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鑄造加工用混砂機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混合劑添加機構。
背景技術:
混砂機是使型砂中各組分均勻混合,并使黏結劑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的設備?;焐皺C是一種被廣泛應用在鑄造工業(yè)中的砂處理設備,混砂機按混砂工藝特征,可以分為:以碾壓﹑搓研作用為主的碾輪式混砂機;以混合作用為主的葉片式混砂機;兼有搓研﹑混合作用的逆流式或稱轉子式混砂機和兼有碾壓﹑混合作用的擺輪式混砂機。
碾輪混砂機是利用碾輪與碾盤的相對運動,將置于兩者間的物料受到碾壓兼磨削的作用而粉碎物料,傳統(tǒng)碾輪式混砂機的碾輪一側邊緣均設置有若干松砂棒,起到松砂目的,而一般混砂機底部均設置有刮板,刮板的作用有將型砂從下往上翻起的作用,同時給型砂提供剪切力。但上述混砂機還存在尚待改進的地方,碾輪式混砂機的碾輪一側邊緣均勻設置有松砂棒,未充分利用碾輪與混砂機內壁的空間,同時,刮板處于混砂機最底端,且刮板大小較小,翻砂效果有待提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cn104815949a公開了一種可翻砂式混砂機,包括驅動電機、旋轉軸、翻砂裝置和碾輪裝置,驅動電機位于混砂機底部,且與旋轉軸通過聯(lián)軸器相連接,混砂機中部安裝有旋轉軸,翻砂裝置整體為犁形,包括長條形的犁把和底板,底板與犁把底部相固連;碾輪裝置包括碾輪體和松砂棒,碾輪體一側設置有松砂棒,松砂棒均勻布滿整個碾輪體一側,設置在碾輪體一側邊緣的松砂棒最短,松砂棒的長度往碾輪體中心面方向逐步遞增,翻砂裝置和碾輪裝置均通過螺栓與旋轉軸相連接。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將碾輪、與犁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同時充分利用了碾輪與混砂機側壁的空間,實現(xiàn)了對物料的碾壓、磨削、攪拌和翻動,提高了混砂機的混砂效率。但是,本發(fā)明披露的技術方案中,犁僅僅在一固定圓圈上進行圓周運動,因此僅僅能夠對一固定區(qū)域內的物料進行翻砂。
又如中國專利cn106040971a公開了一種鑄造用可旋轉混砂機,包括移動混砂庫、輸送臂、回轉裝置、混砂攪拌裝置和卸料裝置,所述輸送臂位于移動混砂庫的側面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回轉裝置位于輸送臂出口處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混砂攪拌裝置位于回轉裝置的一側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卸料裝置位于混砂攪拌裝置的下方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混砂庫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移動導軌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與移動混砂庫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下端設置有驅動輪,所述驅動輪與底座活動連接,所述驅動輪與移動導軌配合固定。本發(fā)明能夠方便的移動混砂庫進行補充砂,無需在現(xiàn)場加設重型運送鑄造砂的設備,混砂效率高。但是,該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鑄造砂送入攪拌裝置前就泵入樹脂及固化劑,因此,其混合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混砂效果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混合劑添加機構。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混合劑添加機構,用于鑄造加工用混砂機中向混砂攪拌室中添加混合劑,其中,包括混合劑泵送機構,所述混合劑泵送機構包括樹脂腔、固化劑腔、輸料管及淋料盤,所述輸料管一端分別連接所述樹脂腔及固化劑腔,所述輸料管另一端連接所述淋料盤,所述淋料盤位于所述混砂攪拌室頂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輸料管包括樹脂輸出管、固化劑輸出管及一混合劑主輸出管,所述樹脂輸出管與所述樹脂腔連通,所述固化劑輸出管與所述固化劑腔連通,所述樹脂輸出管及所述固化劑輸出管匯合于所述混合劑主輸出管,所述混合劑主輸出管未連接所述樹脂輸出管及所述固化劑輸出管的一端連接所述淋料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樹脂輸出管與所述樹脂腔連接端設有樹脂泵。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化劑輸出管與所述固化劑腔連接端設有固化劑泵。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劑主輸出管與所述樹脂輸出管及固化劑輸出管連接的一端設有混合劑輸出泵。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樹脂腔一側設有加熱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淋料盤成中空盤狀,中部設有淋料腔,所述混合劑主輸出管與所述淋料腔連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淋料盤未與所述混合劑主輸出管連接的一面設有淋料孔。