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礦山機械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豎井作業(yè)盤。
背景技術:
在礦山豎井井筒施工中,需要一個緊隨著工作面的作業(yè)盤。作業(yè)盤一般為略小于井筒直徑的兩到三層鋼結構圓盤,圓盤豎向?qū)娱g間距三四米,由幾根立柱連接成整體。作業(yè)盤上面安排有人員值守,負責各種信號傳送,聯(lián)系地面系統(tǒng),協(xié)調(diào)指揮作業(yè)人員上下和出渣下料。每層盤面上除去供提升吊桶上下通行的圓形孔洞外,一般根據(jù)施工工藝需要,布置有排水設備、中心回轉(zhuǎn)抓巖機、混凝土分配或二次攪拌裝置、電力、壓縮空氣、通訊、信號和照明等終端分配裝置,以及其他作為工作面施工工序所必備的諸如注漿機、鉆機和灰漿攪拌器等各種臨時裝備或設施。作業(yè)盤是井下工作面施工作業(yè)和地面各種相應施工資源銜接的綜合樞紐,用以保證井筒開拓建設施工的順利實施。
現(xiàn)有技術中,地面穩(wěn)車利用幾根鋼絲繩通過數(shù)十米高的井架天輪作為懸吊力點,懸吊作業(yè)盤進行升降調(diào)整。一般根據(jù)施工工藝及具體工程條件,使用2-3層的盤體,利用3-4根鋼絲繩懸吊。
但是,上述方式中,由于作業(yè)盤的重量一般負荷十幾噸到二十幾噸,再加上作業(yè)盤上中心回轉(zhuǎn)抓巖機抓巖作業(yè)時的動載荷,所以在作業(yè)盤作業(yè)過程中,盤體自身的重量加上中心回轉(zhuǎn)抓巖機作業(yè)時的動載荷,實際需要考慮的載荷比較大。為保證施工安全,通常,懸吊吊盤的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最小值為6。因此,鋼絲繩的選用上,由于考慮井筒深度的因素,鋼絲繩自身的重量影響在深豎井施工中逐漸突出,甚至在上千米的豎井鋼絲繩驗算選用中,鋼絲繩自身重量因素對其受力的影響接近鋼絲繩所懸吊的終端的負荷,導致使用鋼絲繩懸吊作業(yè)盤的成本較高;此外,在礦井后期的延續(xù)中,豎井延伸或新開井口不直接通向地面的豎井即暗豎井的施工難度較大,鋼絲繩懸吊作業(yè)盤 的施工方案就需要配套改造,使得工程進度緩慢,工作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豎井作業(yè)盤,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豎井井筒延伸或暗豎井施工中成本高及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豎井作業(yè)盤,包括:
至少兩個盤體,每個所述盤體上設置有附著裝置,所述附著裝置用于將所述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所述至少兩個盤體之間設置有用于將所述至少兩個盤體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附著裝置還用于將所述盤體從所述豎井井壁上脫離。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每個所述盤體上設置有至少2個所述附著裝置,所述附著裝置設置在每個所述盤體的表面上,所述盤體為圓形,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盤體之間設置有至少2個所述連接裝置。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至少2個所述附著裝置沿所述盤體的幾何中心對稱設置,至少2個所述連接裝置沿所述盤體的幾何中心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附著裝置包括:第一缸蓋、第一缸體、第二缸蓋、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油嘴、碟形彈簧組件和固定桿,其中:所述第一缸蓋和所述第二缸蓋設置在所述第一缸體的兩端,所述油嘴設置在所述第一缸蓋上;所述第一活塞設置在所述第一缸體內(nèi)與第一缸體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所述第一活塞將第一缸體的內(nèi)腔分為壓力油腔和碟形彈簧組件腔,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活塞連接,所述第一活塞桿的另外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蓋;所述碟形彈簧組件套設在所述固定桿的第一端上,所述固定桿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缸體內(nèi),所述固定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缸蓋螺紋配合安裝。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附著裝置還包括安裝模塊,所述安裝模塊包括安裝板和兩塊平行設置的立板,所述立板設置在所述第一缸體的外壁上,所述安裝板設置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用于將所述附著裝置安裝在所述盤體上。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附著裝置還包括襯板和撐靴,所述 襯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桿伸出所述第一缸蓋的一端上,所述襯板的另外一面上設置有撐靴,所述撐靴的形狀為與所述豎井井壁的形狀配合的弧形。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附著裝置還包括安裝筒,所述安裝筒設置在所述襯板與所述第一活塞桿連接的一面上,所述第一活塞桿插入所述安裝筒中與所述襯板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連接裝置為第一連接裝置,所述第一連接裝置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至少兩個盤體之間的間距。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連接裝置為第二連接裝置,所述第二連接裝置為鋼結構支柱。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第一連接裝置為支柱液壓缸。
