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的制作方法
在治療上,希望提供為擴張狹窄體腔部的裝置或通過體腔部維持開放部的裝置。
例如,這樣的場合,可用于由于食道癌(esophageal carcinoma)或由于食道癌轉(zhuǎn)移(metastasis)發(fā)生的惡性食道狹窄及手術或由于腐蝕性食道炎的阻性狹窄癥,也可用于膽汁系、血管系、淚管系、泌尿系及支氣管系的狹窄癥。
此時,作為為擴張狹窄部位并維持它的方法,已知有充氣球擴張,但是該方法,由于是暫時的效果,所以必須反復操作,且對于嚴重的狹窄癥患者是無效的。
作為另一個例子,對于食道狹窄癥,為了維持開放部,在患者的食道中插入各種人造食道,但是由于它們沒有收縮性和松弛性,所以在由于癌引起的狹窄部位,在將它們插入的過程中,食道破裂率高(30~40%)、食道破裂的死亡率也高。另外,由于人造食道的內(nèi)徑(10~12mm)狹窄,患者用它攝取食物時,困難很大。
作為克服上述問題的手段,在美國專利第4,214,587號中公開了使用固定模保持擴張的通路的裝置。上述專利的裝置,在擴張通路時,具有暫時的效果,但經(jīng)過長時間后,依然存在體腔狹窄的問題。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在美國專利第4,580,568號中公開了用環(huán)帶連結金屬線形成閉鎖鋸齒狀的連續(xù)直線部的固定模。由于這種形式的以往的固定模是插入到體腔內(nèi)的,所以可彈性地壓縮成小直徑,以使直線部相并列,且互相接近地配置。另外,上述固定模的直線部對于通路壁加壓,將其維持開放狀態(tài),可彈性地自身擴張成更大的第二直徑。以往,證明了鋸齒狀固定模,在各種場合中是有很大用途的,但固定模的長度增加時,其性能有減少的趨勢。
通常,自身擴張性固定模,可達到以下4種性能特性,即固定模加到體腔壁的擴張力、在固定模插入過程中,可壓縮的最小直徑、固定模對于患者身體內(nèi)部的彎曲通路的適應性,及固定模不從患者內(nèi)部的最初移動地點移動的穩(wěn)定性。
以往,鋸齒狀固定模,由于直線金屬部分對于彎曲的患者體腔難以適應,所以它是比較短的。對于這個缺點的解決辦法是將多個短的固定模,以端部對端部地連接,作成一個長的鋸齒狀固定模組裝體,將以往鋸齒狀固定模加以改進。這種改進的鋸齒狀固定模,在各種用途中,與以往的鋸齒狀固定模相比較,在性能上,是有改善的,但由于要求具有以往的鋸齒狀固定模和改進的鋸齒狀固定模的所有優(yōu)點,所以依然在需求性能特性更高的,可伸長的自身擴張性固定模。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開發(fā)了很多種固定模,在其中,作為代表的,是沃爾(Wall)型固定模和庫克(Cook)型固定模。
在PCT公開的手冊第WO93/13825號中公開了庫克型固定模的例子。上述專利的自身擴張性固定模,包括了在被分離成多個環(huán)帶部的多個實質(zhì)上具有直線金屬線部分的伸長鋸齒圖形上彎曲的金屬線和與上述環(huán)帶部相連,交差的單線。上述鋸齒圖形是以固定模的中心軸作為中心,卷繞成螺旋狀,大部分的環(huán)帶是以螺旋狀配置的齒形。上述固定模是多個單線相互鋸齒形地連接,所以有復原力優(yōu)良的優(yōu)點,但有結構穩(wěn)定性差的缺點。
在美國專利第4,655,771號公報中,公開了沃爾型固定模的例子。上述專利公開的固定模,是具有通過相互對向的本體端部的軸向移動可變化的直徑的多個剛體,但包括由具有可撓性的線元件(thread element)構成的可撓性管形本體,上述各個線元件是以本體的中心線,作為共用軸,螺旋狀地延伸。上述本體是由具有相同的繞線方向,但相互軸方向變位的第1元件和相互軸方向變位的,但在對向的繞線方向上,與上述第1元件交差的第2元件構成。上述第1及第2元件實質(zhì)上是一邊形成鈍角、一邊交差。上述固定模具有整體、均一、穩(wěn)定的結構,但是復原力稍低的缺點。進而,以往鋸齒形固定模,通常,在擴張時,使固定模的長度減少。
鑒于上述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不僅通過固定模長度,達到有結構穩(wěn)定性,并且復原力也優(yōu)良的固定模。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在體腔內(nèi)部不移動地、長時間地擴張狹窄體腔部位的,通過體腔部位,維持開放通路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在其長度中,實質(zhì)上具有均一性能,以充分適應移植固定模的脈管系統(tǒng)內(nèi)部的彎曲部的固定模。
