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提出了可自動上水的電飯煲,在電飯煲進行烹煮之前,通過將自來水引入飯煲內以滿足烹飪的水需求,但是,由于用戶所在地區(qū)偶爾會有停水現(xiàn)象,該電飯煲產品在停水情況下存在干燒的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設備。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設備,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供水裝置,通過所述進水管連接至水源;鍋具,所述供水裝置通過所述出水管連接至所述鍋具,所述供水裝置打開時,將所述水源的水供往所述鍋具中;壓力檢測元件,用于檢測所述進水管的內壓值或在所述供水裝置打開的狀態(tài)下檢測所述出水管的內壓值,并將相應的壓力信號反饋給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判斷所述內壓值是否小于設定內壓值,并在判斷結果為所述內壓值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和/或控制所述烹飪設備關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設備,設置壓力檢測元件用于檢測進水管的內壓值或檢測供水裝置打開狀態(tài)下出水管的內壓值,若判斷得到所檢測的內壓值大于或等于設定內壓值,則表示水源未斷水,產品可正常運行;而若判斷得到所檢測的內壓值小于設定內壓值,則表示水源斷水,無法實現(xiàn)向鍋具正常供水,產品繼續(xù)運行可能在烹煮模式階段中出現(xiàn)干燒問題,基于該情況,通過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以對用戶進行異常提示和/或控制烹飪設備關機,從而避免鍋具干燒的問題,降低產品干燒損壞概率,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同時確保產品使用安全性,提升用戶體驗。
更具體而言,本方案中的設定內壓值可視進水管或出水管處于正常流通狀態(tài)下的內壓值而言,例如,對進水管的內壓值進行檢測時,設定內壓值可為0.2MPa~0.6MPa,對出水管的內壓值進行檢測時,設定內壓值可依據(jù)供水裝置的二次給壓情況而定,如為0.2MPa~0.8MPa,由于在水源斷水的情況下,進水管或出水管內部空間中的大部分由空氣填充導致其內壓下降,通過對進水管或出水管進行內壓檢測,并據(jù)此判斷水源的斷水情況,該方案具有檢測精準度高、反應靈敏的優(yōu)點,可以提高對水源斷水情況判別的精準度,從而提高烹飪設備對防干燒檢測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烹飪設備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方案中,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進口與所述進水管連接,出口與所述出水管連接,所述壓力檢測元件用于在所述水泵打開之前檢測所述進水管的內壓值;其中,所述控制裝置連接至所述水泵,所述控制裝置還用于:在判斷結果為所述內壓值不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所述水泵打開。
在本方案中,設置壓力檢測元件在水泵關閉的情況下檢測進水管的內壓值,控制裝置在判斷所檢測的內壓值不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水泵打開,這樣可以防止水泵空轉,避免水泵發(fā)生氣縛問題,延長水泵使用壽命,且保證設備運行可靠。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供水裝置還包括:單向閥,設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其中,所述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大于在所述水泵關閉的狀態(tài)下所述出水管內流體的靜壓,且小于或等于在所述水泵打開的狀態(tài)下所述出水管內流體的靜壓。
在本方案中,設置單向閥,且設置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大于在水泵關閉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內流體的靜壓,且小于或等于在水泵打開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內流體的靜壓,這樣,在水泵打開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內的液體經(jīng)水泵加壓后靜壓大于或等于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從而使得單向閥受水壓作用而單向開啟,使出水管內的液體可被輸送到鍋具中,實現(xiàn)自動上水,而在水泵關閉的狀態(tài)下,由于出水管內液體的靜壓小于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從而使單向閥處于雙向阻斷狀態(tài),這時,單向閥可以實現(xiàn)由水泵向鍋具的截流,同時,可以避免鍋具中產生的蒸汽回流到水泵處腐蝕水泵。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烹飪設備還包括:計數(shù)器,用于檢測所述水泵的泵水總次數(shù),并在檢測到所述水泵的泵水總次數(shù)達到設定泵水次數(shù)時,觸發(fā)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水泵關閉。
