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
背景技術:
公知的是傳統(tǒng)的遮陽板可安裝到車輛駕駛員的座位或副座的正面 斜向上的位置,并且采用該遮陽板來預防由于直射的陽光或迎面而來 的車輛的前燈燈光所引起的晃眼。近來,已經公知一種車輛可安裝的 遮陽板,它能夠根據諸如駕駛員的姿勢和體型的情況來改變光阻斷范 圍,并且可旋轉以便阻斷諸如來自惻玻璃的直射陽光或前燈燈光的光。
在專利文獻1,即日本特開申請公布No.2004-009883、 9-254649 和2007-131168中描述的傳統(tǒng)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中,將兩個樹脂型芯 構件彎曲以形成遮陽板本體,安裝在車輛上的軸的一部分和安裝在該 軸上的支承件被包括在該遮陽板本體中。這樣,能實現遮陽板的旋轉 和滑動運動。
發(fā)明內容
木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下文中,將描述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示意圖。遮陽板100由以下部件組成遮陽板本體20,它阻斷外部照射光;軸28, 它在一端29處安裝在車體上;以及支承件27。遮陽板本體20具有兩 個樹脂型芯構件以彎曲狀態(tài)構成的中空結構。軸28的另一端和支承件 27被包括在彎曲的樹脂型芯構件之間,在沿遮陽板本體20的縱向方向 截取的端緣的內部。支承件27以組件可沿遮陽板本體20縱向滑動的 狀態(tài)保持在彎曲的樹脂型芯構件之間。
如由圖中的箭頭B所指示的,支承件27縱向滑動,由此遮陽板本 體20能相對于軸28滑動。此外,支承件27可繞軸28旋轉。利用這 些特征,能夠增強滑動式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性能。
然而,傳統(tǒng)的遮陽板具有下文所述的問題。
圖2是沿傳統(tǒng)的遮陽板本體1的線A-A截取的橫剖面。遮陽板本 體1具有兩個樹脂型芯構件2a、 2b利用鉸鏈4彎曲的中空結構。支承 件8和軸9設置在遮陽板本體1的內部。此外,在折疊樹脂型芯構件 之前先使它們打開的狀態(tài)中,將遮陽板本體1 一體地模制成型,使得 樹脂型芯構件2a、 2b通過鉸鏈4彼此聯(lián)接。
支承件8具有導向凹槽8a、 8b。此外,在樹脂型芯構件2a、 2b 的內表面上,兩個肋條6沿遮陽板本體1的縱向方向設置,并且與導 向凹槽8a、 8b接合,從而引導支承件8的滑動。
在遮陽板l的內部,為了確保支承件8平滑地滑動,需要減小導 向凹槽8a、 8b與兩個肋條6之間的滑動阻力。為此,當將樹脂型芯構 件2a、 2b折疊在彼此之上時,肋條6需要在沒有移位的情況下與導向 凹槽8a、 8b精確地接合。此外,需要彎曲該樹脂型芯構件,從而在支 承件8在其中滑動的整個區(qū)域上不出現移位。如果在生產時獲得的制 造精度不夠,則在折疊時獲得的對準出現不一致。結果,存在這樣的 問題,即出現滑動阻力大和可操作性差的缺陷。此外,如果與圖中所示的支承件8的底表面相對的肋條7a、 7b出 現移位,則在尖端鄰接部處形成階躍高度。因此,如果支承件8的底 表面與肋條7a、 7b形成接觸,則支承件8傾斜,此后,強力地緊靠著 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a、 2b的內表面上的肋條5或6。由于強力緊靠, 出現這樣的問題滑動阻力增加,在滑動操作時產生的操作力扭曲, 并出現缺陷。
因此,做出本發(fā)明以解決上述問題,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在 整個遮陽板的滑動操作時產生的良好可操作性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車輛可安裝遮陽板設有軸,其一端安裝在 車體上;支承件,其安裝在該軸上;遮陽板木體,在該遮陽板本體中, 兩個樹脂型芯構件通過鉸接部彼此聯(lián)接并且該兩個樹脂型芯構件利用 作為折疊部的該鉸接部折疊以便包括該軸的另 一 端和該支承件;第一 滑動導向件,其鄰近該鉸接部設置,用于引導該支承件的滑動;以及 第二滑動導向件,其設置在該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的內表面上, 用于引導該支承件的滑動,其中..該支承件可滑動地保持在被折疊的 兩個樹脂型芯構件、該第一滑動導向件和該第二滑動導向件包圍的空 間中;該支承件繞該軸旋轉,由此該遮陽板本體旋轉;并且該支承件 沿該兩個樹脂型芯構件、該第一滑動導向件和該第二滑動導向件滑動, 由此該遮陽板本體相對于該軸滑動。
根據本發(fā)明,支承件被保持在設置于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任一 個上的第二滑動導向件與兩個樹脂型芯構件的內表面之間,從而不會 由-T樹S旨型芯構件的移位而影響在滑動時產生的滑動阻力的大小。這 樣,能減小在遮陽板本體滑動時產生的操作力的分散,并且能提高遮 陽板的可操作性。
8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在于第一滑動導向件是沿鉸 接部設置在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的內表面上的突出部,該突出 部覆蓋通過將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折疊在彼此之上而在鉸接部處出現的 階躍高度(step height)。
這樣,在滑動中,該支承件決不會緊靠鉸接部的階躍高度。因而, 滑動阻力決不會增加,遮陽板本體能平滑地滑動。
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在于在兩個樹脂型芯構件緊 靠折疊的位置處,其上未設置突出部的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和突出 部彼此緊靠,以便確保不產生移位,從而限制鉸接部的彎曲寬度。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防止當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折疊在彼此之上時由 于鉸接部的過度彎曲而產生的移位。這樣,樹脂型芯構件能容易地疊 置在彼此之上,從而能夠簡化工作。
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在于支承第二滑動導向件的
接合部設置在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其上未設置第二滑動導向件的一 個上。
這樣,能防止第二滑動導向件由于在支承件滑動時產生的壓力而 變形,從而能夠確保遮陽板本體的穩(wěn)定的可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 在于第一滑動導向件是在將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折疊在彼此之上的狀 態(tài)中沿鉸接部形成的滑動凹槽;支承件具有鉤在該滑動凹槽上的第一 滑動支承件和鉤在第二滑動導向件的開口端處的第二滑動支承件;并 且支承件能以第一滑動支承件鉤在該滑動凹槽上而第二滑動支承件鉤 在第二滑動導向件的開口端處的狀態(tài)滑動地保持在其上未設置第二滑
動導向件的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 一個上。根據本發(fā)明,支承件鉤在第二滑動導向件的開口端處以及在滑動 凹槽上。此外,其上未設置第二滑動導向件的樹脂型芯構件僅可滑動 地保持。因而,不會由于樹脂型芯構件的移位而影響在支承件滑動時 產生的滑動阻力的大小。這樣,能減小在遮陽板本體滑動時產生的操 作力的分散,并且能提高遮陽板的可操作性。
