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向潤滑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泵,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向潤滑泵。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并伴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短缺,各國紛紛響應節(jié)能減排目標和 落實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一個極為重要的舉措就是通過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來減少溫室氣 體的排放,所以近年來,對環(huán)保能源(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的開發(fā)力度較往年大幅增加, 其中風能資源是目前最具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未來30年內,風電有望成為 我國第三大能源。伴隨著全球對風能資源的大力開發(fā),風電設備將逐年大幅遞增,作為風 力發(fā)電設備上的雙向潤滑泵必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兆瓦級變速恒頻 雙饋異步風力發(fā)電機(授權公告號CN 201349151Y),其由機體、定子接線盒、水管路、定 子鐵芯、風道、潤滑泵、定子繞組、定子端箍、注水管、出水管、擋風板、轉子接線盒、集電環(huán)系 統(tǒng)、內風扇、引線、極間連線、中線、固定環(huán)、無緯帶、轉子繞組、轉子鐵芯、電機軸構成,定子 接線盒、潤滑泵、擋風板、轉子接線盒分別安裝在機體上,定子繞組安裝在定子鐵芯內,定子 端箍固定在定子繞組上,轉子繞組插裝在轉子鐵芯上;轉子繞組端部通過無緯帶緊固成一 體,引線、極間連線、中線通過無緯帶綁扎在固定環(huán)上;機體內設有水管路和風道,注水管、 出水管分別安裝在機體上,它和水管路相連接,內風扇、集電環(huán)系統(tǒng)分別安裝在電機軸上。 但是這種風力發(fā)電機采用的潤滑泵在進出油口不變的情況下,當傳動軸轉向相反時,潤滑 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雙向潤滑泵,其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風力發(fā)電機 采用的潤滑泵在進出油口不變的情況下,當傳動軸轉向相反時,潤滑油泵不能正常工作等 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包括連接在一起的泵殼與泵蓋,泵殼上開有進油 口與出油口,進油口、出油口分別連通泵殼進油道、泵殼出油道,所述的泵殼內設有旋轉泵 體,旋轉泵體內設有內齒輪,內齒輪內部偏心嚙合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通過平鍵固定有油 泵軸,旋轉泵體一端設有分別與泵殼進油道、泵殼出油道連通的泵體進油道、泵體出油道, 旋轉泵體還設有月牙板,旋轉泵體與泵蓋之間設有旋轉限位裝置。月牙板將內齒輪與主動 齒輪之間形成的空腔分隔為壓油腔和吸油腔,壓油腔與吸油腔分別和開在泵殼上的出油口 以及進油口連通。旋轉限位裝置能夠保證旋轉泵體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旋轉,從而進行油泵 換向。泵殼與泵蓋可以用螺釘連接在一起。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旋轉限位裝置包括開設在泵蓋上的扇形環(huán)槽,旋轉泵體上固定 有可在扇形環(huán)槽內滑動的旋轉擋塊。當油泵軸更換旋轉方向時,旋轉泵體在齒輪副摩擦力 的作用下作同向旋轉,當旋轉泵體上旋轉擋塊與泵蓋扇形環(huán)槽另一邊接觸時,旋轉泵體不再旋轉,油泵換向完成。也可以在旋轉泵體上開設扇形環(huán)槽,相應的泵蓋上固定與扇形環(huán)槽 想匹配的旋轉擋塊。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泵蓋與旋轉泵體的接觸面上設有均布的彈簧與鋼球用來調節(jié)旋 轉泵體兩端間隙,保證油泵正常工作。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進油口與出油口為螺紋油口,進出油口大小一樣,用螺紋連接。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泵殼與泵蓋的結合面上設有密封圈,保證泵蓋與泵殼間完全密 封。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油泵軸與泵殼、泵蓋之間都設有復合軸承,能承受較高的轉速與 載荷。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泵蓋上設有回油孔,保證內部卸荷能夠及時排出,保證油泵正常工作。