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醫(yī)療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09218閱讀:2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醫(yī)療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用器械,尤其涉及穿插到體腔內(nèi)的醫(yī)療用器械。
      背景技術
      最近,作為針對腦中風、偏頭痛的心源性要因的卵圓孔未閉癥(以下稱作PF0:Patent Foramen Ovale)的治療器械,提出有下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器械。
      該PFO封堵器械構成為:將器具從右心房向左心房穿插到卵圓孔中,通過在左心房內(nèi)折彎的按壓機構以封堵卵圓孔的方式拉合卵圓孔瓣,并通過一對電極夾持卵圓孔瓣和房間隔,從兩電極施加電能,由此接合生物體組織。
      上述的按壓機構為如下構造:通過在手邊操作部對從器械的手邊的操作部向前端部延伸的操作絲向拉出方向進行牽引,使固定在操作絲前端的前端部件向手邊側移動,利用該前端部件的移動力,在器械的前端部使操作絲所貫穿的部件折彎。
      不過,當血管內(nèi)混入異物時,異物可能隨血液流動被運送到腦部而引發(fā)腦梗塞。因此,在為了使按壓機構折彎而牽引操作絲時,需要調整牽引力而使固定在操作絲上的前端部件不會意外脫落。
      本發(fā)明是用于解決上述技術課題而研發(fā)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性高的醫(yī)療用器械,能夠抑制安裝在穿插于導管中的操作絲的前端的部件從操作絲脫落。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7/100067號小冊子發(fā)明內(nèi)容
      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器械具有:操作絲,其穿插于導管中,相對于該導管能夠沿軸向進退運動;前端部件,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的前端側;和握持部,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的基端側,所述醫(yī)療用器械的特征在于,具有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來釋放所述操作絲與所述握持部之間的連結的安全機構。
      由于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器械具有通過低于操作絲與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來釋放操作絲與握持部之間的連結的安全機構,因此即使過度地強烈地牽引操作絲,也會在前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之前,基端部件被從操作絲上釋放。因此,抑制前端部件從操作絲脫落,前端部件不會存留于生物體內(nèi),抑制前端部件隨血液流動被運送到腦部而引發(fā)腦梗塞的可能性,從而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安全機構包括基端部件,所述基端部件固定在所述操作絲的基端側,并且與所述握持部連結,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而相對于所述操作絲發(fā)生斷裂,由此,即使強烈地牽引操作絲,也會在前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之前,基端部件相對于操作絲發(fā)生 斷裂,抑制前端部件從操作絲脫落而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基端部件大于所述操作絲的外徑,所述握持部具有供所述操作絲穿插且其大小無法使所述基端部穿過的基端限制孔,所述操作絲的相對于所述基端部件的連結部的截面積小于所述操作絲的相對于所述前端部件的連結部的截面積,由此,能夠在前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之前,使操作絲的相對于基端部件的連結部發(fā)生斷裂。
      所述基端部件的抗斷強度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由此,能夠在前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之前使基端部件發(fā)生斷裂。
      所述安全機構包括絲保持部,所述絲保持部設置在所述握持部,利用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使所述操作絲脫離的保持力對所述操作絲進行保持,由此,能夠在前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之前使操作絲從所述絲保持部脫離。
      在所述操作絲上固定有大于該操作絲的外徑的大徑部,在所述導管的基端形成有供所述操作絲穿插且其大小無法使大徑部向基端方向穿過的移動限制孔,由此,當牽引操作絲而大徑部到達移動限制孔時,不能繼續(xù)牽引操作絲,限制操作絲與前端部件之間的拉力的上升,從而抑制前端部件從操作絲脫落。


      圖1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概要剖視圖。
      圖2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3是沿圖2的3-3線的導管前端部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的剖視圖。
      圖5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手邊操作部的俯視圖。
      圖6是沿圖2的6-6線的手邊操作部的剖視圖。
      圖7是表示沿圖5的7-7線的連結機構的剖視圖。
      圖8是沿圖5的8-8線的鎖定-解鎖機構部分的剖視圖。
      圖9是沿圖8的9-9線的剖視圖。
      圖10是表示基端部件從操作絲斷裂時的握持部的剖視圖。
      圖11是表示操作針操作柄時的手邊操作部的俯視圖,圖11的(A)表示操作前,圖11的⑶表不操作后。
      圖12是表示使滑動部后退時的手邊操作部的放大俯視圖,圖12的(A)表示后退中,圖12的⑶表不后退后。
      圖13是表示將輸出連 接器連接在手邊操作部的輸入連接器上時的手邊操作部的放大俯視圖。
      圖14是使針操作柄后退時的手邊操作部的俯視圖。
      圖15是將操作絲插入到卵圓孔中的剖視概要圖。
      圖16是保持卵圓孔瓣并使穿刺部進行穿刺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概要圖。
      圖17是通過穿刺部和夾持部件對卵圓孔瓣及房間隔進行夾持的剖視概要圖。
      圖18的(A) ⑶是表示PFO封堵器械的操作狀態(tài)的概要圖。