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涉及以下這種車輛可安裝遮陽
板,它包括遮陽板本體,其形成為中空形狀;支承件,其布置在該 遮陽板本體中;軸,其彎曲成大致L形,該軸的一端可旋轉地插入到 該支承件中;以及支架,用于將該軸的另--端安裝在車輛側上,該軸 被相對于該支架可旋轉地支承,遮陽板本體被相對于該軸可旋轉地支 承,其中在遮陽板本體的內壁上,形成有沿該內壁的縱向方向延伸 的導軌;支承件可滑動地介于該導軌之間以相對于該軸可滑動地支承 遮陽板本體,然后可變地構成遮陽板本體的光阻斷范圍;可彈性變形 的接合片形成在支承件和導軌中的任一個上以進一步將遮陽板本體定 位在軸上;并且該接合片要與之接合的接合部形成在支承件和導軌中 的另一個上。
通過將諸如織物布、非織物布或PVC片的遮陽板表層覆蓋在樹脂 型芯構件的外表面上來構成遮陽板本體。
布置在遮陽板本體中的支承件由諸如聚縮醛(POM)的合成樹脂 模具制成,設有軸孔,并且軸的插入部可旋轉地支撐在該軸孔中。這 樣,遮陽板本體可設置為沿軸的外圍旋轉。
利用此結構,本發(fā)明能提供一種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其中,接合 片與接合部接合。遮陽板本體通過支承件可靠地定位和保持在軸上, 并且遮陽板本體決不會出現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此, 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諸如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
本發(fā)明的遮陽板可構成為使得接合片以及該接合片要與之接合的 接合部形成為分別成對地彼此隔開。因此,能在軸的兩端處確定遮陽 板本體相對于軸的定位位置。
利用此結構,將遮陽板本體定位在軸的兩端處,并且通過使用該 軸的細長尺寸的整個長度,能確保光阻斷范圍達到最大。
本發(fā)明可適用于接合片設置在支承件處而接合部設置在導軌中的 各自一個處,以及相反地,接合片設置在該導軌處而接合部設置在支 承件處的情形。
接合片設置在支承件處而接合部設置在導軌處,或者替代地,接 合片設置在導軌中的各自一個處而接合部設置在支承件處,由此能根 據遮陽板的整個形狀來對它們進行適當地選擇。
根據本發(fā)明,能提供一種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其中接合片能構 成為在形如板的彈簧片處形成彎曲接合片部,而接合部能由該彎曲接 合片部要與之接合的接合凹口構成;并且該接合片接合在由彈簧片構 成的接合凹口中,從而使遮陽板能可靠地對遮陽板本體中的軸執(zhí)行位 置限制,并總能可靠地阻斷諸如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 照射光。
根據本發(fā)明,能提供一種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其中接合片能構 成為在板形彈簧片處形成彎曲接合片部,而接合部能由突出部形成, 該彎曲接合片部與該突出部緊靠接合;并且構成接合片的彈簧片的彎 曲接合片部緊靠由突出部組成的接合部,從而使遮陽板能可靠地對遮 陽板本體中的軸執(zhí)行位置限制,并總能可靠地阻斷諸如陽光或迎面而 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一種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在該車輛可安裝遮陽板中,遮陽板本體 沿軸滑動,該軸的一端樞轉地安裝在車輛面板上,該車輛可安裝遮陽 板的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部,其是設置在遮陽板本體內部的空間;支 承件,其安裝在該軸的另一端上并且可滑動地封裝在該中空部中;第
--鎖定部,在遮陽板本體沿該軸要被容納的方向滑動并停止的位置處, 該支承件緊靠該第一鎖定部;以及第二鎖定部,在遮陽板本體沿該軸 要伸出的方向滑動并停止的位置處,該支承件緊靠該第二鎖定部,該 第一和第二鎖定部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設置在限定該中空部的壁表面 上的接合孔,具有與該接合孔接合的突出部的支承件。
根據本發(fā)明,該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結構使得設置在安裝于軸的 尖端上的支承件處的突出部與設置在遮陽板本體處的鎖定部的接合孔 接合,從而使遮陽板本體能保持在該軸處。這樣,即使構成遮陽板本 體的樹脂型芯構件膨脹,遮陽板本體也通過該支承件保持處于穩(wěn)定的 狀態(tài)。
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在于設置在支承 件處的突出部具有加工成錐形形狀的尖端。這樣,該突出部容易與設 置在鎖定部處的接合孔接合,從而允許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改進的功
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在操作遮陽板本體滑動時具有良好可操作性 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外觀的示意圖; 圖2是沿根據現有技術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示意 性橫剖面;
12圖3是沿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 剖視圖4A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接合部的透
視圖4B是沿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 示意性橫剖面;
圖5A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接合部的透
視圖5B是沿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 示意性橫剖面;
圖6A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接合部的透
視圖6B是沿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 示意性橫剖面;
圖7是沿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線A-A截取的示 意性橫剖面;
圖8是圖示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中的遮陽 板本體的 一 部分的正剖視圖9是圖示圖8中的支承件與軸之間的相互關系的透視圖; 圖IO是沿圖8的線A-A截取的剖視圖ll是在中立狀態(tài)中的沿圖IO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在該中 立狀態(tài)中,支承件可在不與導軌接合的情況下滑動;
圖12是沿圖10的線B-B截取的剖視圖,圖示了支承件與導軌接 合,由此相對于軸來限制遮陽板本體的位置的狀態(tài);
