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蓄電池用襯套以及鉛蓄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鉛蓄電池用襯套、和使用了其的鉛蓄電池。
【背景技術】
[0002] 汽車用等的鉛蓄電池中,正極板與負極板介由隔膜地交互對置而成的極板組被分 別收納在用分隔板將電槽的內部區(qū)分而設置的單電池室中。相鄰的單電池室的不同極性彼 此用連接部件連接,兩端的單電池室中的一個極性上連接有鉛合金制的極柱。在將電槽的 開口部堵塞的蓋上設置有插入成型的鉛合金制的襯套,極性的一端插入襯套內,通過焊接 等被一體化,構成鉛蓄電池的端子。
[0003] 樹脂制的蓋與鉛合金制的襯套之間,即使被插入成型也不產(chǎn)生接合力,因此產(chǎn)生 了微小的間隙。由于電解液從該間隙爬上去,因此出現(xiàn)了端子發(fā)生腐蝕的問題。
[0004] 另一方面,端子在與來自汽車的動力線連接時,在汽車制造商處,以一定的范圍進 行扭矩管理,并組裝到汽車中。然而,在一般用戶等處,不進行扭矩管理,具有以高的扭矩值 進行擰緊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端子相對于擰緊的耐受性不高,則在維修等中反復進 行擰緊時,不能確保襯套的破損或襯套與蓋的氣密性。
[0005] 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在襯套的外周面設置環(huán)狀突起,在該環(huán)狀突起的下表面沿 圓周方向設置多個凹部的技術。由此,通過增加襯套與蓋的樹脂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電槽 與襯套之間的應力降低,因此可以抑制電解液的上爬。此外,通過將蓋的樹脂材料咬入凹 部,相對于擰緊的耐受性得以提高。
[0006]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 專利文獻
[0008]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 - 259541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9]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10] 然而,近年來,由于充電控制車等的普及,端子上連接有電流傳感器等,擰緊扭矩 進一步增加的機會增多。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則即使采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技術,也難以 抑制電解液的上爬,難以提尚相對于抒緊的耐受性。
[0011]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鉛蓄電池用襯套, 即使在擰緊扭矩進一步增加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電解液的上爬,提高相對于擰緊的耐受 性。
[0012]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3] 本發(fā)明的鉛蓄電池用襯套是在樹脂性的蓋中插入成型的鉛蓄電池用的襯套,其特 征在于,襯套為中空的圓筒狀,在襯套的外周面中形成有多段的環(huán)狀突起,在多段的環(huán)狀突 起的全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口相連的連續(xù)切口部,切口形成為將環(huán)狀突起的上表面、側 面、下表面全部切削而成的、在俯視中大致V字形狀。
[0014] 發(fā)明效果
[0015] 利用本發(fā)明,能夠提供可以抑制電解液的上爬、相對于擰緊的耐受性也高的鉛蓄 電池用襯套。
【附圖說明】
[0016][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鉛蓄電池用襯套的構成的外觀圖。
[0017][圖2]表示本發(fā)明的鉛蓄電池用襯套的構成的仰視圖。
[0018][圖3]表示本發(fā)明的鉛蓄電池用襯套的構成的外觀圖。
[0019][圖4]表示本發(fā)明的鉛蓄電池的構成的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另外,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下的實 施方式。此外,在不脫離能夠取得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可以進行適當變更。
[0021]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的鉛蓄電池用襯套1的構成的外觀圖。本實 施方式中的鉛蓄電池用襯套1為在樹脂性的蓋中插入成型的襯套。
[0022] 如圖1所示,襯套1為中空的圓筒狀,具備;在內側具有插入極柱的前端的孔的主 部2、和在外周面形成的多段的環(huán)狀突起3。此外,多段的環(huán)狀突起3的全周的一部分中,形 成有切口 4a相連的連續(xù)切口部4,關于切口 4a,形成為將環(huán)狀突起3的上表面、側面、下表 面全部切削而成的、在俯視中大致V字形狀。
[0023] 這樣,通過將切口 4a形成為環(huán)狀突起3的上表面、側面、下表面全部切削而成的、 在俯視中大致V字形狀,增大了襯套1與蓋(樹脂材料)的接觸面積,由此,能夠對擰緊時 的扭矩進行分散,同時能夠通過錨固效果提高接合力。
[0024] 此外,通過將切口 4a不是設置在環(huán)狀突起3的全周、而是設置在全周的一部分上, 能夠延長電解液上爬時的距離,由此,能夠抑制電解液的上爬。
[0025] 進而,通過將連續(xù)切口部4設置在多段的環(huán)狀突起3中的除了最上段以外的環(huán)狀 突起3上,能夠提高將襯套1在蓋中插入成型時的穩(wěn)定性。
[0026]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的鉛蓄電池用襯套1的構成的仰視圖。
[0027] 如圖2所示,連續(xù)切口部4形成在環(huán)狀突起3的圓周方向中相互相對于中心軸對 稱的位置上。這樣,通過將連續(xù)切口部4形成在相對于中心軸對稱的位置上,襯套1成為平 衡良好的結構體。因此能夠提高鑄造襯套1時的穩(wěn)定性。
[0028] 另外,在圖2中表示了將2個連續(xù)切口部4形成在環(huán)狀突起3的圓周方向中相互 相對于中心軸對稱的位置上的例子,但也不限于此,即使將多個連續(xù)切口部4在環(huán)狀突起3 的圓周方向中均等地分散形成,也能夠取得同樣的效果。例如,也可以將3個連續(xù)切口部4 形成在環(huán)狀突起3的圓周方向中相互相對于中心軸各自離開120度的位置上。
[0029]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的鉛蓄電池用襯套1的構成的外觀圖。
[0030] 如圖3所示,在環(huán)狀突起3的各段上形成的連續(xù)切口部4形成在各自在圓周方向 上錯開的位置。換而言之,各連續(xù)切口部4以在軸方向(上下方向)不成為相同位置的方 式形成。通過將連續(xù)切口部4如此地配置,在運送時等中將鉛蓄電池上下堆載時,即使相對 于對端子施加的軸方向的負重,也能夠充分耐受。
[0031] 圖4是表示具備本發(fā)明中的襯套1的鉛蓄電池的構成的簡略圖。
[0032]如圖4所示,鉛蓄電池具備:具有被分隔板6a區(qū)分的多個單電池室6b的電槽6、 收容于各單電池室6b內的電極組5、被襯套1的環(huán)狀突起3以埋入樹脂材料中的方式插入 成型的樹脂性的蓋8。這里,電極組5中,正極板5a與負極板5b介由隔膜5c交替對置。此 外,相鄰的單電池室6b的不同極性彼此通過連接部件7a連接。在兩端的單電池室6b的一 個極性上連接的極柱7b,其一端插入襯套1的中空部,構成與襯套1 一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