      圖19是表不第2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的剖視圖,圖19的(A)表不基端部件斷裂前,圖19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后。
      圖20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的剖視圖,圖20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前,圖20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后。
      圖21是表不第4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的剖視圖,圖21的(A)表不基端部件斷裂前,圖21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后。
      圖22是表示第5實施方式的清除導管的俯視圖。
      圖23是表示第6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的剖視圖,圖23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前,圖23的(A)表示基端部件斷裂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此外,為方便說明,存在附圖的尺寸比例被夸大而與實際比例不同的情況。
      [第I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為PFO封堵器械,首先參照圖1 3進行概要說明。此外,圖2中,根據(jù)紙面情況,在僅縮小了手邊操作部70的狀態(tài)下進行了記載。
      PFO封堵器械具有:導管1,其在導管主體10的基端安裝有手邊操作部70而構成;導引導管3,其基端能夠連結在手邊操作部70上且在內(nèi)部能夠穿插有導管主體10 ;和能量供給機構4,其供給用于使生物體組織M(M1、M2的總稱)熔接或壞死的電能。導管I具有:夾壓機構K,其設置在導管主體10的前端部分并用于夾持卵圓孔瓣M2及房間隔Ml ;和定位保持機構60 (參照圖2),其用于使基于夾壓機構K的操作穩(wěn)定且準確地進行。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器械的手邊操作部70側稱為“基端側”,將夾壓機構K側稱為“前端側”。另夕卜,“導管”表示包括醫(yī)療用中所使用的管體在內(nèi)的部件。
      在使用器械時,首先,將導引導管3從例如大腿靜脈J插入,但該導引導管3是在內(nèi)部一并收納有導管主體10和設置在導管主體10前端的夾壓機構K的狀態(tài)下插入。當前端到達要進行操作的心臟的部位后,操作手邊操作部70而使夾壓機構K從導管主體10突出,對產(chǎn)生卵圓孔的缺損0(以下僅稱為卵圓孔0)的心臟的房間隔Ml和卵圓孔瓣M2的組織進行夾持。在該夾持狀態(tài)下向夾壓機構K供給電能,使兩組織加熱熔接,從而封堵缺損O。即,夾壓機構K發(fā)揮加熱部的作用。此外,圖中,“L”表示左心房,“R”表示右心房。
      夾壓機構K由與房間隔Ml的一側面直接接觸的夾持部件11和穿刺卵圓孔瓣M2的穿刺部件12構成。如圖2所示,夾持部件11由整體扁平的板狀的平板部Ila和連接在基端部的一對線材部Ilb構成,通過固定在導管主體10的前端的前端片(chip) 15的內(nèi)腔L3、L4(參照圖3),其平面位置被限制。另外,夾持部件11在形成為U字狀的線材部Ilb的基端側連接有I根操作線13a,通過使操作線13a沿軸向進退而使夾持部件11變位,使得夾持部件11從前端片15突出并在其與穿刺部件12之間形成規(guī)定的夾持寬度,或在使夾持部件11向前端片15內(nèi)進入時向穿刺部件12側接近而夾持生物體組織M。
      另一方面,穿刺部件12在因形成于前端片15中的內(nèi)腔L1、L2(參照圖3)而其平面位置受到限制的狀態(tài)下被能夠進退地保持,另外,通過對連接在形成為U字狀的基端側的操作線13b進行操作,穿刺部件12的前端部能夠從前端片15進出。
      穿刺部件12的、軸垂直截面為圓形的、前端尖部銳利且極細的兩根針部件彼此分離,并且被賦予彈性而在突出時前端擴開。另外,針部件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根也可以為三根以上。
      夾持部件11及穿刺部件12都發(fā)揮電極部件(加熱部)的作用,但使夾持部件11及穿刺部件12相對于導管主體10進出的操作線13a、13b (參照圖2)穿插于導管 主體10內(nèi),并經(jīng)由設置在后述的手邊操作部70上的輸入連接器75、嵌合在輸入連接器75上的作為插頭的輸出連接器87 (參照圖1)、與輸出連接器87的電極端子連接的導線d(dl、d2的總稱)及控制部5而與能量供給機構4電連接。另外,為了對來自能量供給機構4的電流進行接通、斷開控制,在導線dl和d2的某一方(本實施方式中為導線dl)上,設有設置在腳邊的腳踏開關SW。此外,還可以不是腳踏開關SW,而是容易進行手邊操作的開關。
      手邊操作部70是以相對于導管主體10的前端進出自如的方式對夾壓機構K進行操作的部分,其中,夾壓機構K由對生物體組織中存在的缺損的周邊處的生物體組織M進行夾持的一對電極部件構成,在此,為了幾乎不動手就能夠在小區(qū)域內(nèi)進行全部操作,一并地設置有下述機構等。
      也就是說,在手邊操作部70中,如圖2所示,設有:針操作柄78,其對作為一方的電極部件的穿刺部件12進行操作;滑動部100,其對作為另一方的電極部件的夾持部件11進行操作;操作絲14,其用于輔助夾壓機構K的操作、并以能夠沿軸向移動的方式穿插于手邊操作部70及導管主體10內(nèi);握持部20,其為了對操作絲14進行操作而連結在操作絲14的基端部;推片109,其對鎖定-解鎖機構102 (參照圖8)進行操作,并鎖定操作絲14的軸向移動,其中,鎖定-解鎖機構102用于對滑動部100的滑動移動進行解鎖、鎖定;和輸入連接器75,其具有與施加熱能的能量供給機構4連接的電極端子。
      在操作絲14的前端設有前端部件68,基端設有基端部件21 (參照圖4)。前端部件68及基端部件21大于操作絲14的外徑,操作絲14與基端部件21之間的連結部的截面積小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 件68之間的連結部的截面積。操作絲14的材料能夠適用例如鎳鈦合金、不銹鋼等,但不限于此。另外,前端部件68及基端部件21的材料能夠適用鎳鈦合金、銀釬料等,但不限于此。相對于操作絲14,前端部件68及基端部件21可以通過與焊接、粘結或熔接等的材料相對應的公知的技術而固定,或者可以通過使由金屬或樹脂構成的操作絲14的端部熔融而使前端部件68及基端部件21變形而形成。前端部件68及基端部件21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球狀,但未必限于球狀。
      作為使操作絲14的相對于基端部件21的連結部的截面積小于操作絲14的相對于前端部件68的連結部的截面積的方法,能夠容易地適用化學研磨,但也可以適用機械研磨,或者從一開始使用在前端部與基端部處外徑不同的金屬絲來作為操作絲14的材料。由于操作絲14具有這樣的結構,所以相對于操作絲14與基端部件21之間的拉力的抗斷強度低于相對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拉力的抗斷強度。
