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包括風機本體,所述風機本體包括葉輪,和向葉輪提供動力的電機,和用于容納葉輪的機殼,以及用于向葉輪輸送空氣的進氣管道,和用于連接相關部件的框架。所述進氣管道包括進氣端和送風單元,所述送風單元的隔離管或分割管將葉輪的送風空腔隔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送風通道。所述風機本體的從動裝置的從動圈安裝在葉輪的前盤,其從動軸承安裝在進氣端在機殼內的一端,從而確保了葉輪的葉片滾筒被加長后在高速轉動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送風單元的輔助支架的輔助套安裝在輔助軸承上,所述輔助軸承在隨葉輪的傳動軸高速轉動過程中確保了送風單元的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節(jié)能明顯,抗震性能強,效率高,易于生產(chǎn)。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風機,尤其是一種設置了多個送風道,能夠幫助提高抽氣效率的多葉離心式風機。
技術背景
[0002]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我們應用能源的產(chǎn)品越來越多,我們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進而節(jié)能減排成為現(xiàn)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手段。
[0003]以保溫產(chǎn)品為例,在眾多的產(chǎn)品中有很多是應用真空技術生產(chǎn)的,而隨著極端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的今天,寒冷和炎熱將不可避免的考驗著人們,因而性能良好的保溫產(chǎn)品成為減少應對在這些天氣的最佳選擇。不管是建筑、家電或其它方式的節(jié)能,要在保證性能良好的前提下又能打規(guī)模應用,其成本是關鍵,而成本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生產(chǎn)過程中的能源成本。
[0004]真空制品的保溫性能是目前保溫產(chǎn)品中最好的產(chǎn)品之一,現(xiàn)在沒有大量應用真空產(chǎn)品來提高保溫效率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現(xiàn)有真空抽氣系統(tǒng)的效率太低,耗費的能源成本太大,使生產(chǎn)真空制品的成本價位無法下降。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真空抽氣系統(tǒng)的真空泵或離心式風機的效率太低。
[0005]而離心式風機的效率相對較低的關鍵原因是現(xiàn)有技術離心式風機的葉輪的長度受局限,現(xiàn)有市場的離心式風機的葉輪是以將葉輪的后盤安裝在電機軸上,葉輪的葉片和前盤懸空,葉輪的軸向進氣空腔只有一個的方式制作的,其導致如果加長葉輪的情況下,在高速旋轉過程中其葉片不能以最佳的方式將其上面的動能施加給葉輪中的空氣,因而效率低,能耗高。
[0006]綜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離心式風機效率低,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是其設計局限。
【發(fā)明內容】
[0007]為提離心式風機的效率,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在不增加電機功率的情況下,以加長葉輪的方式來提高風機的效率。
[0008]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來提高風機效率的:
[0009]本發(fā)明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包括風機本體,所述風機本體包括葉輪,和向葉輪提供動力的電機,和機殼,以及用于向葉輪輸送空氣的進氣管道,和用于連接相關部件的框架。
[0010]所述葉輪包括傳動軸、前盤和后盤,以及安裝在前盤和后盤之間的葉片滾筒,和由前盤、后盤和葉片滾筒三者之間形成的圓柱形的送氣空腔,所述后盤安裝在傳動軸上并隨其轉動,所述葉片滾筒由多個葉片組成。
[0011]所述電機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電機的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傳動軸連接;
[0012]所述機殼用于容納葉輪,所述機殼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設置在葉輪的徑向方向,所述機殼安裝在框架上;[0013]所述進氣管道包括進氣端和送風單元,所述進氣端通過固定件安裝在葉輪的送氣空腔的進氣口并機殼連接,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送風單元設置在送氣空腔內,所述送風單元包括隔離管,所述隔離管的管道壁的一端通過支撐骨架與進氣管道的進氣端的管道壁連接,所述隔離管將送風空腔隔離成兩個隔離通風道。所述隔離管將送風空腔隔離成兩個獨立的送風通道,在葉輪的葉片滾筒被加長的情況下有助于將進氣管道的空氣均衡的輸送給葉輪的各個部位,以提高葉輪的效率。
[0014]進一步的,所述風機本體還包括從動裝置,所述從動裝置包括與葉輪的前盤連接的從動圈,和安裝在進氣管道的進氣端在機殼內的一端的從動軸承,所述從動圈與從動軸承連接并與葉輪的軸心保持一致。所述從動裝置用于在增加葉輪的葉片滾筒長度的情況下幫助葉輪的后盤保持葉輪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0015]進一步的,所述隔離通風道內設置有分割管,所述分割管的管道壁通過連接骨架A與所在隔離通風道的隔離管的管道壁連接并將所在隔離通風道分割成兩個分割通風道。如果需要,還可以將分割通風道進一步分成更多的通風道。所述分割管幫助隔離管將送風空腔隔離成多個獨立的送風通道,在葉輪的葉片滾筒被加長的情況下有助于將進氣管道的空氣均衡的輸送給葉片滾筒的各個部位,以提高葉輪的效率。
