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竇炎是鼻科中的常見病,也是疑難病。病變是指鼻竇粘膜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癥。重 者不僅影響鼻竇粘膜累及骨質,而且還可引起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的并發(fā)癥。人的鼻竇,竇 口小,鼻竇粘膜與鼻腔相連,各竇口相鄰,這些都不利于炎性物質引流,各鼻竇之間相互感 染而反復發(fā)病。由于您患有慢性鼻竇炎,鼻竇粘膜長期處于炎性刺激中,其病理改變?yōu)榻M織 瘀血、水腫、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上皮纖毛脫落等一系列難以逆轉的 現(xiàn)象。所以, 一旦罹患感冒,就會形成慢性鼻竇炎急性發(fā)作。
鼻腔和鼻竇位于顱腦下面,居于咽喉與口腔上方,坐落于兩眼眶之間,它們之間相互為 鄰,關系密切。鼻腔和鼻竇病變常向附近組織蔓延,因而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并發(fā)癥。若延及 顱腦,嚴重的可造成死亡,對咽喉與眼眶的滲透,也會引起各種病變,尤其對兒童來說,并 發(fā)癥將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發(fā)育。
鼻炎、鼻竇炎引起并發(fā)癥有多種途徑
① 直接感染鼻腔與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與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竇炎分泌物 向下引流,直接刺激這些組織,引起各種病變。
② 破壞骨壁感染鼻竇炎癥如果破壞鼻竇骨壁,炎癥常由此延至其他組織,因為鼻竇位 置不同,故引起并發(fā)癥亦相異,如額竇炎易引起睚內或顱內并發(fā)癥;篩竇炎破壞頂壁,侵入 前顱凹,穿透側壁,發(fā)生眶內并發(fā)癥。蝶竇炎破壞顱底可引起顱腦內不同并發(fā)癥,也可引起 球后視神經炎。上頜竇炎可引起眶內感染及牙槽瘦管等并發(fā)癥。
③ 經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竇具有豐富的血管網,并且與眶內、顱內有復雜的聯(lián)系,所以 鼻炎與鼻竇炎的細菌和毒素,先破壞血管內膜形成血栓,栓子隨血行傳至其他器官,引起并 發(fā)癥。
經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竇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質傳布到其他器官或組織發(fā)病。 (D經解剖通道鼻竇骨壁有多處正常通道如篩骨上壁有許多小孔,稱篩孔,主要是嗅神
經纖維通向顱內的孔道,炎癥可以從篩孔中傳入顱內發(fā)病。此外鼻腔與鼻竇的許多血管也直
接與睚內、顱內相通,炎癥可沿血管通道引起并發(fā)癥。
⑥鼻竇外傷引起骨折、穿孔傷或手術損傷等因骨壁斷裂、組織破壞,使感染易于侵入而發(fā)病。
本發(fā)明是以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xiàn)在中藥制藥技術研制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活 血化瘀、芳香開竅作用的中藥組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 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該中藥組合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是由藥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其中所述的藥效成分是 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為重量單位)
1. 處方
菌陳100 — 300份 白蔻仁100_300份 石豪100 — 200份 梔子100 —200份 枇杷100 — 200份 甘草50—100份 優(yōu)選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 菌陳150份 白蔻仁150份 石豪100份 梔子100份 枇杷100份 甘草80份
本發(fā)明所述中藥的藥效成分制備方法可以是將原料分別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 用中藥制藥的常規(guī)方法制備。這些制藥常規(guī)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還有其 他提取方法,具體參見曹春林主編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藥制劑學》。
優(yōu)選采用下列制備方法制備-
2. 制備工藝
(1) 枳殼、炒黃柏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菌陳、蒲公英、白蔻仁、麥門冬、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 風、芥穗、甘草加水煎煮2 — 3次,每次2 — 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12 — 24小 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0 (60°C)的稠膏;
蒲公英100—300份 麥門冬100—300份 知母80 — 240份 百合80 — 240份 防風80—240份
,療效更佳 蒲公英150份 麥門冬150份 知母8120份 百合120份 防風120份
炒黃柏100—300份 枳殼100—300份 黃吝80 — 240份 辛夷100 —300份 芥穗80—240份
炒黃柏150份 枳殼150份 黃吝120份 辛夷150份 芥穗120份(3)將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顆粒、膠囊及 片劑。
采用上述中藥原料相互配伍及其制備方法,全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芳香開竅作 用,可用于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l: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l.處方