在本方案中,利用計數(shù)器檢測水泵的泵水總次數(shù),并在檢測到水泵的泵水總次數(shù)達到設定泵水次數(shù)時,觸發(fā)控制裝置控制水泵關閉,這樣可以實現(xiàn)對水泵的泵水量進行定量,進而實現(xiàn)對鍋具的進水量進行定量,保證鍋具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方案中,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水閥,所述水閥的進口與所述進水管連接,出口與所述出水管連接,所述控制裝置連接至所述水閥,用于控制所述水閥的開、閉。
在本方案中,設置供水裝置包括水閥,通過控制水閥開閉以控制進水管與出水管之間的通斷,實現(xiàn)供水或停止供水的轉換控制,該方案具有結構簡單、響應迅速的優(yōu)點,可以提高烹飪設備運行的響應效率,從而提高對鍋具進水定量的控制精度。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烹飪設備還包括:第一計時器,連接至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檢測所述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所述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達到設定供水時長時,觸發(fā)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供水裝置關閉;或流量檢測元件,連接至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檢測流經(jīng)所述出水管的液體的總流量,并在所述總流量到達設定總流量時,觸發(fā)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供水裝置關閉。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計時器檢測供水裝置(如水泵、水閥)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達到設定供水時長時,觸發(fā)控制裝置控制所供水裝置關閉,這樣可以實現(xiàn)對鍋具的進水量進行定量,保證鍋具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或者,設置流量檢測元件檢測流經(jīng)出水管的液體的總流量,并在檢測到總流量到達設定總流量時,觸發(fā)控制裝置控制供水裝置關閉,這樣,過對液體流量進行直接檢測,可進一步確保鍋具進水量的檢測精度,保證鍋具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水源為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
在本方案中,設置水源為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這樣可以保證烹飪設備烹煮用水的新鮮度,避免衛(wèi)生安全隱患。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烹飪設備還包括:水箱系統(tǒng),所述水源為所述水箱系統(tǒng)。
在本方案中,設置水箱系統(tǒng),具體地,水箱系統(tǒng)可與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連接,此處以水箱系統(tǒng)作為本方案供水裝置的直接水源,水箱系統(tǒng)具備蓄水功能,可以擴展產品的使用場合,避免產品受到水源限制,而在檢測到水箱系統(tǒng)斷水的情況下,通過發(fā)出報警提醒或控制設備關機,以提示用戶及時向水箱補水,避免斷水情況下鍋具干燒的問題,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在檢測到水箱系統(tǒng)斷水的情況下,也可通過控制水箱系統(tǒng)從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中自動上水以確保向鍋具供水步驟正常執(zhí)行,避免干燒問題。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烹飪設備還包括:第二計時器,連接至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檢測所述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所述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觸發(fā)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供水裝置向所述鍋具中定量供水。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二計時器檢測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觸發(fā)控制裝置控制供水裝置打開,這樣,通過將向鍋具供水的步驟設置于預約結束時刻,可以避免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預約導致鍋具中的物料受到浸泡而變質的問題,進一步保證產品烹飪口感。
