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氣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的排氣歧管/排氣彎管/排氣管,該排氣歧管 具有帶兩個排氣流動通道的中間部分,其中來自內燃機第一氣缸組的排氣 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來自內燃機第二氣缸組的排 氣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二排氣流動通道,排氣可以分別通過第一排
氣流動通道被輸送到第一流路(Strihnungsflut),通過第二排氣流動通道 被輸送到第二流路。
背景技術:
DE 103 57 925 Al中公開了 一種具有排氣系統(tǒng)的內燃機,該內燃機包 括被描述為第一排氣管路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和被描述為第二排氣管路的 第二排氣流動通道。該內燃機還包括排氣渦輪增壓器,其具有渦輪和壓縮 機,其中渦輪具有兩個大小不同的流路。來自內燃機第一氣缸組的排氣可 以通過第一排氣流動通道輸送到渦輪的第一流路,來自內燃機第二氣缸組 的排氣可以通過第二排氣流動通道輸送到渦輪的第二流路。從兩個氣缸組 分別通到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流路的兩個排氣流動通道經由一旁通/橋 接管路彼此連接,其中旁通管路配有控制元件。通過控制元件的打開位置 可以調節(jié)穿過旁通管路的排氣流。此外,通向排氣增壓器的渦輪的較大流 路的排氣流動通道配有另一控制元件,借助該控制元件可以關閉該排氣流 動通道。從通向排氣增壓器的渦輪的較小流路的排氣流動通道分支出一排 氣再循環(huán)管路,在該排氣再循環(huán)管路中內置/結合有另一控制元件,借助該 控制元件可以控制或調節(jié)再循環(huán)排氣流的大小。所述控制元件設計成單獨 的組件并分別設置在分隔的管路中。因此需要很大的構造空間。
發(fā)明內容
由此出發(f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排氣歧管。 該目的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排氣歧管實現(xiàn)。
對于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在中間部分中內置有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
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尤其是設計成單獨的構件,并 與鄰接的排氣歧管外側部分螺紋連接、焊接或者以其它方式連接。也可以 使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與排氣歧管的一個或多個外側部分一體地形成。就 本發(fā)明而言,在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中內置有至少一個控制元件。由此實 現(xiàn)了由排氣歧管和控制元件組成的單元的極其緊湊的結構型式。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內置在 中間部分的壁中,該壁使排氣流動通道的兩個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區(qū)段相互 隔開。利用這種方式進一步降低了構造空間的需求。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發(fā)動^^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設計 成板閥/瓣閥,該板閥在第一切換位置中、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燃燒工作
(befeuerten Betriebs )期間將中間部分的壁內的開口關閉從而使得兩個排 氣流動通道彼此隔開,而在第二切換位置中、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發(fā)動機制 動工作期間開放中間部分的壁內的開口從而使得兩個排氣流動通道相連通
并將這兩個排氣流動通道之一至少部分地關閉。利用這種方式尤其是可以 根據(jù)工作狀態(tài)調節(jié)各個排氣流動通道之間的橫向流動以及通過至少一個流
路的流動。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種構型中,板閥具有兩個大小不同的作用面。從而特 別是能夠,在第一切換位置中對兩個排氣流動通道之間的壓差進行補償。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發(fā)動才幾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尤其 是偏心地支承在一操作軸上,其中在該操作軸上接合有操作機構以操作該 控制元件。由此可以特別節(jié)省空間地將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 件布置在中間部分內。
5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種構型中,在操作軸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 件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并將該操作軸拉向軸承。操作軸優(yōu)選穿過一軸 通孔而達到中間部分的外側。這種構型以簡單的方法實現(xiàn)了排氣流動通道 在軸通孔區(qū)域內的密封。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被設置在用 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的上游,并被內置在中間部分的壁中。 利用這種方法可實現(xiàn)中間部分的緊湊的結構型式。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設計成閥, 該閥在第 一切換位置中將兩個排氣流動通道彼此隔開,在第二切換位置中 將兩個排氣流動通道連通,該閥在兩個切換位置中都開放兩個排氣流動通 道。利用這種方法在連接到排氣流動通道上的流路在很大程度上無阻礙地 通流時可以調節(jié)尤其是各個排氣流動通道之間的橫向流動。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支承在一操 作軸上,其中在操作軸上接合有操作機構以該操作控制元件。由此可以實 現(xiàn)中間部分特別緊湊的結構型式。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種構型中,在操作軸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 件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并將該操作軸拉向軸承。