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液壓系統(tǒng)及掘進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24409閱讀:2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系統(tǒng)及掘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液壓系統(tǒng)及安裝有該液壓系統(tǒng)的掘進機。
      背景技術
      目前,液壓系統(tǒng)通常設置有控制執(zhí)行機構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多路閥,但有些不需要調速的執(zhí)行機構也同樣使用相同的控制油路,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掘進機采用的液壓控制裝置大多是為負載敏感多路閥,用于控制執(zhí)行機構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其控制方式為手動控制或液壓先導控制。負載敏感多路閥采用分片式結構,每一個多路閥提供一路液壓油。液壓油的流量由主閥芯的開口面積和由壓力補償器決定的主閥芯壓差決定。 采用分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的液壓系統(tǒng)控制鏟板油缸、后支撐油缸等不需要調速的機構,造成液壓系統(tǒng)效率低、回路復雜、元件成本高等缺點。因此,如何針對現(xiàn)有液壓系統(tǒng)進行改進,以便解決現(xiàn)有液壓系統(tǒng)復效率低、回路復雜、元件成本高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液壓系統(tǒng)及掘進機,以解決現(xiàn)有液壓系統(tǒng)復效率低、回路復雜、元件成本高的問題。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系統(tǒng),包括用于控制需要調速的第一動作機構工作的比例換向閥組;用于控制不需要調速的第二動作機構工作的開關換向閥組。進一步地,所述比例換向閥組包括第一進油油路;第一先導壓力油路;第一回油油路;第一負載反饋油路;第一泄油油路;第一工作油路;以及,與所述第一進油油路、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和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的節(jié)流調速組件;節(jié)流調速組件通過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對第一進油油路進行節(jié)流調速控制;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所述第一泄油油路、所述第一工作油路和所述節(jié)流調速組件連通的第一換向組件;第一換向組件通過對節(jié)流調速組件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一工作油路的控制。進一步地,所述節(jié)流調速組件包括壓力補償器,所述壓力補償器包括進油口、出油口、第一補償油路和和第二補償油路,所述壓力補償器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進油油路連通;液控比例流量閥,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包括進油口、出油口、控制油口和泄油口,所述壓力補償器的第一補償油路和第二補償油路分別連通在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進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進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器出油口連通;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用于調節(jié)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流量的電磁比例減壓閥;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包括進油口、出油口和電磁控制端,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的出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的電磁控制端外接控制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的第一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第一電磁換向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一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二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第三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四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包括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邏輯閥的控制油口、所述第二邏輯閥的控制油口、所述第三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一液壓換向閥,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或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 電磁換向閥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為三位四通電磁閥;和/或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液動閥;和/或所述第一負載反饋油路上設有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出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開關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進油油路;第二回油油路;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第二泄油油路;第二工作油路;以及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的調速閥,所述調速閥用于調節(jié)第二進油油路流量,使第二動作機構工作速度穩(wěn)定;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所述第二回油油路、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所述第二泄油油路和所述第二工作油路連通的第二換向組件,第二換向組件通過對調速閥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二工作油路的控制。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包括第一負反饋油管和第二負反饋油管;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一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0054]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二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三單向閥,所述第三單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調速閥連通的第二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電磁換向閥組。進一步地,所述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電磁換向閥和第三電磁換向閥;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五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五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六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六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第七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七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八邏輯閥,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八邏輯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包括兩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包括與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協(xié)同工作的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其中,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第一工作狀態(tài)包括,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第二工作狀態(tài)包括,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的控制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為二位四通電磁閥,和/或[0071]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為二位四通電磁閥。