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內吸收引擎廢熱啟動制氫工作的觸媒轉換裝置,其包含一預熱體、一觸媒床、一加熱管、以及設置在該加熱管內的多數(shù)個加熱觸媒。該加熱管套設在該預熱體及一觸媒床的外部,該各加熱觸媒填充在該加熱管與該預熱體、觸媒床之間。該加熱管的兩端為封口狀,且其一端以管路與一燃氣槽連通,能夠將含氧的燃氣送入加熱管內,供加熱觸媒升溫,對觸媒床與預熱體加熱到制氫用觸媒的工作溫度,可在引擎一啟動即進行引擎加氫作業(yè),達到全程減污與省油的目的。
【專利說明】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內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主要能夠提高吸取引擎廢熱的效率,以制造氫氣送入內燃機內,使內燃機內的燃料完全燃燒,達到省油、減污的目的。
【背景技術】
[0002]由于車輛使用本身既是溫室氣體排放重要來源,同時又是高度倚賴石油的使用部門,故車輛節(jié)能減碳為重要政策方向。
[0003]一般的車輛用的內燃機引擎為達成良好的點火燃燒效率,車廠于內部設定其最佳的空燃比A值(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比率,通常為14.5-15.0),在此數(shù)值下能使燃料發(fā)揮最大的燃燒效益。國際知名的汽車制造商在生產省油車輛時,在油、氣混合上,以精確的控制裝置使空燃比接近這最佳A值。
[0004]空燃比越高表示燃料的含量越少,越能省油,但常導致弓I擎不穩(wěn)定及震蕩,也欠缺足夠的馬力來行駛。當空燃比大于A值時,表示燃料為相對稀薄。則點火時引擎內為稀薄燃燒的狀態(tài)。稀薄燃燒會延遲爆炸的時間,使引擎內發(fā)生爆震現(xiàn)象,以至于引擎運轉不順暢。當汽車的引擎發(fā)生爆震現(xiàn)象時,車輛會產生劇烈震動,導致引擎效率的下降,且有熄火的顧慮,對車體及車內裝置容易因爆震而損壞。
[0005]油箱所送出的油與進氣歧管輸入的空氣,在混合后進入引擎內點火燃燒、爆炸,而推動引擎內的活塞作功。在燃燒過程中約有1/3的燃料未燃燒完全,而隨廢氣由排氣管排出,造成污染??杖急冗^低時,會發(fā)生燃料燃燒不完全的現(xiàn)象,使廢氣污染度較高,影響空氣品質,有吾環(huán)保。
[0006]由于氫氣的燃燒能階極低,為0.017MJ,(汽油燃燒能階為0.29MJ),可快速燃燒。氫氣燃燒時的火焰速度(3.2-4.4m/s)遠比汽油的火焰速度(0.34m/s)快,因此,在內燃機引擎內加氫,通過氫氣的燃燒以提高燃油在引擎的燃燒效率,使原來無法完全穩(wěn)定燃燒的燃料瞬間燃燒殆盡,也免除引擎的爆震,更使排放的廢氣中的含碳量降低,減少污染。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利用引擎廢熱啟動制氫工作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主要能夠使引擎在停機中能達到制氫觸媒的反應溫度,而能夠引擎一啟動就進行加氫作業(yè),達到全程減污與省油的目的。
[0008]本發(fā)明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能夠在引擎怠速中,也能達到制氫觸媒的工作溫度,而能夠進行加氫作業(yè),達到減污與省油的目的。
[0009]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內吸收引擎廢熱啟動制氫工作的觸媒轉換裝置,其包含一預熱體、一觸媒床、一加熱管、以及設置在該加熱管內的多數(shù)個加熱觸媒。該加熱管套設在該預熱體及一觸媒床的外部,該各加熱觸媒填充在該加熱管與該預熱體、觸媒床之間。該加熱管的兩端為封口狀,且其一端以管路與一燃氣槽連通,能夠將含氧的燃氣送入加熱管內,供加熱觸媒升溫,對觸媒床與預熱體加熱到制氫用觸媒的工作溫度。所述加熱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泄壓口。
[0010]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11]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內吸收引擎廢熱啟動制氫工作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媒轉換裝置包含:
[0012]一觸媒床,其包含有分子重組孔道、冷卻液輸送孔道;該分子重組孔道以一氫氣添加管路與引擎的進氣歧管連通;該分子重組孔道內設置有多數(shù)個制氫用觸媒;該冷卻液輸送孔道與一冷卻液輸出裝置連通;
[0013]一預熱體,其內設置有預熱管路;該預熱管路的一端與一燃料水溶液輸出裝置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觸媒床內的分子重組孔道連通;該觸媒床與預熱體系前后排列方式設置在排氣管內,且該預熱體相對較靠近引擎;
