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件供給排出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將軸承套圈等環(huán)形工件供給至磨床等機床加工部以及從該機床加工部排出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為了將滾動軸承的套圈等環(huán)形工件供給至機床以及從該機床排出,使用了工件供給排出裝置。供給排出裝置具有臂部,該臂部具有用于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部,使臂部在供給排出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與機床的加工位置之間進行旋轉移動。此外,這樣的供給排出裝置中設置有無觸點開關,該無觸點開關在工件移動到加工位置和供給排出位置時,用于檢測工件保持部的狀態(tài)。但是,在以往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中,設置于工件保持部的無觸點開關通過配線連接到設置于供給排出裝置主體側(固定側)的控制裝置上,而且也通過供給排出裝置的旋轉軸向無觸點開關提供電源。因此,臂部進行旋轉而伴隨臂部的旋轉而發(fā)生配線的彎曲或扭曲,故有可能會導致電線斷裂。此外,由于配線被噴灑上加工液,也可能導致配線的包
覆層硬化。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其使來自檢測傳感器的配線與固定側獨立,消除了伴隨工件保持部的移動而引起配線的彎曲或扭曲,并且防止了電線斷裂等配線劣化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采用如下結構來達成。(1) 一種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具有用于保持工件的保持部,其被配置為能夠繞支承軸旋轉;臂部,其使所述支承軸能夠繞旋轉軸旋轉,以使所述保持部移動到所述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檢測傳感器,其檢測所述保持部的狀態(tài);和非接觸傳輸部,其具備分別與所述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可動部、和分別固定配置于所述工件的所述供給排出位置以及所述加工位置上的多個固定部,當所述可動部與所述多個固定部互相相對配置時,以非接觸方式進行供電以及信號的接收和發(fā)送。實用新型效果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具有保持部,其用于保持工件,并能夠繞支承軸旋轉;和臂部,其使支承軸能夠繞旋轉軸旋轉,以使保持部移動到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并且,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具有檢測傳感器,其檢測保持部的狀態(tài);和非接觸傳輸部,其具備與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可動部和分別固定配置于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的多個固定部,當可動部與多個固定部互相相對配置時,以非接觸方式進行供電以及信號的接收和發(fā)送。由此,來自檢測傳感器的配線能夠與固定部側獨立分開,從而能夠消除伴隨工件保持部的移動而引起配線的彎曲或扭曲,并且防止電線斷裂等配線劣化問題。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結構的剖面圖。圖2是用于說明圖1中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的動作的說明圖。附圖標記說明10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1第一保持部15 臂部16非接觸傳輸部16A、16ASP、16AWP 固定部16B可動部17支承軸24無觸點開關(檢測傳感器)SP供給排出位置WP加工位置W外輪(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結構的剖面圖,圖2是用于說明圖1 中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的動作的說明圖。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適用于在滾動軸承的外輪(工件)進行外輪槽研削加工的外輪槽磨床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夾持著從供給部提供到供給排出位置SP的作為工件的外輪W,而輸送到外輪槽磨床100的加工位置WP,并且將由外輪槽磨床100進行了外輪槽研削加工的外輪W輸送到供給排出位置SP。同時參照圖1,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具有保持部11 ;使用于支承保持部11的支承軸17在旋轉軸14周圍旋轉的臂部;檢測保持部11狀態(tài)的無觸點開關(檢測傳感器)24 ; 以及非接觸傳輸部16,其具備與無觸點開關24電連接的可動部16B、和分別固定配置于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的多個固定部16A,當可動部16B與固定部16A互相相對配置時,則該非接觸傳輸部16以非接觸方式進行供電以及信號的發(fā)送和接收。保持部11配置在支承板18上,且被配設為能夠以支承軸17的軸心01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其中,該支承板18固定在設置于臂部15的支承軸17上。保持部11由具有保持爪20和氣缸裝置22構成,其中,該保持爪20具有分別可開閉自如地配設的一對爪部21,該氣缸裝置22將一對爪部21開閉驅動。無觸點開關24設置于各氣缸裝置22的側方,對應于保持部11,以檢測各保持爪 20的一對爪部21的開端、閉端以及對外輪W的夾持狀態(tài)。無觸點開關24通過配線與設置于保持部11中的可動部16B電連接。S卩,在保持部11,以從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的主體側(固定部)獨立分開的方式形成有用于構成信號傳輸系統(tǒng)一部分的可動側電路。臂部15能夠以旋轉軸14的軸心02為轉動中心而旋轉,同時使臂部15圍繞旋轉軸14旋轉,而將保持部11設定為使外輪W向供給排出位置SP即加工位置WP移動。