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茶葉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藏茶”也叫“雅安藏茶”。它屬黑茶類,是黑茶中的南路邊茶兩大系列產(chǎn)品之一。是使用一芽五葉以內(nèi)的茶樹新梢,采用傳統(tǒng)的南路邊茶制作核心技藝加工出的各種規(guī)格、形狀的緊壓餅茶、緊壓磚茶、散茶、袋泡茶及工藝茶等一系列茶葉產(chǎn)品,統(tǒng)稱“藏茶”(雅安藏茶),主銷國內(nèi)市場。現(xiàn)有藏茶沖泡不方便,有的品種還得用刀來撬開,茶湯易變渾濁,只有單一的陳香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藏茶沖泡不方便,茶湯易變渾濁,香味單一的缺陷,為人們提供一種沖泡方便,茶湯清澈紅亮,香味獨特的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的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是以茶葉鮮葉或藏茶散茶為原料,經(jīng)多道工序加工制得顆粒風味藏茶,其中,以茶葉鮮葉為原料的制作工序如下:
茶葉鮮葉經(jīng)攤放工序、殺青工序、初揉工序、烘二青工序、復揉工序、炒三青工序、渥堆工序、炒干工序、精制工序、拼配工序、再拼配工序、粉碎工序、發(fā)水渥堆工序、錘切工序、制粒工序、初烘工序、攤涼工序、復烘工序、分篩工序、風選工序和包裝工序,得到顆粒風味藏茶成品;其中,再拼配工序為:將拼配工序得到的拼配葉與香味配料拼配,得到再拼配料;以重量計,拼料比例為:香味配料為再拼配料的5%~10% ;香味配料為迷迭香、糯米香草、紅棗或黨參。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以藏茶散茶為原料的制作工序如下:藏茶散茶經(jīng)再拼配工序、粉碎工序、發(fā)水渥堆工序、錘切工序、制粒工序、初烘工序、攤涼工序、復烘工序、分篩工序、風選工序和包裝工序,得到顆粒風味藏茶成品;其中,再拼配工序為:將藏茶散茶與香味配料拼配,得到再拼配料;以重量計,拼料比例為:香味配料為再拼配料的5%~10% ;香味配料為迷迭香、儒米香草、紅率或黨參。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攤放工序為:將一芽5葉以內(nèi)的茶葉鮮葉,薄攤在竹席上,茶葉鮮葉攤放厚度為20厘米,攤放時間為12小時,得到攤放葉;
所述殺青工序為:攤放葉上殺青機殺青,殺青機溫度為300°C,至葉色變暗,梗折不斷,葉質(zhì)變軟,即可下機,得到殺青葉;
所述初揉工序為:殺青葉趁熱上揉捻機揉捻,揉捻時間20分鐘,揉捻過程中加輕壓;揉到殺青葉開始成條,茶汁小量溢出即可,得到初揉葉;
所述烘二青工序為:將初揉葉上連續(xù)烘干機烘二青,烘溫為180°C,烘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40%,得到烘二青葉;
所述復揉工序為:將烘二青葉趁熱上揉捻機再次揉捻,揉捻時間30分鐘,揉捻過程中加輕壓、重壓交替進行,揉到90%的烘二青葉成條,茶汁溢出即可下機,得到復揉葉;
所述炒三青工序為:將復揉葉放入瓶炒機中炒三青,炒時鍋溫150°C,后期鍋溫120°C,炒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20%即可下機,得到炒三青葉;
所述渥堆工序為:將炒三青葉趁熱堆成一大堆在室內(nèi)自然渥堆發(fā)酵,茶堆內(nèi)溫度達65°C時,翻堆一次,渥堆時間25~30天,翻堆3~4次,得到渥堆葉;
所述炒干工序為:將渥堆葉用瓶炒機炒干,溫度為110°C,炒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10%時可下機,得到炒干葉;
所述精制工序為:將炒干葉進行篩分,分出茶葉長短,用風選機分出茶葉的輕重,吹去灰末,除出沙石雜質(zhì),再使用揀梗機揀去茶梗、人工手揀去雜質(zhì),篩面炒干葉用切鍘機鍘后再篩分,得到不同篩號的篩號茶;
所述拼配工序為: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篩號茶進行拼配,得到拼配葉;
所述粉碎工序為:將再拼配料經(jīng)過粉碎機粉碎成目數(shù)為120目的茶粉;
所述發(fā)水渥堆工序為:將茶粉加水混合均勻后再堆大堆,渥堆24小時,得到渥堆粉,加水量為:以重量計茶粉:水=100:65 ;
所述錘切工序為:將渥堆粉上錘切機進行錘切、拌勻,得到錘切粉;
所述制粒工序為:將錘切粉上顆粒成型機制粒,得到顆粒風味原茶;
所述初烘工序為:將顆粒風味原茶上連續(xù)烘干機進行初烘,初烘溫度180°C,得到初烘顆粒;
所述攤涼工序為:初烘顆粒下機后,薄攤在竹席上2小時,得到攤涼顆粒;