圖13是與圖12相似的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修改例中的車輛 可安裝遮陽板的剖視圖14是與圖12相似的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修改例中的車輛 可安裝遮陽板的剖視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示意
圖;圖16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二鎖定部的示
意圖17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一鎖定部的示 意圖;以及
圖18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支承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 優(yōu)選實施例。
將對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一實施例進行描述。圖 3是沿根據該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100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 橫剖面。遮陽板本體20具有兩個樹脂型芯構件20a、 20b通過將它們折 疊并疊置在鉸接部21處而形成的中空結構。此外,用作第一滑動導向 件的突出部23a沿樹脂型芯構件20a設置,而第二滑動導向件22a設置 在樹脂型芯構件20a的內表面上。
支承件27保持在被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以及第一和第二滑動 導向件23a和22a包圍的空間中,并且包括在遮陽板本體中。換句話說, 支承件27與由第一滑動導向件23a和第二滑動導向件22a形成的滑動 凹槽接合,并進一步通過樹脂型芯構件20b限制以便不脫離滑動地延 伸。第一滑動導向件23a覆蓋由鉸接部21的彎曲產生的階躍高度,并 且緊靠第一滑動導向件23a的支承件27能平滑地滑動。此外,第二滑 動導向件22a具有能緊靠支承件27的整個底面的寬度,并確保在滑動 運動時所需的安全性。
在該實施例中,寬闊地設置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寬度,從而第 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面緊靠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2a上的突出部 22b。與該實施例不同,第二滑動導向件22a不總是需要寬度大來提供 該特征。然而,為了確保與滑動運動相關的安全性,優(yōu)選將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設置為具有這樣的寬度,即至少使得第二滑動導向 件22a的開口端定位在超過圖中所示的中心線C-C的樹脂型芯構件20b 的一側處。支承件27可旋轉地安裝在軸28上。由樹脂構件20a、 20b構成的 用于在其間保持該支承件的遮陽板本體20可通過使支承件27旋轉而 繞軸28旋轉。此外,在緊靠支承件27的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的內 表面上,突出部24、 25沿滑動方向設置。利用這些突出部24、 25,能 減少支承件27與樹脂型芯構件20a、 20b的內表而之間的接觸面積。此 外,樹脂型芯構件20a、 20b能在其間滑動地保持支承件27。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特征在于該遮陽板利用小的操 作力平滑地滑動并且即使將它用在包括在滑動范圍內的中間位置處, 也不會由于車輛振動而移位。為了確保這種對立的性能,需要在適當 的范圍內來調節(jié)產生于樹脂型芯構件20a、 20b的內表面與支承件27 之間的滑動阻力。為此,必須在該型芯構件表面與支承件27之間設置 微小的間隙。如果突出部24和25不存在,則支承件27與該型芯構件 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加,從而滑動阻力隨著輕微的橫向間隙變化而 明顯改變。因而,變得難以在適當的范圍內調節(jié)滑動阻力。如果設置 突出部24、 25,則支承件27與該型芯構件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 而間隙的公差增加。結果,考慮到樹脂成型的制造精度以及樹脂型芯 構件的折疊制造的精度,通過調節(jié)突出部24、 25的高度能夠在適當的 范圍內調節(jié)滑動阻力。同時,在該實施例中,突出部24、 25分別設置 在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的內表面上,通過采用在三個點處,即在樹 脂型芯構件20a的內表面上的兩個突出部24、 25以及設置在樹脂型芯 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一個突出部處支承物體的結構,或者替代地, 通過采用在三個點處,即在設置于樹脂型芯構件20a的內表面上的一個 突出部以及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兩個突出部24、 25 處支承物體的結構,支承件27能在沒有反沖的情況下平滑地滑動。作為第一滑動導向件,突出部23a用來在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 在鉸接部21處彎曲之后疊置在彼此之上時緊靠沿鉸接部21設置在樹 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階躍高度23b,并由此限制鉸接部21的 彎曲。這使得能夠防止鉸接部21的過度彎曲并便于在將樹脂型芯構件 20a和20b疊置在彼此之上時要進行的對準工作。
在該實施例中,用作第一滑動導向件的突出部23a設置在樹脂型 芯構件20a的內表面上,第二滑動導向件22a設置在該樹脂型芯構件 20a的內表面上,而相對的階躍高度23b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 表面上。反過來,即使突出部23a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上,而階躍 高度23b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a上,也能獲得與上述相似的有利效果 限制鉸接部21的彎曲。然而,通過將第二滑動導向件22a和突出部23a 設置在同一樹脂型芯構件側,獲得了提高第二滑動導向件22a與突出部 23a之間的尺寸精度的有利效果。這是因為,如果它們設置在同一樹脂 型芯構件側,則能夠確保維持在樹脂成型時獲得的制造精度的尺寸精 度,然而,如果它們設置在不同的樹脂型芯構件上,則尺寸精度由于 在鉸鏈的彎曲制造吋產生的偏差(dispersion)而降低。換句話說,作 為第 一 滑動導向件的突出部2 3 a與第二滑動導向件2 2 a之間的間隙偏差 增加,由此在突出部23a與第二滑動導向件22a之間滑動的支承件27 上的滑動阻力變得與通常的完全不同。因而,出現由于可操作性差所 引起的缺陷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如該實施例中所示,優(yōu)選將限制鉸 接部的彎曲的突出部2 3 a和第二滑動導向件2 2 a設置在同 一 樹脂型芯構 件側。
