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路板和線路之間的連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線對板連接器主要是指電路板與外接電路設備,適用于電路板或箱體與外接電器設備的輸入輸出之間的連接。
[0003]配電箱內各種電器元件通過電路板將電路信號通過多針腳連接器的插座與插頭連接(通常稱為“排針”和“排母”)與導線連接,用于電路信號的輸入輸出。
[0004]但該類連接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亟待改進,如:
[0005]—、該類連接器插頭與插座無鎖緊裝置,震動易松動脫落;
[0006]二、母針彈力臂短,彈力方向與材料最佳彈力方向不同,導致彈力小,耐插拔次數(shù)少,接觸穩(wěn)定性差;
[0007]三、插座無外殼庇護,容易與機箱體產生短路,排母與排針端子為簡易式端子,母針彈力臂短;
[0008]四、電纜與插頭用焊接方式或刺破式連接,焊接方式費時費力,而刺破式則對線纜的大小有嚴格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通過結構優(yōu)化,提高了本連接器對于震動,沖擊等外界因素的抗干擾能力,使得本連接器的固定機構和通導機構在連接后更穩(wěn)固,更耐拔插,使用更方便。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包括插頭部件(I)、插座部件(2),插頭部件(I)包括母針(11)和內臂(12),插座部件(2)包括箱狀外殼(21)和公針(23)。
[0011]插頭部件(I)與插座部件(2)相互配插。
[0012]母針(11)包括壓線端(111)和配插端(112),并可與公針(23)相配插。
[0013]壓線端(111)與線纜(4) 一端壓接。
[0014]配插端(112)包括彈片、內臂卡位(114)和包裹口(115)。
[0015]彈片包括彈力臂(113),彈片根部(116)和接觸點(117)。
[0016]彈片根部(116)固定在母針(11)中部,即內臂卡位(114)的后端。
[0017]彈力臂(113)伸入母針(11)內部,母針(11)與公針(23)相配插時,彈片前端的接觸點(117)與公針(23)相通導,同時被公針(23)擠壓,彈力臂(113)發(fā)生形變,接觸點(117)發(fā)生位移。
[0018]內臂卡位(114)設置在配插端(112)面向內臂(12)的一側。
[0019]包裹口(115)為中空管狀開口,設置在配插端(112)前端。
[0020]內臂(12)的根部固定在插頭部件⑴內壁,其前部伸入插頭部件⑴內部;當母針(11)與裝配于插頭部件⑴內部時,內臂(12)的前部扣緊在內臂卡位(114)中。
[0021]箱狀外殼(21)為頂部單面開口的箱體狀塑膠結構;安裝時底部平貼于PCB(3)上。
[0022]公針(23)的中部通過過盈配合緊固定在箱狀外殼(21)內側的底部,公針(23)端部被焊接在PCB (3)上。
[0023]進一步優(yōu)化的技術方案中,內臂(12)包括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設置在內臂(12)前端;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與接觸點(117)前端相對應,當公針(23)與母針(11)配插時,接觸點(117)被擠壓形變位移不會超過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所在的位置。
[0024]進一步優(yōu)化的技術方案中,插頭部件(I)包括卡扣(13),卡扣(13)設置在插頭部件⑴外側壁;箱狀外殼(21)包括卡槽(24),卡槽(24)設置在箱狀外殼(21)內側;插頭部件(I)和插座部件(2)配插時,卡扣(13)可扣緊在卡槽(24)內。
[0025]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6]相對于已披露的技術方案,本新型線對板連接器的插頭母針前端為全包裹結構的包裹口,增加配插時的接觸性;母針中設置有彈片,彈片依靠彈力臂結構,可加強公針母針配插的牢固度和便捷程度;插頭部件內部設置有內臂,內臂前端抗過應力補助凸點,該結構可防止母針彈片因過應力而失去彈性,具體通過抗過應力補助凸點頂托作用,避免彈片的彈力臂在配插時被公針過度擠壓位移和應震動產生過應力而導致接觸不穩(wěn)定,同時可精確限定公針和母針的配插姿態(tài);插座部件增加外殼,可防止插座部件中的導電部件與箱體外的導電物相通導形成局部短路;插座部件增加卡槽與插頭部件增加卡扣,插頭部件插入插座部件時,卡扣扣緊在卡槽中防止意外脫落;母針接線方式為壓接包裹式,對于線纜的大小粗細范圍廣,可用于不同線徑的連接。壓接可快遞進行壓接,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27]圖1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剖面結構圖
[0028]圖2母針
[0029]圖3公針與母針配插
[0030]圖4箱體外殼
[0031]圖5包裹口
[0032]圖6卡扣和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1和附圖6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34]目前,常用的線對板連接器多用于電路信號的輸入和輸出,該類連接器雖被廣泛使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亟待改進,如:
[0035]—、該類連接器插頭與插座無鎖緊裝置,震動易松動脫落;
[0036]二、母針彈力臂短,彈力方向與材料最佳彈力方向不同,導致彈力小,耐插拔次數(shù)少,接觸穩(wěn)定性差;
[0037]三、插座無外殼庇護,容易與機箱體產生短路,排母與排針端子為簡易式端子,母針彈力臂短;
[0038]四、電纜與插頭用焊接方式或刺破式連接,焊接方式費時費力,而刺破式則對線纜的大小有嚴格要求。
[0039]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問題,本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具體實施例如下:
[0040]實施例一
[0041]如附圖1至4所示,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包括插頭部件1、插座部件2,插頭部件I包括母針11和內臂12,插座部件2包括箱狀外殼21和公針23。
[0042]插頭部件I與插座部件2相互配插。
[0043]母針11包括壓線端111和配插端112,并可與公針23相配插。
