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對汽車的自動變速器進行操作的變速桿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對汽車的自動變速器進行操作的變速桿裝置,存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裝置。如圖15所示,該變速桿裝置101在固定于車體(未圖示)的主體殼體110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變速桿160。在變速桿160的基部形成有轉動軸161,該轉動軸161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于形成于主體殼體110的支承孔122。主體殼體110被左右二分割,在一方的殼體部件110A的內側具備定位銷118,在另一方的殼體部件110B具備供定位銷118嵌合的嵌合孔(未圖示)。而且,在組裝時,以在兩殼體部件110A、110B之間夾持變速桿160的方式將定位銷118嵌合于嵌合孔,利用螺栓190對兩殼體部件110A、110B進行固定。
另外,如圖16所示,專利文獻2所示的變速桿裝置201在右側殼體部件210R和左側殼體部件210L具備被左右二分割的主體殼體210。右側殼體部件210R和左側殼體部件210L通過向突設于各自的對接面的緣部的突起202嵌入卡夾203,從而組裝成主體殼體210。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429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99221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變速桿裝置101的構造中,由于構成為在將定位銷118插嵌于嵌合孔后,利用螺栓190進行固定,所以主體殼體110具備充分的剛性,但存在導致部件件數增加,并且組裝作業(yè)性較差的問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變速桿裝置201的構造中,利用卡夾203 的彈力對右側殼體部件210R和左側殼體部件210L進行結合,因此存在難以確保剛性的問題。
因此,本發(fā)明考慮上述情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使部件件數增加,而能夠確保剛性、改善組裝作業(yè)性的變速桿裝置。
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為一種變速桿裝置,其具備:主體殼體,該主體殼體通過平行地配設的一對側壁以及連結該一對側壁的至少前部與后部的連結壁而具有大致棱筒形狀,并構成為能夠分割成具有該一對側壁的一方的一側部件與具有該一對側壁的另一方的另一側部件;以及變速桿,該變速桿以能夠沿著該側壁的壁面擺動的方式支承于該一對側壁之間,上述變速桿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連結壁具備由嵌合筒部與嵌合部構成的嵌合構造,其中,該嵌合筒部從上述一對側壁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立設,并且具有以面向該另一方的方式開口的筒形狀,該嵌合部從該一對側壁的另一方朝向一方立設,并且插嵌至該嵌合筒部內。
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具有中空的大致筒形狀。
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部與上述嵌合筒部的任意一方形成有向筒形狀的側面開口的卡合孔,并且在該嵌合部與該嵌合筒部的另一方以能夠突沒于該卡合孔的方式形成有突設于具有彈性的彈性片上的卡定爪,該變速桿裝置具備在組裝上述主體殼體的狀態(tài)下,使該卡定爪與該卡合孔的孔緣卡合,從而阻止上述一側部件與上述另一側部件的相互分離的方向的移動的鎖定構造。
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2或3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的上述側壁側的基部被底壁封閉。
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2或3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的前端部被端壁封閉。
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在該基部側的外周部分具備在向上述嵌合筒部插嵌該嵌合部的狀態(tài)下,與該嵌合筒部的前端的內表面密接的外周密接部,前端側外周部分的尺寸被設定為比該外周密接部的尺寸小。
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筒部在該基部側的內周部分具備在向上述嵌合筒部插嵌該嵌合部的狀態(tài)下,與該嵌合部的前端的外表面密接的內周密接部,前端側內周部分的尺寸被設定為比該內周密接部的尺寸大。