此外,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緊靠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 面上的突出部22b,并在與同樣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 支承肋條26接合之后被支承。支承肋條26用作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 20b上的接合部。此滑動導向件被支承為使得在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 20a的內表面上的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處不發(fā)生變形,因而穩(wěn) 定了遮陽板本體的可操作性。從另一觀點,由突出部22b與支承肋條26之間的組合形成的接合 部用于與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接合,由此限制樹脂型芯構件 20b移向鉸接部21的運動。突出部23a通過限制鉸接部21的彎曲來限 制樹脂型芯構件20b從鉸接部21移向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運動。結 果,由突出部22b與支承肋條26之間的組合形成的接合部和突出部23a 共同用于穩(wěn)定其中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疊置在彼此之上的狀態(tài)。
此外,通過固定和固化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和突出部22b 所緊靠的位置,能夠穩(wěn)定樹脂型芯構件20a和20b之間的疊置并確保支 承件27的平滑滑動,從而提高遮陽板的可操作性。例如,通過設置開 口用于執(zhí)行樹脂型芯構件20 a或2 0b的部分的固定并通過開口向鄰接部 實施焊接工藝能實現這種提高。焊接方法能包括諸如超聲波焊接、振 動焊接和激光焊接的那些方法。
在圖3所示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100中,緊靠支承件27的第二 滑動導向件22a的表面接收設置在支承件27 —側上的整個鄰接表面。 換句話說,在樹脂型芯構件20a與20b之間出現移位之后,即使在突出 部22b和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所緊靠的位置處出現階躍高度, 支承件27也決不會與該階躍高度形成接觸。因而,該支承件不會傾斜 并強力地緊靠樹脂型芯構件20a或20b的內表面。因此,在使支承件 27滑動時產生的滑動阻力沒有受到這種移位的影響,從而使遮陽板本 體20能確保其穩(wěn)定的可操作性。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第二滑動導向件僅設置在兩個 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上,從而將在遮陽板本體的內部滑動的支承件 保持在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各自一個與第二滑動導向件之間。因此, 實現了與在折疊樹脂型芯構件時可能出現的移位無關的具有其小滑動 阻力和良好可操作性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其它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 修改例。圖4是示出接合部的另一示例性方面的示意圖,該接合部設
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 0b的內表面上以便與第二滑動導向件22 a的開口端 接合。在下文中,與圖3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共有的相同構成元件由相 同的命名和附圖標記來表示。省略其重復描述。
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接合部等同于設置在沿整 個遮陽板的縱向延伸的兩層尖頂突出部41與42之間的至少一個或多 個肋條4 3 。肋條4 3中的各自 一 個具有與第二滑動導向件2 2 a的開口端 接合的腔。圖4A是示出布置在兩層尖頂之間的肋條的透視圖。
圖4B是沿遮陽板本體20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橫剖面。如圖所 示,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與設置在肋條43上的腔接合,由此 遮陽板本體被支承為使得在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處不發(fā)生變 形,同時,限制樹脂型芯構件20b的運動,從而穩(wěn)定遮陽板的疊置。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遮陽板的修改例。在圖 5A和圖5B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開口端接合并鎖 定在沿遮陽板本體縱向延伸地設置的兩層尖頂突出部51與52之間。 圖5A是示意性示出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上的兩層尖頂突 出部51、 52的透視圖。在這些兩層尖頂突出部之中,在圖的下部處示 出的突出部52比上尖頂突出部51突出得更長,并具有至少一個或多 個接合孔53。另一方面,與接合孔53接合的可接合裝配爪54設置在 與兩層尖頂突出部51、 52接合的第二滑動導向件22a的末端處。
圖5B是沿根據該實施例的遮陽板本體20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 橫剖面?;瑒訉蚣?2a的開口端可接合地介于兩層尖頂突出部51與 52之間。此外,可接合裝配爪54與接合孔53接合。之后,第二滑動 導向件22a的開口端與樹脂型芯構件20b鎖定。用于支承和加強在圖的 下部處示出的尖頂突出部的多個肋條55沿該尖頂突出部布置。這樣,尖頂突出部52能持久地抵抗在滑動導向件22a與尖頂突出部51、 52 接合時產生的壓力,由此,可接合裝配爪54與接合孔53可接合地裝 配。
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修改例。在 圖6A和圖6B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滑動導向件22a和樹脂型芯構件 20b利用螺釘緊固。第二滑動導向件22a具有接合孔61,用于接收螺釘 軸,并且在可接合地裝配到通過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20b上的螺釘孔 插入的螺釘軸之后與樹脂型芯構件20b的內表面鎖定。