進一步地,上述豎井作業(yè)盤中,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包括: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第二缸體、活塞桿保護套和缸體保護套,所述第二活塞設置在所述第二缸體內(nèi)與第二缸體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所述第二活塞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活塞連接,所述第二活塞桿的另外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缸體,所述缸體保護套設置在所述第二缸體的外側(cè),所述活塞桿保護套設置在所述第二活塞桿的外側(cè)。
本發(fā)明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通過設置至少兩個盤體,每個盤體上設置有附著裝置,附著裝置用于將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至少兩個盤體之間設置有用于將至少兩個盤體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從而可以通過附著裝置將被連接裝置連接在一起的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實現(xiàn)豎井作業(yè)盤的無繩固定。與使用鋼絲繩懸吊作業(yè)盤的方式相比,成本降低;且在豎井延伸或暗豎井施工時,可以直接使用本發(fā)明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主視圖;
圖5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左視圖;
圖6為圖5的A-A向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中第一連接裝置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的俯視圖。請同時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包括:至少兩個盤體11,每個盤體11上設置有附著裝置12,附著裝置12用于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圖中未示出)上,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設置有用于將至少兩個盤體11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13。
具體地,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包括至少兩個盤體11,盤體11可以為矩形或者圓形,在豎井井筒作業(yè)中,作業(yè)人員站在盤體11上進行作業(yè),盤體11上還放置有工作面施工工序所必須的裝備或設施。盤體11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工作面施工的實際情況設置,例如,根據(jù)作業(yè)人員的數(shù)量、裝備或設施的數(shù)量等來確定,但至少為2個盤體11。
附著裝置12設置在每個盤體11上,附著裝置12可以通過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的方式設置在每個盤體11上,附著裝置12設置在每個盤體11上的位置以便于附著裝置12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為宜。附著裝置12在盤體11上的設置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作業(yè)情況進行選擇,例如,附著裝置12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中豎井作業(yè)盤的工作載荷進行選擇。需要說明的是,每個盤體11上設置的附著裝置12的數(sh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多個附著裝置12在盤體11上的設置位置以盡可能將盤體11穩(wěn)固地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為宜。例如,多個附著裝置12可以對稱設置,以便于當附著裝置12附著在豎井井 壁上時保持每個盤體11的平衡性;多個附著裝置12也可以不對稱設置。本實施例并不以此為限。附著裝置12可以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通過與豎井井壁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xiàn)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
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設置有用于將至少兩個盤體11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13。連接裝置13用于將相鄰的兩個盤體11連接起來,連接裝置13在相鄰的兩個盤體之間設置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盤體11上的載荷來確定。需要說明的是,每兩個相鄰的盤體11之間設置的連接裝置13的數(sh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連接裝置13可以是可伸縮的裝置,例如液壓缸,實現(xiàn)調(diào)整盤體11之間的間距;連接裝置13也可以為長度固定的裝置,例如鋼結構支柱。
