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婦科疾病是指發(fā)生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功能性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fā)病,幾乎每位女性一生中都會患婦科疾病,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困擾著很多女性。婦科疾病的種類有很多,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乳房疾病等都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具體包括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宮頸囊腫、盆腔炎、陰道炎、子宮內(nèi)膜炎等。現(xiàn)實中,由于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以及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目前治療婦科疾病的藥物品種繁多,西醫(yī)治療主要采用口服藥物和手術(shù)治療療法??诜幬锆熜щm好,但停藥后容易復發(fā),而且現(xiàn)有的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大,應用后可能會進一步干擾人體激素間的平衡;對比較嚴重的婦科疾病多采取手術(shù)療法,手術(shù)治療針對性比較強,但手術(shù)費用昂貴,風險性比較大。而中藥治療具有藥物活性成分天然獲取、毒副作用低、作用靶點廣泛等特點,療效顯著,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多數(shù)只是針對某種具體的疾病,而且療效不甚理想,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尋找一種能夠有效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組方合理、配伍得當、安全可靠、治療效果顯著持久的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桂枝45-55份、白芍28-33份、干姜28-32份、甘草18-22份、蒼術(shù)36-44份、黃柏36-44份、苦參38-43份、香附55-65份、莪術(shù)55-65份、小茴香55-65份、柴胡28-33份、生南星18-22份、丁香18-22份、肉桂18-22份、細辛18-23份、延胡索28-33份、川芎28-32份、紅花28-32份、半夏27-32份、茯苓37-42份、訶子18-22份、烏藥28-33份、三棱28-32份、大黃18-22份、水蛭9-12份、附子18-23份、土元8-11份、艾葉55-65份、吳茱萸29-32份、透骨草55-65份、花椒28-32份、五倍子28-32份、川椒28-31份、佛手55-65份、紫蘇28-32份、山楂55-65份、桃仁37-42份、蟲草菌絲體28-31份、薏苡仁28-32份、白茅根55-65份、食鹽5-7份、白礬5-7份。
優(yōu)選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桂枝50份、白芍30份、干姜30份、甘草20份、蒼術(shù)40份、黃柏40份、苦參40份、香附60份、莪術(shù)60份、小茴香60份、柴胡30份、生南星20份、丁香20份、肉桂20份、細辛20份、延胡索30份、川芎30份、紅花30份、半夏30份、茯苓40份、訶子20份、烏藥30份、三棱30份、大黃20份、水蛭10份、附子20份、土元10份、艾葉60份、吳茱萸30份、透骨草60份、花椒30份、五倍子30份、川椒30份、佛手60份、紫蘇30份、山楂60份、桃仁40份、蟲草菌絲體30份、薏苡仁30份、白茅根60份、食鹽6份、白礬6份。
一種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桂枝、蒼術(shù)、苦參、小茴香、柴胡、生南星、延胡索、茯苓、訶子、烏藥、三棱、大黃、吳茱萸和白茅根混合均勻,置于烘干箱中,在85℃-95℃下烘培2-3小時后,在50℃-60℃下烘培2-3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加入白礬,混合均勻,粉碎,過60-80目篩,得粉狀物;
(2)將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分別切片,混勻,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4-6倍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質(zhì)量和的小米湯,在44℃-49℃的溫度下放置2-4天,過濾,得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將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置于非鐵質(zhì)炒鍋內(nèi),加入附子、桃仁和薏苡仁,中火翻炒30-40分鐘,烘干,粉碎,過100-140目篩,得粉末;
(3)將黃柏、川椒、佛手和紫蘇置于另一玻璃容器內(nèi),加入3-5倍黃柏、佛手、川椒和紫蘇質(zhì)量和的45°-49°的米酒,拌勻,恒溫條件下密封放置3-5小時后,冷卻至室溫后置于中藥提取罐內(nèi),加入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加入4-6倍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提取兩次,每次提取40-50分鐘,過濾,合并濾液,得提取液;
