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注射口的針式進樣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液體注樣口上使用的針式進樣帽,其特征是外壓帽上有外壓帽注射口,內壓帽上部有內壓帽注射口,帽內有壓帽吹掃氣槽,內側有兩個內壓帽吹掃氣孔,外壓帽和內壓帽密切配合,裝配后底部邊緣焊接;帽芯頂端開有帽芯孔,帽芯上螺紋和內壓帽內部的螺紋密切配合,中間有密封墊密封連接,帽芯下螺紋和元素分析儀的接口螺旋固定連接,帽芯上有載氣管(口)和帽芯吹掃氣管以及吹掃氣口;外壓帽注射口和內壓帽注射口以及帽芯孔是同心的;本發(fā)明結構制作精巧,更換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為重要系統(tǒng)配件用于測試數值的準確性,解決了液體樣品進樣過程中空氣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對所有應用于液體注射口針式注射器進樣的專用進樣帽。 液體注射口的針式進樣帽
【背景技術】
[0002] 液體樣品中碳、氮、氫、氧穩(wěn)定同位素的研究在指示水汽來源、探索地下水運移演 化和生命系統(tǒng)的氮循環(huán)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被廣泛應用于地球科學、環(huán)境科學、生命科 學等領域.尤其是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評價與管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氮循環(huán)等方向的研 究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0003] 元素分析儀和氣體同位素質譜儀聯用在近幾年環(huán)境生態(tài)研究領域中得到普遍 的應用。其中TCEA高溫裂解元素分析儀可以實現對水樣品中水氫、氧同位素比值測試; N-analyzer可以實現對液體中含硝態(tài)氮、亞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樣品中氮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測 定。但是在測試過程中發(fā)現,由于注射口暴露大氣環(huán)境中,針式注射器在從儀器注射口注射 樣品的瞬間,會因大氣成分中氮氣、一氧化氮、氧化亞氮、二氧化碳等進入元素分析儀中影 響氧、氮同位素的測試分析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4] 鑒于上述,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液體注射口的針式進樣帽。它直接安裝在 元素分析儀的液體注射接口上,可以有效地排除空氣對質譜分析的影響,完成氫、氧、氮穩(wěn) 定同位素比值的測定。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液體注射口的針式進樣帽,主要包括外壓帽、外壓帽注射口、內壓帽、內壓帽吹掃 氣槽、內壓帽吹掃氣孔、內壓帽注射口、帽芯、帽芯上螺紋、帽芯下螺紋、帽芯載氣管(口)、帽 芯吹掃氣管、帽芯吹掃氣口、帽芯孔和元素分析儀。外壓帽上有外壓帽注射口,內壓帽上部 有內壓帽注射口,內壓帽帽內有內壓帽吹掃氣槽,內側有內壓帽吹掃氣孔,外壓帽和內壓帽 密切配合,裝配后底部邊緣焊接;帽芯頂端開有帽芯孔,內壓帽和帽芯孔間有密封墊,帽芯 上螺紋與內壓帽螺紋連接,帽芯下螺紋和元素分析儀(EA)的接口螺紋連接,帽芯上有載氣 管(口)和帽芯吹掃氣管,帽芯吹掃氣管頂端有吹掃氣口;外壓帽注射口和內壓帽注射口以 及帽芯孔是同心的,載氣管與同心孔相連通。
[0006]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1、本發(fā)明外壓帽和內壓帽密切配合,裝配后底部邊緣焊接,帽芯頂端開有帽芯孔,內壓 帽和帽芯孔間有密封墊,帽芯上螺紋與內壓帽螺紋旋連接,帽芯下螺紋和元素分析儀(EA) 的接口螺紋旋連接,針式進樣帽形成密封整體。液體樣品通過針式進樣帽注射口和帽芯孔 進入到元素分析儀中,能有效阻止空氣的影響,使液體樣品在注射瞬間由吹掃氣確保進樣 環(huán)境的純凈,避免空氣成分進入元素分析儀后對儀器測試本底的造成污染影響,增加樣品 分析的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結構制作精巧,更換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為重要系統(tǒng)配件用于測 試數值的準確性,同時制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0007] 2、本發(fā)明可應用于任何裝置的液體注射口,減少樣品注射環(huán)節(jié)空氣對氮、氧元素 成分相關測試結果的影響,測試分析的穩(wěn)定性和測試精度都有較大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使 用和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是針式進樣帽示意圖。
[0009] 圖2是圖1中外帽圖。
[0010] 圖3是圖1中內帽圖。
[0011] 圖4是圖1中外帽和內帽配合圖。