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根據(jù)作業(yè)面所需要的工藝、人員配置及所需設備的數(shù)量,確定豎井作業(yè)盤的盤體11的數(shù)量,此處以盤體11為兩個來進行舉例說明。通過附著裝置12將每個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從而將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固定在豎井井壁上,作業(yè)人員在每個盤體11上進行作業(yè)。當連接裝置13為可伸縮的裝置時,可以調(diào)整盤體11之間的間距,以適應不同的工作面的作業(yè)要求。
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通過設置至少兩個盤體,每個盤體上設置有附著裝置,附著裝置用于將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至少兩個盤體之間設置有用于將至少兩個盤體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從而可以通過附著裝置將被連接裝置連接在一起的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實現(xiàn)豎井作業(yè)盤的無繩固定。與使用鋼絲繩懸吊作業(yè)盤的方式相比,成本降低;且在豎井延伸或暗豎井施工時,可以直接使用本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請繼續(xù)參照圖1,在上述實施例中,附著裝置12還用于將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
具體地,附著裝置12可以用于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或者將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當連接裝置13為可伸縮的裝置時,豎井作業(yè)盤可以實現(xiàn)邁步上(以往井口方向為上,往井底方向為下)行和邁步下行。以豎井作業(yè)盤有兩層盤體11為例進行說明:邁步下行過程為:上面的盤體11(簡稱:上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下面的盤體11(簡稱:下盤體11)的附著裝置12將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連接裝置13向下伸出一段距離,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下盤體11附著在豎 井井壁上,上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上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連接裝置13向下縮進一段距離,上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上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完成一次邁步下行過程。邁步上行過程為: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下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上盤體11的附著裝置12將上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連接裝置13向上伸出一段距離,上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上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下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連接裝置13向上縮進一段距離,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將下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完成一次邁步上行過程。
進一步地,每個盤體11上設置有至少2個附著裝置12,附著裝置12設置在每個盤體11的表面上,盤體11為圓形,每兩個相鄰的盤體11之間設置有至少2個連接裝置13。
具體地,附著裝置12可以通過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的方式設置在每個盤體11的表面上,例如,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當附著裝置12設置于盤體11的下表面時,可以便于作業(yè)人員在盤體11的上表面上進行操作及放置設備。每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為至少2個,可選的,附著裝置12可以為3個,可以在盡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當附著裝置12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時保持盤體11的平衡。盤體11為圓形,可以與豎井的形狀相適應,方便作業(yè)人員在豎井作業(yè)盤上進行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每兩個相鄰的盤體11之間設置有至少2個連接裝置13,可選的,連接裝置13為4個,也可以在盡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保持盤體11的平衡??蛇x的,至少2個附著裝置12沿盤體11的幾何中心對稱設置,至少2個連接裝置13沿盤體11的幾何中心對稱設置。當盤體11為圓形時,附著裝置12和連接裝置13沿盤體11的圓心對稱設置??梢岳斫獾氖牵街b置12和連接裝置13的數(shù)量越多,豎井工作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越高。
