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沖床插件控制兩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控制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沖床用插件控制兩個沖孔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0002]傳統(tǒng)的平板沖床在控制兩個沖孔缸時,多用電液比例閥或者插件(二通插裝閥)控制。但前者成本較高,且內(nèi)泄較大;后者多用三插件控制一個油缸,成本也不低,且管路比較復(fù)雜。
【實(shí)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shí)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沖床插件控制兩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使其管路簡單,成本低。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shí)用新型包括低壓油管、高壓油管、回油管、沖孔油缸I和沖孔油缸II,還包括有二通插裝閥1、二通插裝閥I1、二通插裝閥II1、二通插裝閥IV、二通插裝閥V、高壓單向閥、換向閥I和換向閥II,換向閥I和換向閥II均為P型三位四通換向閥,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油口與其B 口相通,沖孔油缸I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II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II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II之間的油路上,沖孔油缸II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V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V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I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V之間的油路上,高壓油管通過高壓單向閥接二通插裝閥I的B 口,二通插裝閥II的A 口和二通插裝閥V的A 口均接二通插裝閥I的B 口,換向閥I的P 口和換向閥II的P口接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油口或B 口,換向閥I的A 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I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III的控制油口,換向閥II的A 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V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V的控制油口,二通插裝閥I的A 口、沖孔油缸I的下腔和沖孔油缸II的下腔均接低壓油管。
[0005]為了進(jìn)一步的提高沖孔速度,所述的低壓油管上設(shè)有蓄能器和低壓單向閥,蓄能器位于低壓單向閥與沖孔油缸I或沖孔油缸II或二通插裝閥I之間的油路上。
[0006]本實(shí)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shí)用新型利用五個二通插裝閥控制兩個沖孔油缸,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節(jié)省了一個二通插裝閥,并且簡化了管路,成體較低,使用本系統(tǒng)的沖床在沖孔時,能產(chǎn)生差動,提高沖孔速度,兩個沖孔油缸能夠自由切換使用,通過兩個P型三位四通換向閥用來切換工作油缸,這樣只用一個集成塊來控制,可大大節(jié)省空間和成本。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原理圖;
[0008]圖中:1、低壓油管,2、高壓油管,3、回油管,4、低壓單向閥,5、高壓單向閥,6、蓄能器,7、沖孔油缸I,8、二通插裝閥I,9、二通插裝閥II,10、二通插裝閥III,11、換向閥I,12、沖孔油缸II,13、二通插裝閥V,14、二通插裝閥VI,15、換向閥II。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的一種沖床插件控制兩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低壓油管1、高壓油管2、回油管3、沖孔油缸I 7、沖孔油缸II 12、二通插裝閥I 8、二通插裝閥II 9、二通插裝閥III 10、二通插裝閥IV 14、二通插裝閥V 13、低壓單向閥4、高壓單向閥5、換向閥I 11和換向閥II 15,換向閥I 11和換向閥II 15均為P型三位四通換向閥,P型表示換向型的中位狀態(tài),兩換向閥均包括P、A、B和T四個油口,P 口表示進(jìn)油口,A 口和B 口表示工作油口,T 口表示回油口。所有二通插裝閥均包括控制油口和A、B兩個工作油口。二通插裝閥I 8的控制油口與其B 口相通,沖孔油缸I 7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II 10接回油管3,二通插裝閥II 9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 7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II 10之間的油路上,沖孔油缸II 12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V 14接回油管3,二通插裝閥V 13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I 12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V 14之間的油路上,高壓油管2通過高壓單向閥5接二通插裝閥I 8的B口,二通插裝閥II 9的A 口和二通插裝閥V 13的A 口均接二通插裝閥I 8的B 口,換向閥I 11的P 口和換向閥II 15的P 口接二通插裝閥I 8的控制油口或B 口,換向閥I 11的A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I 9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III 10的控制油口,換向閥II 15的A 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V 14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V 13的控制油口,二通插裝閥I 8的A 口、沖孔油缸I 7的下腔和沖孔油缸II 12的下腔均接低壓油管I。低壓油管I上設(shè)有蓄能器6和低壓單向閥4,蓄能器6位于低壓單向閥4與沖孔油缸I 7之間的油路上。
