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充電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及充電樁。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充電樁大多都配有充電槍,充電槍通過一條電纜線與充電樁的樁體連接,電纜線的長度依標準不同,一般大于或等于3米。
目前市面上的充電樁其電纜線大體采用以下幾種固定方式:第一種是沒有設計專門固定的結構,采用自然垂放的方式;第二種是通過手動纏繞的方式將電纜線纏繞在充電樁設置的繞線盤上;第三種是設計成電動卷繞收放機構,通過電機、齒輪和繞線盤等結構組件,再加上電氣控制組件,來實現自動收放電纜線。
采用自然垂放的方式,需要將充電樁安裝到離地比較高的位置,否則電纜線會垂落至地面,容易導致電纜線被汽車輪胎輾壓、拉扯及人員踩踏而損壞,甚至可能產生使用人員被電纜線纏繞、絆倒等意外發(fā)生的風險。而如果安裝位置過高,又不利于身高較低的人員使用操作充電槍。
采用手動繞線盤的方式,當使用人員使用完充電槍后,需要手動將連接充電槍和充電樁的電纜線一圈圈反復纏繞在繞線盤上,操作太麻煩,而且費時費力,過于繁瑣。
采用電動卷繞收放機構的方式,這種機構使用簡便,但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對充電樁的尺寸、體積有一定影響,另外成本較高,裝配相對復雜,并會增加后續(xù)維修保養(yǎng)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充電樁電纜線的固定方式,在實現操作簡便性的同時,無法兼顧產品成本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種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提供一種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包括設置有收容槽的充電樁外殼、可滑入及滑出所述收容槽的掛扣及用于沿滑入方向推動所述掛扣的復位彈簧,所述掛扣包括滑動設置在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上的掛扣主體及設置在所述掛扣主體外側的卡線槽,所述卡線槽在所述掛扣滑入所述收容槽時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內,且所述卡線槽在所述掛扣滑出所述收容槽時伸出所述收容槽之外。
進一步地,所述掛扣的外觀面在所述掛扣滑入所述收容槽時與所述充電樁外殼的外觀面連續(xù)相接。
進一步地,所述收容槽設置在所述充電樁外殼的左側面或右側面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包括頂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及第三側壁,所述頂壁連接在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及第三側壁的頂部,所述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間隔相對,所述第三側壁連接在所述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上設置有導軌,所述掛扣主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導軌配合的導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掛扣主體的內側設置有防脫板,所述防脫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其末端形成防脫鉤,所述防脫鉤在所述掛扣滑出所述收容槽最大距離時與所述第三側壁的內側面抵靠。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側壁上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兩個第一通孔對稱地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高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掛扣還包括導柱,所述導柱的一端連接在所述掛扣主體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并套接一導柱帽,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三側壁的內側面抵靠,另一端與所述導柱帽抵靠。
進一步地,所述卡線槽內設置有軟膠卡線套。
進一步地,所述掛扣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向上凹陷的扣手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在初始位置,用手向外拉掛扣主體,可以使掛扣滑出充電樁外殼上的收容槽,掛扣主體外側的卡線槽在掛扣滑出收容槽時伸出收容槽之外,此時(保持向外拉掛扣主),將電纜線掛在卡線槽內,然后松手,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掛扣沿滑入方向滑動一段距離后,充電樁外殼抵住電纜線,電纜線被夾緊在掛扣主體與充電樁外殼之間,電纜線被固定。當需要使用充電槍時,將掛扣輕輕拉出即可取下電纜線,再松開掛扣,掛扣便會在復位彈簧的作用力下自動回到初始位置。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相比于沒有固定電纜線結構的充電樁(例如電纜線采用自然垂放的同類產品),可以防止電纜線的晃動、拖地所產生的風險,解決了此類充電樁對安裝高度的硬性要求。該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可以很方便地固定電纜線,輕易的實現電纜線掛、取功能。在保證了用戶操作的簡便性和舒適性的前提下,還兼顧了產品的成本控制,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另外,隱藏式的帶彈性伸縮的掛扣結構保證了充電樁產品外觀的整體性,掛扣占用的空間極小,對充電樁的尺寸和外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另外,相比于現有的采用電動卷繞收放機構的方式,零件數量少、結構簡單,產品成本低廉,故障率低,安裝及維修方便。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充電樁,其包括上述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的立體圖(掛扣主體滑入收容槽時);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的立體圖(掛扣滑出收容槽時);
圖3是圖1的另一視角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其掛扣滑入收容槽時的剖視圖(沿導柱的軸線水平剖切);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其掛扣滑出收容槽時的剖視圖(沿導柱的軸線水平剖切);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其掛扣滑入收容槽時的剖視圖(沿導柱的軸線豎直剖切);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其掛扣滑出收容槽且電纜線掛在卡線槽時的剖視圖(沿導柱的軸線豎直剖切);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其掛扣上的導槽與收容槽上的導軌的配合示意圖。