圖3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主視圖,圖5為圖1中附著裝置的左視圖,圖6為圖5的A-A向剖視圖,請同時參照圖1、圖3、圖4、圖5和圖6,在上述實施例中,附著裝置12具體包括:第一缸蓋21、第一缸體22、第二缸蓋23、第一活塞桿24、第一活塞25、油嘴26、碟形彈簧組件27和固定桿28,其中,第一缸蓋21和第二缸蓋23設置在第一缸體22的兩端,油嘴26設置在第一缸蓋21上。第一活塞25設 置在第一缸體22內(nèi)與第一缸體22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第一活塞25將第一缸體22的內(nèi)腔分為壓力油腔29和碟形彈簧組件腔30,第一活塞桿24的一端與第一活塞25連接,第一活塞桿24的另外一端伸出第一缸蓋21。碟形彈簧組件27套設在固定桿28的第一端上,固定桿28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缸體22內(nèi),固定桿28的第二端與第二缸蓋23螺紋配合安裝。
具體地,在附著裝置12中,第一缸蓋21和第二缸蓋23分別設置在第一缸體22的兩端,第一缸蓋21和第二缸蓋23可以通過焊接或者螺紋連接的方式與第一缸體22連接。油嘴26設置在第一缸蓋21上,油嘴26用于進油和回油。
第一活塞25設置在第一缸體22內(nèi),與第一缸體22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第一活塞25將第一缸體22的內(nèi)腔分為壓力油腔29和碟形彈簧組件腔30,壓力油腔29在附著裝置12工作時充滿了壓力油,碟形彈簧組件腔30為碟形彈簧組件27所在的腔。第一活塞桿24的一端與第一活塞25連接,第一活塞桿24的另外一端伸出第一缸蓋21,第一活塞桿24和第一活塞25可以為一體成型。第一活塞桿24伸出第一缸蓋21的一端可以用于與豎井井壁接觸,實現(xiàn)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
碟形彈簧組件27套設在固定桿28的第一端上,碟形彈簧組件27中間有圓孔,通過該圓孔將碟形彈簧組件27套設在固定桿28上。固定桿28的第一端設置在第一缸體22內(nèi),則固定桿28上的碟形彈簧組件27也設置在第一缸體22內(nèi)。固定桿28的第二端與第二缸蓋23螺紋配合安裝,固定桿28的第二端和第二缸蓋23上都設置有螺紋,兩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通過固定桿28和第二缸蓋23之間的螺紋來調(diào)整固定桿28與第二缸蓋23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具體地,可以通過固定桿28的第二端的調(diào)節(jié)孔31來調(diào)整固定桿28和第二缸蓋23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而調(diào)整固定桿28第一端上套設的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當將固定桿28往靠近第一缸蓋21的方向旋轉(zhuǎn)時,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增大;當將固定桿28往遠離第一缸蓋21的方向旋轉(zhuǎn)時,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減小??蛇x的,第一活塞25和第一活塞桿24為中空結構,以與固定桿28配合使用。
附著裝置12的工作過程如下:
通過豎井作業(yè)盤上的液壓泵站給附著裝置12提供液壓油。在最開始工作 時,調(diào)整固定桿28和第二缸蓋23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足夠滿足工作需求,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推動第一活塞25,碟形彈簧組件腔30變大,壓力油腔29變小,第一活塞25推動第一活塞桿24往靠近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直到第一活塞桿24抵靠在豎井井壁上,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使第一活塞桿24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附著裝置12通過第一活塞桿24和豎井井壁之間的摩擦力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當需要將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時,液壓泵站輸出壓力油,通過控制閥組,由油嘴26進入壓力油腔29中,壓力油推動第一活塞25,碟形彈簧組件腔30變小,壓力油腔29變大,第一活塞25帶動第一活塞桿24往遠離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第一活塞桿24離開豎井井壁,附著裝置12將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當需要再次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時,控制閥組控制回油,壓力油從油嘴26流出,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推動第一活塞25,碟形彈簧組件腔30變大,壓力油腔29變小,壓力油腔29中的壓力油從油嘴26流回液壓泵站,第一活塞25推動第一活塞桿24往靠近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直到第一活塞桿24抵靠在豎井井壁上,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使第一活塞桿24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附著裝置12通過第一活塞桿24和豎井井壁之間的摩擦力將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
