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包括快速接頭,快速接頭內(nèi)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通孔,位于快速接頭的內(nèi)部,第二腔室圍繞在第一腔室外側,第一腔室內(nèi)設有第一構件,第一構件呈環(huán)形設置在第一腔室內(nèi),第一構的一端與第一腔室鉸接,圍繞在第一構件周邊設有第一膨脹體,第一腔室內(nèi)的第一構件沿著第一腔室的中線平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第一構件成對稱方式布置。本實用新型具有快速、便捷、連接效果好,設計巧妙,生產(chǎn)成本低,可實現(xiàn)二次回收使用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連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可適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醫(yī)療衛(wèi)生、野外作戰(zhàn)以及抗震救災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管道連接最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焊接、法蘭連接、快速接頭連接等,但是這些連接方式要么屬于不可拆卸連接,要么在管道連接處需要設置特定的連接接頭、法蘭等,如快速連接接頭的制造成本高,法蘭連接需要使用螺釘、墊圈等,連接速度慢,成本較高。
[0003]尤其是在一些醫(yī)療衛(wèi)生、抗震救災等【技術領域】,所使用的一些管道連接方式比較傳統(tǒng),在很多情況在管道連接過程中費時費力,難免還好產(chǎn)生接頭滲漏等現(xiàn)象,加上醫(yī)療衛(wèi)生對管道連接要求質(zhì)量高,現(xiàn)有的連接方式很難滿足現(xiàn)有的快速應急調(diào)節(jié)。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該裝置在實現(xiàn)管道之間連接的同時,具有快速、便捷、連接效果好的優(yōu)點,設計巧妙,生產(chǎn)成本低,可實現(xiàn)二次回收使用。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包括快速接頭,所述快速接頭中部設有貫穿兩端部的通孔,快速接頭內(nèi)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通孔,位于快速接頭的內(nèi)部,第二腔室圍繞在第一腔室外偵U,呈包圍形式,第一腔室內(nèi)設有第一構件,第一構件為弧形片狀,第一構件為若干個呈環(huán)形設置在第一腔室內(nèi),第一構件遠離通孔的一端與第一腔室鉸接,圍繞在第一構件周邊設有供第一構件驅(qū)直并保持伸直狀態(tài)的第一膨脹體,第一膨脹體為充氣型氣囊,第一腔室內(nèi)的第一構件沿著第一腔室的中線平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第一構件成對稱方式布置,且上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上端部外凸,下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下端部外凸。
[0006]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設有的快速接頭可將管道迅速連接,并通過設置在第一腔室內(nèi)的第一膨脹體作用,將第一構件驅(qū)直,驅(qū)直后的第一構件驅(qū)直后總體長度變長,第一構件的一端緊緊卡住在管道的外壁上,此外,上腔室和下腔室內(nèi)的第一構件成對稱方式布置,上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上端部外凸,下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下端部外凸,主要是提供一個相對與管道與快速接頭之間脫離的阻力,及第一構件對快速接頭的作用力是一個斜力,可分為沿著管道軸向和徑向的兩個作用力,軸向的作用力與本實用新型第一構件的設置方向有關,與在高壓輸送情況下產(chǎn)生的管道脫離快速接頭的作用力方向相反,防止管道從快接接頭上脫離,徑向的作用力起到擠壓作用,有益于增加快速接頭與管道之間的摩擦力。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腔室內(nèi)設有若干個第二膨脹體,第二膨脹體為圓柱狀,且成環(huán)繞式排列在第二腔室中,上下兩個相連的第二膨脹體之間設有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為彈性橡膠材質(zhì)。采用本技術方案,圓柱狀的第二膨脹體在充氣后,產(chǎn)生的束縛力呈環(huán)形一圈一圈的繞在管道管壁上,有蟒蛇纏繞獵物相類似的方法將快速接頭緊緊纏繞在管道上,受力均勻,鎖緊效果好。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快速接頭的兩個腔室分別為柔性材料制成,可折疊。采用本技術方案,可實現(xiàn)該裝置在貯存和攜帶過程中將該裝置壓縮,使其體積減小,便于存放。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孔內(nèi)壁上設有一層厚度為0.3^0.8mm的涂層,所述涂層為橡膠層或/和粘結劑層,所述橡膠層表面設有防滑凹槽。采用本技術方案,增加摩擦力,進一步提高快速接頭與管道之間的連接強度,并且可防止泄露。