本發(fā)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可在患者的體腔內(nèi)部,具有高穩(wěn)定性的保持其位置的固定模。
為解決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在圓筒形地形成具有多個鋸齒狀的環(huán)帶的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中,上述環(huán)帶是具有多個直線部、峰部及谷部,上述峰部和谷部,配置在固定模的圓周方向,而且在同一平面上,在形成上述環(huán)帶部的谷部,用鉸接方式連結鄰接的下部環(huán)帶的峰部,上述鄰接的下部環(huán)帶的單線是從鄰接的上部環(huán)帶的終點直線部,向下方延長的單線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
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可提供在由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圓筒形體腔擴張用固定模中,包括上述單線以非結合方式交差地、螺旋地配置的本體部和具有多個彎曲部的上下端部,上述上端部的彎曲部,與下端部的彎曲部的個數(shù)相同,在本體的單線中,其中的任何一個是沿著縱方向,上下交差通過相反方向配置的多個單線,通過這樣的單線間的交差點,形成多個網(wǎng)孔(mesh)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
按照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例,可提供在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圓筒形體腔擴張用固定模中,包括在上述固定模的兩端部,鋸齒形地卷撓上述單線的鋸齒狀部分和位于上述鋸齒形狀部分之間,螺旋狀地卷繞上述單線的螺旋狀部分,上述鋸齒狀部分,具有直線部、峰部及谷部,形成在固定模的圓周方向配置的環(huán)帶,對于形成位于上述固定模端部的環(huán)帶的鋸齒狀部分的谷部,是以鉸接方式連結,形成鄰接下部環(huán)部的鋸齒狀部分的峰部,上述螺旋狀部分是用鉸接方式連結固定模上端部鋸齒狀部分的最下部環(huán)帶的谷部和形成固定模下端部最上部環(huán)帶的鋸齒狀部分的谷部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在上述螺旋狀部分之間,可配置追加的鋸齒狀部分。
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模的上端及下端,為了防止滑動,對著末端作成擴大直徑的漏斗狀,但可具有比本體直徑大的直徑。另外,希望單線是由鎳-鈦合金制造的。
以下,參照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適宜的實施例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
圖1及圖2概略地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圓筒形固定模,但圖中的固定模是由單一長度的單線(10)構成。圓筒形固定模的兩端部,具有多個彎曲部(12,14)構成的末端部,上述的彎曲部(12,14),配置在共用的平面上。向這樣的共用平面進行配置,如下所述,可作成在固定模的兩端部,形成直徑擴張部。在1996年8月13日,AN SEONG SEUN等批準的美國專利第5,545,211號公開的固定模具有在一定的螺旋角度下傾斜的多個彎曲部的末端部。
若參照圖2,單線(10),沿著圓周方向,配置成鋸齒狀,形成環(huán)帶。環(huán)帶由多個直線部(20)和連結上述直線部(20)的峰部(22)(所謂本申請中使用的“峰部”術語是指從圖中看到的,突出在上方的部分(及谷部(24)(所謂本申請中使用的“谷部”術語是指從圖中看到,突出在下方的部分(構成的。這樣連結的直線部(20)、峰部(22)及谷部(24),如圖3所示,形成1個環(huán)帶。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固定模是通過上下配置的多個環(huán)帶形成的。
若參照圖4,這樣的環(huán)帶,是通過位于上部的環(huán)帶的谷部和位于下部的環(huán)帶的峰部間的鉸接(twist)方式結合而連結的。因此,為了容易地進行這樣的連結,而且為了在固定模擴張和收縮時,防止形狀變形,谷部實質(zhì)上具有直線形態(tài)。