      握持部20,如圖4所示,具有:供操作絲14穿插的筒狀的握持部主體22 ;和固定在握持部主體22的基端側、且連結有基端部件21的基端固定部件23。握持部主體22在基端側形成有錐狀的錐開口部24,在該錐開口部24中嵌合有筒狀的基端固定部件23,其中,基端固定部件23形成有向前端方向收縮直徑的錐狀的作為貫穿孔的基端限制孔25。操作絲14從前端側穿插到該基端限制孔25中,基端部件21與基端限制孔25的內(nèi)壁面抵接。基端部件21、基端固定部件23及握持部主體22通過從基端側注入到錐開口部24中的粘結劑26粘結在一起,在注入粘結劑26時,由于基端部件21為球狀、基端限制孔25為錐狀的孔,所以基端部件21與基端限制孔25緊密接觸,粘結劑26不會進入到操作絲14與基端部件21連結的部位。因此,操作絲14僅經(jīng)由基端部件21與握持部20連結,操作絲14與基端部件21之間的抗斷強度不受粘結劑26的影響。
      握持部主體22及基端固定部件23的材料能夠適用例如聚碳酸酯(PC)、聚縮醛樹脂(POM)等,但不限于此。
      此外,上述中,根據(jù)操作絲14的截面積的大小對抗斷強度進行評估,但當基端部件21 (或前端部件68)發(fā)生斷裂時,也可能是由于基端部件21 (或前端部件68)的形狀等而發(fā)生剪切破壞,在該情況下,也能夠根據(jù)剪切面積進行評估。
      如圖5所示,為了能夠目視各種工序的操作方法,在手邊操作部70上設有工序標示部H (Hl H5的總稱),該工序標示部H在表面部分標注有用于引導手術醫(yī)師進行正確操作的各種標示(工序標示部H5參照圖11的(B))。
      工序標示部H由以下部分構成:操作推片109、且牽引操作絲14的牽引工序的標示部Hl ;穿刺部件12穿刺生物體組織的穿刺工序的標示部H2 ;使滑動部100滑動移動而進行生物體組織的夾持或解放的滑動部移動工序的標示部H3 ;使輸入連接器75與能量供給機構4連接的連接工程的標示部H4 ;和使穿刺部件12從生物體組織后退的穿刺部后退工序的標示部H5(參照圖11的(B)),分別使用圖案標示、編號及移動方向的箭頭來進行使各工序圖像化的標示。
      關于針操作柄78,當使穿刺部件12沿穿刺方向移動(從圖11的(A)所示的狀態(tài)到圖11的(B)所示的狀態(tài))時,作為防誤操作功能(fool proof),在針操作柄78的下表面,出現(xiàn)下一次要移動的方向的標示和表示操作工序的順序的編號。
      進一步詳細說明手邊操作部70,如圖2所示,手邊操作部70具有:連結有導引導管3側的主體部71 ;和以相對于主體部71接近、遠離的方式經(jīng)由引導條(引導部)88A、88B、88C連結在主體部71的基端側的滑動部100,在主體部71的上表面設有對穿刺部件12進行操作的針操作柄78。
      在主體部71的表面?zhèn)?上表面?zhèn)?,如圖5所示,形成有凹部77,此處,以能夠沿長度方向(參照空白箭頭)滑動的方式設置針操作柄78。如圖6所示,針操作柄78具有穿插到形成于主體部71的狹縫(未圖示)并以到達內(nèi)部空間76的方式突出的托架80,在該托架80上連結有L字狀的端子81,該端子81設置在穿刺部件12用的操作線13b的基端偵U。因此,當使針操作柄78沿狹縫滑動時,端子81如圖5所示那樣沿形成于主體部71的內(nèi)部的引導槽82滑動,從而經(jīng)由操作線13b使穿刺部件12進退。
      在主體部71的內(nèi) 部空間76的大致中央,穿插有后面詳細敘述的主管63。主管63的基端側通過粘結劑等與滑動部100連結(參照圖8),并與滑動部100的滑動動作相應地在主體部71中被引導而滑動。
      在內(nèi)部空間76內(nèi)的主管63上,在基端附近安裝有端子83,伴隨著主管63的滑動,端子83也滑動。在端子83上連接有操作線13a,操作線13a配置在主管63的側部。在這些端子81、83的移動終端位置上設有發(fā)揮開關的作用的接觸部件84、85。當然,穿刺部件12的電氣系統(tǒng)和夾持部件11的電氣系統(tǒng)被絕緣而不會導通。
      接觸部件84、85構成為,通過導線d3、d4與輸入連接器75的兩極連接,當與伴隨著穿刺部件12用的操作線13b和夾持部件11用的操作線13a的移動而移動的端子81、83接觸時,接觸部件84、85在與端子81、83接觸的狀態(tài)下后退。即,接觸部件84、85與端子81,83具有固定長度的接觸范圍,能夠補償生物體的個體差并接觸。
      引導條88A、88B設置在主體部71的內(nèi)部的槽96A、96B內(nèi),引導條88C設置在未圖示的槽內(nèi)。
      操作絲14設置在主管63內(nèi),具有沿軸向進行牽引操作而輔助操作夾壓機構K的功能,在主管63內(nèi)能夠以軸線為中心360度旋轉。只要操作14能夠360度旋轉,就能夠將操作絲14的前端插入到卵圓孔0的附近,并通過使其旋轉地改變位置而穿插卵圓孔O。其結果為,即使卵圓孔0的狀態(tài)有各種變形,無論其形狀狀態(tài)如何,都能夠使器械的前端穿插到卵圓孔0中,能夠使操作容易化并實現(xiàn)迅速化。
      在主體部71的前端部設有連結機構90 (參照圖2)的按鈕93。連結機構90是用于使Y連接器72相對于主體部71容易裝拆的機構,在按壓按鈕93的狀態(tài)下,使設置在Y連接器72的基端部的凸緣部嵌合在形成于主體部71的穿插孔中后,在釋放按鈕93的按壓時,如圖7所示,Y連接器72的凸緣部卡合在滑動部件91的卡合孔94中。并且,滑動部件91被彈簧部件92彈壓而發(fā)揮凸緣部的防脫 功能,并且構成為通過按壓按鈕93而Y連接器72能夠裝拆。
      此外,如圖2所示,優(yōu)選在手邊操作部70的前端通過連結機構90連結有能夠注入造影劑等的Y連接器72,但在不使用Y連接器72的情況下,將具有凸緣部的導引導管3直接連結在主體部71上。
      在主體部71的基端部設有與輸出連接器87的外形形狀對應的連接孔74,在該連接孔74的內(nèi)部配置有輸入連接器75的電極端子。
      引導條88A以側邊的一部分進入到連接孔74中的方式配置,進入到連接孔74中的引導條88A阻礙輸出連接器87向連接孔74的穿插,從而防止輸出連接器87與輸入連接器75的連接。在引導條88A的側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缺部89 (參照圖6),當引導條88A及主管63和滑動部100 —起相對于主體部71后退時,該切缺部89與連接孔74 —致,輸出連接器87能夠與輸入連接器75連接。另外,由于滑動部100的后退,固定在主管63上的端子83與接觸部件85接觸,從而夾持部件11與輸入連接器75電連接。
      由于具有這樣的結構,對于操作中最重要的操作,成為若不進行完生物體組織M的夾持就不能進行要求慎重性的能量供給機構4與輸入連接器75的連接的結構,所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如圖5所不,在主體部71上設有與輸入連接器75相鄰地開設的窗73。并且,在引導條88A上,在切缺部89的附近標記有“0K”標示部H6 (參照圖5),而且,從“0K”標示部H6起以一定的間距與三角箭頭一起按順序被標記有數(shù)字(I 5)。
      通過使滑動部100從主體部71后退而將定位保持機構60拉入回收到導管主體10內(nèi)時,在手邊操作部70中,標記在引導條88A上的數(shù)字以倒計時的方式按順序出現(xiàn)在窗73中,當可導通夾持部件11的端子83與接觸部件85接觸時,最后在窗73中出現(xiàn)“0K”標示部H6。