[0010]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實現(xiàn)管道的快速連接,尤其是使用在環(huán)境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可實現(xiàn)快速、便捷,并且使用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折疊后體積小,便于貯存和攜帶的優(yōu)點。
[0011]此外,尤其是上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上端部外凸,下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的下端部外凸的巧妙設計,與高壓下管道掙脫快速接頭的力相對,可有效防止管道從快速接頭中滑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所示:1、快速接頭,2、通孔,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一構件,6、第一膨脹體,7、第二膨脹體,8、橡膠層,9、防滑凹槽,10、連接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便于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做詳細說明。
[0016]如圖1至圖2中所示,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包括快速接頭1,所述快速接頭I中部設有貫穿兩端部的通孔2,快速接頭I內(nèi)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靠近通孔2,位于快速接頭I的內(nèi)部,第二腔室4圍繞在第一腔室3外偵牝呈包圍形式,第一腔室3內(nèi)設有第一構件5,第一構件5為弧形片狀,第一構件5為若干個呈環(huán)形設置在第一腔室3內(nèi),第一構件5遠離通孔2的一端與第一腔室3鉸接,圍繞在第一構件5周邊設有供第一構件5驅(qū)直并保持伸直狀態(tài)的第一膨脹體6,第一膨脹體6為充氣型氣囊,第一腔室3內(nèi)的第一構件5沿著第一腔室3的中線平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第一構件5成對稱方式布置,且上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5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I的上端部外凸,下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5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I的下端部外凸。
[0017]所述第二腔室4內(nèi)設有若干個第二膨脹體7,第二膨脹體7為圓柱狀,且成環(huán)繞式排列在第二腔室4中,上下兩個相連的第二膨脹體7之間設有連接體10,所述連接體為彈性橡膠材質(zhì)。
[0018]所述快速接頭I的兩個腔室分別為柔性材料制成,可折疊。
[0019]所述通孔2內(nèi)壁上設有一層厚度為0.3^0.8mm的涂層,所述涂層為橡膠層8,也可以是粘結劑層,也可是橡膠層8和粘結劑層共同存在,所述橡膠層8表面設有防滑凹槽9。
[0020]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包括快速接頭(I),其特征是:所述快速接頭(I)中部設有貫穿兩端部的通孔(2),快速接頭(I)內(nèi)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靠近通孔(2),位于快速接頭(I)的內(nèi)部,第二腔室(4)圍繞在第一腔室(3)外側,呈包圍形式,第一腔室(3)內(nèi)設有第一構件(5),第一構件(5)為弧形片狀,第一構件(5)為若干個呈環(huán)形設置在第一腔室(3)內(nèi),第一構件(5)遠離通孔(2)的一端與第一腔室(3 )鉸接,圍繞在第一構件(5 )周邊設有供第一構件(5 )驅(qū)直并保持伸直狀態(tài)的第一膨脹體(6),第一膨脹體(6)為充氣型氣囊,第一腔室(3)內(nèi)的第一構件(5)沿著第一腔室(3)的中線平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第一構件(5)成對稱方式布置,且上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5)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I)的上端部外凸,下部腔室中設有的第一構件(5)的弧形凸起朝著快速接頭(I)的下端部外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腔室(4)內(nèi)設有若干個第二膨脹體(7),第二膨脹體(7 )為圓柱狀,且成環(huán)繞式排列在第二腔室(4)中,上下兩個相連的第二膨脹體(7)之間設有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為彈性橡膠材質(zhì)。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快速接頭(I)的兩個腔室分別為柔性材料制成,可折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接式管道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通孔(2)內(nèi)壁上設有一層厚度為0.3^0.8mm的涂層,所述涂層為橡膠層(8)或/和粘結劑層,所述橡膠層(8)表面設有防滑凹槽(9)。
【文檔編號】F16L37/08GK203940156SQ201420404862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蔣萍萍 申請人: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