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特別是指一種操控性更穩(wěn)定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
滑板車是目前極為輕便、低消費額,又極具休閑效果的運動用具,因此,以滑板車做為休閑、健身,甚至做為代步的工具,已廣被人們接受,因此,消費者在使用的要求上,除了加強車身的結構安全外,對應滑行時的舒適性及使用方便性,亦愈來愈重視。
如
圖1、2所示,以現(xiàn)有滑板車的轉向機構為例,其主要是在滑板1前端側設有一車頭座2,及使車頭座2兩側分別與一輪座3一端301樞結,另在車頭座2頂面垂立固設有一控制桿4,而該車頭座2在底面中央處設有一限位板201,及在限位板201間穿設一作動桿5,供彈簧501套設在作動桿5周側,且該輪座3在軸向端側302位置處分別穿樞一前車輪6,及以另一端303與作動桿5端側樞結,使輪座3、作動桿5及前車輪6形成連動;如此,使用者只須視轉動方向,將踩踏在滑板1的重力偏移至左側或右側,即能在一側的前車輪6受壓偏移時,牽引輪座3偏轉并推擠作動桿5,使作動桿5在限位板201間朝另一側突伸,并推移輪座3帶動另側的前車輪6偏移,使滑板車轉移,待重力回復至滑板1中央的平衡狀態(tài)時,供由彈簧501的回復彈力,使作動桿5回復至原位,并帶動前車輪6歸位,上述構造雖能達到轉向的目的,然而,在實際使用時,仍存有以下缺陷即,由該控制桿4直接固設在車頭座2頂面,而與前車輪6的轉向動作完全無關,因而在使用上較不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另外,該前車輪6的轉移,主要依賴作動桿5左右的位移,在該作動桿5僅借由限位板201限位的情形下,顯然有不夠穩(wěn)定的使用缺陷,導致該作動桿5在位移時,同時有受阻在限位板201而造成位移不順、卡滯等情形發(fā)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使前車輪的轉向動作,在操作上更穩(wěn)定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一種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主要是在滑板前端側設有一車頭座,及立設有一控制桿,供前輪分別樞結在兩側,使前輪隨滑板重力的偏移,而轉移改變行進方向,其特征在于二輪座,分別樞設在車頭座兩側,其在軸向位置處設有一軸孔,分別供該前車輪的輪軸穿樞;一軸座,穿固在車頭座內,供控制桿末段穿樞;二連桿,分別在二端設有一魚目軸承,分別供與控制桿末端及輪座連結,形成連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其中,該車頭座在兩側分別設有一穿孔,而該輪座則在一端設有一樞桿,供套設一彈性元件后與穿孔穿樞。
其中,該控制桿為一中空桿體,其在內壁嵌置有二蝶形螺帽,及在頂段樞設有一樞轉裝置,而該樞轉裝置包含有一封蓋、一下球體、一螺桿及一上球體,該封蓋嵌固在控制桿端口,供下球體套樞在控制桿及封蓋頂端外周,而該螺桿穿經(jīng)下球體與蝶形螺帽螺合,使下球體限位在控制桿外周,且該上球體與下球體迫合形成連動,而在控制桿外周樞轉。
其中,該控制桿能在頂段周側相對處凸設有一握把。
其中,該軸座在底面固設有一鎖塊,而該鎖塊在兩側分別延設有一樞孔,分別供與連桿一端的魚目軸承固結。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只須利用踩踏重力的偏移或控制桿11的轉移,即能透過控制桿11、連桿50與輪座40的連動關系,使前車輪12轉移改變行進方向,且能以控制桿11末端的鎖塊31提供上述連桿50、輪座40及前車輪12間一相互連結的結構關系,進而保持前車輪12轉向的穩(wěn)定性,且該鎖塊31與銜接臂44連動時,可由連桿50的魚目軸承51、52自動調整結合角度,如此,即使鎖塊31與銜接臂44并不呈直線對稱,亦能順暢的轉移;本實用新型能更穩(wěn)定的操控前車輪12的轉移動作,且配合控制桿11的操控動作,而能符合使用者一般的操作習慣,使前車輪12動作更為順暢及靈敏,而在使用上更具方便性及實用性。
圖1是現(xiàn)有滑板車的立體圖。
圖2是現(xiàn)有滑板車的底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車頭座、輪座、連桿與前車輪的頂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車頭座、輪座、連桿與前車輪的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中樞轉裝置與控制桿的剖視圖。
圖中的參照號數(shù)1 滑板2 車頭座201限位板3 輪座301一端 4 控制桿302軸向端側303另一端5 作動桿501彈簧 6 前車輪10 滑板11 控制桿 111握把 112螺孔12 前車輪 121輪軸 13 蝶形螺帽20 車頭座21 穿孔22 貫孔30 軸座31 鎖塊311樞孔 312穿孔32 螺栓40 輪座41 樞桿42 彈簧 43 軸孔44 銜接臂50 連桿51 魚目軸承52 魚目軸承 53 螺栓54 螺栓55 螺帽 56 螺帽60 樞轉裝置61 封蓋612頸部613穿孔62 下球體 621穿口622嵌口623凸緣 63 螺桿64 上球體 641環(huán)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3、4、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滑板10前端側設有一車頭座20,及立設有一控制桿11,且樞設有二前車輪12,另包含有一軸座30、二輪座40、二連桿50及樞轉裝置60;其中該滑板10、控制桿11、前車輪12等構件及其組合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以下僅針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加以說明該滑板10在中空的控制桿11內壁嵌置有一蝶形螺帽13(如圖6所示),及在控制桿11頂段周側相對處凸設有一握把111、且在底面設有二螺孔112(如圖5所示)。