進一步地,所述開關換向閥組還包括第二先導壓力油路;所述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四電磁換向閥;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二液壓換向閥,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調速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或與所述調速閥出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包括控制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 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為三位四通電磁閥;和/或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為三位四通液動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掘進機,所述掘進機設有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tǒng)。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動作機構包括截割頭升降、回轉油缸、行走馬達;所述第二動作機構包括伊板和后支撐架。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系統(tǒng),包括用于控制需要調速的第一動作機構工作的比例換向閥組;用于控制不需要調速的第二動作機構工作的開關換向閥組。將動作機構分成兩類,一類是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一動作機構,第一動作機構通過比例換向閥組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第一動作機構,另一類是不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二動作機構,第二動作機構通過開關換向閥組控制,實現(xiàn)第二動作機構平穩(wěn)工作,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現(xiàn)有液壓系統(tǒng)復效率低、回路復雜、元件成本高的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的液壓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的液壓原理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的液壓原理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的液壓原理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單向閥;11、第二單向閥;12、第三單向閥;21、第一邏輯閥;22、第二邏輯閥;23、第三邏輯閥;24、第四邏輯閥;25、第五邏輯閥;26、第六邏輯閥;27、第七邏輯閥;28、第八邏輯閥;3、電磁比例減壓閥;4、壓力補償器;5、液控比例流量閥;6、第一電磁換向閥;61、第四電磁換向閥;7、第二電磁換向閥;71、第三電磁換向閥;8、調速閥;9、第一液壓換向閥;91、第二液壓換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指出,本部分中對具體結構的描述及描述順序僅是對具體實施例的說明,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限制作用。由于本實用新型是由比例換向閥組和開關換向閥組組合而成,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比例換向閥組和開關換向閥組各兩種方案;所以可以組合成四種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下面主要針對比例換向閥組和開關換向閥組的各個方案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系統(tǒng),包括用于控制需要調速的第一動作機構工作的比例換向閥組;用于控制不需要調速的第二動作機構工作的開關換向閥組。將動作機構分成兩類,一類是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一動作機構,第一動作機構通過比例換向閥組控制,可以通過調節(jié)比例換向閥組的節(jié)流調速元件來調節(jié)第一動作機構的工作速度。另一類是不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二動作機構,第二動作機構通過開關換向閥組控制,基本上能實現(xiàn)按照預定的速度平穩(wěn)動作,其需要的元件成本低,使用壽命長;整個動作機構分開控制,使液壓系統(tǒng)效率高、回路簡單,元件成本低??梢愿鶕?jù)現(xiàn)有的比例換向閥組合開關換向閥組進行組合,并對第一動作機構和第二動作機構分開進行液壓控制,其中,如圖I所示,圖中為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的原理示意圖,圖中所示的兩個并聯(lián)的比例換向閥組,實線為傳動液壓油線路,虛線為控制液壓油線路,其中每個比例換向閥組包括第一進油油路,第一進油油路與進油口 P連通;第一先導壓力油路,第一先導壓力油路與先導壓力油口 Pi連通;第一回油油路,第一回油油路與回油口 T連通;第一負載反饋油路,第一反饋油路與反饋油口 Ls連通;第一泄油油路,第一泄油油口與泄油油口 Tl連通;第一工作油路,第一工作油路與工作油口 Al和BI連通;以及與第一進油油路、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和第一泄油油路連通的節(jié)流調速組件;節(jié)流調速組件通過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對第一進油油路進行節(jié)流調速控制;與第一回油油路、述第一泄油油路、第一工作油路和節(jié)流調速組件連通的第一換向組件。第一換向組件通過對節(jié)流調速組件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一工作油路的控制。[0097]其中節(jié)流調速組件可以為本領域常用的調速元件,第一換向組件可以為本領域常用的換向元件;其中,在液壓系統(tǒng)的回油中含有較多的雜質,在回油油路中設置節(jié)流調速組件,容易出現(xiàn)閥芯卡滯等故障,系統(tǒng)的抗污染能力差,本實用新型液壓系統(tǒng)的進油處設置節(jié)流調速組,在出油處不設置節(jié)流調速組件,提高了液壓系統(tǒng)抗污染能力。液壓系統(tǒng)的調速元件和換向元件分離,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如圖I所示,節(jié)流調速組件包括壓力補償器4、液控比例流量閥5和電磁比例減壓閥3。其中,壓力補償器4包括進油口、出油口、第一補償油路和和第二補償油路,壓力補償器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進油油路連通。液控比例流量閥5包括進油口、出油口、控制油口和泄油口,所述壓力補償器4的第一補償油路和第二補償油路分別連通在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進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 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進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器出油口連通;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電磁比例減壓閥3用于調節(jié)液控比例流量閥5流量,電磁比例減壓閥3包括進油口、出油口和電磁控制端,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進油口與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出油口與液控比例流量閥的控制油口連通,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電磁控制端外接控制器(圖中未示出);電磁比例減壓閥能夠精確調節(jié)液控比例流量閥的流量。另外,第一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連通的第一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第一電磁換向閥6。