圖12表示以下所述的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一部分。特別是若參照圖12中的鋸齒狀部分,形成第1環(huán)帶(A)的單線,沿著第1環(huán)帶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形成第1環(huán)帶(A)的終點峰部(102L)的單線(106),向下方延伸,以形成第2環(huán)帶(B)的谷部(104′),沿著第2環(huán)帶(B)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此時,如上所述,第2環(huán)帶(B)的峰部(102′),鉸接方式與通過第1環(huán)帶(A)的谷部(104)進行連結。
形成第2環(huán)帶(B)的終點峰部(102′L)的單線(126)向下方延伸,以形成第3環(huán)帶(C)的谷部(104″),沿著第3環(huán)帶(C)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圓筒形固定模,是上述環(huán)帶(A,B,C)反復進行的。實施例1的固定模,從終點峰部(102L,102L′),向下延伸,具有成為位于正下方的環(huán)帶的初始點的單線(106、126)。上述An Seong Seun等的專利公開的固定模,由于環(huán)帶是在規(guī)定的螺旋角度下配置,所以不具有這樣的單線。即,上述的An Seong Seun等的專利的固定模,不能具有平行的末端部的理由是由于上部和下部環(huán)帶的連結,是在規(guī)定的螺旋角度下進行的緣故。
參照圖3及圖4,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固定模的制造方法,加以詳述。
如圖3所示,將單一長度的金屬線,折曲成凹凸狀,以使其具有多個直線部(20),形成第1環(huán)帶,在此,直線部(20)中,形成最初的直線部(22I),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延長直線部(8)。而且,完成上述第1環(huán)的終點直線部(11F),不與最初的谷部(24I)連結,而向下方延伸。圖中雖沒有另外的表示,但在固定模的制造上,通常是使用芯軸的,峰部和谷部,是以一定的間隔,插入到芯軸的圓周面的銷針為中心,進行彎曲的。
向下方延伸的直線部(11F),如圖4所示,進行折曲,以形成正下方環(huán)帶的最初谷部(24I′),而且,折曲的單線進行折曲,以形成多個谷部(24-′)及峰(22′),形成第2環(huán)帶。第2環(huán)帶的峰(22′)與對應的第1環(huán)帶的谷部(24),分別以至少1次以上,在本實施例中,以2次鉸接方式進行連結。重復上述的步驟,直到得到規(guī)定長的圓筒形固定模。終點環(huán)帶的終點直線部(11F),與正上方的環(huán)帶的最初谷部,以鉸接方式連結以后,在規(guī)定的地點進行加工的。
圖5及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變形例的圖,為了使圖簡單,不表示終點直線部。若參照圖5,為了防止本變形例的環(huán)帶兩端滑動,對著末端,具有直徑擴大的漏斗狀的直徑擴大部(42,42)。另外,圖6表示除去具有比本體(40)直徑大的均一直徑擴大部分(44,44)的兩端部,其他與圖5所示的變形例實質(zhì)上相同的固定模。圖5與圖6所示的固定模的鋸齒狀部分,由于與實施例1所示的鋸齒狀部分,實質(zhì)上相同,所以省略了其說明。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固定模。圖中所示的固定模,與本發(fā)明實施例1相同地使用單一長度的單線(10),但單線不配置成鋸齒狀,而配置成螺旋狀。
若參照圖7,實施例2的固定模,在上端部和下部端,具有多個彎曲部(32)在此,上端部的彎曲部與下端部的彎曲部的個數(shù)相同。而且,本體部分,進行螺旋狀地配置,以使單線以非結合方式交差。其中任何一個單線,都是沿著縱方向,上下交差地通過相反方向配置的多個單線,通過這樣的單線間的交差點,形成多個網(wǎng)孔(mesh)。初始單線(10I)和終點單線(10F)進行切斷,以不突出在固定模的周邊上,作為自由端部而存在著。
參照圖8,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固定模的制造方法加以詳細說明。為了便于理解,圖8是將芯軸的圓周面展示成平面的圖。而且,芯軸是將4個銷針(A,B,C,D,a,b,c,d)分別上下配置而制成固定模的,但不受本實施例限制。
實施例2的固定模,由于使用單一長度的單線,所以使用夾子(圖中未表示(,只固定初始單線的端部。實施例2的固定模中,單線是從A銷針開始的。從A銷針開始的單線,沿著芯軸,一邊螺旋狀地旋轉(zhuǎn),一邊在下端部的銷針(a,b,c,d)中,通過其中的任何一個。此時,單線通過無論哪一種螺旋旋轉(zhuǎn),都可決定到達的下端部的銷針,按照設計者的意圖,選擇不同的螺旋旋轉(zhuǎn)量,也可通過下端部銷針(a,b,c,d)中的任何一個。