附著裝置通過碟形彈簧組件的預緊力實現(xiàn)將盤體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液壓泵站輸出壓力油實現(xiàn)將盤體脫離豎井井壁,這使得在液壓泵站及閥組管路出現(xiàn)故障的情況下,盤體仍能夠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提高了豎井作業(yè)盤的可靠性,提高了作業(yè)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請繼續(xù)參照圖1、圖3、圖4、圖5和圖6,附著裝置12還包括有安裝模塊32,用于將附著裝置12設置在盤體11上。安裝模塊32具體包括:安裝板34和兩塊平行設置的立板33,立板33設置在第一缸體22的外壁上,安裝板34設置在立板33上,安裝板34上設置有安裝孔35,安裝孔35用于將附著裝置12安裝在盤體11上。立板33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設置在第一缸體22的外壁上,安裝板34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設置在立板33上。安裝模塊32上的安裝孔35使附著裝置12可以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與盤體11連接。
安裝模塊通過安裝板和立板的設置方式,使得安裝模塊與第一缸體的外 壁連接更牢固,同時,使得附著裝置與盤體的連接更簡單快捷,螺栓連接為可拆卸的連接,實現(xiàn)了附著裝置的重復使用,節(jié)省成本。
進一步地,請繼續(xù)參照圖1、圖3、圖4、圖5和圖6,附著裝置12還包括:襯板36和撐靴37,襯板36設置在第一活塞桿24伸出第一缸蓋21的一端上,襯板36的另外一面上設置有撐靴37,撐靴37的形狀為與豎井井壁的形狀配合的弧形。襯板36與第一活塞桿24的連接方式可以通過在襯板36與第一活塞桿24連接的一面上設置安裝筒38來實現(xiàn),第一活塞桿24插入安裝筒38中實現(xiàn)與襯板36的連接。撐靴37的材質(zhì)可以是橡膠。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活塞桿24與襯板36的連接方式,也可以是在襯板36上設置凸起,將襯板36的凸起插入第一活塞桿24中來實現(xiàn)第一活塞桿24與襯板36的連接。襯板36與撐靴37之間可以通過螺栓連接:在撐靴37上設置沉孔,在沉孔中設置螺栓與襯板36連接。襯板36與撐靴37之間也可以通過澆鑄方式實現(xiàn)連接:在襯板36上設置溝槽,在襯板36上澆上液態(tài)橡膠,凝固后即實現(xiàn)了襯板36與撐靴37的連接。為了保證襯板36的強度,在襯板36與第一活塞桿24連接的一面上設置有加強筋39。
通過在第一活塞桿上設置襯板,在襯板上設置撐靴,可以加大附著裝置與豎井井壁的接觸面積,一方面增大了附著裝置與豎井井壁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減小了附著裝置對豎井井壁的壓強,保護了豎井井壁不受損壞。襯板可以實現(xiàn)對撐靴的支撐。撐靴為與豎井井壁相配合的弧形可以使撐靴與豎井井壁的接觸更充分,摩擦力更大,使附著裝置將盤體附著的強度更大,提高了作業(yè)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圖7為本發(fā)明豎井作業(yè)盤實施例中第一連接裝置的主視圖。請同時參照圖1和圖7,在上述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3可以為第一連接裝置70,第一連接裝置70用于調(diào)節(jié)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的間距。具體地,第一連接裝置70為支柱液壓缸,包括:第二活塞桿72、第二活塞(圖中未示出)、第二缸體71、活塞桿保護套73和缸體保護套74,第二活塞設置在第二缸體71內(nèi)與第二缸體71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第二活塞桿72的一端與第二活塞連接,第二活塞桿72的另外一端伸出第二缸體71,缸體保護套74設置在第二缸體71的外側(cè),活塞桿保護套73設置在第二活塞桿72的外側(cè)?;钊麠U保護套73和缸體保護套74可以為空心方鋼。當液壓泵站輸出壓力油,通過控制閥組, 第一連接裝置70中第二活塞推動第二活塞桿72伸出一個行程;當控制閥組控制回油時,第一連接裝置70中第二活塞帶動第二活塞桿72收縮一個行程?;钊麠U保護套73和缸體保護套74的設置能提高第一連接裝置70的剛度,以及保護第二活塞桿72和第二缸體71不受腐蝕?;钊麠U保護套73設置于缸體保護套74與第二缸體71之間的間隙中,當?shù)诙钊麕拥诙钊麠U72收縮一個行程時,活塞桿保護套73位于第二缸體71與缸體保護套74之間。
上述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3也可以為第二連接裝置(圖中未示出),第二連接裝置為鋼結構支柱。第二連接裝置為長度固定的鋼結構支柱。
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的連接裝置13可以都為第一連接裝置70,或者都為第二連接裝置,或者第一連接裝置70和第二連接裝置都有。
當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的連接裝置13都為鋼結構支柱時,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可以實現(xiàn)將豎井作業(yè)盤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實現(xiàn)豎井作業(yè)盤的無繩懸吊。
當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的連接裝置都為第一連接裝置70時,或者第一連接裝置70和第二連接裝置都有時,上述實施例的豎井作業(yè)盤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將豎井作業(yè)盤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實現(xiàn)豎井作業(yè)盤的無繩懸吊,同時,還能實現(xiàn)豎井作業(yè)盤的邁步下行和邁步上行。
