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鉸鏈接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鉸鏈接構,特別涉及一種具自動復位功能的鉸鏈接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與信息的日新月異,電子產品的制造技術也日漸進步。在現(xiàn)代人追求輕便性與實用性的考慮下,電子產品朝輕、薄、短、小的特性邁進。以計算機為例,從早期的臺式計算機發(fā)展出可隨身攜帶的筆記型計算機,而筆記型計算機更從早期的大筆記型計算機小型化到目前市面常見的小筆記型計算機。由于現(xiàn)代人追求電子產品極小化的趨勢,近年來更發(fā)展出體積較小型筆記型計算機更小更薄的平板計算機。雖然一般的平板計算機不具有鍵盤、鼠標這些周邊組件,但是平板計算機會具有一擴充插槽來滿足使用者擴充周邊組件的額外需求。于是,市面上便有專門搭配平板計算機的一擴充基座的產品出現(xiàn),擴充基座具有一擴充連接端口,此擴充連接端口用以與平板計算機的擴充插槽連結。以提供多媒體播放功能的擴充基座為例,擴充基座具有多個多媒體用途的接孔,例如色差視頻信號接頭、復合視頻信號接頭、數(shù)字音頻信號接頭、外接屏幕連接端口、音源輸出接頭以及音源輸入接頭。一般而言,擴充基座會設置一腳架,腳架通過鉸鏈與擴充基座結合。此外,使用者可將腳架相對擴充基座展開,使擴充基座可立起并放置于一平面,且相對此平面傾斜一角度,以令使用者觀賞放置在擴充基座上的平板計算機時,具有舒適的視角。然而,當使用者不使用平板計算機且需將擴充基座收納時,還須靠外力使腳架相對擴充基座收合,以進行后續(xù)的收納動作。換言之,當使用者不使用擴充基座時,腳架無法自動地相對擴充基座做收合動作,如此一來,也相對讓使用者于收納擴充基座上造成不便。
發(fā)明內容
鑒于以上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鉸鏈接構,藉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腳架無法自動收合,造成收納不便的問題。本發(fā)明所揭露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其包含一第一連結件、一第二連結件及一彈性件。第一連結件具有一轉軸,第二連結件具有一套筒。第二連結件以套筒套設于轉軸而樞設于第一連結件上,第二連結件相對第一連結件具有一起始位置。彈性件連結第一連結件與第二連結件。當?shù)诙B結件相對第一連結件樞轉而自起始位置轉動至一驅動位置時, 彈性件產生一彈性力,彈性力大于套筒與轉軸間的一阻尼力,以使第二連結件自驅動位置回復至起始位置。本發(fā)明的鉸鏈接構,是以彈性件提供第一連結件相對第二連結件自動復位的能力,并且利用第二連結件的套筒與第一連結件的轉軸之間樞轉所產生的阻尼力,使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具有自動緩慢復位的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運用于產品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的結構剖視圖;圖4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腳架于收合與展開的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00鉸鏈接構110第一連結件114 轉軸116容置槽117 溝槽118外壁面120第二連結件122 套筒124 底面126內壁面128限位槽130 扭簧140阻尼油150固定片160 飾環(huán)170限位柱200電子裝置300 腳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請參照圖1,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運用于產品的示意圖。鉸鏈接構 100連接一電子裝置200與一腳架300,使腳架300相對電子裝置200展開或收合。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提供腳架300具有相對電子裝置200自動收合的功能,且腳架300在收合過程中是相對電子裝置200以緩慢的位移動作以進行收合動作。請繼續(xù)參照圖2、圖3及圖4,圖2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接構的結構組合剖視圖,圖4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第二連結件相對于第一連結件于起始位置與驅動位置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包含一第一連結件110、一第二連結件120以及一彈性件。其中,本實施例的彈性件是以扭簧130為例,以方便后續(xù)說明,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連結件110的一端具有一轉軸114,轉軸114可以為一中空體,且其內部還可以具有一容置槽 116。容置槽116用以容設部分的扭簧130。第二連結件120的一端具有一套筒122,套筒122內還可以具有一底面IM及一內壁面126。內壁面1 環(huán)繞底面124。套筒122套設于轉軸114,使第二連結件120可相對第一連結件110樞轉。并且,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還可包含一限位柱170,限位柱170 設置于轉軸114上。此外,套筒122上還可以開設一貫通的長形限位槽128。當套筒122套設于轉軸114上時,限位柱170的一端位于限位槽128內。且當?shù)诙B結件120相對于第一連結件110樞轉時,限位柱170也相對應于限位槽128進行位移。由于限位槽128限制了限位柱170的位移量,因此也間接限制了第二連結件120相對于第一連結件110的樞轉角度。此外,扭簧130則設至于套筒122內,且扭簧130的一端固定于轉軸114內的容置槽116,扭簧130的另一端固定于套筒122內的底面124,如圖3所示。并且,當套筒122套設于轉軸114時,套筒122的內壁面1 會面對轉軸114的一外壁面118。