圖6 A是示意性示出第二滑動導向件2 2 a的開口端面的透視圖。在 圖中,具有可接合地裝配到螺釘軸的接合孔61的凸起部63成型在第 二滑動導向件22a的底表面上。圖6B是沿根據該實施例的遮陽板本體 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橫剖面。將螺釘62通過形成在樹脂型芯構件 20b上的螺釘孔64插入,并之后可接合地裝配到包括在第二滑動導向 件22a中的凸起部63的接合孔61。這樣,第二滑動導向件22a與樹脂 型芯構件20b鎖定,從而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例如當支承件27滑動 吋,第二滑動導向件22a變形,從而產生移位。因此,實現了遮陽板本 體的穩(wěn)定的可操作性。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二實施例。 圖7是沿根據該實施例的遮陽板200的線A-A截取的示意性橫剖面。 遮陽板200設有軸37,其在一端處安裝在車體上;支承件36,其可 旋轉地安裝在軸37上;以及遮陽板本體30。在遮陽板本體30中,樹 脂型芯構件30a和30b形成為在鉸接部31處折疊。安裝在軸37上的支 承件36被包括在樹脂型芯構件30a與30b之間的空間中。支承件36 沿遮陽板本體30縱向滑動,從而使遮陽板本體30相對于軸37滑動。 此外,支承件36繞軸37旋轉,并且包括支承件36的遮陽板本體30 因而旋轉。此外,裝飾性表層40粘附到遮陽板本體30的外表面。在樹脂型芯構件30a和30b折疊在彼此之上的狀態(tài)中,鉸接部31 彎曲,從而形成用作第一滑動導向件的導向凹槽33。在支承件36中, 兩個突出部,即第一和第二支承件36a和36b設置在圖中所示的上端和 下端處。
從結構的觀點看,第一滑動導向支承件36a鉤在導向凹槽33的側 表面33a上,而第二滑動支承件36b鉤在第二滑動導向件32的開口端 處,以便將支承件36鉤在于樹脂型芯構件30a和第二滑動導向件32 之間獲得的凹槽形的滑動空間中。此外,樹脂型芯構件30b以疊置的 狀態(tài)折疊在鉸接部31處,由此,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30b的內表面上 的突出部34、 35緊靠支承件36以將支承件36保持在遮陽板本體的內 部。此時,支承件36保持在可沿用作第一滑動導向件的導向凹槽33 和第二滑動導向件32在遮陽板本體30中縱向滑動的狀態(tài)。
根據該實施例,當支承件36滑動時產生的滑動阻力取決于當設置 在樹脂型芯構件30b的內表面上的突出部34、 35緊靠支承件36時產 生的壓力,而與在鉸接部31處折疊的樹脂型芯構件30a與30b之間的 移位無關。突出部34、 35僅用于限制運動,使得支承件36不會從第 二滑動導向件32與樹脂型芯構件30a之間的滑動空間中脫離。此外, 如前所述,通過改變突出部34、 35中的各自一個的高度,能夠調節(jié)支 承件36與突出部34、 35中的各自一個之間的間隙,繼而能夠將支承 件36的滑動阻力調節(jié)在適當的范圍內。結果,能提供一種遮陽板,該 遮陽板能利用小的操作力平滑地滑動并消除了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 產生的從設定位置的移位。同時,在該實施例中,突出部34、 35中的 每一個都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30b的內表面上,通過采用在三個點處, 即在一個或多個突出部處,在用作第一滑動導向件的滑動凹槽33的側 壁33a上以及在第二滑動導向件32的開口端處支承該支承件的結構, 支承件36能在沒有反沖的情況下平滑地滑動。
接下來,將參照圖8到圖12來描述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三實施例。圖8是圖示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 中的遮陽板本體的一部分的正剖視圖;圖9是圖示圖8中的支承件與 軸之間的相互關系的透視圖;圖IO是沿圖8的線A-A截取的橫剖面; 圖11是在中立狀態(tài)中的沿圖10的線B-B截取的橫剖面,在該中立狀 態(tài)中,支承件可在不與導軌接合的情況下滑動;而圖12是沿圖10的 線B-B截取的橫剖面,圖示了支承件與導軌接合,由此相對于軸來定 位和限制遮陽板本體的狀態(tài)。
在圖8中,該實施例中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包括遮陽板本體301, 其形如板,呈矩形以便阻斷在車輛的擋風玻璃處或在側玻璃的向前或 側向方向上遇到的照射光,此外,它形成為中空形狀;支承件302,其 布置在遮陽板本體301中;軸303,其一端可旋轉地插入到該支承件中 并形成為以大致L形彎曲;以及支架304,用于將軸303的另一端安裝 到車體側(未示出),其中支架304可旋轉地支承軸303,而軸303可 旋轉地支承遮陽板本體301。
如圖IO中清晰可見,通過將諸如織物布、非織物布或PVC片的 遮陽板表層301b覆蓋在由諸如珠狀泡沫(bead foam)的材料制成的樹脂 型芯構件301a-l和301a-2中的各自一個的外表面上來構成遮陽板本體 301。如下文詳細描述的,通過將一對樹脂型芯構件301a-l、 301a-2疊 置和組裝成中空形狀來構成遮陽板本體3 01 。
布置在遮陽板本體301中的支承件302由通過諸如聚縮醛(POM) 的合成樹脂利用注塑成型而獲得的樹脂模具制成。支承件302還由圓 柱形軸承部302a和板形安裝部302b構成。軸承孔302a-l設置在軸承 部302a處,軸303的一端可旋轉地插入和支承在軸承孔302a-l中。此 軸承部被分成前后兩列,用于將板狀彈簧305插入到其中的開口 302c 是分界。
板狀彈簧305與支承在軸承孔302a-l上的軸303的一端處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彈性接觸,從而使彈簧能獲得在遮陽板本體301通過 該軸的三圈旋轉而轉動吋產生的旋轉扭矩。
樹脂型芯構件301a-l、 301a-2形如貝殼(shell),并且通過對它們進 行疊置和組裝而形成中空的遮陽板本體301,而它們的彎曲外表面朝向 外部。
樹脂型芯構件301a-l、301a-2通過彼此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301a-l 和301a-2處的可接合裝配爪(未示出)之間的可接合裝配動作來彼此 組裝。
此外,例如, 一對導軌306、 306以突出的形狀分別形成在構成遮 陽板本體301的樹脂型芯構件301a-l、 301a-2的上下內壁的兩個或任 一個上,如圖8中所示。導軌306、 306布置為以該導軌彼此隔開的狀 態(tài)沿樹脂型芯構件301a-l的縱向延伸。此外,如圖8中所示,這些導 軌通過在樹脂型芯構件301a-l、 301a-2處突出的肋條306a來加強。
支承件302可沿遮陽板本體的縱向滑動地介于導軌306與306之間。
如圖9和圖ll中清晰示出的,在支承件302中的與導軌306、306 相對的一對側壁302-1上,由彈簧片組成的接合片307以接合片307 彼此隔開的狀態(tài)成對地形成,并且接合片307中的各自一個均包括以 彎曲形狀向外形成并可彈性變形的彎曲接合片部3 07 a 。
彎曲接合片部307a中的各自一個均設置為與導軌306、 306中的 各自 一 個的內壁表面 一 直接觸。
在導軌306、 306的兩端處,構成接合部的接合凹 308形成為使 得彎曲接合片部307a與其接合以便限制遮陽板本體301的位置。利用這種結構,如圖12中所示,支承件302在導軌306與306之 間滑動,遮陽板本體301可在軸303上滑動,并從而移向軸303的一 端,例如,已從遮陽板本體301中拉出的軸303所在的位置(由圖12 中所示的實線指示的位置)。在此情形中, 一個接合片307的彎曲接合 片部307a與另一接合凹口 308相對。此時,該彎曲接合片部307a通過 接合片307的偏置力接合到另一接合凹口 308中。此外,將遮陽板本 體301的位置限制在軸3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301決不會出現由于 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諸如陽 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