技術方案8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變速桿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嵌合筒部與上述嵌合部構成的嵌合構造在上述前部的連結壁與上述后部的連結壁的至少一方設置有多個。
本發(fā)明的效果如下。
在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中,形成通過將一對側壁的至少前部和后部連結的連結壁(嵌合構造)來將一側部件和另一側部件組裝成主體殼體的結構,從而利用連結壁整體承受施加于主體殼體的負載,因此主體殼體能夠具備較高的剛性。另外,是將嵌合部插入嵌合筒部來進行嵌合的結構,因此能夠不使部件件數增大,從而改善組裝作業(yè)性。
在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中,嵌合部具有中空的大致筒形狀,從而能夠進行主體殼體的輕型化與原材料的少量化帶來的成本減少,并且能夠使主體殼體的各部的厚度變得均勻,因此能夠防止成形時的縮痕。
在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中,形成一側部件和另一側部件通過鎖定構造而嵌合的結構,由此僅通過將嵌合部插入嵌合筒部的動作,能夠對一側部件和另一側部件進行結合。由此,與利用螺栓等進行固定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部件件數,并且能夠改善組裝作業(yè)性。
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中,通過底壁封閉嵌合部的基部,由此能夠提高嵌合構造以及主體殼體的剛性。
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中,通過端壁封閉嵌合部的前端部,由此能夠提高嵌合構造以及主體殼體的剛性。另外,在將嵌合部插入嵌合筒部時,能夠防止嵌合部前端的破損。
在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中,在嵌合部的基部外周面設置外周密接部,使外周密接部與嵌合筒部的內表面密接,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組裝的狀態(tài)下的主體殼體的剛性,并且能夠減少將嵌合部插嵌至嵌合筒部時的嵌合部和嵌合筒部之間的摩擦阻力,因此能夠提高組裝作業(yè)性。
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中,在嵌合筒部的基部內周面設置內周密接部,使內周密接部與嵌合部的外表面密接,從而能夠獲得與技術方案6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技術方案8的發(fā)明中,由嵌合筒部和嵌合部構成的嵌合構造在前部和后部的至少一方的連結壁具備多個,從而各個嵌合筒部以及嵌合部成為箱形狀,使連結壁的剛性提高,從而在對連結壁進行布局方面的自由度也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表示構成變速桿裝置的主體殼體的從左側上方觀察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表示構成變速桿裝置的主體殼體的從右側上方觀察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前壁嵌合部的立體圖。
圖5是沿著圖4的V-V線的剖視圖。
圖6是表示將前壁嵌合部插嵌于前壁嵌合筒部的狀態(tài)且與圖4的V-V線相同的部位的剖視圖。
圖7是沿著圖6的VII-VII線的剖視圖。
圖8是表示組裝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的情形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表示第二其他方式的前壁嵌合部的立體圖。
圖10是沿著圖9的X-X線的剖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的與圖2對應的立體圖。
圖12是表示圖11的左側殼體部件的與右側殼體部件對置的一側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13是示意性地表示左側殼體部件的嵌合筒部和嵌合部的組合例的從與右側殼體部件對置的一側觀察的主視圖。圖13(a)與圖11、圖12對應,圖13(b)表示相對于圖13(a)使前壁與后壁反過來的例子。
圖14是示意性地表示與圖13不同的組合例的主視圖。
圖15是表示第一現有例的變速桿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16是表示第二現有例的變速桿裝置的立體圖。
圖中:1—變速桿裝置,10—主體殼體,10L—一側部件(左側殼體部件), 10R—另一側部件(右側殼體部件),11—側壁,12B—后壁(連結壁),12F—前壁(連結壁),13—嵌合構造,13L—嵌合筒部,13R—嵌合部,15—內周密接部,17—底壁,18—外周密接部,18a—外周加強筋,19—端壁,20—變速桿,40—鎖定構造,41—卡合孔,42—卡定爪,43—彈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1使變速桿向在擺動范圍內設定的多個位置(P(停車)位置、R(倒退)位置、N(空擋)位置、D(驅動)位置)的任一個位置位移,從而切換成與各位置對應的自動變速器(未圖示)的規(guī)定的范圍。