(4)將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置于砂鍋中,加入5-7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川烏草、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煎煮50-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繼續(xù)加入3-5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加入丁香、紅花和艾葉,浸泡30-40分鐘后,煎煮35-45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藥液;
(5)將步驟(3)所得提取液和步驟(4)所得藥液混合均勻,加入步驟(1)所得粉狀物,置于6℃-10℃的密閉容器中放置過夜后,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攪拌均勻,靜置3-5小時后,過濾,得濾液;
(6)將食鹽粉碎,過100-120目篩,將過篩后的食鹽加入到步驟(5)所得濾液中,順時針攪拌25-35分鐘,置于55℃-62℃的環(huán)境中靜置3-5小時,混勻,在38℃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稠狀物,噴霧干燥成藥粉,然后依次加入0.035-0.043倍藥粉質(zhì)量的小米湯和0.015-0.018倍藥粉質(zhì)量的65℃-75℃的熱醋,混合均勻;
(7)將干姜置于烘干機中,設置溫度為65℃-70℃,烘干操作2-4小時,粉碎,過120-140目篩,將過篩后的姜粉置于步驟(6)所得產(chǎn)物中,混合均勻,在125℃-135℃下殺菌20-30分鐘,噴霧干燥得顆粒狀粉末,以每小包8g的規(guī)格進行無菌封裝,即得所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用量:取鮮姜粉碎,按照該中藥組合物重量比與鮮姜重量比為2:5的比例進行混合后,將該中藥組合物與鮮姜的混合物平鋪于理療床上對應患者背部督脈、膀胱經(jīng)的藥槽內(nèi),厚度為2厘米,加熱該中藥組合物至39-42℃后,患者裸露背部躺于理療床上進行熏蒸治療,每次治療時間1-1.5小時,7天為1療程。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藥用性能如下所示:
桂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氣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jīng)閉,關(guān)節(jié)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白芍:味苦、酸,性寒。歸肝、脾經(jīng)。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的功效,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自汗,盜汗。
干姜:味辛,性熱。歸牌、胃、腎、心、肺經(jīng)。干姜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莖,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
蒼術(shù):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jīng)。蒼術(shù)為菊科植物茅蒼術(shù)或北蒼術(shù)的干燥根莖,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的干燥樹皮,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炎癥濕熱瀉痢,黃疸,熱淋,腳氣,痿躄,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苦參: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的功效,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脾經(jīng)。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具有行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
莪術(shù):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jīng)。莪術(shù)為姜科植物莪術(shù)、廣西莪術(shù)或溫郁金的干燥根莖,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塊,瘀血經(jīng)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jīng)。小茴香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jīng),少腹冷痛,院腹脹痛,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jīng)。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效,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子宮脫垂,脫肛。
生南星: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jīng)。生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東北天南星或異葉天南星等的塊莖,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丁香為桃金娘科丁子香屬植物丁香的花蕾,含揮發(fā)油成分:丁香油16%-18%,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占70%-85%,乙酰丁香油酚,占7%-17%,微量成分有丁香烯醇,丁香烯氧化物,水楊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等,具有溫中,降逆,暖腎的功效,用于胃寒呃逆,嘔吐,反胃,瀉痢,脘腹冷痛,痃癖,疝氣,奔豚氣,癬癥。