本實施例中,進行3/4次旋轉(zhuǎn),以達到d銷針的情況,作為基準,加以說明。如上所述,從上部的A銷針開始,到達d銷針的單線,將d銷針卷繞一半左右,再次對著上方,通過62地點。也可根據(jù)設計者的意圖,多樣地選擇從d銷針開始的單線,到達的上端部的銷針,但若滿足應該選擇的前提條件,使單線可上下、反復地通過,而且使所有的銷針可同等地通過,則所有的銷針都可以通過。
本實施例中,通過d銷針的單線,旋轉(zhuǎn)一次,到達上端部的D銷針。通過D銷針的單線,再旋轉(zhuǎn)3/4次,通過下端部的C銷針,它再一次旋轉(zhuǎn),通過上端部的C銷針。即,圖中所示的右側(cè)的62,64,66的地點,是與左側(cè)的62,64,66的地點,在空間中相同的位置,按這樣的順序,通過b、B、a銷針,到達作為初始地的A銷針。
通過重復上述過程,上述半日線相互交差,形成多個交差地點(72,74)。在這樣的交差地點(72,74),單線相互交差,具有穩(wěn)定的結構。在上述交差點以后通過的單線,通過位于前面的單線的上部分時,使用(-)字改錐或編織針等器具,將位于前面的單線稍微提起,再將后面的單線,從其下面通過的方法進行的。
若重復上述的過程,使單線,依次經(jīng)過所有的銷針,回到初始地點,該端部可自由地位于固定模的適當?shù)攸c。若上述過程結束,固定模在500℃下,進行30分鐘的熱處理。而后,除去打入芯軸的所有的銷針,使固定模從芯軸脫離。
按照上述實施例2的固定模的制作過程中,為了便于理解,是以上下各設置4個銷針的情況為基準的,但是上述的銷針可以使用多少個也都可以作出相同的固定模。例如,使用10個銷針,當芯軸以1圈、2圈、5/4圈等的轉(zhuǎn)速旋轉(zhuǎn)后,起始點的銷針到達下端部的一定銷針后,再次適當?shù)叵蛏戏叫D(zhuǎn),從起始點的銷針跳過三個銷針時,則可以相等地通過所有的銷針。
另外,上述的銷針是9個或11個樣的奇數(shù)時,單線的一部分,有時可以不規(guī)則地交差配置,但起始點的銷針和以后銷針的間隔易于調(diào)節(jié)成2個、3個等的多個形式。
圖9及圖10是本發(fā)明其他變形例的圖。參照圖9,在本變形例的固定模的兩端部,為了防止移動,向著末端,具有直徑擴大的漏斗狀的直徑擴大部(42′、42′)。另外在圖10中,具有比主體(40)直徑大的均勻直徑擴大部(44′,44′)的兩端部,除此之外,與圖9所示的變形例實質(zhì)上是相同的固定模。圖9及圖10所示的固定模的螺旋部分實質(zhì)上與實施例2所示的螺旋狀部分相同,在此省略其說明。
圖11是概略地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圓筒形的固定模,但是所表示的固定模是由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固定模是由兩端部的鋸齒狀部分(I,III)和中央的螺旋狀部分(II)構成的。可是,對于本專業(yè)人員,在位于固定面的兩端面部間的螺旋狀部分的正中,還可以中鋸齒狀部分。
圖12是表示圖11所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一部分。位于固定模上端的鋸齒狀部分(1)是由多個直線部(100)和連結著上述直線部(100)的峰部(102)及谷部(104)構成的,這樣的直線部(100)、峰部(102)及谷部(104)形成一個環(huán)帶(A、B或C)。在圖示的實施例中,位于固定模上下端部的鋸齒狀部分(I,III),分別只構成三個環(huán)帶,但這里不是對此限制。
連續(xù)環(huán)帶(A、B、C)是通過位于上部環(huán)帶的谷部和位于下部環(huán)帶的峰部間的鉸接而連結的。因此,為了容易地進行連結,而且為防止固定模的擴張及收縮時形狀的變形,將谷部實質(zhì)上作成直線形狀。
參照圖12,在位于固定模的上端的鋸齒狀部分(I)的最下部環(huán)帶(C)的谷部(104″)上分別通過鉸接方式連結著位于中央螺旋狀部分(II)的線(114、115)。螺旋狀部分(II)是由位于固定模上端的鋸齒狀部分(I)的最下部環(huán)帶(C)的終點峰(102″L)長的線(112)與位于下端的鋸齒狀部分(III)的最上部環(huán)帶的谷部鉸接而形成的,進而,位于上端的鋸齒形部分(I)的最下部環(huán)帶(C)的其他谷部(104″)上以鉸接方式連結的圖形重復而形成的。形成螺旋狀部分(II)的線(114、115)互相非結合狀態(tài)地交差。