      圖8、9所示的鎖定-解鎖機構102設置在滑動部100上,通過按壓推片109,對滑動部100的滑動移動進行鎖定、解鎖,并且對操作絲14的軸向移動進行鎖定、解鎖。
      鎖定-解鎖機構102 —并具有:滑動部用的第I鎖定部R1,其通過使動作部件104滑動而連結滑動部100與主體部71,或通過解除鎖定而能夠滑動移動;和操作絲用的第2鎖定部R2,其設置在操作絲14的前端部,當后述的定位保持機構60進行生物體組織M的保持或定位時,使操作絲14的軸線方向的進退操作臨時停止。
      第I鎖定部Rl由以下部分構成:動作部件104,其滑動自如地設置在形成于滑動部100上的滑動孔103內(nèi),和限制桿110,其與動作部件104—體地設置,并限制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的移動。圖8、9中的附圖標記“107”為彈簧。
      在限制桿110上,在前端設有與主體部71的卡合凹部Illb卡合的卡合突起Illa,所以,在按壓動作部件104時,卡合突起Illa和卡合凹部Illb的卡合被解除,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能夠滑動。因此,只要使滑動部100進行后退動作,就能夠經(jīng)由操作線13a使夾持部件11相對于穿刺部件12進行接近動作。另外,在動作部件104上還設有第2鎖定部R2,通過按壓動作部件104,第2鎖定部R2也被解除。
      由此,通過對推片109及動作部件104進行操作,使得第I鎖定部Rl的解除和第2鎖定部R2的解除連動進行,因此,能夠使夾持部件11向導管內(nèi)的收容操作、和在將長尺寸的操作絲14從左心房側拔出時必須使操作絲14為直線狀的操作連動進行,從而能夠將可能會損傷生物體組織M的操作絲14在彎曲狀態(tài)下的牽引操作、以及處于夾持狀態(tài)的夾持部件11的后退動作防患于未然,能夠將損傷或切斷生物體組織M的事態(tài)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操作絲14用的第2鎖定部R2由以下部分構成:形成在動作部件104上的卡定部105 ;和固定在操作絲14上的、大于操作絲14的外徑的大徑部106。大徑部106的材料能夠適用例如不銹鋼管等。相對于操作絲14,大徑部106通過與焊接、粘結或熔接等的材料相對應的公知的技術而固定。關于第2鎖定部R2,為了使操作絲14的軸線方向的進退操作臨時停止,使設置在動作部件104上的卡定部105為具有寬幅部Gl和窄幅部G2的楔形通孔。由于像這樣形成為楔形通孔,僅通過使操作絲14在通孔內(nèi)移動,對大徑部106的夾持就會變得更強力,因此,在不另行設置加壓機構等的情況下,也能夠將操作絲14保持在固定位置,從而能夠容易、安全且可靠地進行操作。
      在進行操作的情況下,在定位保持機構60進行完生物體組織M的保持以及定位后,進行基于穿刺部件12的穿刺操作,但生物體組織M的保持以及定位通過牽引操作絲14來進行。即使牽引操作絲14而進行了生物體組織M的保持以及定位,若不維持保持狀態(tài)以及定位狀態(tài),也無法進行穿刺操作。因此,在對操作絲14進行了牽引操作時,第2鎖定部R2將大徑部106卡定在卡定部105 (根據(jù)情況為通孔的口緣部105a)上,從而使操作絲14臨時處于鎖定狀態(tài),即使拿開握持操作絲14的手,也能夠維持所述保持狀態(tài)以及定位狀態(tài),能夠僅單獨地進行基于 穿刺部件12的穿刺操作。
      另外,若解除鎖定,則由于保持部62的彈性線材66、67的彈性,操作絲14的前端部分自動地成為直線狀,從而能夠簡單地解除卵圓孔瓣M2的保持狀態(tài)。
      在滑動部100的、供操作絲14穿插的內(nèi)部通路中形成有移動限制孔108,其大小無法使大徑部106向基端方向穿過。因此,在牽引操作絲14時,能夠將固定在操作絲14上的大徑部106牽引至移動限制孔108,但無法使操作絲14相對于滑動部100進一步移動。
      圖1所示的能量供給機構4為向夾壓機構K供給電能的機構,由于為公知的系統(tǒng)結構,所以省略詳細說明,但從控制的容易性出發(fā),無論直流電源還是交流電源,均優(yōu)選電氣機構。不過,不僅是這樣,只要是能夠供給能量而使得由夾壓機構K所夾持的卵圓孔瓣M2和房間隔Ml通過熱而熔融并通過膠原蛋白以及彈性蛋白等粘結因子而壓接的機構,則可以是任意的機構。例如,還能夠使用超聲波、激光、微波或高頻等。
      定位保持機構60,如圖2所示,大致由使穿刺部件12相對于卵圓孔0進行定位的定位部61、和相對于穿刺部件12的穿刺方向以不能后退的方式保持卵圓孔瓣M2的保持部62構成,定位保持機構60平時被收納在導引導管3內(nèi),但在使用時,如圖所示,通過操作操作絲14及主管63而被從導引導管3推出。
      進一步詳細說明,在形成于前端片15中的中央的內(nèi)腔L5中設有主管63和在主管內(nèi)沿軸向進退自如地設置的操作絲14(參照圖3)。主管63的基端側固定地保持在滑動部100上,是發(fā)揮該器械的中心軸的功能的部件,另外也是加強導管主體10的部件,而且,還是將定位保持機構60拉入回收到導管主體10內(nèi)的部件。操作絲14從導管主體10的前端穿過主管63內(nèi)并在穿過滑動部100的內(nèi)部通路后從后端突出。在操作絲14的基端部連結有握持部20,其供手術醫(yī)師用手指握持來使操作絲14進退運動或旋轉。
      在主管63的前端部設有定位保持機構60的定位部61。定位部61是用于使穿刺部件12相對于卵圓孔0進行定位的部件,如圖2所示,由通過操作絲14的操作而進行擴開縮小動作的一對第I彈性線材66構成。第I彈性線材66的基端安裝在主管63的外表面,其前端安裝在內(nèi)部穿插有操作絲14的中間套管體64的基端側。
      通過進行使操作絲14沿軸向進退的操作,定位部61以安裝在主管63上的基端為支點使第I彈性線材66向外側變位,各第I彈性線材66以大致相等的彈力推壓卵圓孔0的內(nèi)緣,從而使穿刺部件12相對于卵圓孔0進行調心。也就是說,發(fā)揮使處于兩個第I彈性線材66之間的穿刺部件12位于卵圓孔0的中央部的功能。
      另一方面,保持部62是為了使穿刺部件12容易穿刺卵圓孔瓣M2而從背面?zhèn)冗M行保持的部件,如圖2所示,具有:設置在操作絲14的前端部的前端部件68、前端套管體65、以及連結中間套管體64和前端套管體65的一對第2彈性線材67。前端部件68固定在操作絲14的前端,前端套管體65及中間套管體64在內(nèi)部穿插有操作絲14,第2彈性線材67的基端焊接在中間套管體64的前端,其前端側焊接在前端套管體65上。
      這些中間套管體64、前端套管體65、連結兩套管體64、65的第2彈性線材67、前端部件68構成使操作絲14的前端部折彎或者彎曲的彎曲機構W。
      彎曲機構W是用于保持卵圓孔瓣M2的機構。當穿刺部件12穿刺卵圓孔瓣M2時,若從背面?zhèn)缺3直〉穆褕A孔瓣M2則穿刺變得容易。因此,通過使操作絲14沿軸向后退,彎曲機構W在前端部件68與第I彈性線材66的前端側之間使第2彈性線材67折彎或者彎曲,通過前端部件68及前端 套管體65從背面?zhèn)缺3致褕A孔瓣M2。也就是說,彎曲機構W以安裝在主管63上的第I彈性線材66的前端側為支點使操作絲14的前端部折彎或者彎曲。
      不過,保持部62的彎曲機構W需要構成為,在定位部61的第I彈性線材66使穿刺部件12相對于卵圓孔0進行調心而定位后,發(fā)生彎曲而保持卵圓孔瓣M2,所以,第I彈性線材66需要先于第2彈性線材67發(fā)生變形,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使兩彈性部件的剛性的不同。