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的功效,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經(jīng)閉,痛經(jīng)。
細辛:味辛,性溫。歸心、肺、腎經(jīng)。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根及根莖,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jīng)。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具有活血,利氣,止痛,鎮(zhèn)痛,鎮(zhèn)靜,催眠的功效,用于胸脅、脘腹疼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跌撲腫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癥瘕,崩中,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jīng)。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穹的干燥根莖,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jīng)。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腺痞悶,梅核氣。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敗毒抗癌的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訶子:味苦、酸、澀,性平。歸肺、大腸經(jīng)。訶子為使君子科植物河子或絨毛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的功效,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烏藥:味辛,性溫。歸肺、脾、腎、膀胱經(jīng)。烏藥為樟科植物烏藥的干燥塊根,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用于胸脅滿悶,脘腹脹痛,頭痛,寒疝疼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尿頻,遺尿。
三棱:味辛、苦,性平。歸肝、脾經(jīng)。三棱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塊莖,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痕痞塊,瘀血經(jīng)閉,食積脹痛。
大黃:味苦,性寒。歸胃、大腸、肝、脾經(jīng)。大黃為家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的功效,用于實積便秘,熱結(jié)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jié)M,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淤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水蛭:味咸、苦,性平。歸肝經(jīng)。水蛭為水蛭科動物螞蟥、水蛙或柳葉螞蟥的干燥全體,具有破血,逐瘀,通經(jīng)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塊,血瘀經(jīng)閉,跌撲損傷。
附子:味辛、甘,性熱。歸心、腎、脾經(jīng)。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土元:味咸,性寒。歸肝經(jīng)。土元為鱉蠊科昆蟲地鱉或冀地鱉的雌蟲干燥體,具有破瘀血,續(xù)筋骨的功效,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jīng)閉,癥瘕痞塊。
艾葉:味辛、苦,性溫,小毒。歸肝、脾、腎經(jīng)。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jīng)止血的功效,用于少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diào),官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jīng)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吳茱萸為薈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用于厥陽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jīng)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透骨草: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jīng)。透骨草為大戟科植物地構(gòu)葉或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全草,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目痛的功效,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腰部扭傷,癱瘓,閉經(jīng),陰囊濕疹,瘡癤腫毒。
花椒:味辛,性溫。歸脾、肺、肝、腎經(jīng)?;ń窞槭|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的果皮,具有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
