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一種電動馬達,該電動馬達具有固定至旋轉軸的轉子、設置在轉子的外周部處的定子芯、纏繞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線圈以及用于將定子線圈電連接至控制電路板的線圈端子。此外,本公開涉及制造電動馬達的方法。
背景技術:
例如如在日本專利公報No.2014-93880中所公開的,電動馬達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該電動馬達具有筒形的馬達殼體、容置在該馬達殼體中的定子芯、第一板構件、第二板構件以及控制電路板。作為電動馬達的一部分的第一板構件設置在電動馬達的下端處以封閉馬達殼體的下側并且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旋轉軸的下端。同樣作為電動馬達的一部分的第二板構件封閉馬達殼體的上側。從纏繞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線圈延伸的多個線圈端子插入到形成在第二板構件中的相應通孔中,使得線圈端子的前端中的每個前端均電連接至設置在第二板構件的上側處的控制電路板。在該電動馬達中,異物可以進入電動馬達的形成在第一板構件與第二板構件之間并容置定子芯的內部。
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電動馬達具有用于支承線圈端子的索環(huán),其中,索環(huán)中的每個索環(huán)均插入到形成在第二板構件中的通孔中的每個通孔中以防止異物進入電動馬達的內側。索環(huán)具有端子保持孔,定子線圈的線圈端子插入穿過該端子保持孔,在該索環(huán)的下端處形成有凸緣部。
在用于將索環(huán)組裝至電動馬達的制造過程中,在第一板構件固定至馬達殼體的下端并且定子線圈容置在馬達殼體中的狀態(tài)下,將索環(huán)的具有凸緣部的下端引導至定子線圈并且將定子線圈的線圈端子插入到索環(huán)的端子保持孔中。此后,將第二板構件固定至馬達殼體的上端。因此,索環(huán)被以索環(huán)設置在定子線圈與第二板構件之間并且索環(huán)的凸緣部與 第二板構件的下側表面(即,第二板構件的面向定子線圈的軸向端部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固定至第二板構件。
如上所述,當?shù)诙鍢嫾潭ㄖ榴R達殼體的上端時,索環(huán)被第二板構件和馬達殼體圍繞。因此,變得難以檢查索環(huán)在電動馬達的組裝過程期間、特別是在將第二板構件組裝至馬達殼體的過程期間是否正確地組裝至第二板構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公開是考慮到上述問題而做出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馬達和一種用于制造該電動馬達的方法,根據(jù)該方法可以容易且可靠地檢查在電動馬達的組裝過程期間索環(huán)是否正確地固定至電動馬達的第二板構件。
下面將對本公開的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裝置和優(yōu)點進行說明。
根據(jù)本公開的特征中的一個特征,電動馬達包括:
轉子,該轉子固定至旋轉軸;
第一端部框架,該第一端部框架用于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旋轉軸的第一軸部;
第二端部框架,該第二端部框架用于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旋轉軸的第二軸部;
定子芯,該定子芯設置為在所述電動馬達的軸向方向上位于第一端部框架與第二端部框架之間并且布置在轉子的外周部側;以及
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纏繞在定子芯上。
形成在第二端部框架中并沿電動馬達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端子插入孔具有前側敞開端部和后側敞開端部,其中,前側敞開端部形成在第二端部框架的前側軸向端部表面處并且與定子芯相對,后側敞開端部形成在第二端部框架的與前側軸向端部表面相反的后側軸向端部表面處。
從定子繞組沿朝向第二端部框架的方向延伸的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端子插入孔。
索環(huán)插入到端子插入孔中并使得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索環(huán)以通過第 二端部框架保持線圈端子。
索環(huán)具有主體部、端子保持孔和凸緣部,其中,端子保持孔形成在主體部中,凸緣部形成在主體部的外周部處。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端子保持孔,并且凸緣部與圍繞端子插入孔的后側敞開端部的后側軸向端部表面接觸,由此索環(huán)被附接至第二端部框架。
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特征,旋轉軸的第一軸部由第一端部框架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而旋轉軸的第二軸部由第二端部框架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設置在第一端部框架與第二端部框架之間的定子芯布置在轉子的外周部側。沿旋轉軸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端子插入孔形成在第二端部框架中。從纏繞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繞組延伸的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端子插入孔。