如圖I所示,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一邏輯閥21,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第一邏輯閥21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二邏輯閥22,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第三邏輯閥23,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四邏輯閥24,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與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與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和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0107]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圖I中第一電磁換向閥6為三位四通電磁閥;第一電磁換向閥6處于中位時是第一工作狀態(tài),A1、B1液壓回路關閉;第一電磁換向閥6處于左位時為第二工作狀態(tài),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 ;第一電磁換向閥6處于右位時為第三工作狀態(tài),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另外,如圖2為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的原理示意圖,圖中節(jié)流調速組件結構與方案一的結構相同,第一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連通的第一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第一電磁換向閥6。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一液壓換向閥9,其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與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與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第一液壓換向閥9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連通,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第一電磁換向閥6通過控制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來控制第一液壓換向閥9進入不同工作狀態(tài),如圖2所示,第一電磁換向閥6為三位四通電磁閥;第一液壓換向閥9為三位四通液動閥;在第一電磁換向閥6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中位),第一液壓換向閥9進入第一工作狀態(tài)(處于中位),A1、B1液壓回路關閉;在第一電磁換向閥6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上位),第一液壓換向閥9進入第二工作狀態(tài)(處于右位),A1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 ;在第一電磁換向閥6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下位),第一液壓換向閥9進入第三工作狀態(tài)(處于左位),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其中,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還可以連通第一進油油路來代替連通第一先導壓力油路,以實現(xiàn)對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控制。因為方案二中第一電磁換向閥6通過外接油路控制第一液壓換向閥9,需要的油壓小,所以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可以連通第一進油油路也可以連通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如圖3所示,圖3為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中包括兩個開關換向閥組,其中,一個開關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進油油路,第二進油油路連通進油油口 P ;第二回油油路,第二回油油路連通回油口 T ;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第二負載反饋油路連通反饋油·口 Ls ;第二泄油油路,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泄油口 Tl ;第二工作油路,第二工作油路連通工作油口 A3和B3,以及與第二進油油路連通的調速閥8,所述調速閥8用于調節(jié)第二進油油路流量,使第二動作機構工作速度穩(wěn)定;與第二進油油路、第二回油油路、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第二泄油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連通的第二換向組件,第二換向組件通過對調速閥8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二工作油路的控制。其中,如圖3所示,第二負載反饋油路包括第一負反饋油管和第二負反饋油管;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一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二單向閥11,第二單向閥11的進油口與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二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三單向閥12,第三單向閥12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路連通。通過反饋油路反饋壓力信號。其中,如圖3所示,第二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調速閥8連通的第二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電磁換向閥組。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電磁換向閥7和第三電磁換向閥71 ;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五邏輯閥25,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五邏輯閥25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六邏輯閥26,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第七邏輯閥27,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七邏輯閥27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八邏輯閥28,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第二電磁換向閥7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25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27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包括兩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五邏輯閥25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七邏輯閥27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出油口與第七邏輯閥27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出油口與第五邏輯閥25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與第二進油油路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與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包括與第二電磁換向閥7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協(xié)同工作的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其中,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一工作狀態(tài)包括,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通過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 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二工作狀態(tài)包括,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通過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通過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如圖3所示,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電磁換向閥7和第三電磁換向閥71 ;第二電磁換向閥7為二位四通電磁閥,第三電磁換向閥71也為二位四通電磁閥;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和第三電磁換向閥71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協(xié)同工作,使電磁換向閥組保持三種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其中,電磁換向閥組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為,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的協(xié)同工作,此時A3、B3液壓回路關閉;電磁換向閥組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為,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與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的協(xié)同工作,B3此時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 ;電磁換向閥組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為,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的協(xié)同工作,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如圖4所示,圖為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的原理示意圖,圖中開關換向閥組的調速閥8結構不變,第二換向組件包括與所述調速閥8連通的第二液壓換向單元;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電磁換向閥組。其中,開關換向閥組還包括第二先導壓力油路;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四電磁換向閥61 ;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第二液壓換向閥91,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連通,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連通。第四電磁換向閥61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與第二先導壓力油路連通,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第四電磁換向閥61包括控制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通過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 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第四電磁換向閥61通過控制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來控制第二液壓換向閥91進入不同工作狀態(tài),如圖2所示,第四電磁換向閥61為三位四通電磁閥;第二液壓換向閥91為三位四通液動閥;在第四電磁換向閥61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中位)(方位以圖中所示方向為準),第二液壓換向閥91進入第一工作狀態(tài)(處于中位),A3、B3液壓回路關閉;在第四電磁換向閥61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上位),第二液壓換向閥91進入第二工作狀態(tài)(處于右位),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 ;在第四電磁換向閥61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情況下(處于下位),第二液壓換向閥91進入第三工作狀態(tài)(處于左位),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第四電磁換向閥61進油口還可以連通第二進油油路來代替連通第四先導壓力油路,以實現(xiàn)對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控制。因為實施例二中第四電磁換向閥61進油口通過外接油路控制第二液壓換向閥91,需要的油壓小,所以第四電磁換向閥61可以連通第二進油油路也可以連通第二先導壓力油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為,利用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進行組合,其具體組成結構中的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的結構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為,利用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進行組合,其具體組成結構中的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的結構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為,利用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進行組合,其具體組成結構中的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的結構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為,利用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進行組合,其具體組成結構中的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二)與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的結構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說明,在此不再贅述。。其具體原理為如下液壓系統(tǒng)的主要液壓控制部分采用集中閥塊方式。集中閥塊的液壓回路數(shù)量根據(jù)對應執(zhí)行機構的數(shù)量確定。具有兩個液壓回路的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的原理如圖I所示,每一個比例換向閥組包括第一單向閥I、邏輯閥2、電磁比例減壓閥3、壓力補償器4、液控比例流量閥5、第一電磁換向閥6,其外接油口負載反饋油口 LS、先導壓力油口 P1、主進油口 P、主回油口 T、泄油口 Tl、工作油口 A1、B1。比例換向閥組方案一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圖I所示,圖中實線為傳動液壓油線路,虛線為控制液壓油線路,經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過過濾器后到達比例換向閥組的進油口 P,液壓油流至比例換向閥組每一個回路的壓力補償器4進油口,壓力補償器4確定了液控比例流量閥5進油口和出油口的壓降,從而使流經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流量只與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輸出壓力相關,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輸出壓力由輸入電流確定,從而使液壓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比例控制特性。四個邏輯閥(第一邏輯閥21、第二邏輯閥22、第三邏輯閥23和第四邏輯閥24)和一個第一電磁換向閥6組成開關式液壓換向閥,液控比例流量閥5輸出的液壓油通過邏輯閥,由第一電磁換向閥6控制四個邏輯閥的通斷。第一電磁換向閥6處于中位時(方位以圖中所示方向為準),四個邏輯閥全部關閉,液壓回路關閉。當?shù)谝浑姶艙Q向閥6處于左位時,第二邏輯閥22和第三邏輯閥23導通,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當?shù)谝浑姶艙Q向閥6處于右位時,第一邏輯閥21和第四邏輯閥24導通,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第一單向閥I進油口與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出油口相連,用于得到不同執(zhí)行機構液壓回路的最高工作壓力,作為LS反饋壓力信號。具有兩個回路的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一的原理如圖2所示,每一個開關換向閥組包括第二單向閥11、第三單向閥12 ;四個邏輯閥(第五邏輯閥25、第六邏輯閥26、第七邏輯閥27和第八邏輯閥28)、第二電磁換向閥7、第三電磁換向閥71、調速閥8。其外接油口包括負載反饋油口 LS、進油口 P、回油口 T、泄油口 Tl、工作油口 A3、B3。開關換向閥組的方案一工作原理如下如圖3所示,圖中實線為傳動液壓油線路,虛線為控制液壓油線路,經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過過濾器后到達開關換向閥組的進油口 P,液壓油流至開關換向閥組的調速閥8,每一個液壓回路流量大小由調速閥8調節(jié),從而確定相應執(zhí)行機構的運動速度。液壓回路的換向由四個邏輯閥(第五邏輯閥25、第六邏輯閥26、第七邏輯閥27和第八邏輯閥28)和兩個電磁換向閥(第二電磁換向閥7、第三電磁換向閥71)完成,當兩個電磁換向閥同時不通電時,液壓回路關閉。當?shù)诙姶艙Q向閥7通電、第三電磁換向閥71不通電時,第五邏輯閥25和第八邏輯閥28導通,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當?shù)谌姶艙Q向閥71通電、第二電磁換向閥7不通電時,第六邏輯閥26和第七邏輯閥27導通,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第一單向閥I和第二單向閥11進油端口分別與執(zhí)行機構的工作油口 A3、B3相連,用于得到不同執(zhí)行機構液壓回路的最高工作壓力,作為LS反饋壓力信號。