五倍子: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jīng)。五倍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的功效,用于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自汗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
川椒:味辛、麻,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川椒為蕓香科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外治濕疹,陰癢。
佛手:味辛、苦、酸,性溫。歸肝、脾、肺經(jīng)。佛手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實,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紫蘇:紫蘇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的帶枝嫩葉。味辛,性溫。具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山植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于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桃仁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
蟲草菌絲體:蟲草菌絲體是從蟲草上提取出的蟲草菌絲體,是冬蟲夏草的有效替代品,它具有與冬蟲夏草相同的功能,歸肺、肝、腎經(jīng),具有補肺、益腎、強肝、益氣、補精的功效,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抗疲勞,分解肌肉中的疲勞物質(zhì),使人體耐疲勞度增高,提高機體的運動能力。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jīng)。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種仁,具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痹拘攣,脾虛泄瀉,肺痛,腸癰,扁平疣,健脾滲濕,除痹止瀉。
白茅根: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含蘆竹素、薏苡素、羊齒烯醇、西米杜鵑醇、異山柑子萜醇、白頭翁素,還含甾醇類: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糖類,多量蔗糖,葡萄糖及少量果糖,木糖,簡單酸類:枸櫞酸、草酸及蘋果酸,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小便不利,胃熱嘔噦,咳嗽。
食鹽:歸胃、腎、肺、肝、大腸、小腸經(jīng)。食鹽為海水或鹽井、鹽池、鹽泉中的鹽水經(jīng)煎、曬而成的結(jié)晶體,主要化學成份氯化鈉,具有清火,涼血,解毒,軟堅,殺蟲,止癢的功效,用于食停上脘,心腹脹病,腦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毒蟲螫傷。
白礬:味酸、澀,性寒。歸肺、脾、肝、大腸經(jīng)。白礬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經(jīng)加工提煉制成,含水硫酸鋁鉀,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祛除風痰的功效,用于濕疹,疥癬,聤耳流膿,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fā)狂。
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shù)效果:中醫(yī)認為,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盆腔炎等各種婦科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多為情志內(nèi)傷、肝氣郁結(jié)、肝腎不足、沖任失調(diào)、痰瘀凝結(jié)所致。本發(fā)明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將多種原料配合,科學組方,合理配伍,各原料優(yōu)勢互補,利用其相互間的協(xié)同或抵抗作用,共奏行氣解郁、散結(jié)消腫、舒肝理氣、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香附、柴胡、佛手、紫蘇,行氣解郁;紅花、半夏、三棱、土元,散結(jié)消腫、消積散核;白芍、甘草、小茴香、蟲草菌絲體,舒肝理氣、平肝之痛;蒼術(shù)、莪術(shù)、生南星、細辛、延胡索、艾葉、吳茱萸、川椒,祛風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肉桂、川芎、水蛭,活血化瘀、補脾益氣。從而提高了其治療各種婦科疾病的功效,以適應復雜病情的治療要求,減少不良反應,療效顯著持久,吸收快,奏效迅速,作用強,無刺激性,安全可靠,能從根本上治療各種婦科疾病,減輕病人的痛苦。
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時根據(jù)諸原料的藥理及性質(zhì)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將桂枝、蒼術(shù)、苦參、小茴香、柴胡、生南星、延胡索、茯苓、訶子、烏藥、三棱、大黃、吳茱萸和白茅根烘干后連同白礬一同進行粉碎;將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用小米湯悶潤后與附子、桃仁和薏苡仁,一同進行翻炒并烘干粉碎;將黃柏、川椒、佛手和紫蘇用米酒悶潤后與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一同提取有效提取液,將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和山楂煎煮一次后繼續(xù)與丁香、紅花和艾葉共同煎煮來提取藥液,然后將提取液與藥液混合后加入處理得到的粉末等。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在中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了中草藥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治療各種婦科疾病的顯著效果,安全無毒、實效、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中的制備方法均為常規(guī)制備方法,不再詳述。