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征,由于使用單一長度的單線,所以體腔擴張固定模具有二個連結位于上下端部鋸齒狀部分帶的端部(108)。因而,在固定模的圓周方向加以荷重時,不僅其形狀難以破壞,而且配置在體腔內(nèi)部時,或者配置后,也不會損傷體腔的組織。
形成第1環(huán)帶(A)的單線,沿著第1環(huán)帶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形成第1環(huán)帶(A)的終點峰部(102L)的線(106)為形成第2環(huán)帶(B)的谷部(104′)而向下方延長,沿著第2環(huán)帶(B)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此時,上述的第2環(huán)帶(B)的峰部(102′)以鉸接方式與第1環(huán)帶(A)的谷部(104)連結著。
形成第2環(huán)帶(B)的終點峰部(102′L)的線(126)為形成第3環(huán)帶(C)的谷部(104″)而向下方延長,沿著第3環(huán)帶(C)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峰部(102″)和谷部(104″)。
而且,形成第3環(huán)帶(C)的終點峰部(102″L)的線(112)的鉸接方式與位于固定模下端的鋸齒狀部分(III)的最上端谷部連結。當然,用本發(fā)明的固形模制造方法,先制造上端的鋸齒狀部分,在中央的螺旋狀部分制造后,制造下端的鋸齒狀部分。
形成螺旋狀部分(II)的線中,對著固定模下端的單線(114)和對著上端的單線(115)是向相反方向延長。這樣的單線(114、115)沿圓周方向、卷繞成螺旋狀時,通過線間的交差點形成多個網(wǎng)孔。
卷繞成這樣螺旋方向的單線中,最終的線(116)在不帶(C)的谷部(104″)以鉸接方式連結后,向下端延長。向上述下端延長的線(116)用于形成下端的鋸齒狀部分(III)。
形成第1環(huán)帶(A)的單線的開始端部(108)在設定的地點以鉸接方式連結在固定的單線上。在圖示的實施例中,開始端部(108)與第1環(huán)帶和第2環(huán)帶的單線延長部以鉸接方式連結著,但本發(fā)明不受此限制。
在此這前,對于體腔擴張用固定模,是參照圖12進行詳細地說明,但位于固定模下端的鋸齒狀部分(III)實質(zhì)上與上述的鋸齒狀部分(I)具有相同的結構,所以省略了其附加的說明。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由于在固定模的兩端部以鉸接方式結合著多個由環(huán)帶構成的鋸齒狀部分,所以可撓性弱,但復原力很是優(yōu)良。而且配置在中央部分的螺旋狀部分,不是由單線互相結合的配置,所以復原力弱,但可撓性非常優(yōu)良。
以下,參照圖13,對于本發(fā)明的變形則加以說明。
圖13所示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為防止固定模移動,在兩端部形成的鋸齒狀部分(I′、III′),對著末端成為直徑擴大的漏斗狀(flare)。除此之外,與圖11及圖12所示的實施例是相同的。
漏斗狀的鋸齒狀部分(I′、III′)以病變部位為中心上下位置移動時,固定模由于漏斗部分可以防止上下滑動的移位。另外,即使配置在彎曲的體腔中,形成在固定模中央部分的螺旋狀部分不僅有充分的撓度,而且由于在兩端部的鋸齒狀部分(I′、III′)而可以保持其復原力。
另外,兩端部由于擴大成漏斗狀的直徑,所以可以防止固定模從彎曲的體腔中脫離。
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變形例。本變形例的固定模,為了比圖13所示的實施例更確實地防止從體腔內(nèi)滑動,而在兩端形成均一擴大直徑的鋸齒狀部分(I′、III′)。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及其變形例,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由于在兩端部具有鋸齒狀部分、中央具有螺旋狀部分,所以具備了有優(yōu)良復原力的鋸齒狀部分的優(yōu)點和有優(yōu)良可撓性螺旋狀部分的優(yōu)點。因此,本發(fā)明的固定模,用插管那樣的手段,配置在彎曲的體腔內(nèi)時,由于兩端部形成的鋸齒狀部分,可以維持其復原力,而保持中心部的開放狀態(tài)。另外,上述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由于是由單一張度的單線構成的,所以配置在體腔內(nèi)部、擴張后,其形狀也不被破壞。
另外,上述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由于具有鋸齒狀部分或螺旋狀部分的端部擴大的直徑,所以可以防止從體腔內(nèi)設定的部位脫離。