[0157]如圖2所示,比例換向閥組在方案二中用第一液壓換向閥9代替四個邏輯閥,同樣可以實現(xiàn)液壓回路的換向功能。其具體原理為如圖2所示,圖中實線為傳動液壓油線路,虛線為控制液壓油線路,經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過過濾器后到達比例換向閥組的第一進油口 P,液壓油流至比例換向閥組每一個回路的壓力補償器4進油口,壓力補償器4確定了液控比例流量閥5進油口和出油口的壓降,從而使流經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流量只與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輸出壓力相關,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輸出壓力由輸入電流確定,從而使液壓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比例控制特性。液壓回路的換向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6控制第一液壓換向閥9實現(xiàn),當?shù)谝浑姶艙Q向閥6處于中位時(方位以圖中所示方向為準),第一液壓換向閥9處于中位,液壓回路關閉。當?shù)谝浑姶艙Q向閥6處于上位時,第一液壓換向閥9處于右位,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當?shù)谝浑姶艙Q向閥6處于下位時,第一液壓換向閥9處于左位,BI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l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如圖4所示,開關換向閥組方案二中用第二液壓換向閥91代替四個邏輯閥,同樣可以實現(xiàn)液壓回路的換向功能。其具體原理為如圖4所示,圖中實線為傳動液壓油線路,虛線為控制液壓油線路,經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過過濾器后到達開關換向閥組的進油口 P,液壓油流至開關換向閥組的調速閥8,每一個液壓回路流量大小由調速閥8調節(jié),從而確定相應執(zhí)行機構的運動速度。液壓回路的換向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7控制第二液壓換向閥91實現(xiàn),當?shù)诙姶艙Q向閥7處于中位時(方位以圖中所示方向為準),第二液壓換向閥91處于中位,液壓回路關閉。當?shù)诙姶艙Q向閥7處于上位時,第二液壓換向閥91處于右位,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當?shù)诙姶艙Q向閥7處于下位時,第二液壓換向閥91處于左位,B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進油口,A3 口為執(zhí)行機構的回油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掘進機,掘進機上設置有上述液壓系統(tǒng)。由于上述液壓系統(tǒng)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設有該液壓系統(tǒng)的掘進機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效果,其它部件的結構與上述實施例類似;其具體實施過程與上述實施例類似,茲不贅述。其中掘進機中第一動作機構包括截割頭升降、回轉油缸、行走馬達;第二動作機構包括伊板和后支撐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控制需要調速的第一動作機構工作的比例換向閥組; 用于控制不需要調速的第二動作機構工作的開關換向閥組。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換向閥組包括 第一進油油路; 第一先導壓力油路; 第一回油油路; 第一負載反饋油路; 第一泄油油路; 第一工作油路;以及, 與所述第一進油油路、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和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的節(jié)流調速組件;節(jié)流調速組件通過第一先導壓力油路對第一進油油路進行節(jié)流調速控制; 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所述第一泄油油路、所述第一工作油路和所述節(jié)流調速組件連通的第一換向組件;第一換向組件通過對節(jié)流調速組件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一工作油路的控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節(jié)流調速組件包括 壓力補償器(4),所述壓力補償器(4)包括進油口、出油口、第一補償油路和和第二補償油路,所述壓力補償器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進油油路連通; 液控比例流量閥(5),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包括進油口、出油口、控制油口和泄油口,所述壓力補償器(4)的第一補償油路和第二補償油路分別連通在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進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進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器出油口連通;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 用于調節(jié)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流量的電磁比例減壓閥(3);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3)包括進油口、出油口和電磁控制端,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3)的出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電磁比例減壓閥(3 )的電磁控制端外接控制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向組件包括 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的第一液壓換向單元; 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第一電磁換向閥(6 )。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 第一邏輯閥(21),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 第二邏輯閥(22),其第一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 第三邏輯閥(23),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 第四邏輯閥(24),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 )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 )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 )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三種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 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 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邏輯閥(22)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三邏輯閥(23)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邏輯閥(21)的控制油口和所述第四邏輯閥(24)的控制油口連通。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換向單元包括 第一液壓換向閥(9),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與所述第一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 )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 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 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回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進油口連通;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或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一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 在 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6)為三位四通電磁閥;和/或 所述第一液壓換向閥(9)為三位四通液動閥;和/或 所述第一負載反饋油路上設有第一單向閥(I ),所述第一單向閥(I)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比例流量閥(5 )的出油口連通。