[0016]進一步的,所述送風單元還包括輔助支架,所述輔助支架包括支撐端和與其連接的輔助套,所述支撐端通過連接骨架B與隔離管或分割管的管道壁連接,所述輔助套與輔助軸承連接,所述輔助軸承的內圈或外圈與葉輪的傳動軸連接并與葉輪的軸心保持一致。所述輔助軸承的外圈或內圈在隨傳動軸轉動過程中,其內圈或外圈將對固定的輔助套進行支撐穩(wěn)定,以在葉輪高速轉動過程中增加送風單元的穩(wěn)定性。
[0017]進一步的,所述葉輪的葉片滾筒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增強箍圈,所述增強箍圈與葉片滾筒周邊的葉片連接并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以在增加葉輪的葉片滾筒長度的情況下增加葉片滾筒的結構強度,來保證加長了的葉片滾筒在高速轉動過程中對剛性強度的要求。所述增強箍圈與葉片滾筒周邊的葉片連接的平面應盡量與葉輪的軸線垂直,以減少葉片滾筒在轉動過程中的阻力,進而減少能耗。
[0018]進一步的,所述進氣管道的進氣端與機殼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確保機殼不會進入進氣管道以外的空氣,來提高風機抽取進氣管道的效率。
[0019]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穿過機殼與電機的軸連接,所述傳動軸和機殼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具有密封性能的軸承,以在不影響傳動軸轉動的同時防止機殼以外的空氣從該處進入機殼內。
[0020]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安裝在機殼內,并使安裝電機的空間與葉輪的空間連通,使傳動軸不必穿過機殼,以減少空氣從機殼外進入機殼內的可能。
[0021]進一步的,所述隔離管為圓柱形管道。
[0022]進一步的,所述分割管為圓柱形管道。
[0023]上述葉輪被加長指的是在現(xiàn)有風機的葉輪的基礎上增加長度。
[0024]進一步的,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獨立送風道的風機還可以用于向地鐵站,礦洞或其它需要強力通風設施的地方。
[002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0026]相對于現(xiàn)有市場的離心式風機,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的葉輪長度可以根據(jù)用戶要求加長,在相同直徑和相同轉速的情況下,葉輪被加長的風機由于送風空腔被隔離成多個獨立的送風通道而更有效的對其葉輪的各個部位均衡的輸送空氣,因而可以最大化的發(fā)揮葉輪被加長的優(yōu)勢,在轉動過程中通過更多的作用點將送風空腔內的空氣更有效的徑向拋送,進而通過出氣口向外排放。即——在既定的排氣量和葉輪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加長的葉輪可以通過對電機減速的辦法來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在電機功率和轉速以及葉輪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加長的葉輪能夠排出更多的排氣量,進而提高了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的效率。連接在葉輪的前盤上的從動圈安裝在從動軸承上,而從動軸承安裝在進氣管道的管道壁的外壁上,使從動裝置在不影響進氣管道進氣空間的情況下,確保加長的葉輪不會在高速轉動過程中失去穩(wěn)定性,葉輪耗費較少的能量能夠提高風機更高的效率,并為設計者提供設計基礎。在葉片滾筒的上設置的增強箍圈將相鄰的葉片之間的連接起來,增加了葉片缸筒的結構強度,強化了葉輪的抗變形強度,防止了加長的葉輪會在高速轉動過程中因離心力變形的可能。在分割管的管道壁與傳動軸之間設置的輔助支架進一步的確保了送風單元的穩(wěn)定性,使送風單元具備一定抗震性能,為其在移動過程中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節(jié)能明顯,穩(wěn)定性好,有保證的提高了離心式風機的效率,其結構簡單,易于生產(chǎn),應用市場廣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中相應的標識指示相應的部位,其中:
[0028]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本發(fā)明的進氣管道一側的側面示意圖。
[0030]圖3是本發(fā)明的電機一側的側面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2]本發(fā)明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包括風機本體I,所述風機本體I包括葉輪6,和向葉輪6提供動力的電機11,和用于約束空氣的機殼7,以及用于向葉輪I輸送空氣的進氣管道,和設置在機殼7上的出氣口 71 ;所述葉輪6包括傳動軸60、前盤63和后盤61,以及安裝在前盤63和后盤61之間的葉片滾筒62,和由前盤63、后盤61和葉片滾筒62三者之間形成的圓柱形的送氣空腔50,所述后盤61安裝在傳動軸60上并隨其轉動,所述葉片滾筒62由多個葉片組成;所述進氣管道包括進氣端3和送風單元5,所述進氣端3通過固定件4安裝在葉輪6的送氣空腔50的進氣口并與框架2和機殼7連接,所述送風單元5設置在送氣空腔50內,所述送風單元5包括隔離管51,所述隔離管51的管道壁的一端通過支撐骨架52與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的管道壁連接,所述隔離管51將送風空腔50隔離成兩個隔離通風道53 ;所述傳動軸60與電機11的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所述出氣口 71設置在葉輪6的徑向方向的機殼7上;所述機殼7安裝在框架2上。