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液晶顯示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雙面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光電與半導體技術的演進,也帶動了平板顯示裝置(Flat Panel Display)的蓬勃發(fā)展,而在諸多平板顯示器中,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IXD)因具有高空間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無輻射以及低電磁干擾等諸多優(yōu)越特性,已被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方面。
[0003]在現(xiàn)有的液晶顯示裝置的設計中,均設計為單面液晶顯示裝置,而在需要雙面顯示的場所,多采用兩臺單面液晶顯示裝置背靠背組合使用。針對這種兩臺單面液晶顯示裝置背靠背組合的設計方案,無論從經(jīng)濟角度還是從外觀設計的角度出發(fā),都不是最佳方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面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導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側面及分別與所述入光側面連接且相對設置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光源,鄰近于所述入光側面設置;第一液晶面板,相對于所述第一出光面設置,其中,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第一下偏光片面向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液晶面板,相對于所述第二出光面設置,其中,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上偏光片面向所述第二出光面;反射式增亮膜片,設置于所述第一下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出光面之間;其中,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平行,并且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
[0005]進一步地,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均為O°,所述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為90°。
[0006]進一步地,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均為90°,所述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為O°。
[0007]進一步地,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均為45°,所述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為135°。
[0008]進一步地,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均為135°,所述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為45°。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第一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
[0011]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雙面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塊,其包括:導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側面及分別與所述入光側面連接且相對設置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光源,鄰近于所述入光側面設置;反射式增亮膜片,設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之上;其中,當所述第一出光面與第一液晶面板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二出光面與第二液晶面板相對設置時,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第一下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平行,并且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上偏光片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
[0012]進一步地,所述反射式增亮膜片的透光軸的方向為0°或90°或45°或135°。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不僅能夠提高光利用率,而且能夠節(jié)省成本。
【附圖說明】
[0014]通過結合附圖進行的以下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點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附圖中:
[0015]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然而,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不應該被解釋為限制于這里闡述的具體實施例。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本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和適合于特定預期應用的各種修改。
[0018]在附圖中,為了清楚器件,夸大了層和區(qū)域的厚度。相同的標號在附圖中始終表示相同的元件。
[0019]將理解的是,盡管在這里可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于將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區(qū)分開來。
[0020]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參照圖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導光板10、光源20、第一液晶面板30a、第二液晶面板30b、第一擴散片40a、第二擴散片40b、第一棱鏡片50a、第二棱鏡片50b以及反射式增亮膜片(或稱反射式偏光片)(DBEF) 60。
[0022]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0包括:相對的兩個入光側面11,以及分別與入光側面11連接且相對設置的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出光面13。其中,第一出光面12為導光板10的頂表面,第二出光面13為導光板10的底表面,入光側面11為連接頂表面和底表面的側表面,但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
[0023]鄰近于每個入光側面11設置一個光源20,即本實施例的雙面液晶顯示裝置共包括兩個光源20。這里,光源20可例如是發(fā)光二極管LED,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制于此。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也可只在一個入光側面11的鄰近位置處設置一個光源20。
[0024]第一液晶面板30a與第一出光面12相對設置。第一液晶面板30a包括由上方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下方的TFT陣列基板對盒設置而成的第一液晶盒31a、設置在第一液晶盒31a之上(即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基板之上)的第一上偏光片32a以及設置在第一液晶盒31a之下(即設置在TFT陣列基板之下)的第一下偏光片33a。這樣,第一下偏光片33a面向或面對第一出光面12。
[0025]第一擴散片40a、第一棱鏡片50a以及反射式增亮膜片60從第一液晶面板30a朝向第一出光面12的方向依次設置于第一下偏光片33a和第一出光面12之間。應當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中,第一擴散片40a、第一棱鏡片50a以及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設置順序并不以圖1所示為限,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0026]第二液晶面板30b與第二出光面13相對設置。第二液晶面板30b包括由上方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下方的TFT陣列基板對盒設置而成的第二液晶盒31b、設置在第二液晶盒31b之上(即設置在彩色濾光片基板之上)的第二上偏光片32b以及設置在第二液晶盒31b之下(即設置在TFT陣列基板之下)的第二下偏光片33b。這樣,第二上偏光片32b面向或面對第二出光面13。
[0027]第二擴散片40b和第二棱鏡片50b從第二液晶面板30b朝向第二出光面13的方向依次設置于第二上偏光片32b和第二出光面13之間。應當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中,第二擴散片40b和第二棱鏡片50b的設置順序并不以圖1所示為限,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0028]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一下偏光片33a的透光軸的方向平行,并且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二上偏光片32b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透光軸的方向(圖1中X方向)和第一下偏光片33a的透光軸的方向(圖1中X方向)均為O °,而所述第二上偏光片32b的透光軸的方向為90° (圖1中z方向)。
[0029]此外,第一上偏光片32a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一下偏光片33a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第二上偏光片32b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二下偏光片33b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
[0030]假設第一出光面12出射的光包括沿X方向振動的第一偏振光以及沿z方向振動的第二偏振光。第一出光面12出射的光經(jīng)過反射式增亮膜片60時,只有第一偏振光透過,而第二偏振光被反射,且第二偏振光經(jīng)由第一出光面12回到導光板10中。透過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第一偏振光能夠通過第一下偏光片33a而到達第一液晶盒31a。反射回導光板10中的第二偏振光的振動方向與第二上偏光片32b的透光軸的方向相同,貝Ij第二偏振光可經(jīng)由第二上偏光片32b到達第二液晶盒31b。這樣,可提高雙面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利用率,并且雙面液晶顯示裝置中僅利用了一反射式增亮膜片,從而能夠節(jié)省成本。
[0031]作為另一實施方式,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一下偏光片33a的透光軸的方向平行,并且反射式增亮膜片60的透光軸的方向與第二上偏光片32b的透光軸的方向垂直。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增亮膜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