[0014]一加熱管,其套設在該預熱體及該觸媒床的外部;該加熱管的兩端為封口狀,且其一端以進氣管路與一燃氣槽連通,另一端設置有泄壓口 ;以及,
[0015]多數(shù)個加熱觸媒,其填充在該加熱管與該預熱體、觸媒床之間,能夠憑借送入加熱管內的燃氣加熱升溫,而對觸媒床與預熱體加熱。
[0016]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觸媒床還包含有一第一溫度感知器及一第二溫度感知器;憑借該第一溫度感知器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的制氫的工作溫度時,即將燃料水溶液送入預熱體的預熱管內;憑借第二溫度感知器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的觸媒安全溫度時,即將冷卻液送入觸媒床內。
[0017]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觸媒床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每一個凹穴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該觸媒床前端面任一凹穴的二穿孔分別與后端面相鄰二凹穴連通;另以密封片封閉觸媒床兩端面的各凹穴,即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分子重組孔道。
[0018]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預熱體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每一個凹穴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該預熱體前端面任一凹穴的二穿孔分別與其后端面相鄰二凹穴連通;當以密封片封閉該預熱體兩端面的各凹穴后,即可在預熱體內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預熱管路。
[0019]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燃氣為甲醇水蒸氣。
[0020]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觸媒床內的觸媒為銅鋅觸媒。
[002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含氧的燃氣憑借空氣泵送入加熱管內。
[0022]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加熱管內的加熱觸媒對觸媒床加熱到制氫用觸媒的工作溫度時,該空氣泵即停止輸送含氧燃氣。
[0023]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預熱體及觸媒床的外壁面設置有至少三條等間隔設置且為軸向延伸的翼片;該加熱管的內壁面相對設置有可供該各翼片相對嵌入的嵌槽;憑借各翼片相對嵌入對應嵌槽內,而將該預熱體及觸媒床固定在該加熱管內。
[0024]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預熱體及觸媒床焊接成一體。
[0025]所述的制氫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各翼片設置有穿孔,可供氣體在翼片的兩側作相互傳導。
[0026]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加熱管的前、后兩端分別憑借各至少三個等間隔角度設置且為徑向貫穿排氣管的螺釘所頂迫而固定在排氣管內。
[0027]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中:該加熱觸媒為白金觸媒。
[002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觸媒轉換裝置憑借加熱管及加熱觸媒的設置,使觸媒床在引擎未啟動或者引擎怠速情形下也能達到工作溫度。則引擎一啟動就能進行引擎加氫作業(yè),達到全程減污與降低耗油量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發(fā)明配合引擎加氫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結構圖;
[0030]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31 ]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外觀圖;
[0032]圖4為觸媒床與預熱體的外觀圖;
[0033]圖5為圖2的A-A剖面放大圖;
[0034]圖6為圖5的B-B剖面放大圖;
