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柔性布線電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柔性布線電路板,詳細而言,涉及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中裝備的柔性布線電路板。
背景技術:
已知道印刷電路板的制造中,在加工板上形成多塊形狀實質(zhì)上相同的印刷電路板,以節(jié)省空間且制成多塊(例如參考日本國專利公開2002-217503號公報)。
柔性布線電路板在其縱向的兩端部分別形成連接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的連接端子用的端子部,并且沿該縱向以圖案的方式形成使該兩端部上形成的端子部之間相連的布線。
然而,近年來,隨著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要求將柔性布線電路板設置在狹小的空間,隨著這種要求,在柔性布線電路板設置折疊部等,使其外部形狀變得復雜。
另一方面,如日本國專利公開2002-217503號公報所揭示,在加工板上形成多塊印刷電路板的情況下,各印刷電路板的外部形狀復雜時,加工板上在各印刷電路板之間產(chǎn)生大的無用空間,使1塊加工板上形成的印刷電路板數(shù)量減少。因此,每一塊加工板的印刷電路板材料利用率低,生產(chǎn)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升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布線電路板,能提高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時加工板每單位面積的材料利用率,并使生產(chǎn)效率提高,從而減小制造成本。
本發(fā)明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線電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線電路板部;以及連接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連接部,將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相鄰地配置在所述連接部的一側(cè),并且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可相對于所述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
根據(jù)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則第1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時,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被配置在相反側(cè),能確保第1端子部與第2端子部之間的距離長。因此,利用這樣折回,能將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設置折疊部等復雜的外部形狀。
另一方面,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在折回前,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配置成都在連接部的一側(cè)且相鄰,形成緊湊的外部形狀。因此,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時,能減小各柔性布線電路板的形成面積,同時還能減小各柔性布線電路板之間的無用空間。
其結果,根據(jù)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則又能應對設置折疊部等的復雜外部形狀,又能提高加工板每單位面積的柔性布線電路板的材料利用率,謀求生產(chǎn)效率提高帶來的成本降低。
又,本發(fā)明的柔性布線電路板中,較佳的是將所述第1布線電路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配置成相互隔開間隔地對置,并且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設置折回部,用于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對置方向?qū)⑺龅?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所述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
根據(jù)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僅在折回部中,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對置方向?qū)⒌?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就能方便且可靠地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配置在相反側(cè),可確保第1端子部與第2端子部之間的距離長。
又,本發(fā)明的柔性布線電路板中,較佳的是將所述折回部設置在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的所述連接部側(cè)的端部。
這樣,將折回部設置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的連接部側(cè)的端部時,在折回部中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對置方向使第1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則可確保第1端子部與第2端子部之間的距離最長。
圖1是示出一本發(fā)明柔性布線電路板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2是示出將多塊圖1所示的柔性布線電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3是示出將多塊已有柔性布線電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4是圖1所示柔性布線電路板的制造工序圖,作為沿1條布線的縱剖視圖示出,并示出(a)準備制成基體絕緣層的加工板的工序、(b)在加工板上用布線圖案形成導體圖案的工序、(c)在加工板上形成保護絕緣層以覆蓋第1端子部以外的導體圖案并將與第1端子部對應的部分敞開的工序、(d)對與第2端子部對應的部分的加工板進行蝕刻的工序、以及(e)按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對應的外部形狀沖裁加工板和保護絕緣層從而得到各柔性布線電路板的工序。
圖5是對圖1所示的柔性布線電路板示出在折回部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示出一本發(fā)明柔性布線電路板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2是示出將多塊圖1所示的柔性布線電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3是示出將多塊已有柔性布線電路板配置并形成在加工板上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用加工板的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柔性布線電路板的制造工序圖(其中為沿圖1的1條布線的縱剖視圖)。
圖1中,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用于例如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綜合為一體地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6的第1布線電路板部2、具有第2端子部7的第2布線電路板部3、以及連接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連接部4。