所述復烘工序為:將攤涼顆粒再次上連續(xù)烘干機進行復烘,烘溫110~120°C,烘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6%,得到復烘顆粒;
所述分篩工序為:復烘顆粒經(jīng)平面圓篩機進行分篩,得到分篩顆粒;
所述風選工序為:分篩顆粒經(jīng)風選,得到風選顆粒;
所述包裝工序為:風選顆粒經(jīng)包裝得到顆粒風味藏茶。
[0007]本發(fā)明制得的顆粒風味藏茶與常規(guī)藏茶比較,沖泡方便。常規(guī)藏茶沖泡時,有的品種還得用刀來撬開,而顆粒風味藏茶是采用包裝袋包裝,可撕開包裝袋直接沖泡。本發(fā)明制得的顆粒風味藏茶還有一個特點,雖然經(jīng)過粉碎成很細的茶粉,目數(shù)達120目,但經(jīng)過顆粒成型后,沖泡時顆粒泡不散(泡散茶湯易變渾濁),不渾湯(茶湯清澈紅亮),香味舒適獨特。
[0008]因此,本發(fā)明克服了現(xiàn)有藏茶沖泡不方便,茶湯易變渾濁,香味單一的缺陷,提供的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制作的顆粒風味藏茶沖泡方便,茶湯清澈紅亮,香味獨特。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本發(fā)明不僅限于所述實施例。
[0011]實施例一
本例的顆粒風味藏茶的制作方法,是以茶葉鮮葉為原料,經(jīng)以下工序加工制得顆粒風味藏茶: 茶葉鮮葉經(jīng)攤放工序、殺青工序、初揉工序、烘二青工序、復揉工序、炒三青工序、渥堆工序、炒干工序、精制工序、拼配工序、再拼配工序、粉碎工序、發(fā)水渥堆工序、錘切工序、制粒工序、初烘工序、攤涼工序、復烘工序、分篩工序、風選工序和包裝工序,得到顆粒風味藏茶成品,其中,再拼配工序為:將拼配工序得到的拼配葉與香味配料拼配,得到再拼配料;以重量計,拼料比例為:香味配料為再拼配料的5% ;香味配料為迷迭香。
[0012]攤放工序為:將一芽5葉以內(nèi)的茶葉鮮葉,薄攤在竹席上,茶葉鮮葉攤放厚度為20厘米,攤放時間為12小時,得到攤放葉;攤放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時間過久茶葉鮮葉產(chǎn)生酸餿味。
[0013]殺青工序為:攤放葉上殺青機殺青,殺青機溫度為300°C,至葉色變暗,梗折不斷,葉質(zhì)變軟,即可下機,得到殺青葉。
[0014]初揉工序為:殺青葉趁熱上揉捻機揉捻,揉捻時間20分鐘,揉捻過程中加輕壓;揉到殺青葉開始成條,茶汁小量溢出即可,得到初揉葉。
[0015]烘二青工序為:將初揉葉上連續(xù)烘干機烘二青,烘溫為180°C,烘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40%,得到烘二青葉。
[0016]復揉工序為:將烘二青葉趁熱上揉捻機再次揉捻,揉捻時間30分鐘,揉捻過程中加輕壓、重壓交替進行,揉到90%的烘二青葉成條,茶汁溢出即可下機,得到復揉葉。
[0017]炒三青工序為:將復揉葉放入瓶炒機中炒三青,炒時鍋溫150°C,后期鍋溫120°C,炒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20%即可下機,得到炒三青葉。
[0018]渥堆工序為:將炒三青葉趁熱堆成一大堆在室內(nèi)自然渥堆發(fā)酵,茶堆內(nèi)溫度達65°C時,翻堆一次,將堆內(nèi)的茶翻出,將茶堆表面的茶翻進堆內(nèi),如有結(jié)塊,要打碎結(jié)塊,重新碼堆,繼續(xù)渥堆發(fā)酵,茶堆內(nèi)溫度又升高達65°C時,又得翻堆,如此反復,總的渥堆時間25-30天,翻堆3~4次,得到渥堆葉。
[0019]炒干工序為:將渥堆葉用瓶炒機炒干,溫度為110°C,炒至以重量計含水量為10%時可下機,得到炒干葉。
[0020]精制工序為:將炒干葉進行篩分,分出茶葉長短,用風選機分出茶葉的輕重,吹去灰末,除出沙石雜質(zhì),再使用揀梗機揀去茶梗、人工手揀去雜質(zhì),將篩面炒干葉切鍘后再篩分,得到不同篩號的篩號茶。
[0021]拼配工序為: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篩號茶進行拼配,得到拼配葉;拼配目的是穩(wěn)定質(zhì)量,充分利用原料。
[0022]粉碎工序為:將再拼配料經(jīng)過粉碎機粉碎成目數(shù)為120目的茶粉。
[0023]發(fā)水渥堆工序為:將茶粉加水混合均勻后再堆大堆,渥堆24小時,得到渥堆粉,加水量為:以重量計茶粉:水=100:65o發(fā)水渥堆的目的是使粉碎后的茶粉充分和均勻吸收水分。
[0024]錘切工序為:將渥堆粉上錘切機進行錘切、拌勻,得到錘切粉。
[0025]制粒工序為:將錘切粉上顆粒成型機制粒,得到顆粒風味原茶??捎貌煌目讖街屏#话闶褂萌N孔徑,即4號孔(篩孔長度4.76毫米)、6號孔(篩孔長度3.36毫米)、8號孔(篩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