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線束卡子及發(fā)動機線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線束卡子及發(fā)動機線束,線束卡子用于發(fā)動機上的線束固定。
背景技術:
汽車發(fā)動機中包括多種線束,需要通過線束卡子將線束固定?,F有的線束卡子通常為卡扣結構。工作時,通過卡扣將發(fā)動機中的線束固定,然后將線束卡子插入到發(fā)動機的沖壓件上進行固定。受上述線束卡子的結構限制,當發(fā)動機點火抖動時,使得線束隨之的抖動,致使原本無需接觸的兩交叉線束之間打鐵,相互摩擦,從而影響發(fā)動機的NVH (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聲、振動與舒適性)。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受到線束卡子結構限制,使得交叉線束存在打鐵現象,而影響發(fā)動機NVH性能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束卡子及發(fā)動機線束,所述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線束卡子包括開口部、扎帶部及軸套連接部,所述開口部及所述扎帶部均用于卡固線束,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的徑向設置所述軸套連接部,通過所述軸套連接部連接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并且使得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相對轉動。具體地,所述開口部包括環(huán)狀本體,所述環(huán)狀本體上設有缺口。具體地,所述缺口為L型缺口。具體地,所述軸套連接部包括軸桿和軸套,所述軸桿設置在所述開口部,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扎帶部。具體地,所述軸套連接部包括軸桿和軸套,所述軸桿設置在所述扎帶部,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開口部。具體地,所述扎帶部包括弧形本體、連接臂及連接臂座,所述弧形本體一端設置所述連接臂,所述弧形本體另一端設置所述連接臂座,工作時,所述連接臂插入所述連接臂座形成環(huán)形卡子,進而固定線束。所述連接臂包括連接段、固定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設有齒,所述連接臂座兩側設有導向板,所述連接臂座中的所述導向板下方設有反齒,工作時,所述齒與所述反齒相配形成卡固。進一步地,所述扎帶部還包括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與所述固定段之間,使用時,通過所述鎖緊裝置將所述弧形本體與所述固定段固定在一起形成環(huán)形卡子。所述鎖緊裝置包括按鈕和插孔,所述按鈕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上,所述插孔設置在所述固定段,所述按鈕與所述插孔相配。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發(fā)動機線束,所述發(fā)動機線束包括第一線束和第二線束,以及所述的線束卡子,其中,所述第一線束和所述第二線束交叉,所述第一線束通過所述開口部固定,所述第二線束通過所述扎帶部固定。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構造的線束卡子,通過使用軸套連接部將開口部和扎帶部相互連接,并使開口部和扎帶部相進行相對轉動,使得汽車發(fā)動機內不需要接觸的線束固定后線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打鐵,避免了對發(fā)動機NVH性能的影響。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線束卡子的整體立體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開口部的立體圖;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扎帶部的立體圖。圖中各符號表示含義如下:I環(huán)狀本體,2缺口,3軸桿,4弧形本體,5固定段,6插入段,7連接臂座,8導向板,9反齒,10按鈕,11插孔,12連接段,13翹起端頭,14軸套,15開口部,16軸套連接部,17扎帶部,18連接臂,19鎖緊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束卡子包括開口部15、軸套連接部16及扎帶部17及,所述開口部15及所述扎帶部17均用于卡固線束,所述開口部15和所述扎帶部17的徑向設置所述軸套連接部16,通過所述軸套連接部16連接所述開口部15和所述扎帶部17,并且使得所述開口部15和所述扎帶部17相對轉動。通過使用軸套連接部16將開口部15和扎帶部17相互連接,并使開口部15和扎帶部17進行相對轉動,使得汽車發(fā)動機內不需要接觸的線束固定后線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打鐵,避免了對發(fā)動機NVH性能的影響。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開口部15包括環(huán)狀本體I,所述環(huán)狀本體I上設有缺口 2。由于環(huán)狀本體I有彈性,缺口 2可以被撐開,工作時將發(fā)動機線束從缺口 2處直接卡進或拉出環(huán)狀本體I中,操作簡便。更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缺口 2為L型缺口。L型缺口指的是形成缺口的環(huán)狀本體呈L狀。更有選地,缺口 2的寬度L小于線束的直徑,以便卡緊線束,不至于滑落。如圖1所示,所述軸套連接部16包括軸桿3 (參見圖2)和軸套14 (參見圖3),所述軸桿3 (參見圖2)設置在所述開口部15,所述軸套14 (參見圖3)設置在所述扎帶部17。所述線束卡子所述卡子由塑料制成,制造時采用熱塑成型的工藝,開口部15和扎帶部17先各自成型,然后通過軸桿3 (參見圖2)和軸套14 (參見圖3)形成的軸套連接部16將開口部15和扎帶部17組裝在一起得到所述卡子,開口部15可相對扎帶部17徑向360度范圍內自由轉動,從而不僅增強了固定線束時使用的靈活性,而且減小了線束在抖動過程中對卡子產生的作用力,有效的保護了卡子,延長了卡子的使用壽命。當然,作為本實施例的簡單變形,軸桿3可以設置在所述扎帶部17,軸套14可以設置在所述開口部15,只要能夠滿足軸套連接部16的功能即可。作為優(yōu)選,所述軸套連接部16長度優(yōu)選10-50_。發(fā)明人在實現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現現有技術中的線束卡子需要使用螺絲刀、鉗子等物進行拆卸,具有拆卸不方便,工人的工作效率很低,同時,拆卸后的卡扣受到了破壞,不能重復使用的問題。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用方案如圖3所示,所述扎帶部17包括弧形本體4、連接臂18及連接臂座7,所述弧形本體4 一端設置連接臂18,所述弧形本體4另一端設置連接臂座7,工作時,所述連接臂18插入所述連接臂座7形成環(huán)形卡子,進而固定線束。