類似地,遮陽板本體301可沿與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軸303上 滑動地移動,并且該本體從而移向軸303的另一端,例如已經容納在 遮陽板本體301中的軸303所在的位置(由圖12中的雙虛線指示的位 置)。在此情形中,另一接合片307的彎曲接合片部307a與另一接合凹 口 308相對。此時,該彎曲接合片部307a通過另一接合片307的偏置 力接合到另一接合凹口 308中。此外,將遮陽板本體301的位置限制 在軸3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301決不會出現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 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諸如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 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
此外,接合凹口 308分別形成在導軌306、 306的兩端處,接合片 307的彎曲接合片部307a與該接合凹口 308接合。從而在軸303的兩 端處確定遮陽板本體301相對于軸303的定位位置,因而通過使用軸 303的細長尺寸的整個長度,使遮陽板能確保遮陽板本體301的光阻斷 范圍達到最大。
接下來,將參照圖13和圖14來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遮 陽板的修改例。除了一對接合突出部308-1以它們彼此隔開的狀態(tài)形成在導軌
306、 306的相對內壁的兩端處,代替上述的接合凹口 308,從而構成 接合部之外,圖13中所示的本發(fā)明的遮陽板的修改例具有與上述修改 例相似的結構。
因此,根據該修改例,支承件302在導軌306與306之間滑動, 遮陽板本體301可在軸303上滑動,并且該本體從而移向軸303的一 端,例如已從遮陽板本體301中拉出的軸303所在的位置(由圖13中 所示的實線指示的位置)。在此情形中, 一個接合片307的彎曲接合片 部307a翻過一個接合突出部308-1,同時該片部彈性變形。此時,一 個接合片307的彎曲接合片部307a緊靠一個接合突出部308-,從而 被接合,遮陽板本體301的位置被限制在軸3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 301決不會出現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 可靠地阻斷諸如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
類似地,遮陽板本體301可沿與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軸303上 滑動地移動,并且該本體從而移向軸303的另一端,例如已經容納在 遮陽板本體301中的軸303所在的位置(由圖13中的雙虛線指示的位 置)。在此情形中,另一接合片307的彎曲接合片部307a翻過一個接合 突出部308-1,同時該片部彈性變形。此時,另一接合片307的彎曲接 合片部307a緊靠另一接合突出部308-1,從而被接合。此外,遮陽板 本體301的位置被限制在軸3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301決不會出現 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諸 如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的照射光。
接合凹口 308分別形成在導軌306、 306的兩端處,接合片307的 彎曲接合片部307a與該接合凹口 308可接合地裝配或接合。從而在軸 303的兩端處確定遮陽板本體301相對于軸303的定位位置,因而通過 使用軸303的細長尺寸的整個長度,使遮陽板能確保遮陽板本體301 的光阻斷范圍達到最大。
24圖14中所示的遮陽板本體401具有與上述相似的結構,除了接合片407分別形成在導軌406、 406的相對內壁的兩端處;以及構成接合部的一對接合突出部408-1以它們彼此隔開的狀態(tài)形成在與導軌406、 406相對的一對側壁402-1處。
因此,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支承件402在導軌406與406之間滑動,而遮陽板本體401可在軸403上滑動,并且該本體從而移向軸403的一端,例如已從遮陽板本體中拉出的軸403所在的位置(由圖14中所示的實線指示的位置)。在此情形中,在形成于支承件402處的一對接合突出部408-1之中, 一個接合突出部408-l以該突出部被彈性偏置的狀態(tài)接合在接合片407的彎曲接合片部407a處。此時,遮陽板本體401的位置被限制在軸4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401決不會出現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
類似地,遮陽板本體401可沿與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軸403上滑動地移動,并移向軸403的另一端,例如已經容納在遮陽板本體401中的軸403所在的位置(由圖14中的雙虛線指示的位置)。在此情形中,在形成于支承件402上的一對接合突出部408-1之中,另一接合突出部40 8 -1以該突出部被彈性偏置的狀態(tài)接合在接合片4 07的彎I l:i I接合片部407a上。此時,遮陽板本體401的位置被限制在軸403上,并且遮陽板本體401決不會出現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因而使遮陽板總能可靠地阻斷陽光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的前燈燈光。
接合突出部408-1分別形成在導軌406、406的兩端處,接合片407的彎曲接合片部407a與該接合突出部408-1可接合地裝配或接合。從而在軸403的兩端處確定遮陽板本體401相對于軸403的定位位置,因而通過使用軸403的細長尺寸的整個長度,使遮陽板能確保遮陽板本體401的光阻斷范圍達到最大。根據本發(fā)明,接合片407設置在支承件402處,而構成接合部的接合凹口 408或接合突出部408-1設置在兩個導軌處,以及反之,構成接合部的接合突出部408-1設置在支承件402處,而接合片設置在導軌406、 406處,因而實現對遮陽板本體的軸403的位置限制。因此,通過構成遮陽板本體401的定位機構,能適當地選擇上述接合片和接合部中的任 一 個以便適合于遮陽板的整個形狀。
接下來,將參照圖15到圖18來描述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的第四實施例。圖15是示出遮陽板本體501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遮陽板本體501以樹脂型芯構件506和507被打開的狀態(tài)布置在樹脂型芯構件507處。樹脂型芯構件506和507形如貝殼,其內表面是凹的。這些構件繞鉸接部517折疊在其上,從而構成中空的遮陽板本體。用作滑動導向件的肋條509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506、507的各自一個處。在軸502伸出的情形中限定支承件504的位置的內壁515和厚厚地設置以在該軸被容納的情形中限制支承件504的位置的肋條512a—體形成在肋條509的兩端處。內壁515用作第二鎖定部,開口 521設置用于確保通過位于外緣處的開口 522與軸502連通。另一方面,肋條512a用作第一鎖定部,而它與設置在外緣523處的內壁512b配對。肋條512a和內壁512b彼此分開地設置以在其間獲得空間,并將電線傳送到反射鏡單元(未示出),然而明顯的是,這些厚部中的各自一個均用作一體壁以限制支承件504的位置。