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尤 其是實現(xiàn)排氣流動通道在軸通孔區(qū)域內向外的密封。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被內置 在中間部分的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中。在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上優(yōu)選連接有排氣再 循環(huán)管路,通過該排氣再循環(huán)管路可以將排氣流再循環(huán)到內燃機的進氣系 統(tǒng)中。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設計成 板閥,通過該板閥的位置可以調節(jié)通過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再循環(huán)的排氣的體 積流量。
在本發(fā)明的另 一種構型中,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支承在 一操作軸上,其中在該操作軸上接合有操作機構以操作該控制元件。由此 可以特別節(jié)省空間地將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布置在中間部分中。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種構型中,在操作軸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 件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并將該操作軸拉向軸承。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尤 其是實現(xiàn)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內部在軸通孔區(qū)域中向外的密封。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改進形式在從屬權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給出。借助于 附圖詳細描述并不局限于所述附圖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其中
圖l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2示出圖l所示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的透視圖3示出中間部分的沿圖2中箭頭III-III的觀察方向的第一截面圖4示出中間部分的沿圖3中箭頭IV-IV的觀察方向的第二截面圖5示出了圖3中以圓圏V標識的中間部分的細節(jié);
圖6示出圖5所示細節(jié)的另外的放大視圖7示出沿著另一觀察方向的圖5所示細節(jié);
圖8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9示出圖8所示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的透視圖IO示出中間部分的沿圖9中箭頭X-X的觀察方向的第一截面圖ll示出中間部分的沿圖IO中箭頭XI-XI的觀察方向的第二截面圖12示出圖9所示中間部分細節(jié)的放大視圖13示出了細節(jié)的另一實施例;
圖14示出圖9所示中間部分的另一透視圖,其具有局部剖開的排氣再 循環(huán)接頭;
圖15示出圖9所示中間部分的又一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20的第一實施例。排氣歧管20用
7在機動車的內燃機中。圖2至7示出了圖l所示排氣歧管20的細節(jié)。
圖1所示排氣歧管20包括中間部分21以及兩個外側部分22和23, 其中各外側部分22和23分別通過類似于波紋管的中間件24與中間部分 21相連接。
圖l所示的排氣歧管20是為具有六個直列布置的氣缸的內燃機而設計 的。這兩個外側部分22、 23以及中間部分21分別包括兩個用于將排氣歧 管20連接到內燃機上的接頭25。通過接頭25可以將來自內燃機的排氣導 入排氣歧管20中。外側部分22的這兩個接頭25以及中間部分21的第一 接頭25配屬于內燃機的第一氣缸組,其中在第一氣缸組中產生的排氣可以 被輸送到排氣歧管20的中間部分21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 (見圖3)。 外側部分23的兩個接頭25以及中間部分21的另一個接頭25配屬于內燃 機的第二氣缸組,其中在第二氣缸組中產生的排氣可以被輸送到排氣歧管 20的中間部分21的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 (見圖3)。中間部分21的兩個 排氣流動通道26、 27分別彎曲地構成,其中流經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的 排氣可被輸送到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的第一流路,而流經第二排氣流動 通道27的排氣可,皮輸送到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的第二流路。
排氣歧管20、即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21是為聯(lián)接排氣渦輪增壓器而 設的,該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具有兩個尺寸不同的流路。在這里所述的 實施例中,中間部分21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與排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 的較大的流路相連接,而中間部分21的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則與排氣渦 輪增壓器的渦輪的較小的流路相連接。
中間部分21的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具有彎曲的輪廓。排氣穿過 排氣流動通道26、 27的流動方向在圖3中由箭頭28示出。穿過排氣流動 通道26、 27的排氣偏轉約90。并被導入彎曲的排氣流動通道26、 27的、 彼此大致平行地設置并由壁29相互分隔的區(qū)段中。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20的中間部分21內 置有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更確切地說是內置在中間部 分21的壁29之中,所述壁使得彎曲的排氣流動通道26、 27的兩個彼此平行地設置的區(qū)段相互分隔。在這里所述的實施例中,該控制元件30設計成 板閥。在圖3中示出了處于第一切換位置和第二切換位置的板閥。在一種 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該板閥可以沿雙向箭頭31的方向在這兩個切換位置之間 經過Uberfahrbar),也可以占據(jù)第一與第二切換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