卡子與線束的形狀相同,使用卡子固定線束時,只需將所述連接臂18插入所述連接臂座7就可牢牢的固定線束,且操作簡便。具體地,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臂座7是通過弧形本體4圍成的中間帶有空腔的座。如圖3所示,所述連接臂18包括連接段12、固定段5和插入段6,所述插入段6設有齒,所述連接臂座7兩側設有導向板8,所述連接臂座7中的所述導向板8下方設有反齒9,工作時,所述齒與所述反齒9相配形成卡固。工作時,用手輕捏,所述連接臂18的所述插入段6就會插入連接臂座7中,此時,導向板8可以左右向固定所述插入段6,使插入段6不至于滑落,同時反齒9與所述插入段6上所設的齒切合,從而在前后向固定所述插入段6,使插入段6不至于脫落。更具體地,所述連接臂座7中反齒9對應的端頭為翹起端頭13,使得本發(fā)明拆卸時,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工具,只需要輕抬翹起端頭13,稍稍用力,即可將插入段6拉出連接臂座7中,打開扎帶部17。因此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而拆卸后扎帶部17不會遭到破壞,
可以重復使用。優(yōu)選地,連接段12壁厚小于固定段5壁厚。如圖3所示,所述扎帶部17還包括鎖緊裝置19,所述鎖緊裝置19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4與所述固定段5之間,使用時,通過所述鎖緊裝置19將所述弧形本體4與所述固定段5固定在一起形成環(huán)形卡子,避免連接段12因為薄而斷裂,有效的提高了扎帶部17的使用效率,延長了扎帶部17的使用壽命。如圖3所示,所述鎖緊裝置19包括按鈕10和插孔11,所述按鈕10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4上,所述插孔11設置在所述固定段5,所述按鈕10與所述插孔11相配。所述按鈕10的尺寸小于所述插孔11的尺寸,所述扎帶部17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插孔11有彈性,使用時可以被撐開,將按鈕10插入插孔11中,將所述固定段5和弧形本體4連接形成環(huán)形卡子。實施例2
參見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發(fā)動機線束,所述發(fā)動機線束包括第一線束和第二線束,以及線束卡子,其中,所述第一線束和所述第二線束交叉,所述第一線束通過所述線束卡子中所述開口部15固定,所述第二線束通過所述扎帶部17固定。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的線束卡子與實施例1中的線束卡子結構相同,針對線束卡子結構本部分不再贅述。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線束卡子將處于交叉位置的第一線束和第二線束固定,使得汽車發(fā)動機運行過程中,交叉線束不會發(fā)生接觸,防止打鐵。而且所述第一線束和第二線束的安裝和拆卸容易,節(jié)省勞動力,所述線束卡子在拆卸過程中,不會受到破壞,可以多次重復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束卡子包括開口部、扎帶部及軸套連接部,所述開口部及所述扎帶部均用于卡固線束,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的徑向設置所述軸套連接部,通過所述軸套連接部連接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并且使得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相對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部包括環(huán)狀本體,所述環(huán)狀本體上設有缺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為L型缺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連接部包括軸桿和軸套,所述軸桿設置在所述開口部,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扎帶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連接部包括軸桿和軸套,所述軸桿設置在所述扎帶部,所述軸套設置在所述開口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帶部包括弧形本體、連接臂及連接臂座,所述弧形本體一端設置所述連接臂,所述弧形本體另一端設置所述連接臂座,工作時,所述連接臂插入所述連接臂座形成環(huán)形卡子,進而固定線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臂包括連接段、固定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設有齒,所述連接臂座兩側設有導向板,所述連接臂座中的所述導向板下方設有反齒,工作時,所述齒與所述反齒相配形成卡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帶部還包括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與所述固定段之間,使用時,通過所述鎖緊裝置將所述弧形本體與所述固定段固定在一起形成環(huán)形卡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束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按鈕和插孔,所述按鈕設置在所述弧形本體上,所述插孔設置在所述固定段,所述按鈕與所述插孔相配。
10.一種發(fā)動機線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動機線束包括第一線束和第二線束,以及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線束卡子,其中,所述第一線束和所述第二線束交叉,所述第一線束通過所述開口部固定,所述第二線束通過所述扎帶部固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線束卡子及發(fā)動機線束,屬于汽車領域。所述線束卡子包括開口部、扎帶部及軸套連接部,所述開口部及所述扎帶部均用于卡固線束,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的徑向設置所述軸套連接部,通過所述軸套連接部連接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并且使得所述開口部和所述扎帶部相對轉動。所述發(fā)動機線束包括所述線束卡子。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構造的線束卡子,使得汽車發(fā)動機內不需要接觸的線束固定后線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打鐵,避免了對發(fā)動機NVH性能的影響。
文檔編號F02B77/00GK103161573SQ20131008407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fā)明者張積萬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