在上述結構中,異物可以通過形成在第二端部框架中的端子插入孔而進入電動馬達的內側空間,例如進入形成在定子芯與第二端部框架之間的內側空間。因此,根據(jù)本公開,在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端子插入孔的狀態(tài)下下,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電動馬達的內側空間的索環(huán)被組裝至第二端部框架。更確切地,索環(huán)具有主體部,該主體部具有供線圈端子插入穿過的端子保持孔。索環(huán)具有形成在主體部的外周部處的凸緣部。索環(huán)插入到第二端部框架的端子插入孔中并且索環(huán)的凸緣部在與后側敞開端部相鄰的后側軸向端部表面處與第二端部框架接觸,其中后側敞開端部形成在與定子芯相反的一側處。如上所述,索環(huán)從端子插入孔的后側敞開端部沿朝向前側敞開端部的方向附接至第二端部框架。
根據(jù)上述特征,即使在第一端部框架和第二端部框架組裝成使得定子芯設置在該第一端部框架與該第二端部框架之間的狀態(tài)下,仍可以容易地檢查索環(huán)是否恰當且可靠地附接至第二端部框架。
附圖說明
本公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根據(jù)以下參照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而變得更明顯。在附圖中:
圖1為示出了根據(jù)本公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馬達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2為示出了索環(huán)在尚未組裝至電動馬達的后端部框架的狀態(tài)下的示意性放大截面圖;
圖3A至圖3D為示出了組裝電動馬達的過程的示意圖;
圖4A為示出了在從前側觀察后端部框架時該后端部框架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4B為沿著圖4A中的線IVB-IV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圖;以及
圖5A至圖5D為示出了用于組裝根據(jù)本公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馬達的過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通過多個實施方式和/或改型對本公開進行說明。貫穿所述多個實施方式和/或改型的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和/或部分被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以避免重復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本公開的電動馬達10適用于例如用于車輛的通常位于車輛的乘客艙中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
如圖1中所示,電動馬達10包括旋轉軸11、轉子12、定子芯13、前端部框架14(下側板構件)以及后端部框架15(上側板構件)。轉子12固定至旋轉軸11并固定成與旋轉軸11一起旋轉。在本實施方式中,轉子12具有永磁體(未示出)。
定子芯13形成為呈環(huán)形形狀。轉子12以可旋轉的方式布置在定子芯13的內側。在本實施方式中,定子芯13由沿定子芯13的軸向方向累積的多個金屬板制成。在定子芯13上纏繞有定子繞組13a。
前端部框架14(第一端部框架)由導電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呈大致盤形形狀的前端本體部14a。此外,前端部框架14具有前端周壁部14b,前端周壁部14b形成為呈圓筒形形狀并且從前端本體部14a的外周部沿電動馬達10的中心軸線方向X(在下文中為軸向方向X)(沿與前端本體部14a垂直的方向)延伸。前端周壁部14b的上側端部與定子芯13的下側外周部接觸。前端本體部14a經(jīng)由固定至形成在前端本體部14a 中的中心通孔的前側軸承16而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旋轉軸11的前側軸部(第一軸部)。
如圖1以及圖4A和圖4B中所示,同樣地由導電材料制成的后端部框架15(第二端部框架)在轉子12的軸向側定位在轉子12的與前端部框架14相對的后側。后端部框架15具有后端本體部15a。后端本體部15a形成為呈盤形形狀并且經(jīng)由固定至形成在后端本體部15a中的中心通孔的后側軸承17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旋轉軸11的后側軸部(第二軸部)。
后端部框架15具有后端周壁部15b,后端周壁部15b形成為呈筒形形狀并且從后端本體部15a的外周部沿電動馬達10的軸向方向X朝向定子芯13延伸。后端外周壁部15b的下側端部15h(前側端部15h)與定子芯13的上側外周部接觸。出于確保后端周壁部15b的內周表面與定子繞組13a之間的電絕緣的目的,后端周壁部15b的內周表面與定子繞組13a在電動馬達10的徑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后端周壁部15b的外徑被制造成大于定子芯13的外徑,而后端周壁部15b的內徑被制造成小于定子芯13的外徑。在定子芯13與后端部框架15之間通過后端周壁部15b形成有內側空間。