如圖1~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1具備固定于車輛(未圖示)的地板面上的主體殼體10、在主體殼體10的平行地配設的一對側壁11L、11R之間將基端部能夠沿著側壁11L、11R的壁面擺動地軸支承的變速桿20、以及在板面上載置各種開關等的電路基板30。此外,主體殼體10配置為圖1中的右上方向位于車輛前方側,左下方向位于車輛后方側,右方向位于車輛右側,左方向位于車輛左側。
如圖1~圖3所示,主體殼體10通過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平行地形成的一對側壁11、沿著車輛左右方向平行地形成并且連結一對側壁11的前端部與后端部的前壁12F以及后壁12B,形成向車輛上下方向開口的剖面長方形的大致棱筒形狀。即,左右一對側壁11的前部被前壁12F連結,后部被后壁12B連結。另外,主體殼體10構成為能夠被作為一側部件的左側殼體部件10L和作為另一側部件的右側殼體部件10R分割。
左側殼體部件10L具備作為一方的側壁的左側壁11L、構成前壁12F的前壁嵌合筒部13FL、以及構成后壁12B的后壁嵌合筒部13BL。另外,右側殼體部件10R具備作為另一方的側壁的右側壁11R、構成前壁12F的前壁嵌合部13FR、以及構成后壁12B的后壁嵌合部13BR。而且,前壁嵌合筒部13FL(嵌合筒部13L)和前壁嵌合部13FR(嵌合部13R)構成作為嵌合構造13的前壁嵌合構造13F,后壁嵌合筒部13BL(嵌合筒部13L)和后壁嵌合部13BR(嵌合部13R)構成作為嵌合構造13的后壁嵌合構造13B。
前壁嵌合筒部13FL從左側壁11L的前端部朝向右側壁11R立設,并且具 備面向右側殼體部件10R地開口的筒形狀。另外,前壁嵌合筒部13FL以前壁12F整體具有一個筒形狀的方式沿著前壁12F的外形形狀開口有長方形的筒孔14FL。而且,前壁嵌合筒部13FL在其基部內周面具備由朝向前壁嵌合部13FR的外表面突出的階梯部構成的內周密接部15。此外,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基部被筒底壁16封閉。另外,在前壁嵌合筒部13FL具備構成前壁鎖定構造40F(鎖定構造40)并貫通作為筒形狀的側面的筒壁且開口的前壁卡合孔41F(卡合孔41)。此外,在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所構成的前壁12F的內表面形成有構成檢查機構50的檢查突起51。
內周密接部15與前壁嵌合部13FR前端的外表面密接,并且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基部側內周部分的尺寸設定為比前端側內周部分的尺寸小。在組裝主體殼體10的狀態(tài)下,內周密接部15與前壁嵌合部13FR前端的外表面密接,從而防止前壁嵌合筒部13FL與前壁嵌合部13FR之間的松動。
后壁嵌合筒部13BL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相同地,從左側壁11L的后端部朝向右側壁11R立設,并且具備朝向右側殼體部件10R開口的筒形狀。另外,后壁嵌合筒部13BL以后壁12B整體具有一個筒形狀的方式沿著后壁12B的外形形狀開口有長方形的筒孔14BL。而且,后壁嵌合筒部13BL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相同地,在其基部內周面具備由朝向嵌合部13R的外表面突出的階梯部構成的內周密接部15。此外,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相同之處在于,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基部被筒底壁16封閉的結構、具備構成后壁鎖定構造40B(鎖定構造40)并貫通筒壁且開口的后壁卡合孔41B(卡合孔41)的結構、以及具備內周密接部15的結構。
如圖4、圖5所示,前壁嵌合部13FR具有從右側壁11R的前端部朝向左側壁11L立設并其剖面比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筒孔14FL小一圈的長方形的中空的大致筒形狀,并且基部被底壁17封閉。此外,如圖5所示,底壁17設定于與作為前壁嵌合部13FR的基部的右側壁11R同一平面上的部位。另外,嵌合部13R在基部外周面具備由朝向嵌合筒部13L的內表面突出的階梯部構成的外周密接部18。另外,在前壁嵌合部13FR設置有前壁卡定爪42F(卡定爪42)。
外周密接部18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前端的內表面密接,并且前壁嵌合 部13FR的基部側外周部分的尺寸設定為比前端側外周部分的尺寸大。外周密接部18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前端的內表面密接,由此防止組裝主體殼體10的狀態(tài)下的前壁嵌合部13FR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之間的松動。
