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草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 藥劑,并且對其制備工藝做了深入研究。
背景技術(shù):
所謂牙齦腫痛,實(shí)即牙齒根部痛,而且其周圍齒肉腫脹。上火會(huì)導(dǎo)致牙齦腫痛,天氣非 常干燥,人體的唾液分泌減少,呼吸道干燥,血管的脆性增強(qiáng),本來就很容易感染細(xì)菌。如 果再吃補(bǔ)品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huì)加速血液的運(yùn)行,中醫(yī)稱之為"血熱妄行",將病菌 帶到全身,引發(fā)牙肉腫痛、流鼻血、干咳、喉嚨發(fā)炎等癥狀。
中國醫(yī)學(xué)中,牙齦腫痛多為牙癰的早中期癥狀,為胃火上蒸證候。而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多為復(fù)發(fā) 性口瘡、牙齦炎等牙周病癥。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嗜食膏粱厚味或飲酒嗜辛,辛熱傷胃,胃火熾盛, 循經(jīng)熏蒸牙齦,而致牙齦紅腫、炫痛,甚則動(dòng)血而致齒衄,正如〈明醫(yī)雜著》所日"美酒、 厚味、膏粱,甘滑之物,以實(shí)熱上攻,則牙床不清而為腫、為痛、為出血"?!堆C論》又日 "牙床尤為胃經(jīng)脈絡(luò)所繞,故凡齦腫,衄血皆是胃火上炎",故治以清胃瀉火。牙齦腫痛癥狀 臨床多見,臨床一般見癥多采用西藥治療,通過臨床觀察,采用本發(fā)明中草藥治療療效甚佳。
該中草藥劑組方為石膏、生地黃、當(dāng)歸、牛膝、赤芍、白芷、黃連、黃芩、黃柏、升麻、
五倍子、桔梗共12味中藥,其中石膏、生地黃、赤芍、五倍子涼血瀉火;當(dāng)歸、白芷止痛消 腫;黃連、升麻清熱解毒;黃芩、黃柏清胃瀉火、解毒消腫;桔梗開宣肺氣。諸藥合用以清 胃火,解熱毒,火去毒解,則腫痛自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包括其原料 組合和制備工藝,以明確生產(chǎn)工藝,給大生產(chǎn)指明方法,以更好的服務(wù)醫(yī)藥和為患者帶來福
本發(fā)明的目地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shí)現(xiàn)的
1、 本發(fā)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
石膏10 30份 生地黃10 30份
牛膝20 50份 赤芍30 70份
黃連30 70份 黃芩20 50份
升麻30 70粉 五倍子20 50份
2、 本發(fā)明的配方最佳各原料重量配比是
當(dāng)歸30 70份 白芷20 50份 黃柏30 70份 桔梗50 90份石膏15份
生地黃15份
當(dāng)歸55份
牛膝35份
赤芍55份
白芷35份
黃連55份
黃荅35份
黃柏55份
升麻55份
五倍子35份
桔梗70份
3、其制備工藝為-
(1) 取上述各味藥分別粉碎成粗粉,備用;
(2) 將方中石膏粗粉,加3 5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l小時(shí),濾過,得石膏水煎 液,備用;
(3) 取生地黃、當(dāng)歸、赤芍、黃柏、桔梗各粗粉,混合,加6 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 分別煎煮2、 1、 1小時(shí),合并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70'C熱測相對密度為 1.33-1.39的稠膏,備用;
(4) 將方中牛膝、白芷等其余六味,加50 80%的乙醇提取3 5次,每次1 2小時(shí), 合并醇提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50'C熱測相對密度為1.23-1.30 的稠膏,備用;
(5) 將上述制得的兩稠膏攪拌均勻,加適宜適量的藥用輔料,包括淀粉、糊精、乳糖、 上述輔料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硬脂酸鎂、滑石粉等, 干燥,并且用適宜的潤濕劑包括水及不同濃度的乙醇,制粒,干燥,經(jīng)可行工 藝操作,制得中草藥劑,包括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片劑等,即得。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是由石膏、生地黃 等共十二味中藥材為原料,根據(jù)不同藥物的特性,采用水煎煮、乙醇提取等方法,使藥物的 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而制成的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片劑等。該藥具有較強(qiáng)的瀉火解 毒,疏風(fēng)散熱的功能,對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效果較明顯。
以下通過實(shí)施例形式的具體實(shí)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nèi)容作進(jìn)一步的詳細(xì)說明。以下 實(shí)例基于本發(fā)明上述主題范圍,但不限于以下實(shí)例。
具體實(shí)施例方式
實(shí)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膠囊 采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
石膏10g 生地黃10g 當(dāng)歸30g
牛膝20g 赤芍30g 白芷20g
黃連30g 黃芩20g 黃柏30g
升麻30g 五倍子20g 桔梗50g該藥的制備工藝如下
(1) 取上述各味藥分別粉碎成粗粉,備用;
(2) 將方中石膏粗粉10g,加3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濾過,得石膏水煎 液,備用;
(3) 取生地黃、當(dāng)歸、赤芍、黃柏、桔梗各粗粉,混合,加6倍量的水煎煮三次,分 別煎煮2、 1、 l小時(shí),合并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7(TC熱測相對密度為1. 39 的稠膏,備用;
(4) 將方中牛膝、白芷等其余六味,加65%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醇提 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5(TC熱測相對密度為1.30的稠膏,備用;
(5) 將上述制得的兩稠膏攪拌均勻,加入乳糖和淀粉比例為l:5的混合物約75g,混勻, 干燥粉碎,裝膠囊即得。