實施例1: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30g):桂枝45份、白芍28份、干姜28份、甘草18份、蒼術(shù)36份、黃柏36份、苦參38份、香附55份、莪術(shù)55份、小茴香55份、柴胡28份、生南星18份、丁香18份、肉桂18份、細辛18份、延胡索28份、川芎28份、紅花28份、半夏27-32份、茯苓37份、訶子18份、烏藥28份、三棱28份、大黃18份、水蛭9份、附子18份、土元8份、艾葉55份、吳茱萸29份、透骨草55份、花椒28份、五倍子28份、川椒28份、佛手55份、紫蘇28份、山楂55份、桃仁37份、蟲草菌絲體28份、薏苡仁28份、白茅根55份、食鹽5份、白礬5份。
上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桂枝、蒼術(shù)、苦參、小茴香、柴胡、生南星、延胡索、茯苓、訶子、烏藥、三棱、大黃、吳茱萸和白茅根混合均勻,置于烘干箱中,在85℃下烘培2小時后,在50℃下烘培2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加入白礬,混合均勻,粉碎,過60目篩,得粉狀物;
(2)將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分別切片,混勻,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4倍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質(zhì)量和的小米湯,在44℃的溫度下放置2天,過濾,得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將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置于非鐵質(zhì)炒鍋內(nèi),加入附子、桃仁和薏苡仁,中火翻炒30分鐘,烘干,粉碎,過100目篩,得粉末;
(3)將黃柏、川椒、佛手和紫蘇置于另一玻璃容器內(nèi),加入3倍黃柏、佛手、川椒和紫蘇質(zhì)量和的45°的米酒,拌勻,恒溫條件下密封放置3小時后,冷卻至室溫后置于中藥提取罐內(nèi),加入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加入4倍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提取兩次,每次提取40分鐘,過濾,合并濾液,得提取液;
(4)將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置于砂鍋中,加入5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煎煮5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繼續(xù)加入3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加入丁香、紅花和艾葉,浸泡30分鐘后,煎煮35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藥液;
(5)將步驟(3)所得提取液和步驟(4)所得藥液混合均勻,加入步驟(1)所得粉狀物,置于6℃的密閉容器中放置過夜后,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攪拌均勻,靜置3小時后,過濾,得濾液;
(6)將食鹽粉碎,過100目篩,將過篩后的食鹽加入到步驟(5)所得濾液中,順時針攪拌25分鐘,置于55℃的環(huán)境中靜置3小時,混勻,在38℃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的稠狀物,噴霧干燥成藥粉,然后依次加入0.035倍藥粉質(zhì)量的小米湯和0.015倍藥粉質(zhì)量的65℃的熱醋,混合均勻;
(7)將干姜置于烘干機中,設置溫度為65℃,烘干操作2小時,粉碎,過120目篩,將過篩后的姜粉置于步驟(6)所得產(chǎn)物中,混合均勻,在125℃下殺菌20分鐘,噴霧干燥得顆粒狀粉末,以每小包8g的規(guī)格進行無菌封裝,即得所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用量:取鮮姜粉碎,按照該中藥組合物重量比與鮮姜重量比為2:5的比例進行混合后,將該中藥組合物與鮮姜的混合物平鋪于理療床上對應患者背部督脈、膀胱經(jīng)的藥槽內(nèi),厚度為2厘米,加熱該中藥組合物至39-42℃后,患者裸露背部躺于理療床上進行熏蒸治療,每次治療時間1-1.5小時,7天為1療程。
實施例2: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每份取25g):桂枝55份、白芍33份、干姜32份、甘草22份、蒼術(shù)44份、黃柏44份、苦參43份、香附65份、莪術(shù)65份、小茴香65份、柴胡33份、生南星22份、丁香22份、肉桂22份、細辛23份、延胡索33份、川芎32份、紅花32份、半夏32份、茯苓42份、訶子22份、烏藥33份、三棱32份、大黃22份、水蛭12份、附子23份、土元11份、艾葉65份、吳茱萸32份、透骨草65份、花椒32份、五倍子32份、川椒28-31份、佛手65份、紫蘇32份、山楂65份、桃仁42份、蟲草菌絲體31份、薏苡仁32份、白茅根65份、食鹽7份、白礬7份。