可選地,所述烹飪設備為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燉鍋、電蒸鍋或豆?jié){機。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第一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第二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第三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6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0烹飪設備,11進水管,12出水管,13水管接頭,20水泵,30鍋具,40壓力檢測元件,50控制裝置,60單向閥,61彈簧,62密封球,70加熱裝置,200米,300水。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6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烹飪設備100包括:進水管11、出水管12、供水裝置、鍋具30、壓力檢測元件40和控制裝置50。
具體地,供水裝置的進口通過進水管11連接至水源,供水裝置的出口通過出水管12連接至鍋具30,供水裝置打開時,將水源的水供往鍋具30中,其中,如圖1至圖3所示,優(yōu)選將出水管12上相對連接至鍋具30的管口設置于鍋具30鍋口的上方,以便于在供水過程中將鍋具30內的物料沖散開,避免物料結塊;壓力檢測元件40優(yōu)選為水壓檢測計,用于檢測進水管11的內壓值或在供水裝置打開的狀態(tài)下檢測出水管12的內壓值,并將相應的壓力信號反饋給控制裝置50;控制裝置50優(yōu)選為微處理器,用于判斷內壓值是否小于設定內壓值,并在判斷結果為內壓值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和/或控制烹飪設備100關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設備100,設置壓力檢測元件40用于檢測進水管11的內壓值或檢測供水裝置打開狀態(tài)下出水管12的內壓值,若判斷得到所檢測的內壓值大于或等于設定內壓值,則表示水源未斷水,產品可正常運行;而若判斷得到所檢測的內壓值小于設定內壓值,則表示水源斷水,無法實現(xiàn)向鍋具30正常供水,產品繼續(xù)運行可能在烹煮模式階段中出現(xiàn)干燒問題,基于該情況,通過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以對用戶進行異常提示和/或控制烹飪設備100關機,從而避免鍋具30干燒的問題,降低產品干燒損壞概率,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同時確保產品使用安全性,提升用戶體驗。
更具體而言,本方案中的設定內壓值可視進水管11或出水管12處于正常流通狀態(tài)下的內壓值而言,例如,對進水管11的內壓值進行檢測時,設定內壓值可為0.2MPa~0.6MPa,對出水管12的內壓值進行檢測時,設定內壓值可依據(jù)供水裝置的二次給壓情況而定,如為0.2MPa~0.8MPa,由于在水源斷水的情況下,進水管11或出水管12內部空間中的大部分由空氣填充導致其內壓下降,通過對進水管11或出水管12進行內壓檢測,并據(jù)此判斷水源的斷水情況,該方案具有檢測精準度高、反應靈敏的優(yōu)點,可以提高對水源斷水情況判別的精準度,從而提高烹飪設備100對防干燒檢測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更具體地,報警裝置可以為設置在烹飪設備中的信號燈、蜂鳴器、顯示屏,也可為與控制模塊通過網(wǎng)絡連接的移動終端。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供水裝置包括水泵20,水泵20進一步優(yōu)選為微型水泵20,具體地,水泵20的進口與進水管11連接,出口與出水管12連接,壓力檢測元件40用于在水泵20打開之前檢測進水管11的內壓值;其中,控制裝置50連接至水泵20,控制裝置50還用于:在判斷結果為內壓值不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水泵20打開。
在本方案中,設置壓力檢測元件40在水泵20關閉的情況下檢測進水管11的內壓值,控制裝置50在判斷所檢測的內壓值不小于設定內壓值時控制水泵20打開,這樣可以防止水泵20空轉,避免水泵20發(fā)生氣縛問題,延長水泵20使用壽命,且保證設備運行可靠。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供水裝置還包括單向閥60,該單向閥60設置在出水管12上,其中,單向閥60的開啟壓力大于在水泵20關閉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且小于或等于在水泵20打開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
更具體地,如圖2所示,單向閥60包括彈簧61和密封球62,密封球62受彈簧61的彈力作用封堵在用于連通單向閥60的進口與單向閥60的出口的通孔處,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大于或等于彈簧61的彈力時,彈簧61受力壓縮,密封球62從通孔處移開以使單向閥60的進口向出口連通,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小于彈簧61的彈力時,彈簧61的彈力使密封62封堵通孔;在出水管12內流體逆向流動時,密封球62受流體靜壓和彈61作用而封堵通孔,實現(xiàn)單向閥60止逆作用。