前壁卡定爪42F朝向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內周面地突設于與前壁嵌合部13FR的外表面一體形成的由具有彈性的懸臂梁構成的彈性片43的前端。另外,對于前壁卡定爪42F而言,彈性片43具有彈性,從而構成為能夠突沒于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內周面。此外,前壁卡定爪42F和上述的前壁卡合孔41F一同構成前壁鎖定構造40F。前壁鎖定構造40F構成為在組裝主體殼體10的狀態(tài)下,相對于左側殼體部件10L與右側殼體部件10R相互分離的方向,使前壁卡定爪42F卡合于前壁卡合孔41F的孔緣,從而不使左側殼體部件10L與右側殼體部件10R分離。
后壁嵌合部13BR與前壁嵌合部13FR相同地,具有剖面比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筒孔14BL小一圈的長方形的中空的大致筒形狀,并且基部被底壁17封閉。另外,與前壁嵌合部13FR相同之處在于,后壁嵌合部13BR在基部外周面具備由階梯部構成的外周密接部18的結構、以及具備構成后壁鎖定構造40B的后壁卡定爪42B(卡定爪42)的結構。上述的鎖定構造40阻止左側殼體部件10L和右側殼體部件10R向相互分離的方向的移動。
另外,在左側壁11L與右側壁11R的各壁面上部開口有止動孔11a,在各壁面下部開口有軸支承孔11b。止動孔11a具備與自動變速器(未圖示)的范圍模式(レンジパターン)對應的多個凹凸。止動孔11a的凹凸與嵌入變速桿20的定位銷21沿變速桿20的擺動方向卡合,從而進行變速桿20的擺動限制。軸支承孔11b由能夠供變速桿20的支承軸22插入的圓形的貫通孔構成,從而支承軸22被不松動地軸支承。
此外,在前壁12F的下緣外側、左側壁11L、以及右側壁11R的下緣外側合計三處分別立設有固定部23。在各固定部23開口有沿車輛上下方向貫通的固定孔23a,將插通于該固定孔23a的螺栓(未圖示)螺紋結合于車體,由此能夠將主體殼體10固定于車體。
在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側壁11的外表面?zhèn)仍O置有電路基板30。在電路基板30載置有檢測設置于變速桿20的定位銷21卡合于與止動孔11a的P位置 對應的槽的情況的P位置檢測開關(停車開關)以及構成換擋鎖定機構的螺線管31、鎖定桿32等。
變速桿20在其基端部具備具有圓筒形狀的支承軸22,并且推桿以能夠沿上下方向滑動的方式插通于支承軸22的內部(未圖示)。
支承軸22朝向左側壁11L和右側壁11R突設,插入主體殼體10的軸支承孔11b并被支承為能夠轉動。此外,也可以做成在軸支承孔11b和支承軸22之間夾設由軟質樹脂構成的軸承襯套的結構。
而且,變速桿20通過將支承軸22支承于軸支承孔11b,從而以能夠沿換擋方向(車輛前后方向)擺動的方式軸支承于主體殼體10。
推桿在變速桿20內從基端側向前端側被施力保持,對設置于變速桿20前端的把持部24的操作按鈕24a進行按壓操作,從而向基端側滑動。此外,在推桿朝向右側壁11R和左側壁11L,與支承軸22平行地突設有定位銷21。
定位銷21位于兩側壁11R、11L的止動孔11a內,相對于變速桿20的擺動方向,與止動孔11a的凹凸卡合,從而對變速桿20的擺動進行限制。另外,對操作按鈕24a進行按壓操作,使推桿向基端側滑動,從而能夠解除定位銷21與止動孔11a的卡合,進而能夠解除變速桿20的擺動限制。
在變速桿20具備檢查銷52。檢查銷52與檢查突起51一同構成賦予對變速桿20進行擺動操作時的點擊感的檢查機構50。檢查銷52的前端部分自如突沒地構成,并被檢查突起51施力保持。檢查銷52在對變速桿20進行擺動操作時,其前端一邊越過檢查突起51的凹凸一邊在檢查突起51上移動。
接下來,表示組裝順序。首先,如圖8所示,以外表面?zhèn)认蛳虏⑶仪氨谇逗贤膊?3FL和后壁嵌合筒部13BL向上方立設的方式配置左側殼體部件10L。另外,預先將推桿、定位銷21等嵌入變速桿20。接下來,將被組裝的變速桿20組裝于左側殼體部件10L。使變速桿20的檢查銷52的前端與左側殼體部件10L的檢查突起51抵接,并且將變速桿20的支承軸22插入左側殼體部件10L的軸支承孔11b,將定位銷21插入左側殼體部件10L的止動孔11a。
接下來,與變速桿20相同地,以從上方向下方重疊的方式將右側殼體部件10R組裝于左側殼體部件10L。此處,將支承軸22插入軸支承孔11b,將定位銷21插入止動孔11a,并且將前壁嵌合部13FR插入前壁嵌合筒部13FL, 將后壁嵌合部13BR插入后壁嵌合筒部13BL。然后,伴隨著將兩嵌合部13R分別插入兩嵌合筒部13L,卡定爪42與嵌合筒部13L的開口緣抵接,彈性片43撓曲,從而卡定爪42鉆入嵌合筒部13L的筒內,卡定爪42一邊與筒內表面抵接一邊移動。
接下來,在前壁嵌合部13FR的基部(右側壁11R的內表面)到達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開口端,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的基部(右側壁11R的內表面)到達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開口端后,卡定爪42到達卡合孔41,彈性片43彈性復原,從而卡定爪42與卡合孔41卡合。然后,通過卡定爪42與卡合孔41卡合,從而左側殼體部件10L與右側殼體部件10R成為一體,進而主體殼體10完成。