在控制元件30的第一切換位置處(在圖3中以陰影示出),控制元件 30關閉壁29中的開口 32,從而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相互隔開。與 此同時,控制元件30開放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和27以允許通流??刂圃?件30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燃燒工作期間處于第一切換位置中。
在控制元件30的第二切換位置中(在圖3中以虛線示出),控制元件 30開放壁29中的開口 32,從而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彼此連通。與 此同時,控制元件30關閉通向排氣渦輪增壓器渦輪的大流路的排氣流動通 道26??刂圃?0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發(fā)動機制動工作期間處于第二切換
送到排氣渦輪增壓器渦輪的小流路中。
正如在圖3中可最佳觀察到的那樣,設計成板閥的控制元件30具有兩 個大小不同的作用面。這樣便能夠尤其是在第一切換位置中對兩個排氣流 動通道26、 27之間的壓差進行補償。其中,控制元件30的較大的作用面 優(yōu)選朝向在很大的工作范圍中內部壓力較小的排氣流動通道26、 27。在圖 3以陰影部分示出的控制元件30的第一切換位置下,與通向排氣渦輪增壓 器渦輪的小流路的排氣流動通道27中相比,在通向排氣渦輪增壓器渦輪的 大流路的排氣流動通道26中的壓力更小。
設計成板閥的、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優(yōu)選偏心地支 承在一操作軸33上,其中在該操作軸33上接合有一設計成工作缸的、經 由一操作桿35中間連接的操作機構34。該工作缸尤其是設計成氣動缸或 液壓缸。(也可)設置有電機作為操作機構34。
借助操作機構34可以使不可(相對)轉動/扭轉地支承在操作軸33上 的操作桿35轉動,從而使設計成板閥的控制元件30在圖3所示的切換位 置之間經過。板閥在操作軸33上的偏心支承實現(xiàn)了構造空間的最小化。根據(jù)圖4,操作軸33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36,該彈性元件一方面支撐 在操作桿35上,另一方面支撐在中間部分21的外壁37上,從而將操作軸 33拉向操作軸33的軸承38。由此便實現(xiàn)了控制元件30在軸承38的區(qū)域 中的排氣密封,從而實現(xiàn)了排氣流動通道26、 27向外的排氣密封。在第二 軸承41的區(qū)域中,不需要使操作軸33排氣密封,因為第二軸承41是設置 在盲孔中的。
在圖l至圖7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排氣歧管20的中間部分21包括 兩個區(qū)段,即歧管區(qū)段39和軸承蓋區(qū)段40??刂圃?0支承在歧管區(qū)段 39與軸承蓋區(qū)段40之間的分界面內,其中歧管區(qū)段39和軸承蓋區(qū)段40 彼此銷連接。軸承38、 41通過定位銷42在軸向上固定。歧管區(qū)段39與軸 承蓋區(qū)段40之間的對中借助于這兩個軸承38、 41的在輕微壓配合下的直 徑以及借助于定位銷42實施。
如圖3所示,軸承蓋區(qū)段40提供了密封面,i殳計成板閥的控制元件 30在第二切換位置中靠在該密封面上??刂圃?0的第一切換位置的密 封面在歧管區(qū)段39的壁29內加工出。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在圖1至7所示實施例的排氣歧管20的中間 部分21內,除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外,還內置有用于 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所述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內置在用 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上游。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 件43設計成一閥,該閥在圖3所示第一切換位置中將兩個排氣流動通道 26、 27彼此隔開,同時開放這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以進行通流。第 一切換位置在圖5中以陰影部分示出。在圖5與6所示的控制元件43第二 位置中,控制元件43使中間部分21的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27相互連通, 在第二切換位置中這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也被開放以進行通流。
根據(jù)圖3至6所示,控制元件43設計成一盤閥并包括閥盤44、固定 銷46和支承件47。閥盤44通過固定銷46固定在支承件47上。固定銷46 優(yōu)選帶有間隙地插入支承件47中,以允許閥盤44和支承件47之間在小范 圍內相對移動。在第一切換位置中,岡盤44與在歧管區(qū)段39中的閥座45保持接觸。在第二切換位置中,固定銷46貼靠在中間部分的蓋56中的止 擋件54上。閥盤44在表面55具有球形或圓球形的輪廓,以使閥盤44與 閥座45之間的公差補償成為可能。
支承件47與操作軸48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在中間布置有操作 桿49的情況下,在操作軸48上接合有優(yōu)選設計成氣動或液壓工作缸的操 作機構50。操作機構50可以使操作桿49、操作軸48、支承件47擺動從 而最終使閥盤44擺動,以使該閥盤在圖5中示出的雙向箭頭51的方向上 在這兩個切換位置之間經過。其中優(yōu)選也可以占據(jù)第一和第二切換位置之 間的中間位置。
根據(jù)圖7,在控制元件43的操作軸48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52,該彈 性元件一方面支撐在操作桿49上,另一方面支承在中間部分21的外壁37 上,從而將操作軸48拉向軸承53。利用這種方式實現(xiàn)了向外的排氣密封。
