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壓分離機,具體是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
背景技術:
在豆制品的生產工藝流程中,漿渣分離是一道重要工序,它關系到產品質量和出品率。目前,漿渣分離在傳統(tǒng)的加工中常常采用兩種分離方式,即離心式分離和滾壓式分離。離心式分離是使?jié){渣混合物沿著高速旋轉的錐形甩筒內表面,在離心力作用下運動,漿汁經過相適應目數(shù)的篩網過濾,通過甩筒的孔眼分離后流入漿槽,豆渣向前運動落入豆渣槽中,實現(xiàn)漿渣分離之目的。滾壓式分離是采用外圓接觸的上下兩個輥輪滾壓,當帶著漿渣混合物的傳送帶經過同速逆向旋轉的輥輪時,由于壓力的作用而使?jié){渣滾壓分離。
這兩種分離方式均存在缺點和不足,分離的豆渣含水量大,剩余蛋白質含量高,出品率低。
現(xiàn)有的分離方式中,普遍具有噪音大以及分離時機械運動快速具有安全隱患的問題;現(xiàn)有的分離裝置在使用時具有物料運動緩慢的問題,這也影響到了分離的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包括分離腔、進料斗、鼓風機、第一電機、攪拌軸、攪拌葉、濾網和輔助壓力腔,所述分離腔上表面右側連接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上連接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斗右壁連接設置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輸出端和所述進料斗右壁相連接,所述分離腔右壁中部連接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左側連接設置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外圍焊接設置有攪拌葉,所述分離腔下壁鑲嵌設置有濾網,所述濾網為底部固定有濾布的金屬濾網,所述分離腔下端和所述濾網對應位置焊接設置有集液腔,所述分離腔左壁位于所述攪拌軸外圍位置對應設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為對稱設置的六個方形開口,所述分離腔左端位于所述出渣口外圍焊接設置有輔助壓力腔,所述輔助壓力腔右部為水平設置的圓柱狀金屬筒,所述輔助壓力腔左部是和右部相互垂直的厚度相同的圓柱體,所述輔助壓力腔下端位于所述分離腔左側連接設置有出渣管道,所述出渣管道上帶有控制閥門,所述輔助壓力腔左部連接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外圍位于所述輔助壓力腔內設置有凸輪,所述凸輪由寬部和窄部組成,所述輔助壓力腔右部設置有活塞塊,所述活塞塊和所述凸輪的窄部之間連接設置有轉動連桿,所述輔助壓力腔左側下端焊接設置有支撐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離腔為水平放置的圓臺狀空心金屬腔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料口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電機外殼和所述分離腔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伸入所述分離腔內并向左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軸左端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分離腔左壁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葉為螺旋形金屬葉片,所述攪拌葉邊緣和所述分離腔內壁相契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貫穿所述輔助壓力腔且與所述輔助壓力腔活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塊和所述轉動連桿的長度之和與所述輔助壓力腔右部長度相同。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通過進料口投入進料斗后,從分離腔和進料斗的連接部分進入分離腔內,配合鼓風機的啟動,能夠促進物料的移動,同時,在分離腔中進行擠壓加工時,鼓風機注入的氣流能夠促進固液分離;物料進入分離腔后啟動第一電機通過攪拌軸帶動攪拌葉對物料進行擠壓移動,物料在向左移動的同時,液體通過濾網漏入集液腔中,濾網上的濾布能夠阻止物料中尺寸較小的殘渣進入集液腔,這樣的分離方式簡單易操作,分離效率高,噪音和危險性都較小;物料中基本去除溶液部分的殘渣被逐漸推動到分離腔的左側,此時第二電機啟動后通過帶動凸輪轉動,使用轉動連桿帶動活塞塊左右移動,當活塞塊移動到和分離腔貼合的位置時,殘渣位于分離腔的側壁上和活塞塊接觸,能夠在擠壓中進一步去除其中的水分,當活塞塊向左移動時,擠去水分的殘渣通過出渣管道排出并集中收集,這樣的設置能夠充分的對物料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提取大豆中的蛋白溶膠液,提高提取效