后端部框架15具有在徑向方向上位于旋轉軸11與后端周壁部15b之間的區(qū)域中的散熱器部15c,其中,散熱器部15c從后端本體部15a的上側表面15g(后側軸向端部表面15g)沿軸向方向X——即,沿與定子芯13相反的向上的方向——延伸。散熱器部15c對應于形成在后端本體部15a的上側表面15g上(位于后端部框架15的與定子芯13相反的一側)的突出部,其中,散熱器部15c沿著軸向方向X沿向上的方向突出。用于控制供給至定子繞組13a的電力的控制電路板18在散熱器部15c上設置成使得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前側表面)與散熱器部15c的板安裝部接觸。控制電路板18的外周部從散熱器部15c的外周表面沿電動馬達10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
在本實施方式中,后端本體部15a、后端周壁部15b和散熱器部15c通過例如金屬鑄造過程一體地形成為一個單元。
前端部框架14和后端部框架15通過任何公知的固定裝置——例如,插入到分別形成在前端部框架14和后端部框架15中的螺栓通孔中 的貫穿螺栓(未示出)——連接至彼此,其中,定子芯13沿軸向方向X設置在前端部框架14與后端部框架15之間。因此,定子芯13、前端部框架14和后端部框架15彼此穩(wěn)固地固定為一個單元。
圖4A示出了從后端部框架15的前側(從圖1中的下側)觀察時的后端部框架15。圖4A中示出了形成在后端周壁部15b的外周部處的一對螺栓通孔15d。
用于控制電路板18的基板由電絕緣材料制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控制電路板18中形成有用于控制對定子繞組13a的電力供給的逆變器和其他電路,使得電動馬達10操作為交流馬達。更確切地,在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面向后端部框架15的前側表面)安裝有電子零件和/或部件19——諸如半導體器件——以向定子繞組13a供給電力。電子零件和/或部件19包括在接收到電力時產(chǎn)生熱的發(fā)熱零件和/或部件,諸如功率器件(例如,MOSFET)。
后端部框架15由于設置了散熱器部15c而具有散熱器的功能,其一方面將安裝至控制電路板18的發(fā)熱零件和/或部件19的熱暫時積聚起來,另一方面還將這種熱散發(fā)至控制電路板18的外部。
形成為具有封閉端部的筒形形狀(倒杯形形狀)的蓋構件20附接至后端本體部15a的外周部(外周表面)以遮蓋控制電路板18。在本實施方式中,定子芯13的外周表面沒有被蓋構件20遮蓋。換句話說,定子芯13的外周表面暴露于電動馬達10的外側。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上述結構,前端部框架14、后端部框架15和蓋構件20作為整體形成防止異物(例如,水)進入電動馬達10內部的馬達殼體。
定子繞組13a如下面所說明的由多個定子線圈構成。定子繞組13a的定子線圈中的每個定子線圈均經(jīng)由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電連接至控制電路板18,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穿過形成在后端部框架15中的相應的端子插入孔15e。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從相應的定子線圈沿軸向方向X的向上方向延伸。若干線圈端子13b與用于電動馬達10的若干電相位相對應。在本實施方式中,電動馬達10由三相交流電動馬達構成并且在電動馬達10中設置有兩個三相定子繞組。因此,在定子芯13中設置有六個定子線圈并且存在從定子線圈中的每個定子線圈向上延伸的六個線圈端子13b。
如圖4A和圖4B中最佳地示出的,端子插入孔15e中的每個端子插入孔均為形成在后端本體部15a中下述位置處的通孔:該位置與定子繞組13a的相應線圈端子13b的位置相對。此外,端子插入孔15e中的每個端子插入孔均形成在位于后端周壁部15b的沿徑向方向朝向旋轉軸11的徑向內側的位置處。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子插入孔15e形成為使得端子插入孔15e的內周表面的一部分沿電動馬達10的軸向方向X連續(xù)地連接至后端周壁部15b的內周表面的一部分。
在上述結構中,異物可以經(jīng)由端子插入孔15e進入定子芯13與后端部框架15之間的內側空間。更確切地,異物可以從由蓋構件20和后端部框架15形成并圍繞的第一空間穿過端子插入孔15e到達由定子芯13和后端部框架15形成并圍繞的第二空間。此外,異物可以從第二空間穿過端子插入孔15e到達第一空間??紤]到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一對索環(huán)21中的每個索環(huán)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的每個端子插入孔中而將一對索環(huán)21設置在后端部框架15中。
索環(huán)21由電絕緣材料制成。在本實施方式中,索環(huán)21由樹脂(例如,合成樹脂)或橡膠制成,使得在一個索環(huán)21中一體地形成有三個端子保持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盡管如圖4A和圖4B中所示的在后端部框架15中形成有兩個端子插入孔15e,但存在六個線圈端子13b。這是因為一個索環(huán)21具有與三個線圈端子13b(由圖4A中的虛線表示)分別對應的三個端子保持部。
如圖2中所示,索環(huán)21中的每個索環(huán)均具有主體部21a和凸緣部21b。所述三個端子保持部形成在主體部21a中并形成為每個端子保持部中均形成有端子保持孔22。如由虛線所示出的,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插入穿過相應的端子保持孔22。凸緣部21b形成在主體部21a的外周部處。在本實施方式中,凸緣部21b在主體部21a的高度方向(對應于軸向X方向)上形成于主體部21a的中部處,端子保持孔22沿主體部21a的高度方向延伸。此外,凸緣部21b形成為圍繞主體部21a的整個外周。