在借助圖1至7描述的實施例中,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20具有排氣 再循環(huán)接頭57 (圖1和圖2 ),在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上可以連接排氣再循 環(huán)管路。排氣再循環(huán)管路使得來自排氣歧管的部分排氣流能夠回流到內燃 機的進氣系統(tǒng)中。在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中優(yōu)選地內置有另一控制元件、即 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這一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 件在圖1至7中沒有示出,而是參照圖8至15所展示的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 歧管的第二實施例進行描述。在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的細節(jié) 方面,圖l至7所示的實施例應當相應地引用圖8至15所示的實施例。
如圖8至15所示,排氣歧管58具有帶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的中間部分 21。在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中內置有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 該控制元件優(yōu)選設計成板閥。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支承在 操作軸60上,在該操作軸上通過操作桿61接合有一未示出的操作機構。
通過轉動操作桿61可以使操作軸60轉動,從而使設計成板閥的控制 元件59轉動,最終能夠調節(jié)穿過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的再循環(huán)排氣的體積 流量。
在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的操作軸60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62,該彈性元件一方面支撐在操作桿61上,另一方面支撐在排氣再 循環(huán)接頭57的外壁上。從而將操作軸60拉向軸承63并實現(xiàn)軸承63的區(qū) 域中的排氣密封。
設計成板閥的、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優(yōu)選對稱并流動 優(yōu)化地設有傾斜的磨片/切片/試片(Anschliff),從而在用于影響排氣再循 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的關閉位置上保證準確的密封并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使 氺卜氣再循環(huán)流中斷。
在圖8至15所示實施例的排氣歧管58的中間部分21中還內置有用于 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和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其中就 控制機構而言,圖8至15所示實施例在所有基本細節(jié)方面都與圖1至7 所示實施例一致。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這兩個實施例的相同組件使用 了相同的附圖標記。下面針對圖8至15所示實施例在這兩個控制元件方面 僅說明不同于圖l至7所示實施例的細節(jié)。對于所有其它細節(jié)而言可以引 用圖l至7所示實施例的內容。
圖8至15所示實施例相對于圖l至7所示實施例的第一點區(qū)別在于, 在圖8至15所示實施例中,按照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的中間部分21不是由 兩部分構成、而是一體地形成。用于在第二切換位置中密封用于影響發(fā)動 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密封面由嵌入件64形成,該嵌入件根據(jù)圖10 所示嵌入中間部分21中,即嵌入該中間部分的排氣流動通道26中。嵌入 件64由排氣歧管58的中間部分21內的三點導引部(Dreipunktftihrung) 引導,并能夠使控制元件30易于安裝。
因此與圖l至7所示實施例不同地,不需要使歧管區(qū)段和軸承蓋區(qū)段 相對定位和對中,從而減少了向外密封位置的數(shù)量。
圖8至15所示實施例的排氣歧管58相對于圖1至7所示實施例的排 氣歧管20的另一區(qū)別在于,在圖8至15所示的實施例中,用于影響排氣 壓力的控制元件43直接內置在排氣歧管58的中間部分21中,而不是如圖 1至7所示的實施例中那樣內置在蓋56中??刂圃?3仍然設計成盤閥 并包括閥盤44和閥座45,其中閥盤44通過固定銷46支承在支承件47上(圖12 )。
圖13示出了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的一種可選構型,其中, 控制元件43設計成回轉滑閥。根據(jù)圖13所示,在中間部分21的通道中引 導具有偏心的橫向孔66的回轉滑閥65,其中橫向滑塊66通過密封環(huán)67 沿徑向向外密封。旋轉滑閥65支承在操作軸68上,在該操作軸上通過中 間設置操作桿69可以接合有操作機構34。為了另外使旋轉滑閥65也排氣 密封而使用了接合在操作軸68上的彈性元件52,該彈性元件以類似于圖7 的方式將控制元件43拉向軸承53。
附圖標記20排氣歧管
21中間部分
22外側部分
23外側部分
24中間件
25接頭
26排氣流動通道
27排氣流動通道
28流動方向
29壁
30控制元件
31雙向箭頭
32開口
33操作軸
34操作城
35操作桿
36彈性元件
37外壁38 軸承
39 歧管區(qū)段
40 軸承蓋區(qū)段
41 軸承
42 定位銷
43 控制元件
44 閥盤
45 閥座
46 固定銷
47 支承件
48 操作軸
49 操作桿
50 操作機構
51 雙向箭頭
52 彈性元件
53 軸承
54 止擋件
55 表面
56 蓋
57 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
58 排氣歧管
59 控制元件
60 操作軸
61 操作桿
63 軸承
64 插入件
65 回轉滑閥
66 橫向孔67 密封環(huán)
68 操作軸
69 操作桿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內燃機的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具有帶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27)的中間部分(21),其中,來自內燃機第一氣缸組的排氣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來自內燃機第二氣缸組的排氣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其中,排氣可以分別通過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被輸送到第一流路,通過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被輸送到第二流路,以及其中,在中間部分(21)中內置有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和/或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和/或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