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泵殼與泵蓋之間設置旋轉泵體,使得旋轉泵體能在一定范圍 內進行旋轉,可雙向工作,容積效率較好,結構簡單、合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泵殼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圖2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泵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圖4的B-B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旋轉泵體的結構示意圖;附圖7是圖6的后視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泵殼1、泵蓋2、進油口 3、出油口 4、泵殼進油道5、泵殼 出油道6、旋轉泵體7、內齒輪8、主動齒輪9、平鍵10、油泵軸11、泵體進油道12、泵體出油道 13、月牙板14、扇形環(huán)槽15、旋轉擋塊16、彈簧17、鋼球18、密封圈19、復合軸承20、回油孔 2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如圖1,有通過螺釘連接在一起的泵殼1與泵蓋 2,泵殼與泵蓋的結合面上設有密封圈19。如圖2、圖3,泵殼上開有進油口 3與出油口 4,進 油口與出油口為螺紋油口。進油口、出油口分別連通泵殼進油道5、泵殼出油道6。如圖1, 泵殼內設有旋轉泵體7,旋轉泵體內設有內齒輪8,內齒輪內部偏心嚙合有主動齒輪9,主動 齒輪通過平鍵10固定有油泵軸11,油泵軸與泵殼、泵蓋之間都設有復合軸承20。如圖5、 圖6,旋轉泵體一端設有分別與泵殼進油道、泵殼出油道連通的泵體進油道12、泵體出油道 13,旋轉泵體還設有月牙板14,旋轉泵體另一端設有旋轉擋塊16。如圖4、圖5,泵蓋上開有 可使旋轉擋塊在其內滑動的扇形環(huán)槽15,泵蓋上還設有回油孔21。泵蓋與旋轉泵體的接觸 面上設有均布的彈簧17與鋼球18。使用時,主動齒輪9在油泵軸11的驅動下帶動內齒輪8—道轉動。液壓油從泵殼1 一邊的進油口 3進入低壓側的吸油腔,再被嚙合轉動的主動齒輪9和內齒輪8的齒槽空隙 帶入高壓的壓油腔一側,在壓力作用下經高壓油道從泵殼另一邊的出油口流出,為液壓系 統(tǒng)提供液壓動力。在此基礎上,本油泵還可通過改變油泵軸旋轉方向,使齒輪副在旋轉過程 中與旋轉泵體7間產生摩擦力,帶動旋轉泵體作同向旋轉,當旋轉泵體上旋轉擋塊16與泵 蓋扇形環(huán)槽15另一邊接觸時,旋轉泵體不再旋轉,油泵換向完成,從而實現(xiàn)雙向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雙向潤滑泵,包括連接在一起的泵殼(1)與泵蓋(2),泵殼(1)上開有進油口(3) 與出油口(4),進油口、出油口分別連通泵殼進油道(5)、泵殼出油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泵殼(1)內設有旋轉泵體(7),旋轉泵體內設有內齒輪(8),內齒輪內部偏心嚙合有主動 齒輪(9),主動齒輪通過平鍵(10)固定有油泵軸(11),旋轉泵體一端設有分別與泵殼進油 道、泵殼出油道連通的泵體進油道(12)、泵體出油道(13),旋轉泵體還設有月牙板(14),旋 轉泵體與泵蓋(2)之間設有旋轉限位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限位裝置包括開 設在泵蓋(2)上的扇形環(huán)槽(15),旋轉泵體(7)上固定有可在扇形環(huán)槽內滑動的旋轉擋塊 (1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蓋(2)與旋轉泵 體(7)的接觸面上設有均布的彈簧(17)與鋼球(18)。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口(3)與出油 口(4)為螺紋油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殼(1)與泵蓋(2) 的結合面上設有密封圈(19)。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軸(11)與泵殼 (1)、泵蓋(2 )之間都設有復合軸承(20 )。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向潤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蓋(2)上設有回 油孔(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泵,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向潤滑泵。其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風力發(fā)電機采用的潤滑泵在進出油口不變的情況下,當傳動軸轉向相反時,潤滑油泵不能正常工作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連接在一起的泵殼與泵蓋,泵殼上開有進油口與出油口,進油口、出油口分別連通泵殼進油道、泵殼出油道,泵殼內設有旋轉泵體,旋轉泵體內設有內齒輪,內齒輪內部偏心嚙合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通過平鍵固定有油泵軸,旋轉泵體一端設有分別與泵殼進油道、泵殼出油道連通的泵體進油道、泵體出油道,旋轉泵體還設有月牙板,旋轉泵體與泵蓋之間設有旋轉限位裝置。
文檔編號F16N13/20GK201902811SQ20102068438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徐棟俊 申請人:杭州蕭山東方液壓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