所述隔離管51將送風空腔50隔離成兩個獨立的送風通道53,在葉輪6的葉片滾筒62被加長的情況下有助于將進氣管道的空氣均衡的輸送給葉片滾筒62的各個部位,以提高風機本體I的效率。為確保電機11與葉輪直徑的連接穩(wěn)定性,傳動軸上安裝有軸承,所述軸承通過軸承位12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與框架2連接。所述機殼除出氣口 71和進氣管道外,其它部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003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風機本體I還包括從動裝置,所述從動裝置包括與葉輪6的前盤63連接的從動圈81,和安裝在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在機殼7內的一端的從動軸承8,所述從動圈81與從動軸承8連接并與葉輪6的軸心保持一致。所述從動裝置用于在增加葉輪的葉片滾筒62長度的情況下幫助葉輪6的后盤61保持葉輪6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003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隔離通風道53內設置有分割管54,所述分割管的管道壁54通過連接骨架55與所在隔離通風道53的隔離管51的管道壁連接并將所在隔離通風道63分割成兩個分割通風道56。如果需要,還可以將分割通風道56進一步分成更多的通風道。所述分割管54幫助隔離管51將送風空腔50隔離成多個獨立的送風通道,在葉輪6的葉片滾筒62被加長的情況下有助于將進氣管道的空氣進一步的均衡的輸送給葉片滾筒62的各個部位,以提高風機本體I的效率。
[003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送風單元5還包括輔助支架58,所述輔助支架58包括支撐端65和與其連接的輔助套66,所述支撐端65通過連接骨架57與隔離管51或分割管54的管道壁連接,所述輔助套66與輔助軸承64連接,所述輔助軸承64的內圈或外圈與葉輪6的傳動軸60連接并與葉輪6的軸心保持一致。所述輔助軸承64的外圈或內圈在隨傳動軸轉動過程中,其內圈或外圈將對固定的輔助套66進行支撐穩(wěn)定,以在葉輪6高速轉動過程中增加送風單元5的穩(wěn)定性。
[003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葉輪6的葉片滾筒62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增強箍圈68 (未出示),所述增強箍圈68與葉片滾筒62周邊的葉片連接并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以在增加葉片滾筒62長度的情況下增加葉片滾筒62的結構強度,來保證加長了的葉片滾筒62在高速轉動過程中對剛性強度的要求。所述增強箍圈68與葉片滾筒62周邊的葉片連接的平面應盡量與葉輪6的軸線垂直,以減少葉輪6在轉動過程中的阻力,進而減少能耗。
[003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與機殼7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確保機殼7不會進入進氣管道以外的空氣,來提高風機本體抽取進氣管道的效率。
[003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傳動軸60穿過機殼7與電機11的軸連接,所述傳動軸60和機殼7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具有密封性能的軸承,以在不影響傳動軸60轉動的同時防止機殼7以外的空氣從該處進入機殼7內。
[003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電機11安裝在機殼7內,并使安裝電機11的空間與葉輪6的空間連通,使傳動軸60不必穿過機殼7,以減少空氣從機殼7外進入機殼7內的可能。
[004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隔離管51為圓柱形管道,以更均勻的將進氣管道的空氣輸送給葉片滾筒62的各個部位。
[004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分割管54為圓柱形管道,以更均勻的將進氣管道的空氣輸送給葉片滾,62的各個部位。
[0042]上述葉輪被加長指的是在現(xiàn)有風機的葉輪的基礎上增加長度。[0043]當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應用在真空抽氣系統(tǒng)時,將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與抽氣腔室連接,將風機本體I的出氣口 71與排氣管道連接并在排氣管道設置反回流裝置,所述反回流裝置用于防止外部的空氣從該裝置部位向機殼內流動。
[0044]需要抽氣時,啟動電機11,與電機11的軸連接的傳動軸60在隨電機轉動過程中帶動葉輪6的后盤61轉動,后盤61將帶動葉片滾筒62轉動,在轉動過程中,與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的管道壁連接的送風單元5將會把進氣管道內的空氣均勻的輸送到葉片滾筒62從前盤63到后盤61之間的各個部位,進而使葉片滾筒62的葉片最大化的應用電機11傳遞給它們的動能,葉片滾筒62的葉片將所在位置的空氣徑向向周邊拋送,這時機殼7內葉輪以外的位置的空氣壓力將增大,進而從反回流裝置處向出氣管道的另一端排氣。