在主體部21a的外周部處的凸緣部21b與索環(huán)21的下端21f(前側端部)之間形成有兩個圓形突出部21c(第一突出部21c-1和第二突出部21c-2)。如圖2中所示,所述兩個圓形突出部21c形成在沿索環(huán)21的高度方向彼此分隔開的位置處。更確切地,第二突出部21c-2形成在 比第一突出部21c-1更遠離凸緣部21b的位置處。突出部21c(21c-1、21c-2)中的每個突出部均在被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時與端子插入孔15e的內周表面接觸,如圖1中所示。突出部21c(21c-1、21c-2)中的每個突出部也被稱為內側接觸點。主體部21a的從凸緣部21b沿高度方向的向上方向延伸的上側部21d(后側部分)被稱為向外延伸部21d。
在圓形突出部21c(21c-1、21c-2)中的每個圓形突出部均被壓縮并且與端子插入孔15e的內周表面接觸的情況下,索環(huán)21被插入到后端部框架15的端子插入孔15e中。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B中所示,每個端子插入孔15e的下側敞開端部15e-1(前側敞開端部)與定子繞組13a相對,而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后側敞開端部)與控制電路板18相對并且在后端部框架15的后端本體部15a的上側表面15g(后側軸向端部表面)處是敞開的。索環(huán)21的凸緣部21b與后端本體部15a的圍繞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上側表面15g接觸。
主體部21a的下端21f從端子插入孔15e的下側敞開端部15e-1沿軸向方向X并且沿朝向定子芯13的方向向外延伸。根據(jù)上述結構,索環(huán)21從下側敞開端部15e-1延伸至上側敞開端部15e-2,使得索環(huán)21的主體部21a在徑向方向上存在于后端部框架15(端子插入孔15e的內周表面)與線圈端子13b之間并且從下側敞開端部15e-1處沿著線圈端子13b一直到上側敞開端部15e-2處。
在主體部21a的下端21f處形成有從下端21f沿徑向向內的方向延伸的鉤狀部21e。因此,鉤狀部21e鉤掛在下側敞開端部15e-1的周表面部(即,后端本體部15a的前側軸向端部表面15f的一部分)處。鉤狀部21e形成為使得在凸緣部21b與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表面部(后側軸向端部表面15g的一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即在索環(huán)21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的狀態(tài)下鉤狀部21e在電動馬達10的軸向方向X上不與定子繞組13a相干涉。
在本實施方式中,索環(huán)21的結構使得索環(huán)21不容易從端子插入孔15e中退出,甚至在鉤狀部21e因電動馬達10的溫度變化或振動而從端子插入孔15e的下側敞開端部15e-1的周表面部松開并且由此索環(huán)21沿著線圈端子13b沿朝向控制電路板18的向上方向移位時也是如此。
更確切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距離“L1”被制造成大于第二距離“L2”(L1>L2)。第一距離“L1”為索環(huán)2在凸緣部21b(更確切地,凸緣部21b的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接觸的下側表面)與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1c-2之間的沿軸向方向X的長度,其中,第二突出部21c-2在沿軸向方向X距凸緣部21b最遠的位置處與端子插入孔15e的內周表面接觸。第二距離“L2”為軸向方向X上的從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至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即,控制電路板18的面向后端部框架15的前側表面——的距離。
換句話說,索環(huán)21的向外延伸部21d的高度設計成使得從凸緣部21b至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的距離滿足“L2<L1”的關系。
將參照圖2對形成在索環(huán)21中的端子保持孔22作進一步說明。圖2為示出了索環(huán)21在其尚未被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并且線圈端子13b尚未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2中的狀態(tài)下的截面圖。在圖2中,線圈端子13b由虛線表示。
向外延伸部21d的上側部(后側部分)形成為小直徑部22a,小直徑部22a的橫截面積小于線圈端子13b的橫截面積。線圈端子13b與索環(huán)21(更確切地,端子保持孔22的內周表面)之間的徑向空間或間隙被制造成為盡可能小(幾乎為零),使得小直徑部22a緊緊地保持線圈端子13b。在主體部21a的下側部(前側部分)中形成有大直徑部22b,使得端子保持孔22的內徑在從小直徑部22a向索環(huán)21的下端21f的方向上逐漸增大。換句話說,端子保持孔22的內周表面在索環(huán)21的下側部的區(qū)域——即,從凸緣部21b至下端21f的區(qū)域——中形成有漸縮表面。線圈端子13b在組裝過程中從索環(huán)21的下端21f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2中。因此,具有漸縮表面的端子保持孔22的內周表面用作將線圈端子13b從下端21f引導至小直徑部22a的導引表面。