實(shí)施例2: —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片劑 采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
石膏30g 生地黃30g 當(dāng)歸70g
牛膝50g 赤芍70g 白芷50g
黃連70g 黃芩50g 黃柏70g
升麻70g 五倍子50g 桔梗90g
該藥的制備工藝如下
(1) 取上述各味藥分別粉碎成粗粉,備用;
(2) 將方中石膏粗粉30g,加5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濾過,得石膏水煎 液,備用;
(3) 取生地黃、當(dāng)歸、赤芍、黃柏、桔梗各粗粉,混合,加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分 別煎煮2、 1、 l小時(shí),合并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7(TC熱測相對密度為1.35 的稠膏,備用;
(4) 將方中牛膝、白芷等其余六味,加80%的乙醇提取4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醇提 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50"C熱測相對密度為1.25的稠膏,備用;
(5) 將上述制得的兩稠膏攪拌均勻,加入淀粉和糊精比例為4:1的混合物約110g,混 勻、干燥、粉碎,然后加入硬脂酸鎂約2%用量,混勻,用80%的乙醇制粒,60 'C鼓風(fēng)干燥,壓制成片即得。
實(shí)施例3: —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顆粒劑 采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石膏15g
生地黃15g
當(dāng)歸55g
牛膝35g
赤芍55g
白芷35g
黃連55g
黃零35g
黃柏55g
升麻55g
五倍子35g
桔梗70g
該藥的制備工藝如下-
(1) 取上述各味藥分別粉碎成粗粉,備用;
(2) 將方中石膏粗粉15g,加4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濾過,得石膏水煎 液,備用;
(3) 取生地黃、當(dāng)歸、赤芍、黃柏、桔梗各粗粉,混合,加8倍量的水煎煮三次,分 別煎煮2、 1、 l小時(shí),合并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7(TC熱測相對密度為1.38 的稠膏,備用;
(4) 將方中牛膝、白芷等其余六味,加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醇提 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50。C熱測相對密度為1.28的稠膏,備用;
(5) 將上述制得的兩稠膏攪拌均勻,加淀粉約82g、滑石粉約18g,混合均勻,干燥粉 碎,用90%的乙醇制粒,干燥,制得顆粒劑,分裝,即得。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量單位按份計(jì)的以下中藥原料制成的石膏10~30份生地黃10~30份當(dāng)歸30~70份牛膝20~50份赤芍30~70份 白芷20~50份黃連30~70份黃芩20~50份 黃柏30~70份升麻30~70份五倍子20~50份桔梗50~90份。
2、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其特征在 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生地黃15份 當(dāng)歸55份 赤芍55份 白芷35份 黃吝35份 黃柏55份 五倍子35份 桔梗70份。
3、 如權(quán)利要求l一2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其特 征在于該中草藥劑的制備工藝為(1)取上述各味藥分別粉碎成粗粉,備用;將方中石膏粗粉,加3 5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濾過,得石膏水煎 液,備用;取生地黃、當(dāng)歸、赤芍、黃柏、桔梗各粗粉,混合,加6 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 分別煎煮2、 1、 1小時(shí),合并水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7(TC熱測相對密度為 1.33-1.39的稠膏,備用;將方中牛膝、白芷等其余六味,加50 80%的乙醇提取3 5次,每次1 2小時(shí), 合并醇提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5(TC熱測相對密度為1.23-1.30 的稠膏,備用;將上述制得的兩稠膏攪拌均勻,加適宜適量的藥用輔料,混合,干燥,并且用適 宜的潤濕劑制粒,干燥,經(jīng)可行工藝操作,制得中草藥劑,即得。
4、 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其特征在 于藥用輔料包括淀粉、糊精、乳糖、上述輔料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低取代羥丙基纖維 素、硬脂酸鎂、滑石粉等;潤濕劑包括水及不同濃度的乙醇等。
5、 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其特征在 于該中草藥劑的劑型可以是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片劑等。(4)(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的中草藥劑,該藥劑是由石膏、生地黃、當(dāng)歸、牛膝、赤芍、白芷、黃連、黃芩、黃柏、升麻、五倍子、桔梗共十二味中藥材為原料,根據(jù)不同藥物的特性,采用水煎煮、乙醇提取等方法,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而制成的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片劑等。該藥具有較強(qiáng)的瀉火解毒,疏風(fēng)散熱的功能,對于治療因胃火上盛引起的牙齦腫痛效果較明顯。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628053SQ200810116840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7月18日
發(fā)明者王麗娟 申請人:天科仁祥技術(shù)(北京)有限責(zé)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