[0010]工作原理
[0011]如圖1所示,低壓油管連接上低壓泵,高壓油管上連接上高壓泵,換向閥I 11和換向閥II 15處于中位,開機(jī)后低壓泵向系統(tǒng)供油(此時高壓泵卸荷),液壓油經(jīng)低壓油管I和低壓單向閥4后,進(jìn)入蓄能器6、沖孔油缸I 7的下腔和沖孔油缸II 12的下腔。同時二通插裝閥I 8也會打開,低壓油路的油進(jìn)入高壓油路,至高壓單向閥5后封閉。由于換向閥I 11和換向閥II 15中位機(jī)能為P型,二通插裝閥II 9、二通插裝閥III 10、二通插裝閥IV 14、二通插裝閥V 13都關(guān)閉。等蓄能器6充滿油后,系統(tǒng)低壓建立,低壓也卸荷。
[0012]沖孔油缸I 7沖孔過程:高壓油經(jīng)高壓油管2和高壓單向閥5后供油,同時換向閥I 11得電,使閥芯處于左位。此時二通插裝閥III 10關(guān)閉,二通插裝閥II 9打開,低壓油管I和高壓油管2通過二通插裝閥I 8同時向沖孔油缸I 7上腔供油。由于蓄能器6和沖孔油缸I 7下腔以及低壓的差動供油,可以使沖孔油缸I 7的活塞快速下行。直到安裝活塞桿上刀具接觸工件,壓力升高使二通插裝閥I 8關(guān)閉,僅用高壓沖孔。
[0013]沖孔油缸I 7回油過程:換向閥I 11得電,使閥芯處于右位。此時二通插裝閥
III10打開,二通插裝閥II 9關(guān)閉。低壓壓力使油缸活塞上行,沖孔油缸I 7的液壓油經(jīng)二通插裝閥III 10、回油管3流回油箱。
[0014]沖孔油缸II 12的工作原理與沖孔油缸I 7的相同。
[0015]沖孔油缸I 7和沖孔油缸II 12可以同步控制,也可分別控制。
【主權(quán)項(xiàng)】
1.一種沖床插件控制兩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低壓油管、高壓油管、回油管、沖孔油缸I和沖孔油缸I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二通插裝閥1、二通插裝閥I1、二通插裝閥II1、二通插裝閥IV、二通插裝閥V、高壓單向閥、換向閥I和換向閥II,換向閥I和換向閥II均為P型三位四通換向閥,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油口與其B 口相通,沖孔油缸I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II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II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II之間的油路上,沖孔油缸II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IV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V的B 口接在沖孔油缸II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IV之間的油路上,高壓油管通過高壓單向閥接二通插裝閥I的B口,二通插裝閥II的A 口和二通插裝閥V的A 口均接二通插裝閥I的B 口,換向閥I的P 口和換向閥II的P 口接二通插裝閥I的控制油口或B 口,換向閥I的A 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I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III的控制油口,換向閥II的A 口和B 口分別接二通插裝閥IV的控制油口和二通插裝閥V的控制油口,二通插裝閥I的A 口、沖孔油缸I的下腔和沖孔油缸II的下腔均接低壓油管。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壓油管上設(shè)有蓄能器和低壓單向閥,蓄能器位于低壓單向閥與沖孔油缸I或沖孔油缸II或二通插裝閥I之間的油路上。
【專利摘要】本實(shí)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沖床插件控制兩油缸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本實(shí)用新型二通插裝閥Ⅰ的控制油口與其B口相通,沖孔油缸Ⅰ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Ⅲ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Ⅱ的B口接在沖孔油缸Ⅰ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Ⅲ之間的油路上,沖孔油缸Ⅱ的上腔通過二通插裝閥Ⅳ接回油管,二通插裝閥Ⅴ的B口接在沖孔油缸Ⅱ的上腔和二通插裝閥Ⅳ之間的油路上,高壓油管通過高壓單向閥接二通插裝閥Ⅰ的B口,二通插裝閥Ⅱ的A口和二通插裝閥Ⅴ的A口均接二通插裝閥Ⅰ的B口,換向閥Ⅰ的P口和換向閥Ⅱ的P口接二通插裝閥Ⅰ的控制油口或B口。本實(shí)用新型節(jié)省了一個二通插裝閥,并且簡化了管路,成體較低,能產(chǎn)生差動,提高沖孔速度。
【IPC分類】F15B1-02, F15B11-16, F15B13-06
【公開號】CN20445857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17189
【發(fā)明人】李志偉, 周福民
【申請人】山東法因數(shù)控機(jī)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