上述體腔擴張用固定模所使用的單線的材料對本專業(yè)人員是公知的。
例如,提出了使用含有49~58%(原子)的Ni-Ti合金的種種材料,而且希望在10℃或其以下溫度、奧氏體和馬氏體間完成變異的Ni-Ti合金。在室溫的非應力狀態(tài)下,這些超彈性合金存在于奧氏體結晶相中,按受應力時,顯示出引起非線性彈性作用的應力誘發(fā)奧氏體-馬氏體的結晶變異。
另外,公知的有從已知的nitinol alloy鎳-鈦合金形狀的記憶合金來制造固定模。這樣的固定模用體溫加熱時,可以復歸到原來的形狀。
在附圖中,雖然沒有特別表示,但為了防止通過固定模的網(wǎng)孔結構細胞進行增殖,也可以進行包覆(wrap)處理。包覆處理是用尼龍制造的網(wǎng)孔包住固定?;蛴镁酆衔?、有機硅膠等材料的涂層,像軟管型薄膜包住固定模。上述的結構在特許公報WO 92/06734號及美國專利第5,330,500號已經(jīng)公開,本申請可以作為參照。
圖15概略地表示在治療病變部位后,回收固定模的回收裝置。圖中表示的回收裝置一般是提供給固定模的一個端部的內(nèi)部?;厥昭b置是由沿著固定模(50)的園周方向與配置的單線相連結的多個因尼龍線(52)和用上述尼龍線(52)支持的回收尼龍線(54)而構成的。尼龍線(52,54)最好用釣魚線那樣的高強度的線。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結構的斜視圖。
圖2表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結構的斜視圖。
圖3說明制造實施例1固定模過程的圖。
圖4說明制造實施例1固定模過程的圖。
圖5表示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6表示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7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固定模的斜視圖。
圖8是實施例2的固定模的制造過程,使固定在芯軸上的銷針平面化的圖。
圖9表示其他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10表示其他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11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固定模的斜視圖。
圖12鋸齒狀部分和螺旋狀部分的細節(jié)放大圖。
圖13表示本發(fā)明其他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14表示本發(fā)明其他變形例的斜視圖。
圖15概地表示提供在固定模一端部的回收裝置的斜視圖。
圖中的符號10、114、126單線12、14彎曲部20、100直線部22、22′、102、102′、102″峰部24、24′、104、104′、104″谷部I、III鋸齒狀部分II螺旋狀部分
權利要求
1.體腔擴張用固定模,由單一長度的單線形成的具有多個鋸齒狀環(huán)帶的圓筒形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環(huán)帶具有多個直線部、峰部及谷部、上述峰部和谷部在固定模的圓周方向,而且在同一平面上配置、在形成上述環(huán)帶的谷部上以鉸接的方式連結相鄰下部環(huán)帶的峰部、上述鄰接下部環(huán)帶的單線是從鄰接上部環(huán)帶的終點直線部向下方延長的單線。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為了防止滑動,形成對著末端具有直徑擴大的漏斗狀。
3.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具有比本體直徑大的直徑。
4.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單線是用鎳-鈦合金制造的。
5.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模上用可撓性材料被復或者進行包覆處理。
6.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模的一個端部具有回收裝置。
7.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裝置是由高強度的線制造的。