      在使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進退時,能夠將固定在滑動部100上的主管63拉入到導管主體10的中央的內(nèi)腔L5內(nèi),與此相伴地,能夠將定位保持機構60整體回收到導管主體10內(nèi)。
      接下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
      (前工序)
      手術醫(yī)師從大腿靜脈插入引導器(擴張器、長導引鞘)。使長導引鞘前端經(jīng)由右心房R達到左心房L后,從長導引鞘上拔去擴張器。
      將鎖定-解鎖機構102的第I鎖定部Rl的推片109向滑動部100的內(nèi)側按壓,使動作部件104在滑動孔103內(nèi)下降,解除限制桿110的限制。由此,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成為可動狀態(tài)。此外,引導條88A的側邊的一部分進入到連接孔74中,阻礙輸出連接器87向輸入連接器75的連接,可靠地抑制了非預期的來自能量供給機構4的電力供給,從而確保了安全性。
      當使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后退并且使針操作柄78也后退時,夾持部件11的線材部Ilb以及穿刺部件12等成為收納在導管主體10內(nèi)的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插入到長導引鞘內(nèi),并通過大腿靜脈J、右心房R,到達左心房L。
      當導管主體10的前端到達左心房L后,使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前進。由此,夾持部件11的平板部Ila經(jīng)由端子及操作絲13a從導管主體10的前端突出,另外,使主管63前進移動,并按壓鎖定-解鎖機構102的推片109,成為操作絲14的大徑部106不與形成在動作部件104上的通孔105的窄幅部G2接觸的狀態(tài),也就是使第2鎖定部R2成為非鎖定狀態(tài),使操作絲14成為自由的狀態(tài)。
      然后,使操作絲14的前端從主管63的前端突出到前端套管體65外,并插入到肺靜脈Q中。關于該突出狀態(tài),由于在前端部件68上設有X射線不透射標記,所以能夠從外部辨認。由于操作絲14能夠360度旋轉,因此能夠使操作絲14 一邊旋轉一邊前進,從而能夠容易地穿插到肺靜脈Q中。
      在操作絲14插入到肺靜脈Q中的狀態(tài)下,牽引手邊操作部70直至夾持部件11到達右心房R。此時,操作絲14的前端從前端套管體65突出,并插入到左心房L內(nèi)。
      (I)操作絲的牽引工序(此外,附圖中以帶圓圈的數(shù)字標示工序的順序,但在說明書中為帶括號的數(shù)字。以下相同。)
      如圖5所示,在牽引工序的標示部Hl上與編號(I) 一起標注有牽引握持部20的標示。根據(jù)該標示,手術醫(yī)師在確認操作絲14的前端位置后,如圖18的(B)所示,牽引握持部20使操作絲14后退直至操作絲14前端的前端部件68與前端套管體65抵接(后退量為圖18B的“ S I”)。
      使操作絲14后退時,大徑部106也后退,但在鎖定-解鎖機構102中,只要不按壓推片109,就能夠通過彈簧107的彈力將動作部件104向上方彈壓,因此,操作絲14總是被夾壓保持在楔形的通孔105的窄幅部G2與內(nèi)部通路Qb的內(nèi)周面之間,因此,能夠通過牽引動作順暢地進行操作絲14的后退。然后,操作主體部71,使第2彈性線材67、夾持部件11及穿刺部件12位于卵圓孔瓣M2附近,將保持部62整體插入到左心房L側。
      若使操作絲14進一步后退(后退量為圖18C的“ 5 2”),則該后退的操作力,通過操作絲14,并經(jīng)由前端部件68、前端套管體65、第2彈性線材67及中間套管體64傳遞到基端安裝在主管63上的第I彈性線材66,從而使第I彈性線材66如圖18的(C)所示那樣朝向徑向外側呈圓弧狀地突出變形。不過,在該時刻,第2彈性線材67不發(fā)生變形。
      其結果為,第I彈性線材66 —邊推開卵圓孔0的口緣部分一邊變形,所以,能夠使設置在第I彈性線材66附近的穿刺部件12相對于卵圓孔0進行調心,使穿刺部件12位于卵圓孔0的中心。
      進一步對操作絲14進行后退操作,如圖18的(D)所示,若中間套管體64的后端與主管63的前端抵接,則第I彈性線材66幾乎不再變形,前端側的第2彈性線材67通過操作力向徑向外側呈圓弧狀地突出變形。其結果為,如圖15所示,在左心房L內(nèi),由于前端部件68和前端套管體65以接近穿刺部件12的方式彎曲,所以前端部件68和前端套管體65與卵圓孔瓣M2的左心房側的面抵接,并對其進行保持。
      在圖8、9所示的鎖定-解鎖機構102的第2鎖定部R2中,將大徑部106壓入到楔形通孔即卡定部105中,從而鎖定操作絲14。其結果為,即使手術醫(yī)師把手從握持部20拿開,也能夠可靠地維持保持狀態(tài),卵圓孔瓣M2的保持也不會松弛,手術醫(yī)師僅通過單手就能夠使針操作柄78前進。
      并且,在操作絲的牽引工序中,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20的情況下,由于操作絲14與基端部件21之間的抗斷強度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因此在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斷裂之前,如圖10所示,基端部件21從操作絲14斷裂。因此,能夠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前端部件68不會留存于血管內(nèi),從而抑制前端部件68由于血液流動被運送到腦部而引發(fā)腦梗塞的可能性。另外,假設,在基端部件21沒有從操作絲14斷裂的情況下,當過度牽引操作絲14時,固定在操作絲14上的大徑部106到達滑動部100的移動限制孔108。由于大徑部106無法穿過移動限制孔108,因此不能進一步牽引操作絲14,限制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拉力的上升,從而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此外,為了使前端部件68在大徑部106到達移動限制孔108之前不會脫落,需要設定大徑部106與移動限制孔108的位置關系來使得當大徑部106到達移動限制孔108時在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產(chǎn)生的拉力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
      由此,本實施方式作為用于預防前端部件68的脫落的安全機構,具有先于前端部件68而脫落的基端部件21和通過移動限制孔108被限制移動的大徑部106,從而提高了安全性。此外,關于本安全機構,基端部件21不僅是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20的情況下進行動作的部件,例如,在前端部件68卡滯于某處而在前端部件68與操作絲14之間作用有過度的力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地進行動作。
      (2)穿刺工序