[0012] 圖5是圖1中帽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再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液體注射口的針式進樣帽,是安裝在元素分析儀液體注射口部位 上,用于分析液體樣品中氫、氧、氮同位素測試的前置裝置,主要包括外壓帽1、外壓帽注射 口 2、內壓帽3、內壓帽吹掃氣槽4、內壓帽吹掃氣孔5、內壓帽注射口 6、帽芯7、帽芯上螺紋 8、帽芯下螺紋9、帽芯載氣管(口)10、帽芯吹掃氣管11、帽芯吹掃氣口 12、帽芯孔13和元素 分析儀14。外壓帽1上有外壓帽注射口 2,內壓帽3上部有內壓帽注射口 6,內壓帽帽內有 內壓帽吹掃氣槽4,內側有兩個內壓帽吹掃氣孔5,外壓帽1和內壓帽3密切配合,裝配后外 壓帽1和內壓帽3底部邊緣焊接;帽芯7頂端開有帽芯孔13,內壓帽3和帽芯孔13間有密 封墊,帽芯上螺紋8與內壓帽3螺紋連接,帽芯下螺紋9和元素分析儀(EA) 14的接口螺紋 連接,帽芯7上有載氣管(口)10和帽芯吹掃氣管11,帽芯吹掃氣管11頂端有吹掃氣口 12 ; 外壓帽注射口 2和內壓帽注射口 6以及帽芯孔13是同心的,載氣管10與同心孔相連通。
[0014] 載氣由帽芯載氣管(口)10通過同心孔中攜帶從針式進樣帽注射的液體樣品,把元 素分析儀(EA) 14中反應后的氣體成分經過色譜柱(GC) 15分離后送入同位素質譜儀(MS) 16中,完成對液體樣品中氮、氫、氧穩(wěn)定同位素的分析測試。
[0015] 具體實施過程按下列步驟進行(以測試水中的氫氧同位素為例) I )檢漏:在樣品測試之前,首先要調節(jié)帽芯載氣管10和帽芯吹掃氣管11處兩路氦氣 的流量;在GC/PAL液體自動進樣器上(若沒有自動進樣器,用手動進樣方式)設置好注射器 與針式進樣帽的三維空間坐標;然后對針式進樣帽的帽芯載氣管口 10、外壓帽注射口 2、帽 芯下螺紋9和元素分析儀14的接口、色譜柱(GC)15接口和連接同位素質譜儀(MS)16的針 閥等連接處分別用Ar氣檢漏,確保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連接無漏點。
[0016] II)吹掃進樣:啟動元素分析儀的升溫檢漏程序,在漏氣點排除和溫度(1400°C)穩(wěn) 定之后驅動GC/PAL液體自動進樣器,液體樣品在自動進樣器取樣后由針式進樣帽的外壓 帽注射口 2注入,在液體樣品注入進樣帽之前,啟動吹掃氣吹掃程序(在計算機測試程序中 可以設置吹掃時間),這時吹掃氣(氦氣)通過吹掃氣口 12進入內壓帽吹掃氣槽4連通環(huán)繞 后從內壓帽吹掃氣孔5持續(xù)吹出,避免空氣成分如C02、N2、NO、N 20等進入污染質譜儀16,維 持針式進樣帽進樣空間的潔凈。然后,將液體樣品注入帽芯孔13中,一同進入元素分析儀 14的反應管中,在元素分析儀(EA) 14中反應后的氣體成分經過色譜柱(GC) 15分離后送入 同位素質譜儀(MS) 16中,完成對液體樣品中氫、氧穩(wěn)定同位素的分析測試。
[0017] III)分析測試:液體樣品隨帽芯載氣管(口)10的載氣進入元素分析儀14中發(fā)生如 下化學反應:H20+C - H2+C0,反應后的4和0)氣體進入色譜柱(GC)15后分離,分離后的 4和〇)先后分別通過毛細管送入質譜儀16中,完成氫、氧穩(wěn)定同位素比值的測定;在樣品 注射之后關閉吹掃氣,這樣可以節(jié)約吹掃氣,降低測試成本。
[0018] 同樣地,測試含有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亞硝態(tài)氮等鹽類的液體樣品中氮同位素時,分 別發(fā)生以下氧化、還原反應: 銨態(tài)氮: 2NH4++3fc(T+20!r - N2+3H20+3Br- 硝態(tài)氮: NCV+2KI+H+- Ν0+ΚΙΙ+Κ0Η 亞硝態(tài)氮:N(V+V3++4H+ - N0+3V4++2H20 可以看出,上述含有各種價態(tài)氮的鹽類樣品在元素分析儀中進行化學反應后生成N2 或N0,空間中空氣(N2、N0、N20)成分的存在,一定會對測試結果造成影響。本發(fā)明的設計和 使用,排除了注射口處的空氣成分,在吹掃氣的維持下保持進樣時空間的潔凈,減少了空 氣中C0 2、N2、N0、N20成分對儀器測試本底的影響和測試中氧和氮同位素值的影響,提高了樣 品測試的精度和穩(wěn)定性。
【權利要求】
1. 一種液體注樣口上使用的針式進樣帽,主要包括外壓帽(1)、外壓帽注射口(2)、內 壓帽(3)、內壓帽吹掃氣槽(4)、內壓帽吹掃氣孔(5)、內壓帽注射口(6)、帽芯(7)、帽芯上螺 紋(8)、帽芯下螺紋(9)、帽芯載氣管(口)(10)、帽芯吹掃氣管(11)、帽芯吹掃氣口(12)、帽 芯孔(13)、元素分析儀(14);其特征是外壓帽(1)上有外壓帽注射口(2),內壓帽(3)上部有 內壓帽注射口(6),內壓帽帽內有內壓帽吹掃氣槽(4),內側有內壓帽吹掃氣孔(5),外壓帽 (1)和內壓帽(3)密切配合,裝配后底部邊緣焊接;帽芯(7)頂端開有帽芯孔(13),內壓帽 (3)和帽芯孔(13)間有密封墊密封,帽芯上螺紋(8)與內壓帽(3)螺紋連接,帽芯下螺紋 (9)和元素分析儀(14)的接口螺紋連接,帽芯(7)上有載氣管(10)和帽芯吹掃氣管(11), 帽芯吹掃氣管(11)頂端有吹掃氣口(12);外壓帽注射口(2)和內壓帽注射口(6)以及帽芯 孔(13)是同心的,載氣管(10)與同心孔相連通。
【文檔編號】G01N30/18GK104101668SQ201410272725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孫維貞, 余海棠, 王肖波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