將參照圖3A至圖3D對本實施方式的電動馬達10的組裝過程的一部分進行說明。
如圖3A中所示,首先準備由旋轉軸11、轉子12、定子芯13以及前端部框架14構成的子組件。以前端部框架14位于子組件的下側處的狀態(tài)將子組件放置在組裝機器(未示出)上。后端部框架15從子組件上方的位置沿向下的方向向下移動,使得線圈端子13b插入到端子插入 孔15e中,然而在附圖中僅示出了一個線圈端子13b。
此后,如圖3B中所示,將索環(huán)21配裝至線圈端子13b并使得三個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插入穿過索環(huán)21的相應的端子保持插入孔22,而索環(huán)21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將索環(huán)21從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如上所述,索環(huán)21被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
此后,如圖3C中所示,將控制電路板18電連接至線圈端子13b。例如,每個線圈端子13b的上端均插入到形成在控制電路板18中的區(qū)域的通孔中并且隨后焊接至該通孔。
隨后,如圖3D中所示,將蓋構件20附接至后端本體部15a的外周表面。
將對本實施方式的優(yōu)點進行說明。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已將后端部框架15組裝至定子芯13之后將索環(huán)21從后端部框架15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由此將索環(huán)21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因此,可以在電動馬達10的組裝過程期間容易地檢查索環(huán)21是否恰當且可靠地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
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電路板18位于與后端部框架15的端子插入孔15e相對的位置處,并且從定子繞組13a沿與軸向方向X平行的向上方向延伸的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電連接至控制電路板18。在上述結構中,索環(huán)21可以沿著線圈端子13b沿朝向控制電路板18的方向移位。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散熱器部15c形成在后端部框架15中從而使后端部框架15還用作散熱器,并且控制電路板18直接地設置在散熱器部15c上方。因此,后端部框架15的在軸向方向X上的尺寸變得更大并且因此在控制電路板18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之間的距離也對應地變得更大。根據(jù)這種結構,索環(huán)21可以在索環(huán)21沿朝向控制電路板18的方向移位時容易地從端子插入孔15e中退出。
然而,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向外延伸部21d形成在索環(huán)21中。此外,凸緣部21b(凸緣部21b與后端本體部15a接觸)與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之間的軸向方向X上的距離設計成使得第二距離“L2”變得小于 第一距離“L1”。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這種結構,甚至在索環(huán)21沿朝向控制電路板18的方向沿著線圈端子13b移位時仍可以防止索環(huán)21從端子插入孔15e中退出。換句話說,可以防止異物進入電動馬達10的內側,特別是進入形成在定子芯13與后端部框架15之間的第二空間。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部部分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與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分隔開。通過上述結構,可以避免出現(xiàn)小直徑部22a的用于緊緊地保持線圈端子13b的功能可能喪失的情況。換句話說,小直徑部22a形成為使得線圈端子13b與索環(huán)21的內周表面之間的間隙盡可能小(接近零)。小直徑部22a僅形成在向外延伸部21d中以減小用于將線圈端子13b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2中的載荷。
將對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比較示例進行說明。在比較示例中,在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部部分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與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接觸。通過這種改進結構,甚至在電動馬達發(fā)生溫度變化和/或振動的情況下仍可以防止索環(huán)21沿朝向控制電路板18的方向移位。然而,在比較示例中,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直接接收來自控制電路板18的熱負荷。熱負荷包括例如在將線圈端子13b焊接至控制電路板18的過程期間所產(chǎn)生的熱。當熱負荷施加至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時,小直徑部22a的形狀可以容易地被改變。這樣,線圈端子13b與索環(huán)21的端子保持孔22的內周表面之間的間隙可能變得更大并且因此小直徑部22a的功能可能減弱以及/或者喪失。
