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胎,特別是ー種多內胎組合輪胎。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轎車、摩托車等多數使用鋼制車輪或鋁合金車輪,分為有膽車輪和無膽車輪,這類車輪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生爆胎,汽車方向,就會失去控制,容易發(fā)生危險。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而提供ー種結構簡單爆胎后能繼續(xù)行駛的多內胎組合輪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由外胎I、車輪13組成, 其特點是在車輪13上套裝有多內胎2、3,內胎2、3設有進氣氣孔8、9、氣門10,內胎3 —側設有氣門14,內胎2、3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外胎I套裝在車輪13上,外胎內表面7與多內胎組合輪胎2之間形成一個充氣空腔6。由于本發(fā)明是將外胎及橡膠圈內多空腔胎,依次進行安裝,故有利于安裝、拆修。由于是在車輪13的中心位置安裝的多內胎組合輪胎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故保持了原有的輪胎彈性及舒適性。爆胎時又能起到支撐行駛作用,故汽車在行駛中發(fā)生爆胎時能安全行駛。
圖I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剖示圖。圖2是實施例I的結構剖示意圖。圖中I——外胎 2——內胎 3——內胎 4——內胎5——內胎 6——空腔7——外胎內表面8——進氣孔9——進氣孔 10——氣門11——孔 12——孔13——車輪 14——氣門 15——進氣門 16——進氣門 17——進氣管 18——內胎空腔19——內胎空腔20——內胎空腔21——內胎空腔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從圖I、圖2,可見本發(fā)明由外胎I多內胎組合輪胎2、3,車輪13、氣門10構成,在車輪13上套裝有多個內胎2、3,多個內胎2、3設有氣門孔8、9、氣門10.,內胎3 —側設有單項氣門14,內胎3由氣門10充氣通過進氣管17、進氣孔8、進氣孔9孔進入內胎2、3內胎空腔18、19,內胎空腔19氣壓可以通過氣門14進入外胎空腔6,內胎2、3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外胎I套裝在車輪13上,外胎內表面7與內胎2、3之間形成ー個充氣空腔6。實施例2 :從圖2。可見多內胎組合輪胎2、3上方還套裝有內胎4、5,內胎3 —側設有單項氣門14,由氣門10充氣通過進氣管17、進氣孔8、進氣孔9孔進入內胎2、3內胎空腔18、19,內胎空腔19氣壓可以通過氣門14進入外胎空腔6,外胎空腔6內的氣壓通過氣門進氣門15、16進入內胎4、5內胎空腔20、21。內胎2、3、4、5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外胎I套裝在車輪13上,外胎內表面7與多內胎組合輪胎2之間形成一個充氣空腔6。實施例3 :從圖I、圖2,可見多內胎組合輪胎是可以有多個內胎組合,在車輪13可以套裝多個內胎,多個內胎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 徑。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由外胎(I)、車輪(13)組成,其特征是在車輪(13)上套裝有內胎(2、3),內胎3—側設有氣門(14),內胎(2、3)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外胎(I)套裝在車輪(13)上,外胎內表面(7)與內胎(2、3)之間形成一個充氣空腔(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內胎組合輪胎(2,3)上方還套裝有內胎(4、5)多內胎組合輪胎(2、3、4、5)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外胎⑴套裝在車輪(13)上,外胎內表面(7)與多內胎組合輪胎(2、3、4、5)之間形成一個充氣空腔(6)。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內胎組合輪胎是有多個內胎組合的輪胎。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胎設有氣門(14)。
5.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胎進氣門(15)、(16)。
全文摘要
一種多內胎組合輪胎,由于本發(fā)明是將外胎及多個內胎依次進行安裝,解決了難以安裝的難題,故有利于安裝、拆修。由于是在車輪13的中心位置安裝的多內胎組合輪胎直徑大于車輪而小于外胎直徑,故保持了原有的輪胎彈性及舒適性。爆胎時又能起到支撐行駛作用,故汽車在行駛中發(fā)生爆胎時能安全行駛。
文檔編號B60C5/22GK102673316SQ201110066518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杜正林 申請人:杜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