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淋料孔均勻分布。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淋料孔沿所述淋料盤徑向成放射狀均勻分布。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混合劑添加機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有點在于:采用淋料盤從上方向混砂攪拌室內添加混合劑,使混合劑均勻落入鑄造砂上,方便與鑄造砂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披露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披露的另一種工作狀態(tài)下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中混砂翻砂碾砂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中混砂碾壓機構中伸縮混砂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中淋料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圖1至圖5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發(fā)明一種實施方式披露的具有混合劑添加機構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披露的具有混合劑添加機構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包括砂庫1、混合劑泵送機構8、混砂攪拌室2、輸料臂3及卸料裝置4,其中,砂庫1用于存放鑄造用砂,混合劑泵送機構8用于輸送混合劑,如樹脂及固化劑,混砂攪拌室2用于混砂、翻砂、碾砂,砂庫1及混合劑泵送機構8通入所述混砂攪拌室2,輸料臂3用于輸出混合后的砂料,卸料機構3用于卸載砂料。如圖1所示,砂庫1與混砂攪拌室2之間通過輸料通道12連接,混合劑泵送機構8通入混砂攪拌室2上方,輸料臂3一端位于混砂攪拌室2輸出端下方,另一端與卸料裝置4連接。
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1所示,砂庫1、混砂攪拌室2、輸料臂3及卸料裝置4均設于底座5上,底座5通過回轉機構6轉動連接于一機架7上方,所述機架7底部設有行走機構71。行走機構71能夠將混砂機進行移動運送至裝砂處進行添加鑄造砂,方便添加,無需通過大型設備進行搬運鑄造砂和裝砂。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行走機構71包括行走輪711、傳動裝置712及驅動裝置713,行走輪711通過傳動裝置712傳動,由一驅動裝置713驅動行走??尚械模寗友b置713可以采用電機驅動的方式進行驅動,也可于采用機械燃油機的方式進行驅動,驅動裝置713還包括一固定外殼,驅動機構位于外殼內部,通過外殼與機架7固定連接??尚械模瑐鲃友b置712可以是一渦輪傳動裝置,通過渦輪傳動帶動行走輪711轉動,優(yōu)選的,可以是一側的行走輪711跟隨轉動也可是兩側的行走輪711均跟隨轉動。可行的,行走輪711可以為與設置在機架7四角的驅動輪,另外,配合驅動輪,在地面上設置移動導軌,驅動輪與移動導軌配合,使驅動輪沿移動導軌滾動行走。在本發(fā)明另一中實施方式中,行走輪711為履帶式行走輪,在此實施方式中,采用履帶式行走輪則無需設置移動導軌,履帶式行走輪可在地面隨意移動,不受場地控制,提高了混砂機的靈活性,因此,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優(yōu)選采用履帶式行走輪。
如圖1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底座5豎直截面成“l(fā)”形,且為中空結構,其內部為工作腔51。如圖1所示,砂庫1位于底座5上方,與底座5頂部焊接連接,如圖1所示,砂庫1成漏斗狀,其上方為鑄造砂添加口11,底部為鑄造砂出口111,其中,輸料通道12與鑄造砂出口111連通,位于砂庫1下方,輸料通道12位于工作腔51內,輸料通道12傾斜設置,輸料通道12另一端通入混砂攪拌室2。如圖1所示,混砂攪拌室2位于砂庫1下方,且位于底座5的工作腔51內,混合劑泵送機構8也位于底座5的工作腔51內,且位于混砂攪拌室2下方或一側,混合劑泵送機構8通入混砂攪拌室2上方。
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攪拌室2底部設有混砂翻砂碾砂機構21,混砂翻砂碾砂機構21通過一主旋轉驅動機構211驅動,如圖1所述,主旋轉驅動機構211位于混砂攪拌室2下方。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翻砂碾砂機構21包括主旋轉軸2101,其中主旋轉軸2101位于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中心位置處,主旋轉軸2101豎直設置,其中,主旋轉軸2101與主旋轉驅動機構211的輸出軸通過連軸器連接,通過主旋轉驅動機構211驅動轉動。