考慮到上述觀點,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在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部部分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將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與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分隔開從而使向外延伸部21d的前端不與控制電路板18的下側表面接觸。因此,可以避免小直徑部22a的功能減弱以及/或者喪失的情況。
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部21a的下端21f從端子插入孔15e的下側敞開端部15e-1沿向下方向向外延伸。根據(jù)該結構,可以使后端部框架15與線圈端子13b可靠地絕緣。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空間通過后端外周壁部15b形成在后端部框 架15與定子芯13之間。理想的是,盡可能地將端子插入孔15e形成在沿徑向方向更靠近后端周壁部15b的內周表面的位置處,以使電動馬達10的尺寸更小。在這種情況下,難以保證在后端部框架15的后端本體部15a的下側15f具有供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下側敞開端部15e-1的周部部分相接觸的空間(接觸表面區(qū)域)。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確保在后端本體部15a的上側具有供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部部分牢固接觸的足夠的空間。因此,更有利的是,在第二空間通過后端周壁部15b形成在后端部框架15與定子芯13之間并且被后端周壁部15b圍繞的狀態(tài)下,索環(huán)21從上側敞開端部15e-2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凸緣部21b與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的周部部分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索環(huán)21的鉤狀部21e和下端21f構造成不直接與定子繞組13a接觸。當電力供給至定子繞組13a時有熱產(chǎn)生。當索環(huán)21的鉤狀部21e和/或下端21f與定子繞組13a接觸時,鉤狀部21e和/或下端21f的形狀可能改變或劣化。這樣,鉤狀部21e的用于將索環(huán)21保持在其鉤掛的狀態(tài)的保持力會減小。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避免當索環(huán)21的鉤狀部21e和下端21f處于不與定子繞組13a直接接觸的位置中時鉤狀部21e的形狀發(fā)生變化的情形。
(第二實施方式)
將參照圖5A至圖5D對本公開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一實施方式的組裝過程(圖3A至圖3D)以下述方式進行修改,如圖5A至圖5D中所示。
如圖5A中所示,索環(huán)21從端子插入孔15e的上側敞開端部15e-2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從而將索環(huán)21附接至后端部框架15。
隨后,形成由旋轉軸11、轉子12、定子芯13以及前端部框架14構成的子組件。該子組件可以在圖5A的步驟之前提前準備。
如圖5B中所示,線圈端子13b插入穿過組裝至后端部框架15的索環(huán)21的端子保持孔22。
此后,線圈端子13b中的每個線圈端子均電連接至控制電路板18,如圖5C中所示,并且蓋構件20附接至后端部框架15,如圖5D中所示。 圖5C和圖5D的步驟與圖3C和圖3D的步驟相同。
(進一步的修改)
本公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背離本公開的精神的情況下以各種方式進行進一步修改。
例如,向外延伸部21d和/或鉤狀部21e可以不必形成在索環(huán)21中。
發(fā)熱部分19不僅可以設置在控制電路板18上而且還可以設置在散熱器部15c上。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置成將一個索環(huán)21用于所述三個線圈端子13b。然而,可以設置多個索環(huán)從而使一個索環(huán)用于線圈端子13b中的一個線圈端子。
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5e中的索環(huán)21的整個部分可以被壓縮。換句話說,可以不必在索環(huán)21的外周部處形成突出部21c。
定子芯13、前端部框架14和后端部框架15可以通過貫穿螺栓或任何其他固定裝置一起連接為一個單元。
電動馬達不僅可以施加至電動助力轉向裝置而且還可以施加至任何其他裝置或系統(tǒng),諸如電動窗裝置、刮水器系統(tǒ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