另外,在前壁嵌合部13FR的基部到達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開口端,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的基部到達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開口端后,內周密接部15與前壁嵌合部13FR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的前端外表面密接,并且外周密接部18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以及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前端內表面密接。
接下來,以從上方向下方重疊的方式將電路基板30組裝于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外表面。此外,在電路基板30預先載置P位置檢測開關(停車開關)、螺線管31、鎖定桿32等部件。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做成利用設置于前壁12F和后壁12B雙方的嵌合構造13而由左側殼體部件10L和右側殼體部件10R組裝主體殼體10的結構,由此利用前壁12F整體或者后壁12B整體承受施加于主體殼體10的負載,因此主體殼體10能夠具備較高的剛性。另外,為將嵌合部13R插入嵌合筒部13L從而嵌合的結構,因此能夠不使部件件數增大,而改善組裝作業(yè)性。
將前壁嵌合部13FR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形成為中空的大致筒形狀,從而能夠實現主體殼體10的輕型化與原材料的少量化帶來的成本減少,并且能夠使主體殼體10的各部的厚度變得均勻,因此能夠防止成形時的縮痕。
形成左側殼體部件10L與右側殼體部件10R通過鎖定構造40嵌合的結構,由此僅通過將嵌合部13R插入嵌合筒部13L的動作,能夠對左側殼體部件10L與右側殼體部件10R進行結合。由此,與利用螺栓等進行固定的情況相比, 能夠減少部件件數,并且能夠改善組裝作業(yè)性。
通過底壁17封閉前壁嵌合部13FR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的基部,由此能夠提高嵌合構造13以及主體殼體10的剛性。
使外周密接部18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以及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內表面密接,并且使內周密接部15與前壁嵌合部13FR以及后壁嵌合部13BR的外表面密接,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組裝的狀態(tài)下的主體殼體10的剛性,并且能夠減少向嵌合筒部13L插嵌嵌合部13R時的嵌合部13R和嵌合筒部13L之間的摩擦阻力,因此能夠提高組裝作業(yè)性。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內周密接部15以及外周密接部18雖然通過設置階梯差來設定為比前端側內周部分的尺寸小,但即使形成前端側內周部分的尺寸從前端側朝向基部側逐漸變化的錐形形狀,也能夠獲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公開了在左側殼體部件10L設置嵌合筒部13L,在右側殼體部件10R設置嵌合部13R的結構,但也可以形成在左側殼體部件10L設置嵌合部13R,在右側殼體部件10R設置嵌合筒部13L的結構,能夠獲得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第一其他方式進行說明。對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在本方式中,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特征的結構為外周加強筋18a。
如圖8所示,外周加強筋18a在前壁嵌合部13FR和后壁嵌合部13BR的外表面由沿著組裝方向延伸的線條的突起構成,在將前壁嵌合部13FR和后壁嵌合部13BR分別插入前壁嵌合筒部13FL和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狀態(tài)下,以與前壁嵌合筒部13FL和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內表面抵接的方式設定高度。
如上,形成在前壁嵌合部13FR和后壁嵌合部13BR的外表面具備外周加強筋18a的方式,從而不使將前壁嵌合部13FR和后壁嵌合部13BR分別插入前壁嵌合筒部13FL和后壁嵌合筒部13BL時的摩擦阻力增大,能夠增加嵌合部13R和嵌合筒部13L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嵌合構造13的剛性。
此外,在本方式中,在前壁嵌合部13FR和后壁嵌合部13BR的外表面設置外周加強筋18a,但也可以做成代替外周加強筋18a而在前壁嵌合筒部13FL和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內表面設置由沿著組裝方向延伸的線條的突起構成并 在將嵌合部13R插入嵌合筒部13L的狀態(tài)下以與嵌合筒部13L的內表面抵接的方式設定高度的內周加強筋(未圖示)的結構,能夠獲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可以形成同時設置外周加強筋18a和內周加強筋的結構。