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可以使主旋轉軸2101穿過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與主旋轉驅動機構211的輸出軸連接,也可使主旋轉驅動機構211的輸出軸穿過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與主旋轉軸2101連接,但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以混砂翻砂碾砂機構21的主旋轉軸2101穿過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為例加以說明,另外,主旋轉軸2101與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之間通過軸密封結構密封。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翻砂碾砂機構21包括混砂機構212、翻砂機構213及碾砂機構214,其中,混砂機構212、翻砂機構213及碾砂機構214均通過旋轉軸與主旋轉軸2101轉動連接。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的,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包括兩組軸與主旋轉軸2101連接,兩組旋轉軸分別為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垂直于主旋轉軸2101,且分別穿過主旋轉軸2101。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相互垂直。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機構212及翻砂機構213分別連接于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的一端端部,作為優(yōu)選的,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機構212及翻砂機構213分別通過法蘭217連接于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端部,因此,方便替換混砂機構212及翻砂機構213。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未連接混砂機構212及翻砂機構213的一端分別連接一旋轉驅動機構及一伸縮控制機構(圖中未示出),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分別通過旋轉驅動機構驅動其轉動或通過伸縮控制機構控制伸縮。如圖3所示,第一軸215及第二軸216端部的旋轉驅動機構及伸縮控制機構外設置碾砂機構214,即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旋轉驅動機構及伸縮控制機構位于碾砂機構214內部中心位置處。
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翻砂機構213成“t”形,包括一連接軸2130,及一與連接軸2130垂直連接的連接桿2131,連接桿2131與連接軸2130形成“t”形狀。其中,連接軸2130與法蘭217連接,使連接軸2130與第一軸215同軸設置。連接桿2131垂直于第一軸215,連接桿2131的中部與連接軸2130固定連接,連接桿2131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一翻砂板2132,翻砂板2132為多邊形。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第一軸215為旋轉軸,其與主旋轉軸2101通過軸承連接,第一軸215的端部連接旋轉驅動機構,驅動第一軸215繞其軸心旋轉。作為優(yōu)選的,當連接桿2131豎直設置時,翻砂板2132最底端不與所述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接觸。
如圖3和圖4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砂機構212成“t”形,包括一伸縮軸2120及一與伸縮軸2120垂直連接的撥桿2121及連接于撥桿2121端部的撥塊2122,其中,伸縮軸2120與法蘭217連接,使伸縮軸2120與第二軸216同軸設置。撥桿2121一端連接伸縮軸2120端部,且撥桿2121垂直于伸縮軸2120,撥桿2121豎直設置,撥桿2121底端另一端固定連接撥塊2122,撥塊2122與混砂攪拌室2底部底面201接觸。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第二軸216為伸縮軸,其與主旋轉軸2101固定連接,伸縮軸2120與伸縮控制機構電連,通過伸縮控制機構控制伸縮軸2120伸縮。
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碾砂機構214包覆于旋轉驅動機構及伸縮控制機構外,如圖3所示,碾砂機構214包括包括碾輪體2141和松砂棒2142,如圖所示,碾輪體2141整體為圓柱形,碾輪體2141為空心殼體,包覆于旋轉驅動機構及伸縮控制機構外,碾輪體2141外側端面設置有松砂棒2142,松砂棒2142為圓柱形結構,松砂棒2142均勻布滿整個碾輪體2141一側,且松砂棒2142另一側均緊貼混砂攪拌室2側壁,其中,設置在碾輪體2141外周邊緣的松砂棒2142最短,松砂棒2142的長度向碾輪體2141中心面方向逐步遞增,因此,起到充分攪拌物料的作用,充分利用好碾輪體2141無法碾壓到的區(qū)域。
