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更詳細地,涉及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其中,通過在毛細管的前側或后側增加血細胞分離板,并且根據疏水段和親水段的分布在1到2秒內將血細胞和血漿分離,從而可以更精確地分析疾病。
背景技術:
當生物感應器用于用血液來診斷多種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時,用從血液中提取的血漿或血細胞的方法,相比用全血的方法,會更精確。由于在使用全血時,依賴于血細胞(血球數(hematocrit))的分布網絡,其結果的精確性和重復性是極低的,在一般的醫(yī)院里,會從血液中提取血清和血漿,并用作檢測血液的樣本。傳統(tǒng)的生物感應器采取使用通過離心機或單獨設置的工具提取的血清或血漿來進行血液檢測,或者使用全血來診斷疾病,以及基于從所述檢測或診斷得到的值用校正公式來得到所測量的血漿或血清的值。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相比較真實結果,由于方法或者修正的程度問題,誤差也會發(fā)生。這種現象也使得結果的精確性和可重復性低。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針對上述問題而做出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其中在毛細管的前端或后端連接有血細胞分離板,從而可以快速地提取血漿和血細胞。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其中,包含在血液中的血細胞和血漿可以快速的分離,并且使用這些血漿和血細胞分析多種疾病,從而更加精確的診斷疾病。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了快速分離血漿和血細胞的生物感應器,此生物感應器包括基膜;設置在所述基膜上表面的電極;覆蓋所述電極上表面的隔離膜;連接到所述隔離膜的后側的血細胞分離板;在所述隔離膜的后側上表面增加的毛細管;和覆蓋在所述毛細管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的上表面的覆蓋膜。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的底表面形成有長度為l_6mm的親水段。另外,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加在所述毛細管的前側或后側。同時,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可以使用纖維素,融合物5 (fusion 5),玻璃纖維,棉和羊毛中的任意一種制成。另外,所述血細胞分離板被制成具有I-IOmm的寬度。在下文中,關于本發(fā)明全部的特征及獨特的作用等等內容將參考附圖進行詳細的闡述。
圖1到3為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生物感應器的結構的前視圖。如這些圖所示,本發(fā)明的生物感應器包括基膜10 ;設置在所述基膜10上表面的電極15 ;覆蓋所述電極15上表面的隔離膜20 ;面連接(surface-connected)到所述隔離膜20的后側的血細胞分離板 30 ;在所述隔離膜20的后側上表面增加的毛細管25 ;和覆蓋在所述毛細管25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的上面的覆蓋膜40。所述基膜10是使用合成樹脂,如PET、PP、PVC等形成的,且在所述基膜10的上表面上以規(guī)則間距設置兩個或三個電極15。所述電極15使用碳、金、鉬和銀的導電混合物制成。此外,覆蓋在所述電極15的上表面上的所述隔離膜20是使用合成樹脂,如PET、 PP、PVC等形成的。此外,在所述隔離膜20的后側的中間增加具有窄寬度的所述毛細管25,且在所述毛細管25的外側設置出口 25a。在所述毛細管25的外側增加與所述毛細管25連接的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是使用纖維素、融合物5、玻璃纖維、棉和羊毛中的任意一種制成的,且它的功能和效果大致相同。此外,通過將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制成為I-IOmm的寬度,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 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增強。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的底表面形成具有確定寬度的疏水段30a和親水段30b。 所述疏水段30a附加了雙面膠,且所述親水段30b是沒有附加任何物品的隔離單元。同時,本發(fā)明是通過將用樹脂(如PET、PP、PVC等)形成的覆蓋膜40連接合到所述毛細管25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上表面完成的。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本發(fā)明中,如果通過血液注射孔33提供血液,血漿和血清由于阻力的不同得到分離,而血細胞通過所述疏水段30a,且分離的血漿通過親水段30b 并比血細胞更快地移至毛細管25中。如上所述移動的血漿由于毛細管現象的吸收力快速地在1至2秒內吸收至所述毛細管25中。如上所述轉移的血漿用于使用常規(guī)的電化學或液體彩色顯影方法診斷多種疾病。制造本發(fā)明如上結構的生物感應器的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在切割為具有特定寬度和長度的基膜10的上表面上以均勻的間距設置兩個或三個電極15。所述疏水段30a通過在所述電極15的一側垂直方向以均勻間距連接貼特定寬度的雙面膠形成,且所述親水段30b在所述電極15和所述疏水段30a之間的隔離單元形成。同時,所述隔離膜20設置在所述電極15的上表面,并且具有窄寬度的所述毛細管 25以水平方向增加在所述隔離膜20的外側的中間。此外,比所述毛細管25寬的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連接在所述疏水段30a和所述親水段30b的上表面上。然后,根據本發(fā)明的生物感應器的制造通過將所述覆蓋膜40連接在所述毛細管 25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的上表面上而完成。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圖,并且該結構中,所述毛細管25和所述細胞分離板30增加在所述生物感應器50的一側的位置改變了。