肋條509和外緣523形成內壁,該內壁限定設置在遮陽板本體501內部的中空部。此外,安裝在軸502的一端上的支承件504可滑動地布置在該中空部中,然后通過繞鉸鏈517折疊的樹脂型芯構件506、 507封裝在遮陽板本體501中。軸502在另一端處可旋轉地安裝在車輛面板中,并且遮陽板本體501沿軸502滑動。此時,支承件504沿用作滑動導向件的肋條5 0 9在中空部的內部移動。在遮陽板本體501在它沿軸502延伸的方向上滑動的情形中,安裝在軸502的一端處的支承件504能滑動到緊靠作為第二鎖定部的內壁515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該支承件沿將軸2容納在遮陽板本體501中的方向滑動的情形中,支承件504能滑動到該支承件緊靠作為第一鎖定部的肋條512a、內壁512b所在的位置。
在支承件504處,突出部516a設置在側面上,軸502穿過該側面,而突出部513a和514a設置在與該側面相對的側面上。當遮陽板本體501沿該本體延伸的方向滑動時,突出部516a與設置在內壁515上的接合孔516b接合,之后支承件504緊靠內壁515。另一方面,當遮陽板本體501沿該本體被容納的方向滑動時,突出部513a、 514a與設置在肋條512a、內壁512b處的接合孔513b、 514b接合,之后支承件504緊靠肋條512a、內壁512b。
支承件504具有這樣的結構U形本體511和彈簧構件510彼此組合,而其組合附接到軸502的一端。此外,支承件本體511繞軸502可旋轉地附接。這樣,由支承件504支承的遮陽板本體也能繞軸502旋轉。此外,彈簧構件510用于通過彈性力來偏置軸502,并將遮陽板本體501保持在任意的旋轉位置。
如上所述,支承件504是必要構件,其用于支承遮陽板本體501,使該本體沿軸502滑動,并使遮陽板本體501繞軸502旋轉,并且其適于帶來可滑動遮陽板的功能。
圖16是示出當遮陽板本體5 01沿該本體延伸的方向滑動時支承件504緊靠內壁515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軸502響應于遮陽板本體501的滑動而被拉出,而軸502從其穿過的支承件504的側面緊靠內壁515。此時,設置在支承件504的側面上的突出部516a與設置在內壁515上的接合孔516b接合。通過此接合,將遮陽板本體501保持在支承件504上,從而相對于軸502穩(wěn)定姿勢。圖16示出了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5 0 7處的內壁515 。盡管未示出,但是與該內壁515對應的內壁也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506處。在樹脂型芯構件506和507折疊在彼此之上的情形中,這些內壁彼此緊靠,從而構成一體壁,進而又構成第二鎖定部。盡管在圖中示出了一個突出部,但是可設置多個突出部和與該多個突出部對應的多個接合孔。在此情形中,優(yōu)選將所述多個接合孔設置在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任一個處。這是因為,由于在樹脂型芯構件506、 507疊置在彼此之上時產生的移位,所以在設置在支承件504上的多個突出部之中不能建立接合。
圖17是示出在沿軸502被容納在遮陽板本體501中的方向使軸502滑動時支承件504緊靠內壁512a、 512b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每一個均設置在支承件504的側面上的兩個突出部513a、 514a與設置在內壁512a處的接合孔513b和設置在內壁512b處的接合孔514b接合,此外,遮陽板本體501由該支承件504保持。在此情形中,如前所述,優(yōu)選將接合孔513b和514b設置在同- -樹脂型芯構件側。
圖18是示意性示出支承件本體511的透視圖。支承件本體511形成為U形形狀,彈簧510的附接部設置在該U形形狀之間。此外,用于將軸502插入其中的開口 502b穿過側面設置。另外,突出部513a和514a、 516a設置在兩個側面上。這些突出部中的各自 -個的尖端被加工成錐形形狀T,以便于與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鎖定部處的接合孔513b和514b、 516b接合。
盡管圖中的突出部形如方形,但是它們可形成為任何形狀,例如圓形或多邊形,而不限于方形。盡管突出部和接合孔可以是使得能任意進行插入和拔出的接合,但是它們也能可移除接合地裝配。換句話說,能將突出部和接合孔的尺寸設計為使得它們具有合適的插入阻力的程度,從而能將遮陽板本體與支承件504鎖定。這樣,只要遮陽板本體處于其可滑動的范圍內,就能將該本體固定在兩端處。換句話說,能將遮陽板本體固定在該本體滑動最遠的位置處以及在軸502被完全容納在該本體中的位置處,從而使遮陽板能夠提高便利性。
此外,為了使遮陽板本體501沿軸502平滑地滑動,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支承件504可在被樹脂型芯構件506、 507和作為滑動導向件的肋條509包圍的中空部中滑動,并保持如下的間隙程度,即使得該支承件不會沿垂直于滑動方向的方向移動。此外,預先假定在將遮陽板本體501設定在沿軸502選取的合適位置處之后使用該遮陽板本體501,則支承件504被附接以便具有如下的滑動阻力程度,即使得由于運動車輛的振動所產生的移位不會出現。
即使在遮陽板中,在對支承件504進行調節(jié)以具有上述特性之后將該支承件504布置在被樹脂型芯構件506、 507和肋條509包圍的中空部中,在車廂變熱的情形中,遮陽板本體的溫度升高,并且樹脂型芯構件506、 507膨脹,支承件504的滑動阻力減小,繼而遮陽板本體501由于輕微振動而滑動。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遮陽板中,如前所述,設置在支承件504處的突出部516a或突出部513a、514a與接合孔516b或接合孔513b、514b至少在遮陽板以最長距離沿延伸方向或以最短距離沿容納方向滑動的位置處接合,并遮陽板本體保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因此,即使在熱的環(huán)境下,該車輛可安裝遮陽板也決不會降低其功能。