非接觸傳輸 部16中構成為,當保持部11移動到供給排出位置SP以及加工位置 WP,而可動部與固定部互相相對配置時,可動部16B從分別設置于供給排出位置SP以及加工位置WP的固定部16A以非接觸方式接受用于無觸點開關的供電并且接收和發(fā)送控制信號。例如,從固定部16A向可動部16B的供電例如通過電磁結合進行。提供給可動部16B 的電力,作為設置于保持部11的無觸點開關24的電源來使用。此外,控制信號包括來自無觸點開關24的動作信號和氣缸裝置22的控制信號。固定部16A配置在支架30上,該支架30固定于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的殼體機體部51上,在外輪W的供給排出位置SP以及加工位置WP的預定位置分別各配置一個固定部 16A。在保持部11的氣缸裝置22上借助支架23固定可動部16B。其次,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并且此外,為了避免與傳感器的混淆,在以下的說明中,對于設置于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的供給排出位置SP以及加工位置WP的固定部16A,分別標示標記16ASP和16AWP。在本實施方式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中,首先,保持部11的可動部16B與設置配設于供給排出位置SP上的固定部16ASP相對置對,因此以非接觸方式從固定部16ASP向可動部16B供電的同時,并且將無觸點開關24的動作信號從可動部16B發(fā)送到固定部16ASP, 并且將用于控制氣缸裝置22的控制信號從固定部16ASP發(fā)送到可動部16B。S卩,根據(jù)控制信號,從未圖示的供氣源向保持部11的氣缸裝置22上未圖示的供氣源提供壓縮空氣并加以致動動作,以一對爪部21夾持著從供給部提供到供給排出位置SP 的外輪W的外周面并以便收容接受W。此外,無觸點開關24將表示保持部11對外輪W的保持狀態(tài)的動作信號發(fā)送到固定部側。其次,使臂部15向順時針方向大致旋轉210°。 在供給排出位置SP收容外輪W的保持部11保持著外輪W,向加工位置WP移動,保持部11的可動部16B與配設于加工位置WP的固定部16AWP相對置,以非接觸方式供電和發(fā)收信號。S卩,根據(jù)控制信號,從未圖示的供氣源向保持部11的氣缸裝置22上未圖示的供氣源提供壓縮空氣,并松開一對爪部21,將外輪W從保持部11的保持爪20傳遞到外輪槽磨床100,以進行外輪槽研削加工。此外,在研削加工后,根據(jù)對應于控制信號,將壓縮空氣被從供氣源提供到給保持部11的氣缸裝置22的未圖示的轉換閥,一對爪部21閉合以保持外輪W的外周面。此外, 一邊確認無觸點開關24的信號一邊進行這些氣缸裝置22的動作。其次,使臂部15在圖2中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大致210°。利用該旋轉,保持部11從加工位置WP移動到供給排出位置EP,保持部11的可動部16B位于與配設于供給排出位置SP上的固定部16ASP相對置的位置,以非接觸方式供電和發(fā)收信號。由此,通過控制信號使氣缸裝置22動作,保持部11的一對爪部21打開,而將被保持的外輪W排出到下一個工序。并且,一邊在固定部側由控制裝置確認來自無觸點開關24的動作信號,一邊從未圖示的供氣源提供壓縮空氣以使保持部11的氣缸裝置22致動動作,由一對爪部21夾持著從自供給部提供到供給排出位置SP的外輪W的外周面以便收容。之后,通過反復執(zhí)行同樣的動作,由外輪槽磨床對外輪W的外輪槽進行連續(xù)的研削加工這樣,在旋轉的保持部11,可動部16B、無觸點開關24、以及用于電連接可動部16B 和與無觸點開關24間的配線從獨立于固定側部件獨立分開配設,與固定側部件以非接觸方式供電和發(fā)收信號,因此,能夠防止以往的由于配線的彎曲或扭曲等所導致的配線劣化問題。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具有用于保持外輪W且可圍繞支承軸17旋轉的保持部11 ;和通過旋轉而使保持部11移動到外輪W的供給排出位置 SP以及加工位置WP的臂部15。此外,工件供給排出裝置10具有檢測保持部11的狀態(tài)的無觸點開關24 ;非接觸傳輸部16,其具備與無觸點開關24電連接的可動部16B,和以及分別固定配置于外輪W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的多個固定部16A,當可動部16B與固定部16A互相相對配置時,以非接觸方式進行供電以及信號的接收和發(fā)送。由此,來自無觸點開關24的配線能夠與固定部側獨立分開,能夠消除伴隨工件保持部的移動而引起配線的彎曲或扭曲并且防止電線斷裂等配線劣化的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可以進行適當?shù)淖冃巍⒏牧嫉?。例如,在上述的說明中,作為適用于在外輪上進行外輪槽研削加工的外輪槽磨床進行了說明,但是不局限于外輪,同樣適用于在內(nèi)輪上進行內(nèi)輪槽研削加工的內(nèi)輪槽磨床, 進而同樣也能夠適用于其他加工部件的供給和排出。
權利要求1. 一種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具有用于分別保持工件的保持部,其被配置為能夠繞支承軸旋轉;和臂部,其使所述支承軸能夠繞旋轉軸旋轉,以使所述保持部移動到所述工件的供給排出位置以及加工位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檢測傳感器,檢測所述保持部的狀態(tài);非接觸傳輸部,其具備與所述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可動部、和分別固定配置于所述工件的所述供給排出位置以及所述加工位置的多個固定部,當所述可動部與所述多個固定部互相相對配置時,以非接觸方式進行供電以及信號的接收和發(fā)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工件供給排出裝置,其使來自檢測傳感器的配線與固定側獨立分開,消除了伴隨工件保持部的移動而引起的配線的彎曲或扭曲,從而防止電線斷裂等配線劣化。該裝置具有用于保持外輪(W)且可在繞支承軸(17)的周圍旋轉的保持部(11);使保持部(11)移動到外輪(W)的供給排出位置(SP)以及加工位置(WP)的可旋轉臂部(15)。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106236SQ20112011232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山口登志樹 申請人:昆山恩斯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