S卩,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連接在所述隔離膜20的外側,且所述毛細管25在所述細胞分離板30的外側形成為以水平方向延長。用雙面膠以垂直方向連接貼的所述疏水段30a和具有空間隔的所述親水段30b形成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下。此外,所述覆蓋膜40連接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30和毛細管25的上表面上,并且生物感應器的制造和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結構得到的效果與如前所述的實施方式基本相同。根據如上所述的本發(fā)明的特征,盡管將血液用作樣品,由于在診斷疾病中通過使用血漿去除了與血細胞數量(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相關的差異,可以建立不需要校正測量值的穩(wěn)定診斷系統(tǒng)。而且,如上所述的生物感應器是一項有用的發(fā)明,所述生物感應器通過拓展為糖尿病檢測、高血脂檢測、生物醫(yī)學檢測等中應用,相比在的現場檢測,其允許更精確地進行血液檢測。
圖1 (a)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結構的主視圖。圖1 (b)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結構的垂直剖視圖。圖2(a)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結構的主視圖。圖2(b)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結構的垂直剖視圖。圖3(a)到圖3(d)是表示制作本發(fā)明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的方法的圖。附圖標記說明10:基膜15:電極20:隔離膜 25:毛細管30 血細胞分離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上所述的本發(fā)明的操作狀態(tài)將參考圖2(a)和圖2(b)描述如下。S卩,如果取樣自進行測試的人的血液注入所述血液注射孔33,所述血細胞分離板 30吸收血液。由于在血液通過疏水段30a時底面形成的阻力的差異,吸收到所述細胞分離板30 中的血液分離為血漿和血細胞。在血液分離為血漿和血細胞后,在所述血漿和所述血細胞通過所述親水段30b 時,所述血漿比所述血細胞更快地移動到所述毛細管25的前側。一定量的移動的血漿由于毛細管現象吸收至毛細管25中。使用所述吸收的血漿以常規(guī)的電化學方法或液體彩色顯影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得到快速且精確的分析結果值。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其特征在于,該生物感應器包括基膜;設置在所述基膜上表面的電極;覆蓋所述電極上表面的隔離膜;連接到所述隔離膜的后側并連接到毛細管的的血細胞分離板;在所述隔離膜的后側上表面增加的所述毛細管;和覆蓋在所述毛細管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的上表面的覆蓋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增加在所述毛細管的前側或后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血細胞分離板使用纖維素、融合物5、 玻璃纖維、棉和羊毛中的任意一種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制成0.5-20mm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生物感應器制成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底表面上具有疏水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生物感應器通過使用雙面膠或具有疏水性的材料,處理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底表面上形成的具有0. 5-20mm的寬度的所述疏水段而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生物感應器制成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底表面上具有親水段。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感應器,其中,所述生物感應器通過使用表面活性劑或具有親水性的材料,處理在所述血細胞分離板底表面上形成的具有0. 5-20mm的寬度的所述親水段而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更詳細地,涉及一種能快速分離血細胞的疾病診斷生物感應器,其中,通過在毛細管的前側或后側增加血細胞分離板,并且根據疏水段和親水段的分布在1到2秒內將血細胞和血漿分離,從而可以更精確地分析疾病。根據本發(fā)明的生物感應器包括基膜;設置在所述基膜上表面的電極;覆蓋所述電極上表面的隔離膜;連接到所述隔離膜的后側的血細胞分離板;在所述隔離膜的后側上表面增加的毛細管;和覆蓋在所述毛細管和所述血細胞分離板的上表面的覆蓋膜。
文檔編號G01N33/50GK102395882SQ201080016926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17日
發(fā)明者睦烙銑, 金琪泰 申請人:數字光學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