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換向閥組包括 第二進油油路; 第二回油油路; 第二負載反饋油路; 第二泄油油路; 第二工作油路;以及 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的調速閥(8),所述調速閥(8)用于調節(jié)第二進油油路流量,使第二動作機構工作速度穩(wěn)定; 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所述第二回油油路、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所述第二泄油油路和所述第二工作油路連通的第二換向組件,第二換向組件通過對調速閥(8)輸出的油路進行換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第二工作油路的控制。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包括第一負反饋油管和第二負反饋油管; 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一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二單向閥(11),所述第二單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 所述第二負載反饋油路的第二反饋油管上設置有第三單向閥(12),所述第三單向閥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向組件包括 與所述調速閥(8)連通的第二液壓換向單元; 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連通的電磁換向閥組。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二電磁換向閥(7)和第三電磁換向閥(71); 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 第五邏輯閥(25),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五邏輯閥(25)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第六邏輯閥(26),其第一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 第七邏輯閥(27),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七邏輯閥(27)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二油口連通; 第八邏輯閥(28),其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的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連通;其中 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25)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27)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包括兩種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25)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 )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27 )的控制油口連通;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七邏輯閥(27)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 )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五邏輯閥(25 )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包括與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 )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協(xié)同工作的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其中, 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一工作狀態(tài)包括,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 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第二工作狀態(tài)包括,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八邏輯閥(28)的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六邏輯閥(26)的控制油口連通。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磁換向閥(7)為二位四通電磁閥,和/或 所述第三電磁換向閥(71)為二位四通電磁閥。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關換向閥組還包括第二先導壓力油路; 所述電磁換向閥組包括第四電磁換向閥(61); 所述第二液壓換向單元包括 第二液壓換向閥(91 ),包括進油口、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與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包括三個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 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 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回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進油口連通; 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包括進油口、泄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先導壓力油路連通或與所述調速閥(8)出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與所述第二泄油油路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包括控制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執(zhí)行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 在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連通; 在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 在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進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一控制油口連通;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泄油口通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的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的第二控制油口連通。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電磁換向閥(61)為三位四通電磁閥;和/或 所述第二液壓換向閥(91)為三位四通液動閥。
      15.一種掘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掘進機設有權利要求1-14任一項所述液壓系統(tǒng)。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掘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動作機構包括截割頭升降、回轉油缸、行走馬達; 所述第二動作機構包括鏟板和后支撐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液壓系統(tǒng)及掘進機。其中,一種液壓系統(tǒng),包括用于控制需要調速的第一動作機構工作的比例換向閥組;用于控制不需要調速的第二動作機構工作的開關換向閥組。將動作機構分成兩類,一類是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一動作機構,第一動作機構通過比例換向閥組控制,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第一動作機構,另一類是不需要調節(jié)工作速度的第二動作機構,第二動作機構通過開關換向閥組控制,實現(xiàn)第二動作機構平穩(wěn)工作,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現(xiàn)有液壓系統(tǒng)復效率低、回路復雜、元件成本高的問題。
      文檔編號F15B11/04GK202707654SQ2012203162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日
      發(fā)明者陳鍔, 楊文林, 閆炳雷, 劉文東 申請人: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