[0035]圖7A為觸媒床的前視圖;
[0036]圖7B為觸媒床的后視圖;
[0037]圖8A為預熱體的前視圖;
[0038]圖8B為預熱體的后視圖;
[0039]圖9為圖8A的C-C剖面展開圖;
[0040]圖10為圖7A的D-D剖面展開圖;
[0041]圖11為圖7A的E-E剖面展開圖。
[0042]附圖標記說明:1_觸媒轉換裝置;10_引擎;11-排氣管;111-排氣管;112-安裝板;12_進氣歧管;13_油箱;20_預熱體;21_預熱管路;211_輸入管;212_輸出管;213_凹穴;214-凹穴;215-穿孔;216-密封片;217_密封片;22_翼片;30_觸媒床;31_分子重組孔道;311-凹穴;312-凹穴;313-穿孔;314_密封片;
[0043]315-密封片;32_冷卻液輸送孔道;321_輸送管路;322_回流管路;323_冷卻槽;3231-風扇;324-凹穴;325-凹穴;326_穿孔;327_密封片;328_密封片;33_第一溫度檢知器;34_第二溫度檢知器;35_觸媒;36_氫氣添加管路;37_貫穿孔;40_儲槽;41_液泵;42-進氣管路;43_泄壓口 ;44_嵌槽;45_螺釘;50_儲槽;51_液泵;52_空氣泵;60_儲槽;61-液泵。
【具體實施方式】
[0044]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所揭示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111內吸收引擎10廢氣的熱量,而啟動制氫的觸媒轉換裝置I。所述觸媒轉換裝置I能夠對含有氫原子的燃料水溶液做分子重組,以產生氫氣與二氧化碳氣體,經引擎10的進氣歧管12送入引擎10內與燃油一起點火燃燒。在引擎10內添加氫氣,能夠憑借氫氣的燃燒能階極低的特性而做快速燃燒,使燃料完全燃燒殆盡,而凈化排氣,減少污染。在引擎10內添加氫氣,可使空燃比較高的稀薄燃料完全燃燒,以降低耗油量,以及避免在引擎10內發(fā)生延遲燃燒的爆震現(xiàn)象。
[0045]所述排氣管111為引擎10的排氣管11中之一段。該排氣管111為加大孔徑狀,使內置該觸媒轉換裝置I后的排氣量符合車輛(或發(fā)電機)的原廠設計要求。
[0046]請參閱圖廣圖5。所述觸媒轉換裝置I包含有一預熱體20、一觸媒床30、一加熱管40、以及多數(shù)個加熱觸媒41。該加熱觸媒41可以是白金觸媒。該觸媒床30與預熱體20以前后排列方式設置在排氣管111內。該預熱體20更靠近引擎10。該預熱體20內埋設有預熱管路21,見圖9。該預熱管路21的一端與儲放燃料水溶液的儲槽50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觸媒床30內的分子重組孔道31連通,見圖10。該燃料水溶液的輸出由溫控開關所控制的液泵51所控制。該燃料水溶液可以選用甲醇水溶液,該儲槽50內即儲放甲醇水溶液。該液泵51能夠將該儲槽50內的甲醇水溶液送入預熱體20內的預熱管21內。憑借預熱體20吸收引擎10廢氣的熱量而使甲醇水溶液的溫度快速升高,氣化成高溫氣體。該預熱管路21分別與輸入管211、輸出管212連接。圖1中,揭不氫氣添加管路36、冷卻液的輸送管路321、回流管路322、油箱13。
[0047]請參閱圖7A、圖7B、圖10。所述觸媒床30設置有分子重組孔道31、冷卻液輸送孔道32、一第一溫度感知器33、及一第二溫度感知器34。該分子重組孔道31內設置有制氫氣用的觸媒35。該觸媒35可以是銅鋅觸媒。該分子重組孔道31憑借該輸出管212與該預熱體20內的預熱管21連通。該觸媒床30的分子重組孔道31以一氫氣添加管路36與引擎10的進氣歧管12連通。該觸媒床30可吸收引擎10廢氣的熱量,使得該分子重組孔道31內的觸媒35達到工作溫度,對高溫的氣態(tài)燃料水溶液作分子重組的化學反應,產生氫氣與二氧化碳氣體。前述的氫氣與二氧化碳氣體會沿該氫氣添加管路36與該進氣歧管12而送入引擎10內,完成引擎加氫作業(yè)。
[0048]請參閱圖1、圖2及圖7A。所述觸媒床30的冷卻液輸送孔道32與一冷卻液的儲槽60連通,能夠適時的將冷卻液送入觸媒床30的冷卻液輸送孔道32內,以降低觸媒床30的溫度,避免化學反應用的觸媒35因溫度過高而損壞。冷卻液可選擇使用水。本實施例的觸媒35的工作溫度設定為220°C。所使用的觸媒35可耐350°C的高溫,但為了保護觸媒35,可預設觸媒床30溫度達280°C,即進行觸媒床30降溫操作。憑借該第一溫度感知器33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220°C的制氫反應溫度時,即將甲醇水溶液送入預熱體20的預熱管21內,續(xù)送入觸媒床30內,進行制氫以及對引擎加氫的工作。憑借第二溫度感知器34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的觸媒35安全溫度,液泵61即啟動,即將冷卻液送入觸媒床30內,對觸媒床30作降溫操作,以保障觸媒35的安全。
