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變壓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拉板立式器身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三相開口卷鐵心變壓器器身通常為橫式結構,夾件之間采用螺桿結構,這種變壓器器身,占用面積和占用空間較大,鐵心受到線圈的擠壓,容易產生變形,空載損耗明顯增加,不適用于柱上圓筒式變壓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板立式器身結構,占用空間小,可以減少鐵心變形,降低空載損耗。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拉板立式器身結構,包括鐵心組、左夾件和右夾件,該鐵心組包括兩個呈上下設置的內鐵心和一個外鐵心,該兩個內鐵心并排設置于外鐵心的內圈內,該鐵心組具有左鐵軛部、右鐵軛部、上心柱部、中心柱部和下心柱部,所述左夾件位于左鐵軛部上,右夾件位于右鐵軛部上,上心柱部、中心柱部和下心柱部上分別繞設有線圈,左夾件和右夾件之間設有上拉板、中拉板和下拉板,其中,上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上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中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中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下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下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
進一步的,鐵心組的右鐵軛部為可以開口的搭接結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中的鐵心組的兩個內鐵心呈上下設置,整個器身結構為立式結構,占用空間?。蛔髪A件和右夾件之間設有上拉板、中拉板和下拉板,上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上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中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中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下拉板位于鐵心組的下心柱部的外側和線圈之間,這種結構通過三個拉板將鐵心組和線圈隔開,線圈不會對鐵心組造成擠壓,減少鐵心變形,進而降低鐵心空載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的鐵心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拉板立式器身結構,包括鐵心組1、左夾件2和右夾件3,該鐵心組1包括兩個呈上下設置的內鐵心11和一個外鐵心12,該兩個內鐵心11并排設置于外鐵心12的內圈內,該鐵心組1具有左鐵軛部13、右鐵軛部14、上心柱部15、中心柱部16和下心柱部17。其中,兩個內鐵心11的左端部和外鐵心12的左端部共同形成左鐵軛部13,兩個內鐵心11的右端部和外鐵心12的右端部共同形成右鐵軛部14,外鐵心12的下端和位于下部位置的內鐵心11的下端共同形成下心柱部17,外鐵心12的上端和位于上部位置的內鐵心11的上端共同形成上心柱部15,位于下部的內鐵心11的上端和位于上部的內鐵心11的下端共同形成中心柱部16。所述左夾件2位于左鐵軛部13的外側部(呈前后方向的側部)上,右夾件3位于右鐵軛部14的外側上。上心柱部15、中心柱部16和下心柱部17上分別繞設有線圈4,左夾件2和右夾件3之間設有上拉板5、中拉板6和下拉板7,其中,上拉板5位于鐵心組1的上心柱部15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中拉板6位于鐵心組1的中心柱部16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下拉板7位于鐵心組1的下心柱部17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
進一步說,鐵心組1的右鐵軛部14為可以開口的搭接結構。具體的,外鐵心的右端上部和位于上部的內鐵心的右端為開口位置,位于下部的內鐵心的右端也為開口位置。
本發(fā)明中的鐵心組的兩個內鐵心呈上下設置,整個器身結構為立式結構,占用空間小,特別適用于柱上圓筒式變壓器;左夾件2和右夾件3之間設有上拉板5、中拉板6和下拉板7,上拉板5位于鐵心組1的上心柱部15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中拉板6位于鐵心組1的中心柱部16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下拉板7位于鐵心組1的下心柱部17的外側和線圈4之間,這種結構通過三個拉板將鐵心組1和線圈4隔開,線圈不會對鐵心組造成擠壓,減少鐵心變形,進而降低鐵心空載損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