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永磁伺服電動機的結構,主要涉及內轉子的永磁伺服電動機。
背景技術:永磁伺服電動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式電機定子繞線方式可分為二種:分布繞組與集中繞組。分布繞組是以手工先將線材在繞線模上繞成線圈,再將線圈嵌放在定子槽中,此種生產方式效率低、產品質量一致性差。集中繞組是通過自動繞線機將線材直接自動繞入電機定子的定子槽內,生產效率高,定子產品性能一致性好,縮短了繞組端部,降低了銅耗,可提高永磁伺服電機的力能指標。具體參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146145號、第525870號,及專利公開號第200906029號,其揭露了集中繞組的技術。請參閱圖1,圖1所示為現(xiàn)有技術的電機的定子結構圖?,F(xiàn)有技術的電機的定子1包括排列呈環(huán)狀的齒部10及纏繞于各齒部10內的線圈12,定子1的厚度為T。以往,采用傳統(tǒng)方法設計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時,定子1的厚度T需設計的較厚,用以提高線圈12的占積率,使電機能輸出所需的的大功率。但是,受限于自動繞線機的規(guī)格和繞線技術、方式的限制,定子1的厚度T不能過大,因此,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的線材纏繞方式便無法使用集中繞組,而需要采用分布繞組。因此,如何將機器繞線的集中繞組運用于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的定子繞線,是本領域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針對現(xiàn)有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的定子繞線無法采用機器繞線的集中繞組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采用機器繞線的集中繞組的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的定子結構。本發(fā)明的目之二在于提供采用該定子結構的永磁伺服電動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方案1,一種永磁伺服電動機的定子組件,該定子組件包括至少兩個定子和若干的連接件,每個定子具有若干齒部和連接部,所述若干齒部排列成環(huán)狀,所述定子之間依次通過連接件連接兩者的連接部,并使得相鄰定子上的齒部相并列。在該定子組件的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連接件為雙頭內螺紋頂柱。進一步的,所述定子的線圈纏繞方式為集中繞組。方案2,一種永磁伺服電動機結構,其包括定子組件以及環(huán)繞設置于定子組件內部的轉子組件,所述定子組件為上述方案的永磁伺服電動機的定子組件。在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轉子組件包括:軸、至少兩個轉子、套筒、前擋板、后擋板,所述至少兩個轉子之間同軸并列套設在軸上,并在兩端設置前擋板和后擋板,且相鄰轉子間采用套筒間隔一距離。進一步的,所述轉子包括若干磁鋼組件、墊圈,所述若干磁鋼組件并列設置且相鄰磁鋼組件之間采用墊圈間隔一距離。再進一步的,所述磁鋼組件包括:若干磁鋼、轉子鐵心、磁鋼護套,所述若干磁鋼成環(huán)狀排列在轉子鐵心外圓周表面,所述磁鋼護套套設在轉子鐵心外圓周表面上的磁鋼上。再進一步的,所述磁鋼呈瓦片形結構。再進一步的,所述磁鋼以N、S極交錯配置在轉子鐵心的外圓周面上。再進一步的,所述轉子中兩個相鄰磁鋼組件上的磁鋼并列對應,且并列對應的磁鋼為同一極。本發(fā)明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相對于已有技術制造的永磁伺服電動機只有一個定子,受定子厚度T限制,最大輸出功率為Pmax。本發(fā)明提供的永磁伺服電動機有兩個定子,定子總厚度為2T,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Pmax,實現(xiàn)了將機器繞線的集中繞組運用于大功率永磁伺服電機的定子繞線。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電機的定子結構圖;圖2為本發(fā)明永磁伺服電動機的剖面圖;圖3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定子組件的結構圖;圖3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第一定子的結構圖;圖3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連接件的結構圖;圖3D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連接件的剖面圖;圖4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轉子組件的結構圖;圖4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轉子組件的剖面圖;圖4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套筒的結構圖;圖4D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前擋板、后擋板的結構圖;圖4E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墊圈的結構圖;圖5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磁鋼組件的組裝結構圖;圖5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磁鋼的結構圖;圖5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磁鋼護套的結構圖;圖5D為本發(fā)明實施例轉子鐵心的結構圖;圖5E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磁鋼組件并列組裝的結構圖。上述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定子;10-齒部;12-線圈;2-永磁伺服電動機;20-定子組件;20-定子組件;21-第一定子;22-第二定子;23-螺栓;24-連接件;25-長扣片;210-第一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