8.體腔擴張用固定模,是由單一長度單線構成的圓筒形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述單線,以非結合方式交差地配置成螺旋狀的主體部和具有多個彎曲部的上下端部、上述上端部的彎曲部與下端部的彎曲部的個數(shù)相同,主體線中的任何其中一條單線沿著縱向,并相互上下通過相反方向配置的多個單線,這樣通過單線間的交差點形成多個的網(wǎng)孔。
9.權利要求8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為了防止滑動,形成對著末端具有直徑擴大的漏斗狀。
10.權利要求8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具有比本體直徑大的直徑。
11.權利要求8~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單線是用鎳-鈦合金制造的。
12.權利要求8~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模是用可撓性材料被復或者進行包覆處理。
13.權利要求8~10的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模的一個端部具有回收裝置。
14.權利要求13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裝置是由高強度的線制造的。
15.體腔擴張用固定模,是由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圓筒形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固定模的兩端部上由上述單線卷繞成鋸齒狀的鋸齒狀部分和位于上述鋸齒狀部分間,上述單線卷繞成螺旋狀的螺旋狀部分、上述鋸齒狀部分具有直線部、峰部及谷部,形成沿固定模的圓周方向配置的環(huán)帶,在位于上述固定模端部的環(huán)帶的鋸齒狀部分的谷部與形成相鄰下部環(huán)帶的鋸齒狀部分的峰部鉸接、上述螺旋狀部分是與固定模上部端部的鋸齒狀部分的最下部環(huán)帶的谷部和固定模的下端部的最上部環(huán)帶的鋸齒狀部分的谷部是以鉸接方式連結的。
16.權利要求15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螺旋狀部分間配置追加的鋸齒狀部分。
17.權利要求15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為了防止滑動,形成對著末端具有直徑擴大的漏斗狀。
18.權利要求15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固定模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具有比主體直徑大的直徑。
19.權利要求15~1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線是用鎳-鈦合金制造的。
20.權利要求15~1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模是用可撓性材料被復或者進行包覆處理。
21.權利要求15~18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模的一個端部具有回收裝置。
22.權利要求21所述的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裝置是由高強度的線制造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由單一長度的單線構成的圓筒形體腔擴張用固定模,它包括多個直線部、峰部及谷部的環(huán)帶,上述峰部和谷部沿圓周方向,且配置在同一個平面上。在形成環(huán)帶的谷部上鉸接連結著下部環(huán)帶的峰部。固定模還可包括用單線的非結合方式交差配置成螺旋狀的主體部和含有多個彎曲部的上下端部。上端部的彎曲部與下端部的彎曲部的個數(shù)相同,主體的單線中的任何一個單線與沿縱方向、反方向配置的多個單線相互上下通過,通過這樣的線間的交差點形成多個網(wǎng)孔。
文檔編號A61F2/06GK1203108SQ98103808
公開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1998年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2月4日
發(fā)明者安圣淳, 金澈生, 崔盛弼, 金泰亨, 宋昊永, 宋尚祐 申請人:株式會社率高, 宋昊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