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繼電器裝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繼電器觸點自動鉸合機。
背景技術:
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廣泛應用于遙控、遙測、通訊、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電力電子設備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在電氣控制中被大量使用。就需要大量生產(chǎn)繼電器的零件如觸點鉸合件,傳統(tǒng)的手工生產(chǎn)觸點鉸合往往生產(chǎn)效率低下,產(chǎn)品報廢率高,存在生產(chǎn)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問題,而提供的一種繼電器觸點自動鉸合機。
一種繼電器觸點自動鉸合機,包括機柜、鉸合機構、a腳送料器和觸點送料器;所述機柜由階梯狀柜體和左右兩工作臺面組成;所述a腳送料器設置于右工作臺面上;所述左工作臺面上設置有鉸合機構;所述鉸合機構由氣液增壓缸、支撐導柱、支撐平臺、滑塊和鉸合壓頭;四根所述支撐導柱的頂端設置有支撐平臺,氣液增壓缸設置于支撐平臺上,氣液增壓缸的活塞桿穿過支撐平臺與滑塊固定連接,滑塊下端設置有鉸合壓頭;所述鉸合機構下方的左工作臺面上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a腳搬運機構、鉸合臺面和觸點搬運機構;所述觸點搬運機構由氣缸與推料桿連接組成,觸點搬運機構的前方設置有觸點送料器,鉸合臺面前面的左工作臺面上設置有出料機構;所述觸點送料器與觸點搬運機構之間設置有觸點送料支架;所述a腳送料器與a腳搬運機柜之間設置有a腳送料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氣液增壓缸的兩個兩側的支撐平臺設置有限位導桿,限位導桿的下端固定于滑臺的上端面。
進一步的,所述推料桿的一頭與送料支架出口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導桿的上端設置有調(diào)節(jié)螺帽。
進一步的,所述左工作臺面與柜體之間設置有防震墊片。
進一步的,所述機柜的下底面四個角的部位設置有調(diào)節(jié)底腳。
進一步的,所述機柜的下底面四個角的部位設置有萬向滾輪。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而且省時省力,安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上半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絞合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下半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機柜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柜;2、鉸合機構;3、a腳送料器;4、觸點送料器;5、觸點搬運機構;6、a腳搬運機構;7、出料機構;8、柜體;9、左工作臺面;10、右工作臺面;11、氣液增壓缸;12、支撐導柱;13、支撐平臺;14、滑塊;15、鉸合壓頭;16、鉸合臺面;17、活塞桿;18、觸點送料支架;19、a腳送料支架;20、限位導桿;21、氣缸;22、推料桿;23、調(diào)節(jié)螺帽;24、防震墊片;25、a腳搬運氣缸;26、下滑板;27、出料氣缸;28、收料盒;29、萬向滾輪;30、調(diào)節(jié)底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
請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繼電器觸點自動鉸合機,包括機柜1、鉸合機構2、a腳送料器3、觸點送料器4、觸點搬運機構5、a腳搬運機構6、出料機構7;所述機柜1由階梯狀柜體8和左右兩工作臺面組成;所述a腳送料器設置于右工作臺面10上;所述左工作臺面9上設置有鉸合機構2;所述鉸合機構2由氣液增壓缸11、支撐導柱12、支撐平臺13、滑塊14和鉸合壓頭15;四根所述支撐導柱12的頂端設置有支撐平臺13,氣液增壓缸11設置于支撐平臺13上,氣液增壓缸11的活塞桿17穿過支撐平臺13與滑塊14固定連接,滑塊14下端設置有鉸合壓頭15;所述鉸合機構2下方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a腳搬運機構6、鉸合臺面16和觸點搬運機構5;所述觸點搬運機構5由氣缸21與推料桿22連接組成,觸點搬運機構5的前方設置有觸點送料器4,鉸合臺面16前側設置有出料機構7;所述觸點送料器4與觸點搬運機構5之間設置有觸點送料支架18;所述a腳送料器3與a腳搬運機構6之間設置有a腳送料支架19。
所述氣液增壓缸11的兩個兩側的支撐平臺13設置有限位導桿20,限位導桿20的下端固定于滑塊14的上端面,使得每一個膠合件松緊一致。
所述推料桿22的一頭與觸點送料支架18出口對應。
所述限位導桿20的上端設置有調(diào)節(jié)螺帽23,使得鉸合件的松緊可調(diào)。
所述左工作臺面9與柜體8之間設置有防震墊片24,減少了鉸合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
所述機柜1的下底面四個角的部位設置有調(diào)節(jié)底腳29,使得裝備的水平可調(diào)。
所述機柜1的下底面四個角的部位設置有萬向滾輪30,便于設備的搬運。
具體的,將觸點送料器4與a腳送料器3分別裝入適量的觸點與a腳,觸點送料器4工作將觸點通過觸點送料支架18運送至推料桿22前端,由氣缸21帶動推料桿22將觸點推到鉸合平臺15上,a腳送料器3通過a腳送料支架19將a腳送到a腳搬運機構6處由a腳搬運氣缸25將a腳搬運至鉸合平臺15上,氣液增壓缸11工作活塞桿17向下運動帶動滑塊14下端的絞合壓頭15向下運動進行鉸合,鉸合完成后氣液增壓缸11的活塞桿17向上運動后,出料氣缸27回拉將鉸合件經(jīng)過下滑板26滑入收料盒28中,出料氣缸27推出復位,準備進行下一個循環(huán)鉸合動作,加工效率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而且省時省力,安全性好。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等同變換,這些等同變換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