率,節(jié)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中出渣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離腔,2-進料斗,3-進料口,4-鼓風機,5-第一電機,6-攪拌軸,7-攪拌葉,8-濾網,9-集液腔,10-出渣口,11-輔助壓力腔,12-出渣管道,13-第二電機,14-凸輪,15-活塞塊,16-轉動連桿,17-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用于提取大豆蛋白溶膠液的螺旋擠壓分離機,包括分離腔1、進料斗2、鼓風機4、第一電機5、攪拌軸6、攪拌葉7、濾網8和輔助壓力腔11,所述分離腔1為水平放置的圓臺狀空心金屬腔體,所述分離腔1上表面右側連接設置有進料斗2,所述進料斗2上連接設置有進料口3,所述進料口3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蓋,物料通過進料口3注入進料斗2內,并通過進料斗2進入分離腔1中,所述進料斗2右壁連接設置有鼓風機4,所述鼓風機4輸出端和所述進料斗2右壁相連接,所述鼓風機4能夠促進物料進入所述分離腔1,同時也能夠存進物料運動和分離,所述分離腔1右壁中部連接設置有第一電機5,所述第一電機5外殼和所述分離腔1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電機5輸出端伸入所述分離腔1內并向左延伸,所述第一電機5左側連接設置有攪拌軸6,所述攪拌軸6左端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分離腔1左壁內,所述攪拌軸6能夠在所述第一電機5帶動下轉動,所述攪拌軸6外圍焊接設置有攪拌葉7,所述攪拌葉7為螺旋形金屬葉片,所述攪拌葉7邊緣和所述分離腔1內壁相契合,所述第一電機5轉動時通過所述攪拌軸6帶動所述攪拌葉7轉動,能夠推動物料逐漸向左運動,所述分離腔1下壁鑲嵌設置有濾網8,所述濾網8為底部固定有濾布的金屬濾網,物料在逐漸被向左移動擠壓的過程中,其中的液體部分通過所述濾網8向下濾出,所述分離腔1下端和所述濾網8對應位置焊接設置有集液腔9,所述集液腔9能夠支撐所述分離腔1,同時所述集液腔9能夠收集所述濾網8漏下的液體,所述分離腔1左壁位于所述攪拌軸6外圍位置對應設置有出渣口10,所述出渣口10為對稱設置的六個方形開口,所述分離腔1內的固定殘渣能夠通過所述出渣口10排出,所述分離腔1左端位于所述出渣口10外圍焊接設置有輔助壓力腔11,所述輔助壓力腔11右部為水平設置的圓柱狀金屬筒,所述輔助壓力腔11左部是和右部相垂直的厚度相同的圓柱體,所述輔助壓力腔11下端位于所述分離腔1左側連接設置有出渣管道12,所述出渣管道12上帶有控制閥門,所述出渣口10中擠出的殘渣通過所述出渣管道12可以排出,所述輔助壓力腔11左部連接設置有第二電機13,所述第二電機13輸出端貫穿所述輔助壓力腔11且與所述輔助壓力腔11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端外圍位于所述輔助壓力腔11內設置有凸輪14,所述凸輪14由寬部和窄部組成,所述凸輪14的邊緣和所述輔助壓力腔11左部內壁相契合,所述凸輪14能夠在所述第二電機13的帶動下在所述輔助壓力腔11內轉動,所述輔助壓力腔11右部設置有活塞塊15,所述活塞塊15能夠在所述輔助壓力腔11內左右移動,所述活塞塊15和所述凸輪14的窄部之間連接設置有轉動連桿16,所述轉動連桿16的兩端分別和所述凸輪14以及所述活塞塊15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13帶動所述凸輪14轉動,所述凸輪14能夠在轉動時通過所述轉動連桿16帶動所述活塞塊15在所述輔助壓力腔11內左右移動,所述活塞塊15和所述轉動連桿16的長度之和與所述輔助壓力腔11右部長度相同,所述活塞塊15運動到所述輔助壓力腔11最后側時,能夠和所述分離腔1左壁接觸,在這時,當殘渣被擠出時,所述活塞塊15能夠同時對殘渣進行擠壓,這樣可以進一步的分離其中的水分,所述輔助壓力腔11左側下端焊接設置有支撐架17,所述支撐架17能夠輔助支撐所述輔助壓力腔1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通過進料口3投入進料斗2后,從分離腔1和進料斗2的連接部分進入分離腔1內,配合鼓風機4的啟動,能夠促進物料的移動,同時,在分離腔1中進行擠壓加工時,鼓風機4注入的氣流能夠促進固液分離;物料進入分離腔1后啟動第一電機5通過攪拌軸6帶動攪拌葉7對物料進行擠壓移動,物料在向左移動的同時,液體通過濾網8漏入集液腔9中,濾網8上的濾布能夠阻止物料中尺寸較小的殘渣進入集液腔9,這樣的分離方式簡單易操作,噪音和危險性都較?。晃锪现谢救コ芤翰糠值臍堅恢饾u推動到分離腔1的左側,此時第二電機13啟動后通過帶動凸輪14轉動,使用轉動連桿16帶動活塞塊15左右移動,當活塞塊15移動到和分離腔1貼合的位置時,殘渣位于分離腔1的側壁上和活塞塊15接觸,能夠在擠壓中進一步去除其中的水分,當活塞塊15向左移動時,擠去水分的殘渣通過出渣管道12排出并集中收集,這樣的設置能夠充分的對物料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提取大豆中的蛋白溶膠液。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