      若使針操作柄78沿箭頭方向前進(參照圖11),則穿刺部件12經(jīng)由操作線13b從導管主體10的前端突出,如圖16所示,在卵圓孔瓣M2的規(guī)定位置處使穿刺部件12進行穿刺。不用擔心會發(fā)生因卵圓 孔瓣M2的保持的松弛所導致的不能穿刺的情況。
      在使穿刺部件12沿穿刺方向移動后,如圖11的(B)所示,在手邊操作部70中,在下表面出現(xiàn)下一次要移動的方向的標示和表示操作工序的順序的編號。
      穿刺部件12的位置由定位保持部62確定,所以不用擔心會產(chǎn)生偏移,另外,一旦通過穿刺部件12穿刺后,穿刺部件12的位置由于與卵圓孔瓣M2的關系而成為固定的位置。因此,手術醫(yī)師非常容易進行穿刺操作。
      當穿刺結束時,使滑動部100相對于主體部71進一步前進。由此,夾持部件11的平板部Ila經(jīng)由端子及操作線13a從導管主體10的前端突出。
      而且,在手邊操作部70中,安裝在針操作柄78上的端子81前進而與接觸部件84接觸,從而穿刺部件12與輸入連接器75之間成為電導通狀態(tài)(參照圖6)。
      (3)滑動部的移動工序
      在平板部Ila位于與房間隔Ml相對的位置后,如圖12的(A)所示,使滑動部100從主體部71后退。在該時刻,引導條88A的一部分進入到連接孔74中而阻礙輸出連接器87向輸入連接器75的連接,確保了安全性。
      通過滑動部100的后退,平板部Ila經(jīng)由圖2所示的操作線13a而后退,受到線材部Ilb的折曲部Ilc進入到前端片15的內(nèi)腔內(nèi)時的影響,平板部Ila以接近穿刺部件12的方式進行變位。通過該變位,平板部Ila將房間隔Ml向卵圓孔瓣M2推壓,房間隔Ml和卵圓孔瓣M2在壁厚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即在操作狀態(tài)下其前后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如圖17所示,成為房間隔Ml和卵圓孔瓣M2存在于夾持部件11與穿刺部件12之間的狀態(tài)。
      在該階段,為了解除圖8、9所示的鎖定-解鎖機構102中的第2鎖定部R2的鎖定,按壓推片109,若解除操作絲14的鎖定,則由操作絲14和前端部件68所引起的第I彈性線材66和第2彈性線材67的加壓就會消失,第I彈性線材66和第2彈性線材67通過自身的彈力而成為呈直線狀地伸長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2所示那樣對滑動部100進行后退操作時,定位保持機構60整體經(jīng)由主管63被回收到導管主體10的內(nèi)腔L5內(nèi)。如圖12的(B)所示,當“0K”標示部H6出現(xiàn)在窗73中時,可知回收結束。
      另一方面,在手邊操作部70中,安裝在主管63上的端子83也后退而與接觸部件85接觸,夾持部件11與輸入連接器75之間成為電導通狀態(tài)。而且,引導條88A的切缺部89與連接孔74 一致,輸出連接器87第一次能夠與輸入連接器75連接。
      (5)連接工序
      該階段的滑動部100的后退一并進行了生物體組織M的夾持、和端子83與接觸部件85的接觸狀態(tài)。而且,由于穿刺部件12側的端子81和接觸部件84首先處于能夠電導通狀態(tài),因此,夾持部件11和穿刺部件12兩者都成為能夠被供給電能的狀態(tài)。
      而且,如圖13所示,在將輸出連接器87連接在輸入連接器75上后,成為能夠從能量供給機構4供給電力的狀態(tài)。
      然后,通過使開關SW動作,由控制部5控制的規(guī)定的電能經(jīng)由操作線13a、13b被供給到夾持部件11和穿刺部件12,從而房間隔Ml和卵圓孔瓣M2被加熱。
      若維持熔接溫度并持續(xù)加熱,則房間隔Ml和卵圓孔瓣M2的組織熔融,并通過膠原蛋白以及彈性蛋白等粘結因子而相互熔接。電能的控制部5將輸出控制得較低,難以產(chǎn)生血栓的附著,因此,即使夾持部件11和穿刺部件12的一部分露出于血液中,也能夠防止血栓附著在夾持部件11以及穿刺部件12上。
      (6)穿刺部后退工序
      熔接結束后,使圖13所示的針操作柄78按照編號(5)附近所標示的箭頭標示后退而成為圖14的狀態(tài),將穿刺部件12收容在前端片15內(nèi)。由此,與針操作柄78 —起移動的端子81從接觸部件84分離(參照圖6),能夠向夾壓機構K通電的狀態(tài)被解除。然后,將輸出連接器87從輸入連接器75拆下。之后,按壓連結機構90的按鈕93,解除Y連接器72和主體部71的連結,由此解除導引導管3和主體部71的連結,使主體部71后退而從生物體離開,通過導引導管3的引導將器械拉出。然后,將導引導管3從生物體拔出后,操作結束。
      [第2實施方式]
      相對于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第2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為僅握持部的結構不同的PFO封堵器械。此外,關于具有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位,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說明。
      第2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30,如圖19的(A)所示,具有:供操作絲14穿插的筒狀的握持部主體32 ;和與形成在握持部主體32的基端側的螺紋槽33螺合的螺紋部34。在握持部主體32中形成有基端限制孔35,其大小無法使基端部件21穿過,操作絲14從前端側穿插到該基端限制孔35中,在基端限制孔35的基端側,基端部件21通過螺紋部件34被按壓而固定。操作絲14僅經(jīng)由基端部件21與握持部30連結。
      握持部主體32及螺紋部34的材料不受特別限定,但能夠適用例如與第I實施方式的握持部主體22相同的材料。
      在第2實施方式中,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操作絲14的相對于基端部件21的連結部的截面積也小于操作絲14的相對于前端部件68 (參照圖2)的連結部的截面積,操作絲與基端部件21之間的抗斷強度也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因此,根據(jù)第2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在操作絲的牽引工序中,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30的情況下,在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斷裂之前,如圖19的(B)所示,基端部件21從操作絲14斷裂。因此,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前端部件68不會留存于血管內(nèi)而提高了安全性。
      [第3實施方式]
      相對于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第3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為僅握持部及基端部件的結構不同的PFO封堵器械。此外,關于具有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位,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說明。
