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架12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架12下端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21]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板2呈長方體,所述支撐板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2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2上設(shè)有第二支撐桿21、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21右側(cè)的第一斜桿22、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21左側(cè)的第二支架2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左側(cè)的第一彎曲桿24、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24右側(cè)的第二斜桿2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上方的頂靠架26及位于所述支撐板2上的第一通孔27。所述第二支撐桿21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21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21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22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22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22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3呈V字形,所述第二支架23 —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3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24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24位于左側(cè),所述第一彎曲桿24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25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25上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24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架26呈V字形,所述頂靠架26 —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通孔27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通孔27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通孔27貫穿所述支撐板2的上下表面。
[0022]如圖1所示,所述石油篩管3呈空心圓柱體,所述石油篩管3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彎曲桿24上端頂靠在所述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上,所述第二斜桿25下端頂靠在所述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上。
[0023]如圖1所示,所述電機裝置4上設(shè)有電機41、位于所述電機41上方的轉(zhuǎn)軸42、位于所述轉(zhuǎn)軸42左右兩側(cè)的第一固定環(huán)43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外側(cè)的第一摩擦環(huán)44。所述電機41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轉(zhuǎn)軸42呈圓柱體,所述轉(zhuǎn)軸42豎直放置,所述轉(zhuǎn)軸42下端與所述電機41連接,所述電機41由此帶動所述轉(zhuǎn)軸42旋轉(zhuǎn)。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內(nèi)表面與所述轉(zhuǎn)軸4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上表面與所述轉(zhuǎn)軸42的上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上表面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從而方便套入所述石油篩管3中,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內(nèi)表面與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4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外表面與所述石油篩管3的內(nèi)表面接觸,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采用摩擦系數(shù)較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摩擦環(huán)44旋轉(zhuǎn)時可帶動所述石油篩管3旋轉(zhuǎn)。
[0024]如圖1所示,所述氣缸裝置5上設(shè)有氣缸51、位于所述氣缸51右側(cè)的第一橫桿52、位于所述第一橫桿52右側(cè)的第二支架53、位于所述氣缸51下方的推動桿54、位于所述推動桿54左右兩側(cè)的第二固定環(huán)55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55外側(cè)的頂靠環(huán)56。所述氣缸51位于所述石油篩管3的上方。所述第一橫桿5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52左端與所述氣缸5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53呈Z字形,所述第一橫桿52右端與所述第二支架53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54呈長方體,所述推動桿54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桿54上端與所述氣缸51連接,所述氣缸51由此可帶動所述推動桿54上下移動。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55下表面與所述推動桿54的下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nèi),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55內(nèi)表面與所述推動桿5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環(huán)56內(nèi)表面與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55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環(huán)56下表面呈傾斜狀,所述頂靠環(huán)56方便套入所述石油篩管3中,所述頂靠環(huán)56外表面與所述石油篩管3的內(nèi)表面接觸,所述頂靠環(huán)56與所述石油篩管3滑動連接。
[0025]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裝置6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cè),所述固定裝置6上設(shè)有固定架61、貫穿所述固定架61左右表面的頂靠桿62、位于所述頂靠桿62外側(cè)的握持桿63、位于所述頂靠桿62內(nèi)側(cè)的第一頂靠塊64、位于所述固定架61下表面的第一彈簧65及位于所述第一彈簧65下方的第二頂靠塊66。所述固定架61呈L型,所述固定架61 —端與所述推動桿54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61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頂靠桿62呈圓柱體,所述頂靠桿62水平放置,所述頂靠桿62側(cè)面上設(shè)有螺紋,所述頂靠桿62貫穿所述固定架61左右表面,所述固定架61與所述頂靠桿62的螺紋連接,所述頂靠桿62旋轉(zhuǎn)時由此可以左右移動。所述握持桿63呈長方體,所述握持桿63豎直放置,所述頂靠桿62 —端與所述握持桿63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64呈圓柱體,所述第一頂靠塊64 —側(cè)面與所述頂靠桿62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64采用較為光滑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彈簧65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彈簧65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65上端與所述固定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靠塊66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頂靠塊6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簧65下端與所述第二頂靠塊66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靠塊66下表面頂靠在所述石油篩管3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頂靠塊66對所述石油篩管3起到定位作用。
[0026]如圖1所示,所述打磨裝置7上設(shè)有固定框71、位于所述固定框71左側(cè)的打磨塊72、位于所述固定框71內(nèi)部的第二彈簧73、位于所述打磨塊72右側(cè)的連接桿74及位于所述連接桿74右側(cè)的豎桿75。所述固定框71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撐桿21上端與所述固定框7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53下端與所述固定框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打磨塊72呈長方體,所述打磨塊72水平放置,所述打磨塊72右端收容于所述固定框71內(nèi)部且與所述固定框71滑動連接,所述打磨塊72由此可以左右移動。所述第二彈簧73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上下兩側(cè),所述第二彈簧73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73左端與所述打磨塊7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73右端與所述固定框7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74呈長方體,所述連接桿74水平放置,所述連接桿74左端與所述打磨塊7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74右端貫穿所述固定框71的內(nèi)外表面且與所述固定框71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桿74由此可以左右移動。所述豎桿75呈長方體,所述豎桿75豎直放置,所述連接桿74右端與所述豎桿75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0027]如圖1所示,所述本實用新型石油篩管外壁打磨加工處理裝置使用時,首先將第一摩擦環(huán)44收容于石油篩管3內(nèi),使得第一摩擦環(huán)44外表面與石油篩管3的內(nèi)表面緊密接觸,然后啟動氣缸51,使得推動桿54推動第二固定環(huán)55及頂靠環(huán)56向下移動,使得頂靠環(huán)56外表面頂靠在石油篩管3的內(nèi)表面上,同時旋轉(zhuǎn)握持桿63,使得頂靠桿62靠近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并且第一頂靠塊64頂靠在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上,然后啟動電機41,使得轉(zhuǎn)軸42帶動第一固定環(huán)43及第一摩擦環(huán)44旋轉(zhuǎn),進而使得石油篩管3旋轉(zhuǎn),然后打磨塊72在第二彈簧73作用下向左移動頂靠在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上,從而在石油篩管3旋轉(zhuǎn)時,打磨塊72可對石油篩管3的側(cè)面進行打磨,然后啟動氣缸51,使得推動桿54繼續(xù)向下移動,同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