在本方案中,設置單向閥60,且設置單向閥60的開啟壓力大于在水泵20關閉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且小于或等于在水泵20打開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12內流體的靜壓,這樣,在水泵20打開的狀態(tài)下,出水管12內的液體經(jīng)水泵20加壓后靜壓大于或等于單向閥60的開啟壓力,從而使得單向閥60受水壓作用而單向開啟,使出水管12內的液體可被輸送到鍋具30中,實現(xiàn)自動上水,而在水泵20關閉的狀態(tài)下,由于出水管12內液體的靜壓小于單向閥60的開啟壓力,從而使單向閥60處于雙向阻斷狀態(tài),這時,單向閥60可以實現(xiàn)由水泵20向鍋具30的截流,同時,可以避免鍋具30中產生的蒸汽回流到水泵20處腐蝕水泵2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烹飪設備100還包括計數(shù)器,計數(shù)器用于檢測水泵20的泵水總次數(shù),并在檢測到水泵20的泵水總次數(shù)達到設定泵水次數(shù)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水泵20關閉。
在本方案中,利用計數(shù)器檢測水泵20的泵水總次數(shù),并在檢測到水泵20的泵水總次數(shù)達到設定泵水次數(shù)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水泵20關閉,這樣可以實現(xiàn)對水泵20的泵水量進行定量,進而實現(xiàn)對鍋具30的進水量進行定量,保證鍋具30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供水裝置包括水閥(圖中未示出),水閥的進口與進水管11連接,出口與出水管12連接,控制裝置50連接至水閥,用于控制水閥的開、閉。
在本方案中,設置供水裝置包括水閥,通過控制水閥開閉以控制進水管11與出水管12之間的通斷,實現(xiàn)供水或停止供水的轉換控制,該方案具有結構簡單、響應迅速的優(yōu)點,可以提高烹飪設備100運行的響應效率,從而提高對鍋具30進水定量的控制精度。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烹飪設備100還包括:第一計時器(圖中未示出),第一計時器連接至控制裝置50,用于檢測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達到設定供水時長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供水裝置關閉。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計時器檢測供水裝置(如水泵20、水閥)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供水裝置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達到設定供水時長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所供水裝置關閉,這樣可以實現(xiàn)對鍋具30的進水量進行定量,保證鍋具30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烹飪設備100還包括:流量檢測元件(圖中未示出),流量檢測元件連接至控制裝置50,用于檢測流經(jīng)出水管12的液體的總流量,并在總流量到達設定總流量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供水裝置關閉。
在本方案中,設置流量檢測元件檢測流經(jīng)出水管12的液體的總流量,并在檢測到總流量到達設定總流量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供水裝置關閉,這樣,過對液體流量進行直接檢測,可進一步確保鍋具30進水量的檢測精度,保證鍋具30內物料與水的混合比,提升產品的烹飪口感。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水源為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更具體地,烹飪設備100還包括水管接頭13,水管接頭13設置在進水管11上相對與供水裝置連接的另一端,用于與自來水管路連接。
在本方案中,設置水源為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這樣可以保證烹飪設備100烹煮用水的新鮮度,避免衛(wèi)生安全隱患。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烹飪設備100還包括水箱系統(tǒng)(圖中未示出),水源為水箱系統(tǒng)。
在本方案中,設置水箱系統(tǒng),具體地,水箱系統(tǒng)可與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連接,此處以水箱系統(tǒng)作為本方案供水裝置的直接水源,水箱系統(tǒng)具備蓄水功能,可以擴展產品的使用場合,避免產品受到水源限制,而在檢測到水箱系統(tǒng)斷水的情況下,通過發(fā)出報警提醒或控制設備關機,以提示用戶及時向水箱補水,避免斷水情況下鍋具30干燒的問題,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在檢測到水箱系統(tǒng)斷水的情況下,也可通過控制水箱系統(tǒng)從自來水管路系統(tǒng)中自動上水以確保向鍋具30供水步驟正常執(zhí)行,避免干燒問題。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烹飪設備100還包括第二計時器,第二計時器連接至控制裝置50,用于檢測烹飪設備100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烹飪設備100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觸發(fā)所述控制裝置50控制所述供水裝置向所述鍋具30中定量供水。
