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利用軸承將內齒齒輪與杯形的外齒齒輪支承成能夠相對旋轉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更為詳細地說,涉及能夠防止軸承上產生的磨損粉末等異物侵入內齒齒輪與外齒齒輪的嚙合部分且能夠防止嚙合部分處產生的磨損粉末等異物侵入軸承的軌道內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提出有具備杯形的外齒齒輪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方案。該波動齒輪裝置單元在杯形的外齒齒輪的后側配置有交叉滾子軸承。以包圍杯形的外齒齒輪的外周的狀態(tài)配置有圓筒狀的單元外殼。內齒齒輪與單元外殼上的前端側的內周部分、即交叉滾子軸承的相反側的內周部分成為一體。交叉滾子軸承的外圈固定于單元外殼,其內圈固定于外齒齒輪的軸套上。利用交叉滾子軸承,將兩齒輪支承成能夠進行相對旋轉的狀態(tài)。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33999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6]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上述波動齒輪裝置單元中,內齒齒輪與外齒齒輪的嚙合部分位于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的前側,交叉滾子軸承上的滑動部分(滾子與內外圈的軌道面之間的滑動部分)位于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的后側。兩齒輪的嚙合部分與軸承的滑動部分在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上分咼。
[0008]需留意的是,有時需要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尺寸短的扁平型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為實現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扁平化,可以考慮利用杯形的外齒齒輪的外周側的空間對交叉滾子軸承進行配置的方式。例如,以包圍杯形的外齒齒輪的狀態(tài)下,對內齒齒輪與交叉滾子軸承進行并列配置。由此,與將杯形的外齒齒輪和交叉滾子軸承排列在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情形相比,能夠實現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扁平化。
[0009]此情形下,交叉滾子軸承上的滑動部分位于兩齒輪的嚙合部分的外周側附近。另夕卜,交叉滾子軸承的內圈相對于與外圈一體旋轉的內齒齒輪相距微小的間隙與之相對。因此,軸承的滑動部分產生的磨損粉末等異物很可能通過形成于內圈與內齒齒輪之間的圓環(huán)狀的間隙向兩齒輪的嗤合部分移動而侵入該嗤合部分。同樣地,在兩齒輪的嗤合部分產生的磨損粉末等異物具有侵入交叉滾子軸承的軌道內的危險性。例如,由于軸承側的材料硬于兩齒輪的材料,若磨損粉末等侵入兩齒輪的嚙合部分,則可能損傷兩齒輪的齒面等。
[0010]有鑒于此現狀,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軸承處產生的異物侵入內齒齒輪與杯形的外齒齒輪的嗤合部分且能夠防止嗤合部分產生的異物侵入軸承的軌道內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
[0011]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1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特征在于,包括:剛性的內齒齒輪;配置于所述內齒齒輪的內側的撓性的外齒齒輪;安裝于所述外齒齒輪的內側、使該外齒齒輪在半徑方向上撓曲而與所述內齒齒輪發(fā)生局部嚙合的波動發(fā)生器;將所述內齒齒輪及所述外齒齒輪支承成能夠進行相對旋轉的軸承;形成于所述內齒齒輪與所述軸承的內圈之間的環(huán)狀的間隙;以及安裝于所述間隙中的環(huán)狀的過濾部件,所述間隙將所述軸承的滑動部分與所述內齒齒輪及所述外齒齒輪間的嚙合部分之間連通,所述過濾部件由具備能夠捕獲流通于所述間隙的潤滑劑中所含異物的規(guī)定的空隙率的纖維材料或多孔材料制成。
[0013]過濾部件能夠用具備能使?jié)櫥瑒┝魍ǖ懿东@異物的空隙率的材料制成。例如,能夠用無紡布或發(fā)泡材料制成。
[0014]另外,若以疊層過濾部件作為過濾部件,則能夠有效地捕獲尺寸不同的異物,并能夠確保必要的通液性(潤滑劑的流通性)。例如,所述疊層過濾部件能夠至少由第一空隙率的第一過濾部件及與所述第一空隙率不同的第二空隙率的第二過濾部件疊層而構成。
[0015]本發(fā)明能夠適用于具備杯形的外齒齒輪的扁平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此情形下,所述外齒齒輪包括:能夠在半徑方向上撓曲的圓筒狀主體部;形成于該圓筒狀主體部的一端側的外周面部分的外齒;以及從所述圓筒狀主體部的另一端向半徑方向的內側延伸的膜片。所述軸承配置于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上所述內齒齒輪的相鄰處,并包圍所述圓筒狀主體部上的所述膜片側的部分。