[0049]請參閱圖廣圖3、圖5、圖6。該觸媒床30與預熱體20都是以導熱性佳的金屬材料所制成,且二者為前后焊接成一體。該加熱管40套設在該預熱體20及觸媒床30的外部。該各加熱觸媒41填充在該加熱管40與該預熱體20、觸媒床30之間。該加熱管40的兩端為封口狀,且其一端以進氣管路42與一燃氣槽50連通,能夠將含氧的燃氣送入加熱管40內,另一端設置有泄壓口 43。該加熱管40內高溫氣體能夠由該泄壓口 43排出,避免加熱管40內壓力過高而爆裂。供應該含氧燃氣與該加熱觸媒41接觸,能夠使加熱觸媒41升溫,對觸媒床30與預熱體20加熱。當觸媒床的第二溫度感知器34檢測到溫度超過達到220°C時,即停止供應含氧燃氣。前述的管路211、321、322、36、42系貫穿同一安裝板112上,該安裝板112組裝并焊接在排氣管111上。
[0050]前述燃氣可以選擇使用甲醇水蒸氣,例如是儲槽50內部的甲醇水蒸氣。該含氧燃氣憑借空氣泵52送入加熱管40內。該空氣泵52作動所需的電力極低,不會造成過多電力的消耗。則車輛一啟動,觸媒床30的第一溫度感知器33就測得溫度已達觸媒35的工作溫度(220°C),而輸送甲醇水溶液,進行引擎加氣作業(yè)。另外,車輛在暫停的怠速中觸媒床30的溫度也能夠保持在220°C以上,進行引擎加氫作業(yè)。如此才能夠真正達到車輛行駛中全程加氫作業(yè),以確實達到減污與省油的目的。
[0051]該預熱體20及觸媒床30的外壁面設置有至少三條等角度間隔設置且為軸向延伸的翼片22 (本實施例為6片翼片22)。該加熱管40的內壁面相對設置有可供該各翼片22相對嵌入的嵌槽44。憑借各翼片22相對嵌入對應嵌槽44內,而將該預熱體20及觸媒床30固定在該加熱管40內。該各翼片22設置有穿孔231,可供氣體在翼片22的兩側作相互傳導。
[0052]該加熱管40的前、后兩端分別憑借各至少三個等角度間隔設置且為徑向貫穿排氣管的螺釘45所頂迫而固定在排氣管111內。
[0053]該觸媒床30中央設置有一軸向貫穿孔37,以供前述甲醇水溶液的輸入管211貫穿。該觸媒床30的分子重組孔道31由復數(shù)個相互連通的往復式孔道所構成。該往復式的分子重組孔道31能夠增加氣化的燃料水溶液與觸媒35的接觸時間,以提高制氫效益。請參閱圖7A、圖7B、圖10。該觸媒床30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311、312,每一個凹穴312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313、313。該觸媒床30前端面(未貼靠該預熱體20的一面)任一凹穴311的二穿孔313、313分別與后端面相鄰二凹穴312連通。當密封片314、315封閉觸媒床30兩端面的各凹穴311、312后,即可在觸媒床30內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分子重組孔道31。所述密封片314、315的周邊以滿焊方式固定。其間,該分子重組孔道31的入口與預熱體20的預熱管21的輸出管212連通,該分子重組孔道31的出口與該氫氣添加管路36連通。同理,該觸媒床30的冷卻液輸送孔道32由復數(shù)個相互連通的往復式孔道所構成。請參閱圖7A、圖7B、圖11。該觸媒床30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324、325,每一個凹穴324、325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326、326。該觸媒床30前端面任一凹穴324的二穿孔326、326分別與后端面相鄰二凹穴325連通。當密封片327、328封閉觸媒床30兩端面的各凹穴324、325后,即可在觸媒床30內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冷卻液輸送孔道32。
[0054]請參閱圖1及圖11。前述的冷卻液的輸送管路321更包含有回流管路322,以將流經該觸媒床30的冷卻液回收到儲槽60內。該回流管路322上設置有冷卻器323,以將吸熱后的高溫冷卻液降溫回收。該冷卻器323的散熱方式為氣冷式,也即憑借車輛高速行駛時,冷空氣與冷卻器323作熱交換而降溫,更可設置散熱風扇3231。該冷卻液可以是水或可耐高溫的油、或其他可耐高溫的液體。
[0055]該預熱體20內的預熱管路21可以是螺旋狀的銅管,也可為多數(shù)個相互連通的往復式孔道所構成。請參閱圖8A、圖8B、圖9、圖10。該預熱體20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213、214,每一個凹穴213、214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215、215。該預熱體20前端面(貼靠該觸媒床的一面)任一凹穴213的二穿孔215、215分別與后端面相鄰二凹穴214連通。當密封片216、217封閉該預熱體20兩端面的各凹穴213、214后,即可在預熱體20內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預熱管路21。