如圖1所示,第1布線電路板部2形成俯視實質(zhì)上為T狀,其中綜合為一體地包含往縱向延伸的帶狀部分2a、以及在該帶狀部分2a的一端部往正交方向分支的分支部分2b。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各分支部2b的虛端部(非正交端部)各設置2個第1端子部6。
第2布線電路板部3形成俯視實質(zhì)上為矩形(俯視為長方形)。在從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中央部略為偏向另一側(cè)處設置4個第2端子部7,將各第2端子部7排放并配置成俯視實質(zhì)上為矩形。
配置第2布線電路板部3,使其相對于第1布線電路板部2隔開些許間隔S地與帶狀部分2a對置成平行于該帶狀部分2a的縱向。
連接部4形成俯視實質(zhì)上為細長矩形,連到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縱向的另一端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縱向的另一端部,將它們連接。連接部4綜合為一體地包含從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帶狀部分2a的縱向另一端部沿該帶狀部分2a的縱向連續(xù)的第1部分4a、從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縱向另一端部沿該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縱向連續(xù)的第2部分4b、以及在與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縱向正交的方向連接第1部分4a和第2部分4b的中間部分4c。
據(jù)此,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與第2布線電路板部3之間,將間隙S形成為另一端受中間部分4c封鎖的一端開放的長槽。
此外,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配置成都處在連接部4的一側(cè),并且在對置方向上相鄰。
而且,第1布線電路板部2在其帶狀部分2a的縱向中途設置折回部10,用于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對置方向(與帶狀部分2a的縱向正交的方向)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相對于連接部4折回到另一側(cè)。
將該折回部10設置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縱向中途(即帶狀部分2a的分支部分2b與第1部分4a之間),較具體地說,設置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帶狀部分2a的另一端部,即該部分的連接部4側(cè)的端部。
具體而言,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帶狀部分2a的另一端部,設置該折回部10,作為沿與帶狀部分2a的縱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線狀折彎部位,并將該折彎部位設置為例如折彎指示線或下折線。
此外,連接部4在所述中間部分4c設置折疊部13,用于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縱向(與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對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將第2布線電路板部3相對于第1布線電路板部2折成實質(zhì)上直角。
將這種折疊部13設置在連接部4的中間部分4c,較具體地說,設置在連接部4的第1布線電路板部2與第2布線電路板部3之間的間隙S的縱向延長線上,作為沿間隙S的縱向的直線狀折疊部位,與上述折彎部位相同,也將該折疊部位設置成例如折彎指示線或下折線。
如圖4(e)所示,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具有基體絕緣層8、在基體絕緣層8的表面上作為布線電路圖案形成的導體圖案5、以及形成在絕緣層8的表面以覆蓋導體圖案5的保護絕緣層9。
基體絕緣層8如圖1所示,形成此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外部形狀(后面闡述)。
導體圖案5具有所述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以及使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之間連接的布線14。
設置布線14,當作從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分支部2b通過帶狀部分2a、第1部分4a、中間部分4c、第2部分4b到達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4條布線14a、14b、14c、14d,以便將設置在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個分支部2b的虛端部的4個第1端子部6與設置在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4個第2端子部7逐一連接。
保護絕緣層9與基體絕緣層8對應,也形成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外部形狀。
又,如圖4(e)所示,將保護絕緣層9的與第1端子部6對應的部分敞開,使第1端子部6的上表面露出,另一方面,將基體絕緣層8的與第2端子部7對應的部分敞開,使第2端子部7的下表面露出。在第1端子部6的上表面和第2端子部7的下表面分別形成金屬鍍層15。
于是,如圖2所示,制造中在1塊加工板11(柔性布線電路板形成用基板)上形成多塊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
接著,參照圖4簡單說明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制造方法。
這種方法首先如圖4(a)所示,準備制成基體絕緣層8的平板狀加工板11(參考圖2)。加工板11只要具有絕緣性和柔性,無專門限制,由例如聚酰亞胺樹脂、丙烯樹脂、聚醚亞胺樹脂、聚醚腈樹脂、聚醚砜樹脂、聚對苯二酸酯樹脂、萘聚酯樹脂、聚氯乙稀樹脂等樹脂膜組成。最好由聚酰亞胺樹脂膜組成。加工板的厚度為例如5微米~100微米,最好為5微米~50微米。
接著,這種方法如圖4(b)所示,在加工板11上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對應地形成導體圖案5,作為所述布線電路圖案。導體圖案5只要具有導電性,無專門限制,由例如銅、鉻、鎳、鋁、不銹鋼、銅-鈹、磷青銅、鐵-鎳以及它們的合金等金屬箔組成。最好由銅箔組成。導體圖案5的厚度為例如1微米~50微米,最好為2微米~35微米。
可將去除法、添加法等公知的圖案制作法用于形成導體圖案5。
去除法中,例如首先在整個加工板11的表面,根據(jù)需要以粘接劑層為中介裝貼導體層,其次在導體層上形成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布線圖案對應的抗蝕膜后,對從抗蝕膜露出的導體層進行蝕刻。由此,在加工板11上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對應地形成導體圖案5,作為布線電路圖案。然后,去除抗蝕膜。
添加法中,例如首先在加工板11上利用濺射蒸鍍法等形成導體組成的種膜,其次在該種膜上按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布線圖案的翻轉(zhuǎn)圖案形成抗鍍膜后,利用電解電鍍在從抗鍍膜露出的種膜上按布線電路圖案形成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對應的導體圖案5。然后,去除抗鍍膜和疊積該抗鍍膜的部分。