      第3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如圖20的(A)所示,在操作絲14的基端側沒有設置基端部件。此外,在操作絲14的前端側,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固定有前端部件68 (參照圖2)。
      并且,第3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的握持部40具有:筒狀的握持部主體42,其供操作絲14穿插且在前端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紋牙41 ;帽46,其具有供握持部主體42的螺紋牙41螺合的螺紋槽45 ;和絲保持部47,其配置在帽46的內(nèi)部并用于保持操作絲14。
      在帽46的內(nèi)部形成有向前端方向收縮直徑的錐狀的錐部46a。絲保持部47具有與錐部46a對應的錐狀的外 周面47a,且具有內(nèi)徑稍微大于操作絲14的外徑的貫穿孔48。
      在將絲保持部47配置在帽46內(nèi)、且在將操作絲14穿插到絲保持部47的貫穿孔48中的狀態(tài)下,在將握持部主體42擰入到帽46中后,絲保持部47沿錐部46a被壓向前端方向,貫穿孔48在收縮直徑的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從而在絲保持部47中保持操作絲14。此外,為了容易發(fā)生彈性變形,絲保持部47也可以由狹縫等形成。
      并且,通過對帽46與握持部主體42的擰入量進行調整,能夠任意地設定絲保持部47所產(chǎn)生的對操作絲14的保持力。因此,能夠調整保持力而使得操作絲14通過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脫離絲保持部47。
      握持部主體42、帽46的材料不受特別限定,但能夠適用例如與第I實施方式的把持部主體42相同的材料。絲保持部47的材料只要是通過將握持部主體42螺合到帽46中而能夠彈性變形的材料,就不受特別限定,但能夠使用例如比握持部主體42以及帽46剛性低的樹脂以及彈性體等。
      在第3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中,絲保持部47相對于操作絲14的保持力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因此,在操作絲的牽引工序中,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40的情況下,在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斷裂之前,如圖20的(B)所示,操作絲14從絲保持部47脫離。因此,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前端部件68不會存留于血管內(nèi)而提高了安全性。
      [第4實施方式]
      相對于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第4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為僅握持部及基端部件的結構不同的PFO封堵器械。此外,關于具有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位,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說明。
      第4實施方式的PFO閉鎖器械的握持部50,如圖21的(A)所示,包括具有在前端側開口的開口部52的筒狀的握持部主體51,在開口部52的底面上,經(jīng)由長尺寸的基端部件53連結有操作絲14。此外,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在操作絲14的前端側固定有前端部件68(參照圖2)。
      并且,基端部件53自身的抗斷強度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瞬考?3的材料只要是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就不受特別限定,但優(yōu)選例如比操作絲14剛性低的樹脂以及彈性體等。此外,通過使操作絲14的基端側的部位劣化而使降低其抗斷強度,也能夠使該部位作為基端部件53。
      根據(jù)第4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在操作絲的牽引工序中,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50的情況下,在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斷裂之前,如圖21的(B)所示,基端部件53發(fā)生斷裂。因此,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前端部件68不會存留于血管內(nèi)而提高了安全性。
      [第5實施方式]
      第5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是用于回收、去除誤留于生物體內(nèi)的血管塞栓物質、導管及引導絲等的破損片、以及支架等血管內(nèi)的異物的清除導管120。清除導管120,如圖22所示,具有:導管主體121 ;插入到導管主體121中的引導器122 ;插入到引導器122的內(nèi)部的清除絲123 (操作絲);連結在清除絲123的前端的環(huán)124 (前端部件);和連結在清除絲123的基端的握持部125。
      此外,對于第5實施方式的握持部125,能夠適用上述第I 第4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握持部中的任意一個,在 此省略說明。
      在使用清除導管120時,在將環(huán)124收納在導管主體121中的狀態(tài)下插入到血管內(nèi),然后,通過握持部125使環(huán)124從導管主體121突出而展開,從而將異物捕捉到環(huán)124內(nèi)。然后,牽引握持部125將異物拉入到導管主體121內(nèi),從而回收、去除血管內(nèi)的異物。此時,由于設有握持部125,當清除絲123上作用有強拉力時,在環(huán)124從清除絲123脫落之前,清除絲123從握持部125脫離,從而抑制環(huán)124的脫落,提高了安全性。
      [第6實施方式]
      相對于第I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第6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為僅握持部及基端部件的結構不同的PFO封堵器械。此外,關于具有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位,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說明。