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二計時器檢測烹飪設備100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并在檢測到烹飪設備100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觸發(fā)控制裝置50控制供水裝置打開,這樣,通過將向鍋具30供水的步驟設置于預約結束時刻,可以避免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預約導致鍋具30中的物料受到浸泡而變質的問題,進一步保證產品烹飪口感。
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烹飪設備100還包括加熱裝置70,用于對鍋具30供熱;更進一步地,控制裝置50連接至加熱裝置70,在烹飪設備100運行預約模式的過程中,控制裝置50控制加熱裝置70執(zhí)行干燥功能,以對鍋具30內的物料做烘干處理,避免物料受到浸泡發(fā)餿發(fā)酵的問題;更進一步地,加熱莊子可間斷或分段時間加熱,以使鍋具30內的溫度控制在40℃~60℃。
可選地,烹飪設備100為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燉鍋、電蒸鍋或豆?jié){機。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烹飪設備1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地,首先用戶將淘米后的米水瀝干,由于瀝干方式無法完全清除殘留在如米、黃豆、綠豆等適于食用和烹飪的物料表面的清潔水,此時,鍋具30中主要容納有如米200等物料和水300,其狀態(tài)可具體參見附圖4的示意,此后,用戶通過操作烹飪設備100的控制面板,或通過移動終端向烹飪設備100發(fā)送指令的方式,向烹飪設備100輸入預約時長信息,設備隨即執(zhí)行如圖7所示的烹飪設備1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驟:
步驟702,獲取預約功能的預約時長,根據(jù)預約時長控制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且控制第二計時器檢測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
步驟704,控制加熱裝置執(zhí)行干燥功能,以對鍋具內的物料進行干燥處理;
步驟706,檢測干燥處理時長;
步驟708,判斷干燥處理時長是否到達設定干燥時長;若是,控制執(zhí)行步驟710,若否,返回步驟706;其中,優(yōu)選設定干燥時長為30min~120min;
步驟710,控制加熱裝置關閉;此時,鍋具中主要容納有如米200等物料,其狀態(tài)可具體參見附圖5的示意;
步驟712,在檢測到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檢測進水管的內壓值;
步驟714,判斷內壓值是否小于設定內壓值;若是,控制執(zhí)行步驟722,若否,控制執(zhí)行步驟716;
步驟716,控制水泵打開;
步驟718,在第一計時器檢測到水泵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累積時長達到設定供水時長時,控制水泵關閉;此時,鍋具中主要容納有如米200等物料和滿足烹煮需求量的水300,其狀態(tài)可具體參見附圖6的示意;
步驟720,控制烹飪設備運行烹煮模式。
步驟722,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和/或控制烹飪設備關機。
綜上所述,目前市場上飯煲預約時間一般在8~12小時,整個過程中,米浸泡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加上高溫的影響,會導致米發(fā)生變質甚至發(fā)餿,影響大米煮飯效果。針對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避免長時間預約米發(fā)生變質的解決方案:首先,用戶將米淘洗后,將米瀝干,然后放入飯煲鍋具中,隨即向烹飪設備輸入預約時長信息以開啟預約模式,第二計時器同時對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開始計時;在運行預約模式的過程中,控制加熱裝置執(zhí)行干燥功能以除去淘米瀝干后的多余水分,其中,進一步優(yōu)選加熱裝置執(zhí)行干燥功能的設定干燥時長為30min~120min,加熱件可間斷或分段時間加熱,使鍋具的溫度控制在40℃~60℃,以對鍋具中的物料充分烘干;待烹飪設備運行預約模式的累積時長到達預約時長時,向鍋具供水,其具體實施方案是:控制水泵打開以向鍋具中泵水,當泵水量達到設定量,控制水泵關閉,然后進入烹煮模式中,其中,在水泵運行之前,通過壓力檢測元件檢測進水管的內壓值,當內壓值大于或等于設定內壓值時,表示水源未斷水,據(jù)此控制水泵打開,當內壓值小于設定內壓值時,表示水源斷水,控制報警裝置發(fā)出報警提醒和/或控制烹飪設備關機以避免鍋具干燒的問題。該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預約時間內各種環(huán)境使大米發(fā)生變質,影響米飯質量,能達到更長時間的預約,保證米飯的質量,且在產品運行過程中檢測水源是否中斷,避免無效煮飯動作,同時確保產品使用安全。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