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頭裝置、投影機以及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特別是一種投影機及其液冷頭裝置和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投影機是指一種利用特殊結構的投影管或液晶板配合光學系統(tǒng),將影像放大后投射到屏幕上的一種顯示設備。其中,因光學系統(tǒng)的電子元件運作時較容易產生高溫,所以需要搭配水冷式散熱器以幫助電子元件散熱。
[0003]另外,投影機內部的部分電子元件是放置在凹陷處,舉例來說,數(shù)位微鏡(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DMD)芯片會露出在電路板的開口中,造成水冷式散熱器的底面必須突出尺寸小塊的一凸臺才能穿設于電路板的開口以熱貼接到DMD芯片,最后通過凸臺將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水冷式散熱器作散熱處理。
[0004]然而,上述凸臺為實心結構,但實心結構的凸臺熱傳及熱交換效能不佳,且底面的面積與凸臺的面積必須有一相對比例,才能使水冷式散熱器的底面穩(wěn)定地抵貼于電路板,進而讓凸臺穩(wěn)固地與DMD芯片相互熱貼接。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液冷頭裝置、投影機以及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
[0006]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冷頭裝置,其中,包括:
[0007]—底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下表面向外突出有一凸臺,該上表面向內開設有形成在該凸臺內部的一凹陷槽,該凸臺的面積小于該下表面的面積的50%;以及
[0008]—上蓋,覆蓋該底板,該上蓋與該底板的內部共同形成有一容腔,該上蓋具有一進液通道和一出液通道,該進液通道與該出液通道分別連通于該容腔。
[0009]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該凸臺的長度小于該上表面的長度的70%,該凸臺的寬度小于該上表面的寬度的70%。
[0010]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該凸臺的長度介于1.0至4.0厘米,該凸臺的寬度介于1.0至4.0厘米,該凸臺的厚度介于0.5至1.5厘米。
[0011]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該凹陷槽具有一底壁,該底壁連接有多個散熱鰭片。
[0012]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每一該散熱鰭片的頂部低于該上表面且與該上表面之間形成有一間距。
[0013]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每一該散熱鰭片的頂部與該上表面齊平。
[0014]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每一該散熱鰭片為一片狀體或一柱狀體。
[0015]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其中,該進液通道具有對應該多個散熱鰭片上方配置的一入液口。
[0016]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投影機,其中,包括:
[0017]—投影模塊,具有相疊設置的至少一第一平面層和一第二平面層,該第一平面層具有一透空槽,該透空槽部分露出該第二平面層,且該第一平面層與該第二平面層間具有一段差;
[0018]一發(fā)熱源,設置于該第二平面層,并該發(fā)熱源通過該透空槽而從該第一平面層露出;以及
[0019]—如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安裝于該第一平面層,該凸臺穿設于該透空槽并與該發(fā)熱源相互熱貼接。
[0020]上述的投影機,其中,該第一平面層和該第二平面層二者至少其中之一為一電路板。
[0021]上述的投影機,其中,該發(fā)熱源為數(shù)位微鏡芯片,且該透空槽的長度介于1.5至4.5厘米及寬度介于1.5至4.5厘米。
[0022]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其中,包括:
[0023]—第一平面層,具有一透空區(qū)域;
[0024]一第二平面層,與該第一平面層相疊設置,該第一平面層與該第二平面層之間具有一段差;
[0025]—發(fā)熱源,位于該第二平面層,該發(fā)熱源通過該透空區(qū)域而從該第一平面層露出;以及
[0026]—如上述的液冷頭裝置,安裝于該第一平面層,該凸臺穿設于該透空區(qū)域并與該發(fā)熱源相互熱貼接。
[0027]上述的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其中,該發(fā)熱源為一集成電路。
[0028]上述的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其中,該透空區(qū)域為一圖案化透空槽。
[0029]上述的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其中,該透空區(qū)域從該第一平面層的一第一側邊朝一方向延伸。
[0030]上述的具有發(fā)熱源的裝置,其中,該透空區(qū)域從該第一平面層的一第一側邊延伸至該第一平面層的一第二側邊。
[003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0032]第一、凸臺的面積小于下表面的面積的50%,或凸臺的長度小于上表面的長度的70%,凸臺的寬度小于上表面的寬度的70%,以方便液冷頭裝置被固定及定位位置,使凸臺更穩(wěn)固地與發(fā)熱源相互熱貼接,以達到投影機及液冷頭裝置具有優(yōu)良的散熱效率。