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還可以包含一阻尼油140,阻尼油140是為黏滯系數(shù)高的油質,阻尼油140填充于內壁面126與外壁面118之間。就本實施例而言,外壁面118上還具有多個溝槽117,溝槽 117用以容納更多的阻尼油140,如圖3所示。當?shù)诙B結件120相對于第一連結件110樞轉時,除了套筒122與轉軸114間彼此的摩擦而產生的阻尼力外,還可以通過阻尼油140的黏滯性而提升套筒122與轉軸114間樞轉所產生的此阻尼力。接著請繼續(xù)參照圖3,并搭配參考圖4。第二連結件120相對于第一連結件110具有一起始位置b以及一驅動位置a。當?shù)诙B結件120于起始位置b時,腳架300相對電子裝置200為收合狀態(tài),如圖4。當?shù)诙B結件120于驅動位置a時,腳架300相對電子裝置 200為展開狀態(tài),如圖4。于常態(tài)時,第二連結件120會相對于第一連結件110而處于起始位置b,腳架300相對電子裝置200為收合狀態(tài)。此時,扭簧130并未受任何外力而未產生任何彈性變形。當施一外力于腳架300而連帶驅使第二連結件120相對對第一連結件110樞轉至驅動位置a時,扭簧130受到扭轉而產生彈性變形。此時,腳架300相對電子裝置200 為展開狀態(tài)。當扭簧130產生彈性變形時,便會相對產生與第二連結件120相對第一連結件110樞轉方向相反的一扭轉力。此時,當施力于第二連結件120的外力消失時(比如對腳架300作用的外力消失),第二連結件120便會受到當扭簧130彈性變形所產生的扭轉力的影響,朝著與原本樞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轉,直到扭轉力消失為止。換句話說,第二連結件120會回轉至起始位置而使扭簧130不具彈性變形。此外,當?shù)诙B結件120由驅動位置a回轉至起始位置b的過程中,套筒122與轉軸114間通過阻尼油140的黏滯性而于樞轉時產生阻尼力,此阻尼力會小于扭簧130所產生的扭轉力。因此,會使得第二連結件120 相對第一連結件110以緩慢的旋轉速度,由驅動位置a回轉至起始位置b。所以這樣的鉸鏈接構100,可提供腳架300于使用者不使用電子裝置200時,腳架300可自動且以緩慢的速度相對電子裝置200進行收合動作。需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是以阻尼油140來提升套筒122與轉軸114 間樞轉所產生的阻尼力,但阻尼油140的設置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舉例來說,鉸鏈接構100 也可以不需要設置阻尼油140,而只光靠套筒122的內壁面1 與轉軸114的外壁面118之間的磨擦所產生的阻尼力。如此一來,一樣可以使腳架300達到自動緩慢復位的效果。另外,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100還可以包含一固定片150及一飾環(huán)160。固定片 150連結第一連結件110,鉸鏈接構100通過固定片150而結合于電子裝置200。飾環(huán)160 套設于套筒122上,并遮蓋限位槽128。飾環(huán)160用以美觀鉸鏈接構100,以避免限位槽128與限位柱170外露。根據(jù)上述所揭露的鉸鏈接構,是以扭簧提供第一連結件相對第二連結件自動復位的能力,并且利用第二連結件的套筒與第一連結件的轉軸之間樞轉摩擦所產生的阻尼力, 使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具有自動緩慢復位的效果。此外,本實施例的鉸鏈接構更添加阻尼油由套筒與轉軸之間,通過阻尼油的黏滯性,以提升套筒與轉軸之間于相對樞轉所產生的阻尼力,進而提升鉸鏈接構的自動緩慢復位效果。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連結件,具有一轉軸;一第二連結件,具有一套筒,該第二連結件以該套筒套設于該轉軸而樞設于該第一連結件,該第二連結件相對該第一連結件具有一起始位置;以及一彈性件,連結該第一連結件與該第二連結件,當該第二連結件相對該第一連結件樞轉而自該起始位置轉動至一驅動位置時,該彈性件產生一彈性力,該彈性力大于該套筒與該轉軸間的一阻尼力,以使該第二連結件自該驅動位置回復至該起始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該彈性件固設于該套筒內,并與該轉軸相連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該轉軸具有一容置槽,該彈性件一端固設于該容置槽內,該彈性件另一端固設于該套筒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阻尼油,填充于該套筒與該轉軸之間,以增加該套筒與該轉軸間的該阻尼力。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限位柱,設置于該轉軸上, 該套筒還具有一貫通的限位槽,該限位槽為一長形體,該限位柱的一端位于該限位槽內,并相對該限位槽往復位移。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飾環(huán),套設于該套筒上,并遮蔽該限位槽。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接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固定片,該第一連結件固設于該固定片上。
全文摘要
一種鉸鏈接構,其包含一第一連結件、一第二連結件以及一彈性件。第二連結件以一套筒套設于第一連結件的一轉軸而樞設于第一連結件。第二連結件相對第一連結件具有一起始位置。彈性件連結第一連結件與第二連結件。當?shù)诙B結件相對第一連結件于一驅動位置時,彈性件提供一樞扭力。此樞扭力大于套筒與該轉軸間的一阻尼力,使第二連結件相對第一連結件樞轉至起始位置。由于彈性件提供樞扭力以及套筒與該轉軸間所產生的阻尼力,使鉸鏈接構具有自動緩慢復位的效果。
文檔編號F16C11/12GK102465961SQ20101053215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傅思仁, 王兆明 申請人:英業(yè)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