盡管上文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是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可安裝的遮蔽構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在不偏離所要求的本發(fā)明的精神的情況下,能做出各種修改和變更。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也能選擇性地彼此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包括軸,該軸的一端安裝在車體上;支承件,該支承件安裝在所述軸上;遮陽板本體,在該遮陽板本體中,兩個樹脂型芯構件通過鉸接部彼此聯(lián)接,并且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利用作為折疊部的所述鉸接部折疊,以便包括所述軸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承件;第一滑動導向件,該第一滑動導向件鄰近所述鉸接部設置,用于引導所述支承件的滑動;以及第二滑動導向件,該第二滑動導向件設置在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樹脂型芯構件的內表面上,用于引導所述支承件的滑動,其中所述支承件被可滑動地保持在被折疊的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所述第一滑動導向件和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所包圍的空間中;所述支承件繞所述軸旋轉,由此所述遮陽板本體旋轉;所述支承件沿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所述第一滑動導向件和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滑動,由此所述遮陽板本體相對于所述軸滑動。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所述第一滑動導向件是沿所述鉸接部設置在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樹脂型芯構件的內表面上的突起,并且所述突起覆蓋通過 將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折疊在彼此之上而在所述鉸接部處出現的階 躍高度。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在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緊靠地折疊的位置處,所述樹脂型芯構件中的其上未設置所述突起的一個樹脂型芯構件和所述突起彼此緊 靠,以便確保不產生位移,從而限制所述鉸接部的彎曲寬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支承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的接合部設置在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其上未設置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的一個樹脂型芯構件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所述第一滑動導向件是在將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件折疊在彼此之上的狀態(tài)中沿所述鉸接部形成的滑動凹槽;所述支承件具有鉤在所述滑動凹槽上的第一滑動支承件和鉤在所 述第二滑動導向件的開口端處的第二滑動支承件;并且所述支承件在如下狀態(tài)中被可滑動地保持在所述兩個樹脂型芯構 件中的其上未設置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的--個樹脂型芯構件上所述 第一滑動支承件鉤在所述滑動凹槽上,并且所述第二滑動支承件鉤在 所述第二滑動導向件的所述開口端處。
6. —種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包括 遮陽板本體,該遮陽板本體形成為中空的形狀; 支承件,該支承件設在所述遮陽板本體中;軸,該軸彎曲成大致L形,所述軸的一端可旋轉地插入到所述支 承件中;以及支架,該支架用于將所述軸的另一端安裝在車輛側上, 所述軸相對于所述支架被可旋轉地支承,所述遮陽板本體相對于所述 軸被可旋轉地支承,其中在所述遮陽板本體的內壁上,形成有沿其縱向方向延伸的導軌;所述支承件可滑動地介于所述導軌上,以相對于所述軸可滑動地 支承所述遮陽板木休,然后可變地構成所述遮陽板本體的光阻斷范圍;可彈性變形的接合片形成在所述支承件和所述導軌中的任一個 上,以進一步將所述遮陽板本體定位在所述軸上;并且所述接合片要與之接合的接合部形成在所述支承件和所述導軌中 的另一個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所述接合片以及所述接合片要與之接合的所述接合部形成為分別 成一對地彼此隔開,由此能在所述軸的兩端處確定所述遮陽板本體相 對于所述軸的定位位置。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所述接合片設置在所述支承件處,并且所述接合部設置在所述導軌中的相應一個導軌處。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所述接合片設置在所述導軌中的相應一個導軌處,并且所述接合部設置在所述支承件處。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所述接合片設置為在形如板狀的彈簧片處形成彎曲接合片部,并且所述接合部是接合凹口,所述彎曲接合片部耍與所述接合凹口接合。
11.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所述接合片設置為在形如板狀的彈簧片處形成彎曲接合片部,并且所述接合部是突起,所述彎曲接合片部要與所述突起緊靠接合。
12. —種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在該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中,遮 陽板本體沿軸滑動,所述軸的一端在車輛面板上樞轉,所述遮陽板包 括中空部,該中空部是設置在所述遮陽板本體內部的空問;支承件,該支承件被安裝在所述軸的另一端上,并且被可滑動地 封裝在所述中空部中;第一鎖定部,在所述遮陽板本體沿所述軸要被容納的方向滑動和 停止的位置處,所述支承件緊靠所述第一鎖定部;以及第二鎖定部,在所述遮陽板本體沿所述軸要伸出的方向滑動和停 止的位置處,所述支承件緊靠所述第二鎖定部,所述第一鎖定部和第二鎖定部中的至少一個鎖定部具有設置在限 定所述中空部的壁表面上的接合孔,所述支承件具有與所述接合孔接合的突出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其中 設置在所述支承件處的所述突出部具有加工成錐形形狀的尖端。
全文摘要
一種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包括軸,其一端安裝在車體上;支承件,安裝在軸上;遮陽板本體,其中兩個樹脂型芯構件通過鉸接部彼此聯(lián)接并且兩個樹脂型芯構件利用作為折疊部的鉸接部折疊以包括軸的另一端和支承件;第一滑動導向件,鄰近鉸接部設置,用于引導支承件的滑動;及第二滑動導向件,設置在兩個樹脂型芯構件中的一個的內表面上,用于引導支承件的滑動。支承件可滑動地保持在被折疊的兩個樹脂型芯構件、第一滑動導向件和第二滑動導向件包圍的空間中。支承件繞軸旋轉,遮陽板本體旋轉。支承件沿兩個樹脂型芯構件、第一滑動導向件和第二滑動導向件滑動,由此遮陽板本體相對于軸滑動。這樣提高了車輛可安裝的遮陽板滑動操作的可操作性。
文檔編號B60J3/02GK101628537SQ20091012791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5日
發(fā)明者岡崎豐, 金敷昭, 風間成晃 申請人:河西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