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第二其他方式進行說明。針對本方式,也對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在本方式中,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特征的結構在于,嵌合部13R不具備底壁17,取而代之具備端壁19。
如圖9、圖10所示,端壁19設定在與作為嵌合部13R的基部的右側壁11R同一平面上的部位。
如上,嵌合部13R的基部被端壁19封閉,由此能夠提高嵌合部13R的剛性。另外,在將嵌合部13R插入嵌合筒部13L時,能夠防止嵌合部13R前端的破損。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記載為主體殼體10固定于車輛的地板面上,但也可以將主體殼體10配置于儀表盤(未圖示)。在該情況下,例如,配置為圖1中的右上方向位于車輛上方側,左下方向位于車輛下方側,右方向位于車輛右側,左方向位于車輛左側。
接下來,基于圖11、圖12對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針對本實施方式,對與上述一實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部位的結構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相對于上述一實施方式,將主體殼體10配置于儀表盤(未圖示),雖然例如固定部23的位置等些許構造不同,但基本的構造大致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與上述一實施方式不同的特征結構在于,將前后的連結壁(前壁12F、后壁12B)的嵌合構造13分別形成于上下兩處。
如圖12所示,對于左側殼體部件10L而言,前壁12F具備上下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嵌合筒部13L),后壁12B具備上下兩個后壁嵌合部13BR(嵌合部13R)。如圖11所示,對于右側殼體部件10R而言,前壁12F具備上下兩個前壁嵌合部13FR(嵌合部13R),后壁12B具備上下兩個后壁嵌合筒部13BL(嵌合筒部13L)。
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被圓弧形狀的外壁25以及 內壁26相互連結,成為前壁12F的外表面以及內表面連續(xù)的圓弧形狀。在包含前壁12F的內壁26的內表面形成有構成檢查機構50的檢查突起51。在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分別開口有外表面以及內表面成為圓弧面的大致長方形的筒孔14FL,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相互之間也成為筒孔27而開口。在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外表面形成有前壁卡合孔41F(卡合孔41)。
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兩個前壁嵌合部13FR分別插入并嵌合于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前壁嵌合筒部13FL。在兩個前壁嵌合部13FR的外表面雖未圖示,但形成有構成與上述一實施方式相同的前壁鎖定構造40F(鎖定構造40)的前壁卡定爪42F(卡定爪42)。前壁卡定爪42F卡定于前壁卡合孔41F。
如圖11所示,在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兩個后壁嵌合筒部13BL分別開口有長方形的筒孔14BL。在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兩個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外表面形成有后壁卡合孔41B(卡合孔41)。另一方面,在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兩個后壁嵌合部13BR的外表面形成有后壁卡定爪42B(卡定爪42)。后壁卡定爪42B卡定于后壁卡合孔41B。
針對本實施方式的變速桿裝置的組裝順序,以與圖8所示的上述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順序實施。即,在以外表面?zhèn)认蛳虏⑶仪氨谇逗贤膊?3FL和后壁嵌合部13BR向上方立設的方式配置的左側殼體部件10L組裝變速桿20,從而組裝為從其上方重疊右側殼體部件10R。