上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桂枝、蒼術(shù)、苦參、小茴香、柴胡、生南星、延胡索、茯苓、訶子、烏藥、三棱、大黃、吳茱萸和白茅根混合均勻,置于烘干箱中,在95℃下烘培3小時后,在60℃下烘培3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加入白礬,混合均勻,粉碎,過80目篩,得粉狀物;
(2)將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分別切片,混勻,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6倍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質(zhì)量和的小米湯,在49℃的溫度下放置4天,過濾,得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將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置于非鐵質(zhì)炒鍋內(nèi),加入附子、桃仁和薏苡仁,中火翻炒40分鐘,烘干,粉碎,過140目篩,得粉末;
(3)將黃柏、川椒、佛手和紫蘇置于另一玻璃容器內(nèi),加入5倍黃柏、佛手、川椒和紫蘇質(zhì)量和的49°的米酒,拌勻,恒溫條件下密封放置5小時后,冷卻至室溫后置于中藥提取罐內(nèi),加入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加入6倍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提取兩次,每次提取50分鐘,過濾,合并濾液,得提取液;
(4)將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置于砂鍋中,加入7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煎煮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繼續(xù)加入5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加入丁香、紅花和艾葉,浸泡40分鐘后,煎煮45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藥液;
(5)將步驟(3)所得提取液和步驟(4)所得藥液混合均勻,加入步驟(1)所得粉狀物,置于10℃的密閉容器中放置過夜后,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攪拌均勻,靜置5小時后,過濾,得濾液;
(6)將食鹽粉碎,過120目篩,將過篩后的食鹽加入到步驟(5)所得濾液中,順時針攪拌35分鐘,置于62℃的環(huán)境中靜置5小時,混勻,在38℃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的稠狀物,噴霧干燥成藥粉,然后依次加入0.043倍藥粉質(zhì)量的小米湯和0.018倍藥粉質(zhì)量的75℃的熱醋,混合均勻;
(7)將干姜置于烘干機中,設置溫度為70℃,烘干操作4小時,粉碎,過140目篩,將過篩后的姜粉置于步驟(6)所得產(chǎn)物中,混合均勻,在135℃下殺菌30分鐘,噴霧干燥得顆粒狀粉末,以每小包8g的規(guī)格進行無菌封裝,即得所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3: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每份取25g):桂枝49份、白芍30份、干姜29份、甘草19份、蒼術(shù)39份、黃柏39份、苦參40份、香附58份、莪術(shù)58份、小茴香58份、柴胡30份、生南星19份、丁香19份、肉桂19份、細辛19份、延胡索30份、川芎29份、紅花29份、半夏29份、茯苓39份、訶子19份、烏藥30份、三棱29份、大黃19份、水蛭10份、附子20份、土元9份、艾葉58份、吳茱萸30份、透骨草58份、花椒29份、五倍子29份、川椒29份、佛手58份、紫蘇29份、山楂58份、桃仁39份、蟲草菌絲體29份、薏苡仁29份、白茅根58份、食鹽5.5份、白礬5.5份。
上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桂枝、蒼術(shù)、苦參、小茴香、柴胡、生南星、延胡索、茯苓、訶子、烏藥、三棱、大黃、吳茱萸和白茅根混合均勻,置于烘干箱中,在90℃下烘培2.5小時后,在55℃下烘培2.5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加入白礬,混合均勻,粉碎,過70目篩,得粉狀物;
(2)將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分別切片,混勻,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5倍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質(zhì)量和的小米湯,在47℃的溫度下放置3天,過濾,得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將悶潤后的白芍、香附、細辛、川芎和半夏置于非鐵質(zhì)炒鍋內(nèi),加入附子、桃仁和薏苡仁,中火翻炒35分鐘,烘干,粉碎,過120目篩,得粉末;
(3)將黃柏、川椒、佛手和紫蘇置于另一玻璃容器內(nèi),加入4倍黃柏、佛手、川椒和紫蘇質(zhì)量和的47°的米酒,拌勻,恒溫條件下密封放置4小時后,冷卻至室溫后置于中藥提取罐內(nèi),加入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加入5倍水蛭、土元、五倍子和蟲草菌絲體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提取兩次,每次提取45分鐘,過濾,合并濾液,得提取液;