該車頭座20,如圖4、5所示,呈拱形,其在兩側分別設有一穿孔21,及在頂面設有一貫孔22。
該軸座30固設在車頭座20的貫孔22內,供控制桿11末段穿樞,在對應控制桿11底面處設有一鎖塊31,而該鎖塊31呈三角形的板體,其在凸出的一端側設有二樞孔311,及在對應螺孔112處設有二穿孔312,分別供螺栓32穿經(jīng)后與螺孔112螺合,使鎖塊31與控制桿11固結形成連動。
該輪座40,分別樞設在車頭座20兩側,其在一端設有一樞桿41,供套設一彈性元件(本實施例是采用彈簧)42后與穿孔21穿樞,及在軸向位置處設有一軸孔43,分別供該前車輪12的輪軸121穿樞,且在另端側形成一銜接臂44。
該連桿50分別在二端設有一魚目軸承51、52,分別供一螺栓53、54穿經(jīng)魚目軸承51與鎖塊31的樞孔311、及魚目軸承52與輪座40的銜接臂44后,配合一螺帽55、56予以鎖結,使控制桿11、軸座30、輪座40及前車輪12形成連動。
該樞轉裝置60,如圖6所示,包含有一封蓋61、一下球體62、一螺桿63及一上球體64,其中,該封蓋61在底面具有一環(huán)肋,供與控制桿11端口嵌合,在頂面凸設有一頸部612,并在中央設有一穿孔613,而該下球體62在底面設有一穿口621,供套樞在控制桿11及封蓋61的頸部612外周,及在頂面依序設有一嵌口622及一凸緣623,供該螺桿63穿經(jīng)封蓋61的穿孔613、下球體62與蝶形螺帽13螺合,并擋止在凸緣623頂面,使下球體62被螺桿63限位在凸緣623與封蓋61間,且該上球體64在周側凹設有一環(huán)槽641,使上球體64本體具有一彈性裕度,供與下球體62的嵌口622迫合形成連動,而在控制桿11外周樞轉。
上述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構造、特征及位置的說明,至于動作時,如圖4、5所示,當使用者站立在滑板10頂面而欲改變行進方向時,同樣只須將重力偏移至左側或右側,即能在一側的前車輪12受壓向內偏移時,使輪座40以樞桿41為樞轉軸向內偏轉,及以銜接臂44向內推送連桿50,使連桿50可借由魚目軸承51、52自動調整與鎖塊31及銜接臂44的結合角度,如此,即使鎖塊31與銜接臂44并不呈直線對稱,亦能透過魚目軸承51、52的轉向,轉移鎖塊31,使鎖塊31推動另側的連桿50,再借該連桿50魚目軸承51、52的轉向,向外推移另側輪座40的銜接臂44,使另側輪座40以樞桿41為樞軸帶輪前車輪12向外側偏轉,進而達到改變滑板車行進方向的目的,待重力回復至滑板10中央的平衡狀態(tài)時,借由彈簧42的回復彈力,即能使輪座40回復至原位,并帶動前車輪12歸位。
由于鎖塊31與控制桿11固接及與連桿50的魚目軸承51樞結形成連動,當前車輪12轉向時,該控制桿11亦會隨之回旋轉動,此時,如圖6所示,若使用者以單手握持樞轉裝置60的上、下球體64、62,而以較高難度的方式操控滑板車,則在控制桿11旋動同時,該控制桿11僅能在上、下球體64、62內空轉,上、下球體64、62并不會影響使用者握持上、下球體64、62的動作,若使用者雙手是握持在握把111上,而以較簡易的方式操控滑板車,則使用者雙手會隨控制桿11旋動而轉移,反之,若使用者以雙手握持握把111并予以轉移適當角度,即會直接帶動軸座30的鎖塊32轉移,使鎖塊31透過連桿50牽引前車輪12偏移,達到轉向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主要是在滑板前端側設有一車頭座,及立設有一控制桿,供前輪分別樞結在兩側,使前輪隨滑板重力的偏移,而轉移改變行進方向,其特征在于二輪座,分別樞設在車頭座兩側,其在軸向位置處設有一軸孔,分別供該前車輪的輪軸穿樞;一軸座,穿固在車頭座內,供控制桿末段穿樞;二連桿,分別在二端設有一魚目軸承,分別供與控制桿末端及輪座連結,形成連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車頭座在兩側分別設有一穿孔,而該輪座則在一端設有一樞桿,供套設一彈性元件后與穿孔穿樞。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控制桿為一中空桿體,其在內壁嵌置有二蝶形螺帽,及在頂段樞設有一樞轉裝置,而該樞轉裝置包含有一封蓋、一下球體、一螺桿及一上球體,該封蓋嵌固在控制桿端口,供下球體套樞在控制桿及封蓋頂端外周,而該螺桿穿經(jīng)下球體與蝶形螺帽螺合,使下球體限位在控制桿外周,且該上球體與下球體迫合形成連動,而在控制桿外周樞轉。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控制桿能在頂段周側相對處凸設有一握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軸座在底面固設有一鎖塊,而該鎖塊在兩側分別延設有一樞孔,分別供與連桿一端的魚目軸承固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控制桿及前輪連桿構造,其主要是在車頭座兩側分別設有一輪座,分別供前車輪穿樞在兩側,及在車頭座頂面樞設有一軸座,供與控制桿末段連接,且在軸座及輪座間分別與一連桿兩端的魚目軸承連結,形成連動;這樣,只須利用踩踏重力的偏移或控制桿的轉移,即能透過控制桿、連桿與輪座的連動關系,使前車輪轉移改變行進方向,以及控制桿保持前車輪轉向的穩(wěn)定性。
文檔編號B62M1/00GK2461606SQ0024063
公開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0月17日
發(fā)明者姜海寰 申請人: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