[0056]本發(fā)明的觸媒轉換裝置I憑借加熱管40及加熱觸媒41的設置,使觸媒床30在引擎未啟動或者引擎怠速情形下也能達到工作溫度。則引擎10 —啟動就能進行引擎加氫作業(yè),達到全程減污與降低耗油量的目的。
[0057]以上說明對本發(fā)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尤指一種設置在排氣管內吸收引擎廢熱啟動制氫工作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媒轉換裝置包含: 一觸媒床,其包含有分子重組孔道、冷卻液輸送孔道;該分子重組孔道以一氫氣添加管路與引擎的進氣歧管連通;該分子重組孔道內設置有多數(shù)個制氫用觸媒;該冷卻液輸送孔道與一冷卻液輸出裝置連通; 一預熱體,其內設置有預熱管路;該預熱管路的一端與一燃料水溶液輸出裝置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觸媒床內的分子重組孔道連通;該觸媒床與預熱體系前后排列方式設置在排氣管內,且該預熱體相對較靠近引擎; 一加熱管,其套設在該預熱體及該觸媒床的外部;該加熱管的兩端為封口狀,且其一端以進氣管路與一燃氣槽連通,另一端設置有泄壓口 ;以及, 多數(shù)個加熱觸媒,其填充在該加熱管與該預熱體、觸媒床之間,能夠憑借送入加熱管內的燃氣加熱升溫,而對觸媒床與預熱體加熱。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觸媒床還包含有一第一溫度感知器及一第二溫度感知器;憑借該第一溫度感知器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的制氫的工作溫度時,即將燃料水溶液送入預熱體的預熱管內;憑借第二溫度感知器檢測到溫度達到預設的觸媒安全溫度時,即將冷卻液送入觸媒床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觸媒床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每一個凹穴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該觸媒床前端面任一凹穴的二穿孔分別與后端面相鄰二凹穴連通;另以密封片封閉觸媒床兩端面的各凹穴,即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分子重組孔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預熱體的前、后兩端面各設置有多數(shù)個凹穴,每一個凹穴設置二個軸向延伸的穿孔;該預熱體前端面任一凹穴的二穿孔分別與其后端面相鄰二凹穴連通;當以密封片封閉該預熱體兩端面的各凹穴后,即可在預熱體內形成由復數(shù)個往復式孔道所構成的預熱管路。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燃氣為甲醇水蒸氣。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觸媒床內的觸媒為銅鋅觸媒。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含氧的燃氣憑借空氣泵送入加熱管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熱管內的加熱觸媒對觸媒床加熱到制氫用觸媒的工作溫度時,該空氣泵即停止輸送含氧燃氣。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預熱體及觸媒床的外壁面設置有至少三條等間隔設置且為軸向延伸的翼片;該加熱管的內壁面相對設置有可供該各翼片相對嵌入的嵌槽;憑借各翼片相對嵌入對應嵌槽內,而將該預熱體及觸媒床固定在該加熱管內。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預熱體及觸媒床焊接成一體。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氫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各翼片設置有穿孔,可供氣體在翼片的兩側作相互傳導。
12.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熱管的前、后兩端分別憑借各至少三個等間隔角度設置且為徑向貫穿排氣管的螺釘所頂迫而固定在排氣管內。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氫用的觸媒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加熱觸媒為白金觸媒。
【文檔編號】F01N5/02GK103925121SQ20131000957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馮輝文, 鄭耀宗 申請人:火傳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