綜合上述結構,本發(fā)明披露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通過主旋轉驅動機構211驅動連接于其外周的翻砂機構213、混砂機構212及碾砂機構214以主旋轉驅動機構211為軸心轉動。在主旋轉驅動機構211轉動的過程中,翻砂機構213通過旋轉驅動機構驅動轉動,進行翻砂;混砂機構212在伸縮控制機構驅動伸縮,在周向上不斷以畫“z”字的方式進行混砂,將鑄造砂與混合劑混合均勻;碾砂機構214繞主旋轉驅動機構211轉動,碾壓粉碎鑄造砂,并充分攪拌物料。通過上述翻砂機構213、混砂機構212及碾砂機構214的相互配合,使鑄造砂與混合劑充分混合均勻。作為優(yōu)選的,主旋轉軸2101頂部成錐形,從而可防止物料在主旋轉軸2101頂端堆積。
如圖1所示,混合劑泵送機構8位于底座5的工作腔51內,位于混砂攪拌室2下方或一側,作為優(yōu)選的,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為了減小工作腔51的體積,混合劑泵送機構8位于混砂攪拌室2下方。如圖1所示,混合劑泵送機構8包括用于存放樹脂的樹脂腔81、用于存放固化劑的固化劑腔82,樹脂腔81及固化劑腔82分別設有樹脂輸出管811及固化劑輸出管821,樹脂輸出管811及固化劑輸出管821上分別設置有樹脂泵83及固化劑泵84,樹脂輸出管811及固化劑輸出管821均匯合于一混合劑主輸出管85,混合劑主輸出管85從混砂攪拌室2頂部通入混砂攪拌室2。如圖1和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混合劑主輸出管85輸出端連接淋料盤851,淋料盤851位于混砂攪拌室2內部頂部,混合劑主輸出管85穿過混砂攪拌室2頂面與淋料盤851連通。淋料盤851成中空盤狀,淋料盤851底面均勻分布有淋料孔8511,作為優(yōu)選的,淋料孔8511沿淋料盤851徑向成放射狀均勻分布。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采用淋料盤851從上方向混砂攪拌室2內添加混合劑,使混合劑均勻落入鑄造砂上,方便與鑄造砂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作為優(yōu)選的進一步優(yōu)選的,混合劑主輸出管85設有混合劑輸出泵850。作為更進一步優(yōu)選的,樹脂腔81上設有加熱源812,加熱源812位于樹脂腔81一側。
如圖1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輸料臂3位于底座5一側,與底座5轉動連接,輸料臂3以其與底座5的連接軸為軸心,在豎直平面內俯仰,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1所示,于輸料臂3下方中部轉動連接一伸縮機構31,伸縮機構31的另一端與底座5轉動連接,輸料臂3通過伸縮機構31驅動其俯仰。當然,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并不局限于伸縮機構31一種驅動方式驅動其俯仰,在本發(fā)明另一種實施方式中,輸料臂3通過卷揚機構牽引其俯仰。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輸料臂3內沿其長度方向固定有傳輸皮帶,如圖1所示,混砂攪拌室2位于工作腔51內一側,與底座5側壁緊貼,混砂攪拌室2側面設有物料出口200,物料出口200位于輸料臂3安裝側,物料出口200與輸料臂3連通,物料出口200設有一傾斜設置的導料板2001,導料板2001延伸至輸料臂3內的傳輸皮帶上方。作為優(yōu)選的,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物料出口200設有開口閥2001。如圖1所示,輸料臂3的輸出端下方連接有卸料裝置4,卸料裝置4下方設置有卸料電磁閥41,卸料電磁閥41與卸料裝置4固定連接,卸料電磁閥41通過電磁閥控制器42控制開合程度,卸料電磁閥41與電磁閥控制器42電連,另外,如圖1所示,電磁閥控制器42位于底座5上。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鑄造加工用混砂機,通過底座5底部的回轉機構6,以及可俯仰的輸料臂3,同時配合行走機構71,實現(xiàn)了混砂機的三維動作,從而可隨意選取卸料位置,動作靈活,減少了人工移動,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添砂機構9,如圖所示,添砂機構9包括添砂臂91,添砂臂91一端通過立架92固定,如圖所示,立架92豎直固定于機架7上方,位于底座5一側,添砂臂91輸出端連接于立架92頂端,且與立架92轉動連接。另外,設有一驅動機構93連接于添砂臂91及機架7之間,如圖所示,驅動機構93一端與機架7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添砂臂91中部轉動連接,添砂臂91輸出端位于砂庫1上方。添砂臂91內固定連接有輸送皮帶。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設置有添砂機構9,同時,添砂機構9具有俯仰功能,提高了添砂的靈活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作為優(yōu)選的,在本發(fā)明此實施方式中,驅動機構93為伸縮驅動機構。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huán)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發(fā)明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