2. 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響發(fā)動 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被內置在中間部分(21)的壁(29)中,所 述壁使得排氣流動通道(26, 27)的兩個彼此平行延伸的區(qū)段彼此隔開。
3. 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響發(fā)動 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優(yōu)選設計成板閥,該板閥在第一切換位置中、 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燃燒工作期間關閉中間部分(21)的壁(29)內的開口(32)從而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彼此隔開,該板閥在第二切換 位置中、尤其是在內燃機的發(fā)動機制動工作期間開放中間部分(21)的壁(29)內的開口 (32)從而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相連通,并使 所述兩個排氣流動通道中的一個(26)至少部分地關閉。
4. 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閥具有兩個 大小不同的作用面。
5. 按權利要求1至4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尤其是偏心地支承在一操 作軸(33)上,其中在該操作軸(33)上接合有一操作機構(34)以操作 該控制元件(30)。
6. 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軸(30) 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36),該彈性元件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并將所述操作軸(33)拉向一軸承(38)。
7. 按權利要求1至6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設置在所述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 功能的控制元件(30)的上游,并被內置在中間部分(21)的壁中。
8. 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響排氣 壓力的控制元件(43)設計成一閥,該閥在第一切換位置中將兩個排氣流 動通道(26, 27)彼此隔開,在第二切換位置中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相連通,在所述兩個切換位置中都使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 27)開 放。
9. 按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響 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 )支承在一操作軸(48 )上,其中在該操作軸(48 ) 上接合有一操作機構(51)以操作該控制元件(43)。
10. 按權利要求9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軸(48 ) 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52),該彈性元件(52)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 并將該操作軸(48)拉向一軸承(53)。
11. 按權利要求1至10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內置在中間部分(21)的排 氣再循環(huán)接頭(57)中。
12. 按權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響排 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設計成板閥,通過該板閥的位置可以調節(jié)穿 過排氣再循環(huán)接頭的再循環(huán)排氣的體積流量。
13. 按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影 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支承在一操作軸(60)上,其中在該操 作軸(60)上接合有一操作機構以操作該控制元件(59)。
14. 按權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軸(60 ) 上接合有一彈性元件(62),該彈性元件(62)支撐在中間部分的外壁上 并將該操作軸(62)拉向一軸承(6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的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具有帶兩個排氣流動通道(26,27)的中間部分(21),其中來自內燃機第一氣缸組的排氣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來自內燃機第二氣缸組的排氣可以被輸送到中間部分的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排氣可以分別通過第一排氣流動通道(26)被輸送到第一流路,通過第二排氣流動通道(27)被輸送到第二流路。在中間部分(21)中內置有用于影響發(fā)動機制動功能的控制元件(30)和/或用于影響排氣壓力的控制元件(43)和/或用于影響排氣再循環(huán)率的控制元件(59)。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控制元件的特別節(jié)省空間的布置方式。
文檔編號F01N13/10GK101473117SQ200780022891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A·呂斯, G·弗蘭齊黑爾德, J·奧爾利奇 申請人:戴姆勒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