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隔音層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多隔音層地板。
背景技術:
聲音是由空氣振動造成,傳統(tǒng)的木地板由各種板材上設置表層和底層構成,使用時,將各木地板塊拼接而形成地面地板。這種實木地板不隔音,人在實木地板上行走會產生較大噪音,尤其是對下層樓室,噪音更大,從而影響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實木地板通常由硬木材制作,整體不能彎曲,走上效果感生硬,使用效果不好。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多隔音層地板,使其具有多層隔音的良好效果,且還具有結構簡單,走上效果感覺柔軟彈性的優(yōu)點。為此,本發(fā)明采用在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第三隔音層由分布在下層材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吸音孔構成,或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第三隔音層由分布在下層材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吸音孔構成。
上述結構設計達到了本發(fā)明的目的。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利用空氣隔音的原理,在地板中部設置帶有隔音孔槽的第一隔音層或第一隔音層和第三隔音層,在地板下端面設有第二隔音層,具有良好的隔音使用效果,人在多隔音層地板上行走無噪音產生,尤其是對下層樓室更為靜音,測試方法和結果如下測量采用GBJ-47-83標準,將4×2共8平方米的本發(fā)明的多隔音層地板裝在混響室內,周邊用隔音板圍封,測量儀器為RTA840系統(tǒng),多隔音層地板后空300mm,測定結果如下
經測試100-5000HZ本發(fā)明的多隔音層地板的平均吸聲系數為0.91,而普通地板平均吸聲系數不超過0.60。本發(fā)明具還有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走上效果感覺柔軟彈性適度,使用效果好,使用成本降低22%,節(jié)省木材39%,本發(fā)明可方便地安裝放置和反復使用,且體輕、還有防潮隔熱效果,使用壽命長。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2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3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4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6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多隔音層地板,由表層3和上層材4所組成。
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2位于表層與底層6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7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5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9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或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第三隔音層由分布在下層材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吸音孔10構成。
所述的表層與隔音層之間設有上層材4。所述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包括乙稀板、聚乙稀板、塑料泡沫薄板、帶孔塑料板、泡沫乙稀板。所述的底層與第一隔音層之間設有下層材。所述的隔音孔槽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兩端面的通孔,或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一端面的半通孔51。
所述的隔音孔槽為園型,或為方型,或為橢園型,或為三角型,或為上下錯位的隔音孔槽。所述的第一隔音層為在對應端面設置隔音孔槽的上下層材構成。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周邊設有凹榫槽1和凸榫邊8。所述的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的厚度為1.5~10毫米。所述的吸音孔為貫通下層材上下兩端面的通孔,或為貫通下層材下端面的半通孔。所述的第三隔音層上的吸音孔分布數量少于第一隔音層隔音孔槽分布數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為表層、上層材、第一隔音層、帶吸音孔的下層材構成第三隔音層、底層和第二隔音層。第一隔音層上設有隔音孔槽,隔音孔槽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兩端面的通孔。第三隔音層上設有吸音孔,吸音孔為貫通下層材下端面的半通孔。第二隔音層用乙稀板,厚度2毫米。各層之間用膠粘成一體,多隔音層地板相鄰的三角直邊上設有凹榫槽和凸榫邊,以利于互相咬合連成一體,為傳統(tǒng)結構,故不再累述。表層材料可用塑料板、三聚氰氨板、帶清漆的實木皮板、帶清漆的實木板、清漆層和其它作地板的表層材等。上層材、第一隔音層和下層材可為高密度板、實木膠合板和實木木材。底層材料可用實木皮板、清漆層和其它作地板的底層材等。第三隔音層上的吸音孔分布數量應少于第一隔音層隔音孔槽分布數量以保證第三隔音層的強度,通常少于20%為最佳。
如圖2所示,與圖1所示的結構不同的為隔音孔槽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一端面的半通孔51。第三隔音層上設有吸音孔,吸音孔為貫通下層材上下兩端面的通孔??梢圆辉O底層,以進一步降低成本。第二隔音層用帶孔塑料板,厚度3毫米。各層之間用膠粘成一體。
如圖3所示,顯然,該實施例顯示第一隔音層為在對應端面設置隔音孔槽的上下層材構成。本發(fā)明的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為表層、由上下層材構成的第一隔音層、底層和第二隔音層。隔音孔槽為上下錯位52的隔音孔槽。制作時,在上下層材的對應端面上密布制作隔音孔槽,而后將各層之間用膠粘成一體,多隔音層地板相鄰的三角直邊上設有凹榫槽和凸榫邊。
如圖4所示,與圖3所示的結構不同的為隔音孔槽為橢園型53。故不再累述。
如圖5所示,與圖2所示的結構不同的為隔音孔槽為三角型54。第二隔音層用塑料泡沫薄板,厚度為4毫米。
如圖6所示,與圖2所示的結構不同的為隔音孔槽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下端面的半通孔51。第二隔音層用泡沫乙稀板,厚度為4毫米。
總之,本發(fā)明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且還具有結構簡單,利于生產,安裝拆卸方便,節(jié)省大量木材資源和使用效果好。可推廣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隔音層地板,由表層和上層材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或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第三隔音層由分布在下層材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吸音孔構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包括乙稀板、聚乙稀板、塑料泡沫薄板、帶孔塑料板、泡沫乙稀板。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層與隔音層之間設有上層材。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層與第一隔音層之間設有下層材。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孔槽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兩端面的通孔,或為貫通第一隔音層上下一端面的半通孔。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孔槽為園型,或為方型,或為橢園型,或為三角型,或為上下錯位的隔音孔槽。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音層為在對應端面設置隔音孔槽的上下層材構成。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的厚度為1.5~10毫米。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孔為貫通下層材上下兩端面的通孔,或為貫通下層材下端面的半通孔。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隔音層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隔音層上的吸音孔分布數量少于第一隔音層隔音孔槽分布數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多隔音層地板,本發(fā)明采用多隔音層地板至少包括兩個隔音層,第一個隔音層位于表層與底層之間、或位于表層與下層材之間,第一個隔音層由分布在該層材料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隔音孔槽構成,第二隔音層位于底層下端面、或位于下層材下端面,第二隔音層由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構成,第三隔音層由分布在下層材上的具有吸聲功能的吸音孔構成。本發(fā)明具有多層隔音效果,且還具有結構簡單,利于生產,安裝拆卸方便,節(jié)省大量木材資源和使用效果好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E04F15/20GK1743602SQ20051008653
公開日2006年3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黃清華 申請人:黃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