此處,使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兩個前壁嵌合部13FR的從右側壁11R的突出長度F比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兩個后壁嵌合部13BR的從左側壁11L的突出長度B長。此時,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兩個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從右側壁11R的突出長度與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兩個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從左側壁11L的突出長度相同。
在該情況下,在將右側殼體部件10R組裝于左側殼體部件10L時,能夠使前壁嵌合構造13F先于后壁嵌合構造13B實施嵌合筒部13L與嵌合部13R的相互的接觸帶來的初始的嵌合。即,能夠使前壁嵌合部13FR的向前壁嵌合筒部13FL的初始的嵌合先于后壁嵌合部13BR的向后壁嵌合筒部13BL的初始嵌合。
由此,與在前壁嵌合構造13F和后壁嵌合構造13B大致同時地實施嵌合 筒部13L與嵌合部13R的相互的接觸帶來的初始的嵌合相比,嵌合筒部13L與嵌合部13R的對位變得容易,從而作業(yè)性提高。在前壁嵌合構造13F的嵌合筒部13L與嵌合部13R相互接觸并開始嵌合前端部后,后壁嵌合構造13B的嵌合筒部13L與嵌合部13R相互接觸從而開始嵌合前端部,然后,將右側殼體部件10R壓入左側殼體部件10L,嵌合結束。
本實施方式與上述的一實施方式相同地,形成通過設置于前壁12F和后壁12B雙方的嵌合構造13并利用左側殼體部件10L和右側殼體部件10R組裝主體殼體10的結構。因此,利用前壁12F整體或者后壁12B整體承受施加于主體殼體10的負載,因此主體殼體10能夠具備較高的剛性等,從而能夠獲得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由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構成的嵌合構造13被前壁12F以及后壁12B分別分割成上下兩個。因此,前壁12F以及后壁12B與上下連續(xù)的一個部件相比,各個嵌合筒部13L以及嵌合部13R成為箱形狀,因此剛性提高。另外,前壁12F以及后壁12B分割成上下兩個,從而在左側殼體部件10L以及右側殼體部件10R設計時的自由度提高,進而左側殼體部件10L以及右側殼體部件10R整體的形狀的自由度也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中,在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平行地形成的一對側壁1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設置嵌合構造,但也可以設置對一對側壁的上部或者下部進行連結的嵌合構造。
另外,在圖11、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關于左側殼體部件10L,如圖13(a)所示,前壁12F具有兩個嵌合筒部13L,后壁12B具有兩個嵌合部13R,但不限定于該組合的結構。若變更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的組合,則與此對應地,也變更右側殼體部件10R的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的組合。
圖13(b)以及圖14表示左側殼體部件10L的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的組合的其他的例子。圖13(b)中的前壁12F具有兩個嵌合部13R,后壁12B具有兩個嵌合筒部13L。圖14(a)中的前壁12F的上部為嵌合筒部13L,下部為嵌合部13R,后壁12B的上部為嵌合部13R,下部為嵌合筒部13L。圖14(b)中的前壁12F的上部為嵌合部13R,下部為嵌合筒部13L,后壁12B 的上部為嵌合筒部13L,下部為嵌合部13R。
如圖13(b)、圖14(a)、圖14(b)所示,在嵌合部13R位于前壁12F的情況下,將構成形成于前壁12F的內表面的檢查機構50的檢查突起51形成為至少相對于嵌合部13R分離。由此,能夠將嵌合部13R插入對應的嵌合筒部13L。
另外,在圖11、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將前壁12F以及后壁12B的由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構成的嵌合構造13分別分割成上下兩個,但也可以分割成三個以上。并且,分割成上下兩個的嵌合構造13也可以僅為前壁12F和后壁12B的一方。即,圖11~圖14所示的其他的實施方式只要在前壁12F與后壁12B的至少一方設置有多個由嵌合筒部13L和嵌合部13R構成的嵌合構造13即可。
在圖11、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也能夠應用在圖8所示的嵌合部13R的外表面設置外周加強筋18a的第一其他方式。在該情況下,也可以在嵌合筒部13L的內表面設置內周加強筋。另外,在圖11、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也能夠應用在圖9所示的嵌合部13R設置端壁19的第二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