      關于第6實施方式的PFO封堵器械,如圖23的(A)所示,設置在操作絲14的基端側的基端部件130由強磁體形成。對于強磁體,能夠適用氧化鐵、氧化鉻、鈷、鐵淦氧等。此夕卜,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在操作絲14的前端側固定有前端部件68 (參照圖2)。
      并且,第6實施方式的PFO閉鎖器械的握持部140具有:供操作絲14穿插的筒狀的握持部主體142 ;和通過粘結劑等固定地設置在握持部主體142的內(nèi)部的作為強磁體的絲保持部147。握持部主體142的材料不受特別限定,但能夠適用例如與實施方式I的握持部主體42相同的材料。對于強磁體,與基端部件130相同,能夠適用氧化鐵、氧化鉻、鈷、鐵淦氧等。絲保持部147在握持部140的內(nèi)部通過磁力與基端部件130以能夠裝拆的方式連結。即,成為如下結構:絲保持部147和基端部件130的至少一方的強磁體為帶有磁性的磁鐵,通過磁力彼此結合,并且通過使規(guī)定值以上的拉力作用于操作絲14而解除基于磁力的結合,如圖23的(B)所示,基端部件130從絲保持部147脫離。并且,通過對強磁體的材料、基端部130及絲保持部147的大小、形狀等進行調整,能夠任意地設定絲保持部147所產(chǎn)生的對操作絲14的保持力。因此,能夠調整保持力而使得操作絲14通過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脫離絲保持部147。
      在第6實施方式的醫(yī)療用器械中,絲保持部147相對于操作絲14的保持力(基于磁力的結合力)低于操作絲14與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因此,在操作絲的牽引工序中,在手術醫(yī)師強烈地過度牽引握持部140的情況下,在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斷裂之前,如圖23的(B)所示,基端部件130及操作絲14從絲保持部147脫離。因此,抑制前端部件68從操作絲14脫落,前端部件68不會存留于血管內(nèi)而提高了安全性。另外,由于基端部件130和絲保持部147通過磁力而結合,所以在基端部件130與絲保持部147分離后,能夠使其再度結合而使用。
      此外,本發(fā)明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內(nèi),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進行各種變更。
      另外,在第I 第6實施方式中,對封堵PFO缺損的治療中所使用的器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僅限于此,還能夠用于對左心耳封堵器械(Left Atrial Appendage)的通路狀的缺損進行封堵的情況、或使規(guī)定部位的生物體組織M熱壞死的情況。即,只要是在穿插于生物體內(nèi)的器械的前端部具有固定在操作絲上的前端部件的器械,就能夠適用本法明,其中,操作絲是在基端側進行操作。
      而且,本申 請基于2010年9月29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編號2010-218517號,參照其公開內(nèi)容,并且其公開內(nèi)容全體被寫入本申請。
      附圖標記說明
      I 導管
      14操作絲
      20、30、40、50、125、140 握持部
      21、53、130 基端部件
      25、35基端限制孔
      47、147絲保持部
      50握持部
      68前端部件
      106大徑部
      108移動限制孔
      120清除導管
      123清除絲(操作絲)
      124環(huán)(前端部件)。 ·
      權利要求
      1.一種醫(yī)療用器械,具有:操作絲,其穿插于導管中,相對于所述導管能夠沿軸向進退運動;前端部件,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的前端側;和握持部,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的基端偵牝所述醫(yī)療用器械的特征在于, 具有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來釋放所述操作絲與所述握持部之間的連結的安全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機構包括基端部件,所述基端部件固定在所述操作絲的基端側,并且與所述握持部連結,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而相對于所述操作絲發(fā)生斷裂。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yī)療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端部件大于所述操作絲的外徑,所述握持部具有供所述操作絲穿插且其大小無法使所述基端部件穿過的基端限制孔,所述操作絲的與所述基端部件連結的連結部的截面積小于所述操作絲的與所述前端部件連結的連結部的截面積。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yī)療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端部件的抗斷強度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機構包括絲保持部,所述絲保持部設置在所述握持部,利用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與所述前端部件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使所述操作絲脫離的保持力對所述操作絲進行保持。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醫(yī)療用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絲上固定有大于所述操作絲的外徑的大徑部,在所述導管的基端形成有供所述操作絲穿插且其大小無法使大徑部向基端 方向穿過的移動限制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安全性高的醫(yī)療用器械,能夠抑制安裝在穿插于導管(1)中的操作絲(14)的前端的部件從操作絲脫落。所述醫(yī)療用器械具有操作絲(14),其穿插于導管(1)中,相對于該導管(1)能夠沿軸向進退運動;前端部件(68),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14)的前端側;和握持部(20、30),其連結在所述操作絲(14)的基端側,還具有通過低于所述操作絲(14)與所述前端部件(68)之間的抗斷強度的載荷來釋放所述操作絲(14)與所述握持部(20、30)之間的連結的安全機構。
      文檔編號A61B17/00GK103200879SQ20118004672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杉山博務 申請人:泰爾茂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