其后,如圖4(c)所示,在包含各導體圖案5的加工板11上,與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對應地形成保護絕緣層9。保護絕緣層9只要具有絕緣性和柔性,無專門限制,由例如與基體絕緣層8相同的樹脂膜組成,最好由聚酰亞胺樹脂膜組成。保護絕緣層9的厚度為例如5微米~100微米,最好為5微米~50微米。
此外,保護絕緣層9的形成無專門限制,例如在包含導體圖案5的加工板11的表面涂覆感光樹脂溶液(例如感光聚酰亞胺樹脂、感光聚酯樹脂的溶液等),進行曝光和顯像,從而形成第1端子部6敞開的被膜圖案。然后,使該被膜干燥、硬化。由此,形成例如由聚酰亞胺樹脂或聚酯樹脂等合成樹脂膜組成的保護絕緣層9。也能以粘接劑層為中介,在加工板11上按所述圖案裝貼樹脂膜,從而形成保護絕緣層9。
接著,例如在與第2端子部7對應的部分以外的加工板11的表面形成抗蝕膜,將該抗蝕膜當作防護層,對加工板11進行蝕刻。由此,如圖4(d)所示,使第2端子部7敞開。再者,對蝕刻無專門限制,例如可用化學蝕刻。
于是,如圖4(e)所示,例如利用起模等沖裁加工板11和保護絕緣層9。由此,得到保護絕緣層8形成外部形狀的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1。
再者,在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適當形成金屬鍍層15。金屬鍍層15采用金、鎳等金屬。金屬鍍層15的形成采用無電解電鍍或電解電鍍。
在上述說明中,將柔性布線電路板1形成得第1端子部6從保護絕緣層9露出,第2端子部7從基體絕緣層8露出,但也可形成得第1端子部6從基體絕緣層8露出,第2端子部7從保護絕緣層9露出。
這樣得到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在使用時,以折回部10為邊界,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相對于連接部4折回到另一側(cè)。利用此折回,如圖5所示,連接部4的第1部分4a與第1布線電路板部2的帶狀部分2a的另一端部側(cè)的部分重疊。
而且,由于這種折回,從保護絕緣層9露出的第1端子部6和從基體絕緣層8露出的第2端子部7暴露在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相同上下側(cè)。
因而,在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中,能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相對于連接部4配置在相反側(cè),可確保第1端子部6與第2端子部7之間的距離長。又,能得到已有柔性布線電路板12那樣具有俯視L形彎曲狀的復雜外形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
而且,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在折回前,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都得以相鄰地配置在連接部4的一側(cè),形成緊湊的外部形狀。因此,如圖2所示那樣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情況下,能減小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形成面積,同時還能減小各柔性布線電路板1之間的無用空間。
其結果,在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1時,能例如圖2所示那樣,每一塊加工板得到縱向6列、橫向10列,共60塊柔性布線電路板。另一方面,在加工板11上排列并形成已有的俯視L形彎曲狀柔性布線電路板12時,只能得到縱向4列、橫向12列,共48塊柔性布線電路板,因而利用本柔性布線電路板1能使每一塊加工板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采用數(shù)增加12塊。
這樣得到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在連接部4的中間部4c設置折疊部13,在折回部10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相對于連接部4折回到另一側(cè)后,在折疊部13將第2布線電路板部3相對于第1布線電路板部2折成實質(zhì)上直角,從而能將柔性布線電路板1設置在狹小的空間。
綜上所述,根據(jù)本柔性布線電路板1,能又設置折疊部等以應對復雜的外部形狀,又使加工板11每單位面積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從而可謀求生產(chǎn)效率提高帶來的成本降低。
此外,在這種柔性布線電路板1中,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2與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對置方向設置折回部10。因此,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的對置方向相對于連接部4往另一側(cè)僅折回1次,就能方便且可靠地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2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3相對于連接部4設置在相反側(cè),可確保第1端子部6與第2端子部7之間的距離與已有的柔性布線電路板12的端子部間距離相同。
尤其,由于將折回部10設置在第2布線電路板部2的另一端部,能確保第1端子部6與第2端子部7之間的距離最長。
上述說明以本發(fā)明實施方式范例的方式提供,但這只不過是范例而已,并非限定性解釋。有關技術領域的業(yè)務人員明白的本發(fā)明變換例應包括在后文記載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柔性布線電路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線電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線電路板部;以及連接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連接部,將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相鄰地配置在所述連接部的一側(cè),并且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可相對于所述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1布線電路部和所述第2布線電路板部配置成相互隔開間隔地對置,并且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設置折回部,用于沿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對置方向?qū)⑺龅?布線電路板部相對于所述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
3.如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折回部設置在所述第1布線電路板部的所述連接部側(cè)的端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揭示一種為了提供能提高加工板上排列并形成多塊柔性布線電路板時加工板每單位面積的材料利用率并使生產(chǎn)效率提高從而減小制造成本的柔性布線電路板,本發(fā)明的柔性布線電路板包含具有第1端子部的第1布線電路板部;具有第2端子部的第2布線電路板部;以及連接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的連接部,將第1布線電路板部和第2布線電路板部相鄰地配置在連接部的一側(cè),并且第1布線電路板部可相對于連接部折回到另一側(cè)。
文檔編號H05K1/14GK1984528SQ200610168900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片岡浩二 申請人:日東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