說明書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1、充電樁外殼;11、收容槽;111、第一側壁;112、第二側壁;113、第三側壁;1131、第一通孔;1132、第二通孔;1133、內側面;114、頂壁;115、導軌;12、左側面;13、右側面;14、前側面;15、充電樁外殼的外觀面;2、掛扣;21、掛扣主體;211、導槽;22、卡線槽;23、防脫板;24、防脫鉤;25、導柱;26、導柱帽;27、扣手位;28、掛扣的外觀面;3、復位彈簧;4、軟膠卡線套;5、電纜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以下所說的上(頂)、下(底)、左、右、前、后指的是充電樁正常放置時的方位。具體方位參見圖1。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包括設置有收容槽11的充電樁外殼1、可滑入及滑出所述收容槽11的掛扣2及用于沿滑入方向推動所述掛扣2的復位彈簧3。復位彈簧3為圓柱形式的壓縮彈簧。
本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8所示,所述掛扣2包括滑動設置在所述收容槽11的槽壁上的掛扣主體21及設置在所述掛扣主體21外側的卡線槽22。如圖1、圖3、圖4及圖6所示,所述卡線槽22在所述掛扣2滑入所述收容槽11時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1內;如圖2、圖5及圖7所示,所述卡線槽11在所述掛扣2滑出所述收容槽11時伸出所述收容槽11之外。
如圖1及圖6所示,所述收容槽11設置在所述充電樁外殼1的左側面12下方的中間位置。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收容槽11也可以設置在所述充電樁外殼1的右側面13下方的中間位置。當然,根據需要,收容槽11也可以是設置在左側面12、右側面13或前側面14上任意符合設計要求的位置。
如圖4至圖7所示,所述收容槽11的槽壁包括第一側壁111、第二側壁112、第三側壁113及頂壁114,所述頂壁114連接在所述第一側壁111、第二側壁112及第三側壁113的頂部,所述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間隔相對,所述第三側壁113連接在所述第一側壁111與第二側壁112之間。
如圖8所示,所述第一側壁111及第二側壁112上設置有導軌115,所述掛扣主體21上設置有與所述導軌115配合的導槽211,優(yōu)選地,所述導軌115及導槽211沿所述充電樁外殼1的左右方向延伸。這樣,通過所述導軌115與導槽211的配合,所述掛扣2能夠沿充電樁外殼1左右方向滑入與滑出收容槽11,以使得卡線槽22收容于收容槽11中或伸出收容槽11之外。
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第三側壁113上設置有第一通孔1131,所述掛扣主體21的內側設置有防脫板23,所述防脫板23穿過所述第一通孔1131并在其末端形成防脫鉤24,所述防脫鉤24在所述掛扣2滑出所述收容槽11最大距離時與所述第三側壁113的內側面抵靠。即,防脫鉤24能夠防止掛扣2被拉離充電樁外殼1。
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第三側壁113上還設置有第二通孔1132,所述第三側壁113上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一通孔1131,所述兩個第一通孔1131對稱地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32的高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掛扣2還包括導柱25,所述導柱25的一端連接在所述掛扣主體21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通孔1132并套接一導柱帽26,所述復位彈簧3的一端與所述第三側壁113的內側面1133抵靠,另一端與所述導柱帽26抵靠。
如圖2及圖7所示,所述卡線槽22內設置有軟膠卡線套4。如圖7所示,電纜線5掛在所述卡線槽22內時,軟膠卡線套4對電纜線5的表皮起到保護作用。
如圖3、圖6及圖7所示,所述掛扣主體21的底部設置有向上凹陷的扣手位27??凼治?7位于掛扣2的外觀面28上。
如圖1及圖3所示,所述掛扣2的外觀面28在所述掛扣2滑入所述收容槽11時與所述充電樁外殼1的外觀面15連續(xù)相接。此處,充電樁外殼1的外觀面15是指,充電樁安裝后,外部可見表面。同理,掛扣2的外觀面28是指,掛扣2滑入收容槽11中時(未拉出時),外部可見表面。這樣,掛扣2的外觀面與充電樁外殼1的外觀面保持一致,充分保證了充電樁的外觀整體性。
上述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位置時,掛扣2收容(隱藏)在充電樁外殼1上的收容槽11里。需要使用掛扣2時,用手指扣住掛扣2底部的扣手位27將掛扣2往外拉,掛扣2則在導軌115與導槽211、導柱25與第二通孔1132等結構的限位下沿直線往外移動,在此同時復位彈簧3會頂住導柱帽26,復位彈簧3產生一個反作用力作用在導柱帽26上,該反作用力朝拉出方向的反方向推動導柱帽26;如果需要拉出掛扣2,則手指的拉力要大于復位彈簧3的反作用力。當掛扣2被往外拉出直到卡線槽22完全伸出充電樁外殼1的收容槽11之外后,掛扣2上的防脫鉤24會抵住收容槽的第三側壁113的內側面1133,防止掛扣2被繼續(xù)拉出,此時可以將電纜線5放入卡線槽22里的軟膠卡線套4上,然后,松開掛扣2,掛扣2在復位彈簧3的作用力下沿導軌115、導槽211、導柱25所限定的直線方向(充電樁外殼的左右方向)向初始位置移動,使掛在軟膠卡線套4里的電纜線5被夾緊在掛扣2與充電樁外殼1之間,電纜線5被固定。當需要使用充電槍時,將掛扣2輕輕拉出即可取下電纜線5,再松開掛扣2,掛扣2便會在復位彈簧3的作用力下自動回到初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相比于沒有固定電纜線結構的充電樁(例如電纜線采用自然垂放的同類產品),可以防止電纜線的晃動、拖地所產生的風險,解決了此類充電樁對安裝高度的硬性要求。該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可以很方便地固定電纜線,輕易的實現電纜線掛、取功能。在保證了用戶操作的簡便性和舒適性的前提下,還兼顧了產品的成本控制,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另外,隱藏式的帶彈性伸縮的掛扣結構保證了充電樁產品外觀的整體性,掛扣占用的空間極小,對充電樁的尺寸和外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另外,相比于現有的采用電動卷繞收放機構的方式,零件數量少、結構簡單,產品成本低廉,故障率低,安裝及維修方便。
另外,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充電樁,其包括上述的充電樁電纜線掛扣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