[0045]在葉輪6隨電機11高速轉動的過程中,從動裝置的從動軸承8將在損耗很小的能耗的情況下確保與其連接的從動圈81的穩(wěn)定性,進而增加了與從動圈81連接的葉輪6在高速轉動過程中的抗震性能。
[0046]在葉輪6隨電機11高速轉動的過程中,與送風單元5的分割管54的管道壁連接的輔助支架58的輔助套66在輔助軸承64的作用基礎上,在不影響葉輪6轉動的情況下,確保了送風單元在風機本體工作過程中的抗震性能。
[0047]本發(fā)明的風機本體在設置了從動裝置和輔助支架后,為含有多個獨立送風通道的葉輪的進氣空腔提供了可靠的支撐基礎,進而使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的實際應用提供了保證。
[0048]進一步的,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獨立送風道的風機還可以用于向地鐵站,礦洞或其它需要強力通風設施的地方。
[0049]本發(fā)明的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效率高,抗震性強,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并能夠規(guī)模化生產(chǎn)。
[0050]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主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包括風機本體(I ),所述風機本體(1)包括葉輪(6),和向葉輪(6 )提供動力的電機(11),和機殼(7 ),以及用于向葉輪(6 )輸送空氣的進氣管道,和用于連接相關部件的框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輪(6)包括傳動軸(60)、前盤(63)和后盤(61),以及設置在前盤(63)和后盤(61)之間的葉片滾筒(62),和由前盤(63)、后盤(61)和葉片滾筒(62)三者之間形成的圓柱形的送氣空腔(50),所述后盤(61)安裝在傳動軸(60)上并隨其轉動,所述葉片滾筒(62)由多個葉片組成; 所述電機(11)固定在框架(2)上,所述電機(11)的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傳動軸(60)連接; 所述機殼(7)用于容納葉輪(6),所述機殼(7)上設置有出氣口(71),所述出氣口(71)設置在葉輪(6)的徑向方向,所述機殼(7)安裝在框架(2)上; 所述進氣管道包括進氣端(3 )和送風單元(5 ),所述進氣端(3 )通過固定件(4 )安裝在葉輪(6)的送氣空腔(50)的進氣口并和機殼(7)連接,所述固定架(4)固定在框架(2)上,所述送風單元(5)設置在送氣空腔(50)內,所述送風單元(5)包括隔離管(51),所述隔離管(51)的一端通過支撐骨架(52)與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的管道壁連接,所述隔離管(51)的管道壁將送風空腔(50)隔離成兩個隔離通風道(5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本體(1)還包括從動裝置,所述從動裝置包括與葉片滾筒(62)連接的前盤(63)連接的從動圈(81 ),和安裝在進氣管道的進氣端(3)在機殼(7)內的一端的從動軸承(8),所述從動圈(81)與從動軸承(8)連接并與葉輪(6)的軸心保持一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通風道(53)內設置有分割管(54),所述分割管(54)的管道壁通過連接骨架(55)與所在隔離通風道(53)的隔離管(51)的管道壁連接并將所在隔離通風道(63)分割成兩個分割通風道(5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單元(5 )還包括輔助支架(58 ),所述輔助支架(58 )包括支撐端(65 )和與其連接的輔助套(66 ),所述支撐端(65)通過連接骨架(57)與隔離管(51)或分割管(54)的管道壁連接,所述輔助套(66)與輔助軸承(64)連接,所述輔助軸承(64)的內圈或外圈與葉輪(6)的傳動軸(60)連接并與葉輪(6)的軸心保持一致。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滾筒(62)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增強箍圈(68),所述增強箍圈(68)與葉片滾筒(62)周邊的葉片連接并保持在一個平面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道與機殼(7)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密封圈(9)。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60 )穿過機殼(7 )與電機(11)的軸連接,所述傳動軸(60 )和機殼(7 )的結合部位安裝有具有密封性能的軸承。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1)安裝在機殼(7)內。
9.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管(51)為圓柱形管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含有多個送風通道的風機,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管(54)為圓柱形管道。
【文檔編號】F04D29/44GK103967815SQ20141012054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徐傳賓 申請人:開縣人人有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