[0033]第二、凸臺的長度介于1.0至4.0厘米,凸臺的寬度介于1.0至4.0厘米,凸臺的厚度介于0.5至1.5厘米,讓凸臺更方便熱貼接至發(fā)熱源。
[0034]第三、凹陷槽的底壁連接有多個散熱鰭片,每一散熱鰭片的頂部低于上表面或與上表面齊平配置,使進液通道導引工作流體流至數(shù)個散熱鰭片時,工作流體會先碰撞到平坦的上表面再進入凹陷槽內部,避免工作流體快速且直接碰撞散熱鰭片以產生亂流及阻流,讓工作流體順利流至凹陷槽內部及底壁處,以達到加強液冷頭裝置的散熱效率。
[003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附圖說明】
[0036]圖1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37]圖2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0038]圖3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39]圖4為本實用新型投影機的立體示意圖;
[0040]圖5為本實用新型投影機的剖面示意圖;
[0041 ]圖6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另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0042]圖7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又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43]圖8為本實用新型液冷頭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0044]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平面層的俯視示意圖;
[0045]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平面層另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0046]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平面層又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0047]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平面層再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0048]其中,附圖標記
[0049]10 液冷頭裝置
[0050]11 容腔[0051 ]12 進液通道
[0052]121 入液口
[0053]13 出液通道
[0054]14 底板
[0055]141 上表面
[0056]142 下表面
[0057]143 凸臺
[0058]144 凹陷槽
[0059]145 底壁
[0060]146 散熱鰭片
[0061]147 頂部
[0062]15 上蓋
[0063]2投影機模塊
[0064]21 第一平面層
[0065]211 透空區(qū)域
[0066]212 第一側邊
[0067]213 第二側邊
[0068]22 第二平面層
[0069]23 電路板
[0070]231 透空槽
[0071]100 投影機
[0072]3發(fā)熱源
[0073]al、a2 長度
[0074]bl、b2 寬度
[0075]c厚度
[0076]s間距
【具體實施方式】
[007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0078]請參考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投影機及其液冷頭裝置,此液冷頭裝置10主要包括一底板14及一上蓋15,投影機100主要包括一投影機模塊2、發(fā)熱源3及一液冷頭裝置10。
[0079]如圖1至圖3所示,底板14具有一上表面141及一下表面142,下表面142向外突出有一凸臺143,上表面141向內開設有形成在凸臺143內部的一凹陷槽144,凸臺143的面積小于下表面142的面積的50%。其中,凸臺143的面積為凸臺143的長度al乘于凸臺143的寬度bl,下表面142的面積為上表面141的長度a2乘于上表面141的寬度b2。其中,底板14為銅、鋁等高導熱材質所構成。
[0080]詳細說明如下,凸臺143的長度al小于上表面141的長度a2的70%,凸臺143的寬度bl小于上表面141的寬度b2的70%,且凸臺143的長度al介于1.0至4.0厘米,凸臺143的寬度bl介于1.0至4.0厘米,凸臺143的厚度c介于0.5至1.5厘米。
[0081]另外,凹陷槽144具有一底壁145,底壁145連接有多個散熱鰭片146,每一散熱鰭片146的頂部147低于上表面141且與上表面141之間形成有一間距S,每一散熱鰭片146為一片狀體。
[0082]上蓋15覆蓋底板14,上蓋15與底板14的內部共同形成有一容腔11,上蓋14具有一進液通道12和一出液通道13,進液通道12與出液通道13分別連通于容腔11,進液通道12具有對應各散熱鰭片146上方配置的一入液口 121。
[0083]如圖4至圖5所示,投影機模塊2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平面層21和一第二平面層22,第一平面層21具有一透空槽231,透空槽231露出第二平面層22的部分,且第一平面層21與第二平面層22間具有一段差。其中,透空槽231的長度介于1.5至4.5厘米及寬度介于1.5至4.5厘米。
[0084]另外,第一平面層21和第二平面層22二者至少其中之一為一電路板23。其中,本實施例中第一平面層21為電路板23,但不以此為限制,第二平面層22也能為電路板。
[0〇85] 此發(fā)熱源3為數(shù)位微鏡(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