(4)將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置于砂鍋中,加入6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煎煮55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繼續(xù)加入4倍甘草、莪術(shù)、肉桂、透骨草、花椒、山楂質(zhì)量和的純凈水,加入丁香、紅花和艾葉,浸泡35分鐘后,煎煮4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藥液;
(5)將步驟(3)所得提取液和步驟(4)所得藥液混合均勻,加入步驟(1)所得粉狀物,置于8℃的密閉容器中放置過夜后,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攪拌均勻,靜置4小時后,過濾,得濾液;
(6)將食鹽粉碎,過110目篩,將過篩后的食鹽加入到步驟(5)所得濾液中,順時針攪拌30分鐘,置于59℃的環(huán)境中靜置4小時,混勻,在38℃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的稠狀物,噴霧干燥成藥粉,然后依次加入0.039倍藥粉質(zhì)量的小米湯和0.017倍藥粉質(zhì)量的70℃的熱醋,混合均勻;
(7)將干姜置于烘干機中,設置溫度為68℃,烘干操作3小時,粉碎,過130目篩,將過篩后的姜粉置于步驟(6)所得產(chǎn)物中,混合均勻,在130℃下殺菌25分鐘,噴霧干燥得顆粒狀粉末,以每小包8g的規(guī)格進行無菌封裝,即得所述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4: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每份取35g):桂枝52份、白芍32份、干姜31份、甘草21份、蒼術(shù)42份、黃柏42份、苦參42份、香附62份、莪術(shù)62份、小茴香62份、柴胡32份、生南星21份、丁香21份、肉桂21份、細辛22份、延胡索31份、川芎31份、紅花31份、半夏30份、茯苓40份、訶子21份、烏藥31份、三棱31份、大黃21份、水蛭11份、附子22份、土元10份、艾葉62份、吳茱萸31份、透骨草62份、花椒31份、五倍子31份、川椒30份、佛手62份、紫蘇31份、山楂62份、桃仁40份、蟲草菌絲體30份、薏苡仁31份、白茅根62份、食鹽6.5份、白礬6.5份。
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同實施例3。
實施例5:該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每份取40g):桂枝50份、白芍30份、干姜30份、甘草20份、蒼術(shù)40份、黃柏40份、苦參40份、香附60份、莪術(shù)60份、小茴香60份、柴胡30份、生南星20份、丁香20份、肉桂20份、細辛20份、延胡索30份、川芎30份、紅花30份、半夏30份、茯苓40份、訶子20份、烏藥30份、三棱30份、大黃20份、水蛭10份、附子20份、土元10份、艾葉60份、吳茱萸30份、透骨草60份、花椒30份、五倍子30份、川椒30份、佛手60份、紫蘇30份、山楂60份、桃仁40份、蟲草菌絲體30份、薏苡仁30份、白茅根60份、食鹽6份、白礬6份。
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同實施例3。
試驗例:
針對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發(fā)明人分別做了療效對比試驗。
為了驗證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療效,發(fā)明人于2013年5月-2013年11月做了對比試驗,選擇人體直接試用的方式進行試驗。
篩選120名女性志愿者,年齡在18-55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疾病,經(jīng)臨床癥狀、體征分別為陰道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婦科疾患。采用單盲的試驗形式,將120名志愿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其中實驗組100人、對照組20人,實驗組中的100人再次隨機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20人,研究中,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完全無知情權(quán),用藥方案均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組分別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實施例1-5)進行治療,對照組使用其他治療婦科疾病的藥物(如金雞膠囊,購自廣西靈峰藥業(yè)有限公司)。
統(tǒng)計標準:“治愈”:治療一個月后,諸不適癥狀消失,炎癥消除;“顯效”:治療一個月后,諸不適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精神狀態(tài)明顯改善,炎癥基本消去;“有效”:治療一個月后,諸不適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精神狀態(tài)稍有改善,炎癥緩解;“無效”:治療一個月后,諸不適癥狀無任何緩解,炎癥未有緩解,甚至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情況。
試驗期間不使用任何對結(jié)果有影響的其他藥物和保健品等;能很好按試驗方案的要求配合試驗,在研究期間能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性。治療1個月后觀察病情緩解情況,治療6個月后逐一進行隨訪,了解具體病情的恢復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和表2所示:
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
