的機械雜質再進行過濾,這樣,變質甚至失效 的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等中含有的機械雜質和有害陰離子雜質、有害陽離子大幅減少, 最終能達到正常生產(chǎn)要求。根據(jù)需要在實施例3中,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與除烴吸收塔8之間的管件5 上安裝有第九閥門,在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與第九閥門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六出 液管,在第六出液管上安裝有第十閥門,在除烴吸收塔8與脫色裝置3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十一閥門,在除烴吸收塔8與第十一閥門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十二閥門??筛鶕?jù)實際需要,對上述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作進一步優(yōu)化或 /和改進如附圖1至3所示,根據(jù)需要,在與輸送泵1的進液口連接的管件5上安裝有第 十三閥門,在第十三閥門與輸送泵1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0。如附圖1至3所示,根據(jù)需要,在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 5上安裝有第十四閥門,在第十四閥門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4之間的管件5上安裝有流 量傳感器11。如附圖1至3所示,根據(jù)需要,在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2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 5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2 ;與脫色裝置3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5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2 ; 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6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5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2 ;與第二離子交換裝 置7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5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2 ;與除烴吸收塔8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 5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2。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實施效果,可 根據(jù)實際需要減少非必要的技術特征或/和必要的補充工藝,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權利要求一種大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泵、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脫色裝置和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輸送泵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脫色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脫色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和閘閥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的進液口相連通,在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上有出液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機 械雜質過濾裝置與脫色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一閥門,在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第 一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一出液管,在第一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二閥門,脫色裝置與閘 閥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二出液管,在第二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三閥門。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脫 色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離子交換裝 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的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二離子交換裝置 的上部出液口通過管件和間閥與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進液口相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離 子交換裝置為陽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為陰離子交換裝置,或者,第一離子交換 裝置為陰離子交換裝置,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為陽離子交換裝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脫色裝 置上部的出液口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四閥門,在脫色裝置與第四閥 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三出液管,在第三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五閥門;第一離子交換裝置 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六閥門,在第一離子交換裝置與第六閥門之間 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四出液管,在第四出液管上安裝有第七閥門,在第二離子交換裝置與閘 閥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五出液管,在第五出液管上安裝有第八閥門。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機 械雜質過濾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除烴吸收塔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除烴吸收塔上 部的出液門通過管件與脫色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機 械雜質過濾裝置與除烴吸收塔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九閥門,在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與 第九閥門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六出液管,在第六出液管上安裝有第十閥門,在除烴吸收 塔與脫色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一閥門,在除烴吸收塔與第十一閥門之間的管件上 安裝有第十二閥門。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與輸送 泵的進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三閥門,在第十三閥門與輸送泵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 溫度傳感器。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與第二 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第十四閥門,在第十四閥門與第二機械雜 質過濾裝置之間的管件上安裝有流量傳感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與第 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脫色裝置的出液口連接 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第一離子交換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第二離子交換裝置的出液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與除烴吸收塔的出液 口連接的管件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生產(chǎn)中防凍劑、脫水劑的凈化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防凍劑脫水劑凈化裝置,其包括輸送泵、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脫色裝置和第二機械雜質過濾裝置,輸送泵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第一機械雜質過濾裝置上部的出液口通過管件與脫色裝置下部的進液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通過將天然氣生產(chǎn)集輸、處理和凈化過程中使用的防凍劑和/或脫水劑進行機械雜質過濾、除烴脫蠟、脫色、除陰離子雜質和陽離子雜質,從而使防凍劑和/或脫水劑達到使用要求,從而節(jié)約了成本,還減少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文檔編號B01D36/00GK201632140SQ201020121120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日
發(fā)明者馮麗, 岳宏, 張峰, 柳海, 田潤豐, 穆赫塔爾, 高建村 申請人:新疆石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