請同時參照圖1、圖3、圖4、圖5、圖6和圖7,當至少兩個盤體11之間的連接裝置都為第一連接裝置70時,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的邁步上行過程為:每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中,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推動第一活塞25,第一活塞25推動第一活塞桿24往靠近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直到撐靴37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附著裝置12將豎井作業(yè)盤附著在豎井井壁上。需要邁步上行時,根據(jù)實際工作情況,最下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或者,還可以是除最上層的盤體11外,其余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具體根據(jù)實際的工作情況及需要的邁步距離來確定。為描述方便,此處以最下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為例來進行說明,其余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中,液壓泵站輸出壓力油,通過控制閥組,由油嘴26進入壓力油腔中,第一活塞25帶動第一活塞桿24往遠離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附著裝置12將其余層的盤體11從豎井井壁上脫離,盤體11間的第一連接裝 置70中第二活塞推動第二活塞桿72向上伸出一個行程,此處,可以是每兩個相鄰的盤體11間的第一連接裝置70都向上伸出一個行程,也可以是不全都向上伸出一個行程,保證至少有一個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上伸出一個行程。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上伸出一個行程后,除最下層盤體11外的其余層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中,控制閥組控制附著裝置12回油,壓力油從油嘴26流出,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推動第一活塞25,壓力油腔29中的壓力油從油嘴26流回液壓泵站,第一活塞25推動第一活塞桿24往靠近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直到撐靴37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附著裝置12將其余層的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最下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使該盤體11脫離豎井井壁,具體過程不再贅述。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上縮回一個行程,最下層的盤體11上附著裝置12使該層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完成一次邁步上行的過程。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豎井作業(yè)盤的邁步下行過程為:每個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中,碟形彈簧組件27上的預緊力推動第一活塞25,第一活塞25推動第一活塞桿24往靠近豎井井壁的方向運動,直到撐靴37抵靠在豎井井壁上,附著裝置12將豎井作業(yè)盤附著在豎井井壁上。需要邁步下行時,根據(jù)實際工作情況,最上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或者,還可以是除最下層的盤體11外,其余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為描述方便,此處以最上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繼續(xù)保持附著在豎井井壁上為例來進行說明。其余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使盤體11脫離豎井井壁,具體過程與上面相同,不再贅述。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下伸出一個行程,其余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使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最上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使該盤體11脫離豎井井壁,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下縮回一個行程,最上層的盤體11上附著裝置12使該層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完成一次邁步下行過程。
當至少兩個盤體11間的連接裝置為第一連接裝置70和第二連接裝置都有時,在邁步上行過程和邁步下行過程中,第一連接裝置70向上伸出或向下縮回來實現(xiàn)邁步。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各層的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的液壓油路控制采用閉鎖,從而,各層盤體11上的附著裝置12不會同時加油壓,即保證了豎井作業(yè)盤中總會有一個盤體11附著在豎井井壁上,提高了作業(yè)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請參照圖1,上述實施例中,豎井作業(yè)盤的盤體11上還設置有喇叭口14,以供作業(yè)人員上下及出渣下料。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