結(jié)果分析:從表1可得,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治愈率均達到55%以上,而使用其他治療婦科病的藥物的治愈率僅達到15%;同時,從無效率來看,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的僅有部分志愿者出現(xiàn)了無明顯效果的情況。實驗組的治療效果理想,遠高于對照組的效果,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復發(fā)率、治療滿意度的情況
結(jié)果分析:從表2可得,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遠比服用其他治療婦科疾病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出現(xiàn)復發(fā)情況的也明顯比服用其他治療婦科疾病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治療滿意度明顯比服用其他質(zhì)量婦科疾病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效果更加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典型病例
病例1:王xx,女,26歲,某知名房產(chǎn)企業(yè)的職員。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壓力也比較大,王女士的身體總是出現(xiàn)一些狀況。大約2年前開始經(jīng)常出現(xiàn)腹痛,后來發(fā)現(xiàn)每次來例假時基本都會出現(xiàn)下腹疼痛,月經(jīng)干凈后有時能緩解,有時不能緩解,期間間斷性多次治療過,每次腹痛發(fā)作都是輸液幾天便可緩解。但在下次例假時依舊會出現(xiàn)腹部疼痛的現(xiàn)象,多為持續(xù)性鈍痛,有時如刀絞痛,疼痛放射至腰部。后來去醫(yī)院行b超檢查,診斷為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輸液治療十多天,癥狀得到緩解,但2個多月后來例假時又出現(xiàn)疼痛現(xiàn)象。
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療程后,暫停治療,待下次來例假時繼續(xù)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例假期間腹部疼痛的癥狀明顯得到緩解。隨訪6個月,王女士在每次來例假時已很少出現(xiàn)腹痛現(xiàn)象,效果顯著。
病例2:張xx,女,39歲,單位職員。兩三年前開始出現(xiàn)月經(jīng)量增多,有大血塊出現(xiàn),經(jīng)期有往常的4-5天延長只7-8天,且出現(xiàn)明顯痛經(jīng),于下腹部可放射至陰道、肛門、大腿等部位,且疼痛逐漸加重,需要服用止痛藥才能得到緩解。近來,上述癥狀明顯加重,服用止痛藥已不能有效緩解疼痛,去醫(yī)院檢測后診斷為子宮肌瘤,治療將近1個月,癥狀無明顯緩解。
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得到緩解,痛經(jīng)現(xiàn)象得到緩解。隨訪6個月,張女士已很少出現(xiàn)痛經(jīng)。
病例3:孫xx,女,26歲,2013年2月就診。主訴右側(cè)乳房脹痛1年,乳房可觸及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塊,與皮膚無粘連,可推動;乳房有脹痛感,且月經(jīng)前疼痛加劇,月經(jīng)前后不定期。經(jīng)掃描顯示,左側(cè)乳房有2.8×2.3cm的腫塊。服用西藥半個多月無明顯緩解。
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腫塊明顯減小。繼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乳房腫塊消失,乳房無周期性脹痛,經(jīng)各項檢查均為正常,隨訪1年無復發(fā)。
病例4:林xx,女,43歲,農(nóng)民。3年前,林女士在一次性生活后出現(xiàn)少量陰道出血的現(xiàn)象,在那之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情況,一般出血1-2天可自行停止,伴有輕微的下腹墜脹,于是去醫(yī)院做婦檢及宮頸刮片檢查后確診為宮頸糜爛,輸液治療一周后,癥狀得到緩解。半年后,又出現(xiàn)類似癥狀,出血量及出現(xiàn)頻率明顯比以前多,基本每次性生活后都會出現(xiàn)陰道出血的現(xiàn)象,伴有明顯的墜痛感,多次治療無效。
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得到緩解,性生活后很少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即便有也只是輕微出血,而且墜痛疼痛的癥狀也得到明顯緩解。隨訪6個月,林女士已很少出現(xiàn)出血及墜痛。
病例5:賈xx,女28歲,中學教師。于2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左下腹痛,為陣發(fā)性,發(fā)病后曾在二甲醫(yī)院檢查診斷為盆腔炎,治療后效果不佳,后又在本地中醫(yī)院診治,考慮腸痙攣給予口服液,疼痛稍緩解,但是每到月經(jīng)前后幾天疼痛就加劇,只好口服止痛藥。直到一年前,再次出現(xiàn)疼痛,并且劇烈,難以忍受,疼痛時牽涉整個小腹。
使用本發(fā)明所得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療程后,腹部疼痛等癥狀明顯減輕,繼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各種不適癥狀均消失,經(jīng)各項檢查均為正常,隨訪1年無復發(fā)。
最后應說明的是,實施例只是本發(fā)明最優(yōu)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shù)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