[0044]壓線端111與線纜4 一端壓接。
[0045]配插端112包括彈片、內臂卡位114和包裹口 115。
[0046]彈片包括彈力臂113,彈片根部116和接觸點117。
[0047]彈片根部116固定在母針11中部,即內臂卡位114的后端。
[0048]彈力臂113伸入母針11內部,母針11與公針23相配插時,彈片前端的接觸點117與公針23相通導,同時被公針23擠壓,彈力臂113發(fā)生形變,接觸點117發(fā)生位移。
[0049]內臂卡位114設置在配插端112面向內臂12的一側。
[0050]包裹口 115為中空管狀開口,設置在配插端112前端。
[0051]內臂12的根部固定在插頭部件I內壁,其前部伸入插頭部件I內部;當母針11與裝配于插頭部件I內部時,內臂12的前部扣緊在內臂卡位114中。
[0052]箱狀外殼21為頂部單面開口的箱體狀塑膠結構;安裝時底部平貼于PCB 3上。
[0053]公針23的中部通過過盈配合緊固定在箱狀外殼21內側的底部,公針23端部被焊接在PCB 3上。
[0054]實施例二
[0055]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如附圖3所示,內臂12包括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設置在內臂12前端;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與接觸點117前端相對應,當公針23與母針11配插時,接觸點117被擠壓形變位移不會超過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所在的位置。
[0056]實施例三
[0057]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附圖6所示,插頭部件I包括卡扣13,卡扣13設置在插頭部件I外側壁;箱狀外殼21包括卡槽24,卡槽24設置在箱狀外殼21內側;插頭部件I和插座部件2配插時,卡扣13可扣緊在卡槽24內。
[0058]實施例四
[0059]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附圖2所示,母針11與線纜4的連接方式為壓接包裹式,即將線纜4用自動壓線機與成連續(xù)料帶方式組織的多個母針11的壓線端111進行壓線連接,從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母針11與線纜4的壓接效率。該連接方式,對于線纜4的大小粗細要求不高,可采用的范圍廣,可用于不同線徑的線纜4連接。
[0060]由技術常識可知,本技術方案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xiàn)。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O
【主權項】
1.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包括插頭部件(I)、插座部件(2),所述插頭部件(I)包括母針(11)和內臂(12),所述插座部件⑵包括箱狀外殼(21)和公針(23); 所述插頭部件(I)與插座部件(2)相互配插; 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針(11)包括壓線端(111)和配插端(112),并可與公針(23)相配插; 所述壓線端(111)與線纜(4) 一端壓接; 所述配插端(112)包括彈片、內臂卡位(114)和包裹口(115); 所述彈片包括彈力臂(113),彈片根部(116)和接觸點(117); 所述彈片根部(116)固定在母針(11)中部,即內臂卡位(114)的后端; 所述彈力臂(113)伸入母針(11)內部,母針(11)與公針(23)相配插時,彈片前端的接觸點(117)與公針(23)相通導,同時被公針(23)擠壓,彈力臂(113)發(fā)生形變,接觸點(117)發(fā)生位移; 所述內臂卡位(114)設置在配插端(112)面向內臂(12)的一側; 所述包裹口(115)為中空管狀開口,設置在配插端(112)前端; 所述內臂(12)的根部固定在插頭部件(I)內壁,其前部伸入插頭部件(I)內部;當母針(11)與裝配于插頭部件⑴內部時,內臂(12)的前部扣緊在內臂卡位(114)中; 所述箱狀外殼(21)為頂部單面開口的箱體狀塑膠結構;安裝時底部平貼于PCB(3)上; 所述公針(23)的中部通過過盈配合緊固定在箱狀外殼(21)內側的底部,公針(23)端部被焊接在PCB (3)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臂(12)包括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所述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設置在內臂(12)前端;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與接觸點(117)前端相對應,當公針(23)與母針(11)配插時,接觸點(117)被擠壓形變位移不會超過抗過應力補助凸點(121)所在的位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部件(I)包括卡扣(13),所述卡扣(13)設置在插頭部件(I)外側壁;所述箱狀外殼(21)包括卡槽(24),卡槽(24)設置在箱狀外殼(21)內側;插頭部件(I)和插座部件(2)配插時,卡扣(13)可扣緊在卡槽(24)內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線對板連接器,其包括插頭部件、插座部件,插頭部件包括母針和內臂,插座部件包括箱狀外殼和公針。母針包括壓線端和配插端,并可與公針相配插。壓線端與線纜一端壓接;配插端包括彈片、內臂卡位和包裹口。彈片包括根部和彈力臂。根部固定在母針中部。彈力臂伸入母針內部,母針與公針相配插時,同時被公針擠壓而發(fā)生形變位移。內臂卡位設置在配插端面向內臂的一側。包裹口為中空管狀開口,設置在配插端前端。內臂的根部固定在插頭部件內壁,其前部伸入插頭部件內部;當母針與公針配插時,內臂的前部扣緊在內臂卡位中。有益效果:母針中設置有彈片,彈片依靠彈力臂結構,可加強公針母針配插的牢固度和便捷程度。
【IPC分類】H01R13/627, H01R12/75, H01R13/46, H01R13/11
【公開號】CN20492759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83935
【發(fā)明人】喬忠平
【申請人】深圳市匯聯(lián)電氣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