[0016]此情形下,所述間隙是形成于所述軸承的所述內圈上的一方的內圈端面與從所述單元中心軸線的方向與該內圈端面相對的所述內齒齒輪的齒輪端面之間的圓環(huán)狀的間隙。所述間隙中的外周側間隙部分通過所述軸承的所述外圈及所述內圈之間的間隙部分而與所述滑動部分連通,所述間隙中的內周側間隙部分與所述嚙合部分連通。所述過濾部件位于所述內周側間隙部分與所述外周側間隙部分之間。
[0017]此處,波動齒輪裝置單元也可以包括輸出法蘭。此情形下,在所述軸承的所述內圈上的所述內齒齒輪的相反側的端部同軸地固定有或一體形成有輸出法蘭,在所述輸出法蘭上固定有所述外齒齒輪的所述軸套。
[0018]發(fā)明效果
[0019]本發(fā)明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中,在連通軸承的滑動部分(軌道內的部分)及兩齒輪的嚙合部分這雙方的間隙中安裝有過濾部件。軸承的滑動部分產生的磨損粉末等異物與潤滑劑一起在間隙中移動期間被過濾部件捕獲。磨損粉末等異物不會向兩齒輪的嚙合部分移動而侵入該嚙合部分。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因軸承側產生的異物引起的兩齒輪的齒面等的損傷的發(fā)生。同樣,也能夠可靠地防止兩齒輪的嚙合部分產生的異物侵入軸承的軌道內。因而,依據本發(fā)明,能夠避免因異物侵入引起的兩齒輪的壽命降低及軸承的壽命降低等弊害。
[0020]無紡布制成的過濾部件與使用O形圈等一般的密封圈的情形相比,能夠配置于更狹小的空間。因此,有利于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扁平化。另外,過濾部件安裝用的槽可設置得較淺,因而槽加工也更容易。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采用本發(fā)明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縱向剖視圖。
[0022]圖2是對圖1的局部進行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0023]圖3是表示過濾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參照圖1、圖2對采用本發(fā)明的波動齒輪裝置單元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25]波動齒輪裝置單元I包括具有矩形剖面的環(huán)狀的剛性的內齒齒輪2。在內齒齒輪2的內側同軸配置有杯形的撓性外齒齒輪3。在外齒齒輪3的內側配置有使該外齒齒輪3撓曲成橢圓形而與內齒齒輪2發(fā)生部分嚙合的波動發(fā)生器4。
[0026]杯形的外齒齒輪3包括:能夠在半徑方向上撓曲的圓筒狀主體部3a ;形成于該圓筒狀主體部3a的一端側的外周面部分的外齒3b ;從圓筒狀主體部3a的另一端向半徑方向的內側延伸的膜片3c ;以及形成為與該膜片3c的內周緣相連的圓環(huán)狀的軸套3d。波動發(fā)生器4包括:具有中心貫通孔5a的凸輪板5及裝配于該凸輪板5的橢圓形的外周面上的波動發(fā)生器軸承6。
[0027]在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上與內齒齒輪2相鄰處配置有作為單元軸承的交叉滾子軸承7。在外齒齒輪3的圓筒狀主體部3a上,形成有外齒3b的外齒形成部分以外的部分被交叉滾子軸承7包圍。
[0028]交叉滾子軸承7包括:外圈8 ;內圈9 ;以及以能夠自由轉動的狀態(tài)插入到在該外圈8及內圈9之間所形成的圓環(huán)狀的軌道中的多個滾子10。具有矩形剖面的外圈8利用多個螺栓11而緊固固定于內齒齒輪2。也可以使外圈8與內齒齒輪2—體形成。外圈8與滾子10的接觸部分及內圈9與滾子10的接觸部分是交叉滾子軸承7上的滑動部分。
[0029]在交叉滾子軸承7的內圈9上一體形成有圓盤狀的輸出法蘭12。S卩,在內圈9上,在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上內齒齒輪2的相反側的內圈端部一體形成有輸出法蘭12。也可以將輸出法蘭12設置成另外部件,并利用螺栓等固定于內圈9上。輸出法蘭12朝垂直于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的內側延伸。
[0030]在輸出法蘭12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中心貫通孔12a,在該中心貫通孔12a的內周緣部分12b上利用多個螺栓13同軸地緊固固定有外齒齒輪3的軸套3d。S卩,在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上,輸出法蘭12的內周緣部分12b及圓筒狀的按壓部件14同軸相疊而將軸套3d夾于其中,并利用螺栓13將該三部件緊固固定。
[0031]按壓部件14形成有嵌入軸套3d的中心貫通孔3e及輸出法蘭12的中心貫通孔12a中的圓筒部分14a。利用圓筒部分14a將輸出法蘭12與外齒齒輪3定位成同軸。
[0032]主要參考圖2說明如下,內齒齒輪2的朝向交叉滾子軸承7側的內齒端面形狀由外周側端面21、圓形外周面22及內周側端面23確定。外周側端面21從內齒齒輪2的外周面端沿垂直于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向內側延伸。圓形外周面22從外周側端面21的內周緣向交叉滾子軸承7側并沿平行于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延伸。內周側端面23從圓形外周面22端沿垂直于單元中心軸線Ia的方向延伸至內齒齒輪2的內周緣。
[0033]外周側端面21與交叉滾子軸承7的外圈端面8a相接。在該外周側端面21與外圈端面8a之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