菌陳150份蒲公英150份炒黃柏150份
白蔻仁150份麥門冬150份枳殼150份
石豪100份知母8120份黃吝120份
梔子100份百合120份辛夷150份
枇杷100份防風120份芥穗120份
甘草80份
2.制備工藝
(1) 枳殼、炒黃柏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菌陳、蒲公英、白蔻仁、麥門冬、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 風、芥穗、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 12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0 (60°C)的稠膏;
(3) 將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藥物可以接受的常規(guī)輔料成分混合, 制成顆粒,即得。
實施例2:片劑的制備方法
l.處方
菌陳150份蒲公英150份炒黃柏150份
白蔻仁150份麥門冬150份枳殼150份
石豪100份知母8120份黃苳120份
梔子100份百合120份辛夷150份
枇杷100份防風120份芥穗120份
甘草80份
2.制備工藝
(1) 枳殼、炒黃柏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菌陳、蒲公英、白蔻仁、麥門冬、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風、芥穗、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 12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0 (6(TC)的稠膏; (3)將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藥物可以接受的常規(guī)輔料成分混合, 制顆粒,干燥,壓制成片,即得。 實施例3:膠囊劑的制備方法
1. 處方 菌陳150份 白蔻仁150份 石豪100份 梔子100份 枇杷100份
甘草80份
2. 制備工藝
(1) 枳殼、炒黃柏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菌陳、蒲公英、白蔻仁、麥門冬、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 風、芥穗、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 12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0°C)的稠膏;
(3) 將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藥物可以接受的常規(guī)輔料成分混合, 制成顆粒,干燥,過篩,裝入膠囊,即得。
蒲公英150份 麥門冬150份 知母8120份 百合120份 防風120份
炒黃柏150份 枳殼150份 黃苳120份 辛夷150份 芥穗120份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其特征是由藥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其中所述的藥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菌陳100-300份蒲公英100-300份 炒黃柏100-300份白蔻仁100-300份 麥門冬100-300份 枳殼100-300份石豪100-200份知母80-240份黃芩80-240份梔子100-200份百合80-240份辛夷100-300份枇杷100-200份防風80-240份芥穗80-240份甘草50-1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制備所述藥 效成分的優(yōu)選下列原料-蒲公英100—300份 麥門冬100—300份 知母80 — 240份 百合80 —240份 防風80 — 240份炒黃柏100—300份 枳殼100_300份 黃吝80 — 240份 辛夷100 —300份 芥穗80 —240份蒲公英150份 麥門冬150份 知母8120份 百合120份 防風120份炒黃柏150份 枳殼150份 黃芩120份 辛夷150份 芥穗120份菌陳150份 白蔻仁150份 石豪100份 梔子100份 枇杷100份 甘草80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方法制 得(1) 枳殼、炒黃柏粉碎成極細粉,備用;(2) 菌陳、蒲公英、白蔻仁、麥門冬、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 風、芥穗、甘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2—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12—24小 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0°C)的稠膏;(3) 將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顆粒、膠囊及 片劑。
4、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其特征是該中 藥組合為口服制劑。
5、 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其特征是該中藥組合可制 成顆粒、膠囊、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公開了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有效成分是由菌陳、蒲公英、炒黃柏、白蔻仁、麥門冬、枳殼、石豪、知母、黃芩、梔子、百合、辛夷、枇杷、防風、芥穗、甘草等十幾位藥材經提取而成。本發(fā)明中特有的藥物活性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芳香開竅作用,可用于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
文檔編號A61P11/02GK101537152SQ20081010244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何俊保 申請人: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