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嬰兒車及其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60555閱讀:31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嬰兒車及其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車及其支架,特別涉及一種后桿兼具座管的嬰兒車及其支架。
      背景技術(shù)
      圖1為美國第6,533,311B2號專利案的嬰兒車車架9,其主要包含左右兩個三角形支架91、保持該兩支架91的左右距離的兩銜接桿92、和座桿93。每一支架91又包括相互樞接的一推桿95、一前桿96、和一后桿97。該座桿93兼具保持前桿96和后桿97的前后距離,及支撐座部(圖中未示)和嬰兒重量的雙重作用。
      但此種另設(shè)獨(dú)立座桿93的車架9,其材料成本和組裝成本都高,且增加車架9整體的重量,搬運(yùn)和攜帶都不方便。更有甚者,此習(xí)知車架9僅能前后收合,不能左右收合,因此收合后的體積仍大,不僅不便使用者搬運(yùn)和攜帶,且浪費(fèi)制造者和販賣者運(yùn)輸和儲藏的空間。
      另一種習(xí)知的嬰兒車架(例如上述美國第6,533,311B2號專利案所列舉的參考資料美國第5,622,376號專利案)雖可左右收合,但其銜接桿由多個小桿體配合多個關(guān)節(jié)組成,構(gòu)造復(fù)雜,材料成本和組裝成本都高。
      實(shí)用新型內(nèi)容因此,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材料成本低的嬰兒車及其車架。
      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成本低的嬰兒車及其車架。
      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量輕且方便搬運(yùn)和攜帶的嬰兒車及其車架。
      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多方向收合的嬰兒車及其車架。
      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收合后體積小且占用運(yùn)輸和儲藏空間小的嬰兒車及其車架。
      本實(shí)用新型的車架,包含有二支架和連接該等支架的二第一銜接桿單元,該車架的特征在于每一支架包括一第一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的一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的一第一端、和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的一第二端;一第二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該第三端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和該第二端之間;及一第三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五端和一第六端,該第五端連接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和該第四端之間,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連接于該第五端和該第六端之間。且每一第一銜接桿單元連接其中的一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其中的一第三支撐桿單元;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時,可收合該二支架。
      優(yōu)選地,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
      優(yōu)選地,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且該第三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五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且該車架還包含復(fù)數(shù)輪組,分別連接于該等第二支撐桿單元的第四端和該等第三支撐桿單元的第六端。
      優(yōu)選地,該二第一銜接桿單元呈交叉配置,且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時,該二第一銜接桿單元呈剪刀式地樞轉(zhuǎn)收合。
      優(yōu)選地,該第二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三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四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該第三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五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六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以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
      優(yōu)選地,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連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當(dāng)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的同時,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將該二支架相互拉近。
      優(yōu)選地,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直接樞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
      優(yōu)選地,該等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樞接于該等第二、三支撐桿單元的一第三樞接件。
      優(yōu)選地,當(dāng)該車架收合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相鄰。
      優(yōu)選地,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樞接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端。
      優(yōu)選地,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相互樞接的一第一管體和一第二管體,且該車架還包含一控制裝置,用以控制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的相對樞轉(zhuǎn)收合。
      優(yōu)選地,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介于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之間的一銷件,且該控制裝置可控制該銷件在該第二管體內(nèi)滑動,以控制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的相對樞轉(zhuǎn)收合。
      優(yōu)選地,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樞接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端;且該控制裝置包括設(shè)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一致動件、和連接該致動件和該銷件的一撓性件。
      優(yōu)選地,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即為該第一管體,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包括該第二管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三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四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該第三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五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六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以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
      優(yōu)選地,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連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當(dāng)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的同時,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將該二支架相互拉近。
      優(yōu)選地,當(dāng)該車架收合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管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管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相鄰。
      優(yōu)選地,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樞接于該第二管體和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一第三管體;當(dāng)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管體同時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及該第二管體樞轉(zhuǎn),使該二支架相互靠近。
      優(yōu)選地,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樞接于該第二管體的一第三管體,且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兩端分別樞接于該二第三管體;當(dāng)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管體同時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及該第二管體樞轉(zhuǎn),使該二支架相互靠近。
      優(yōu)選地,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運(yùn)動方向,和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管體的運(yùn)動方向共平面。
      優(yōu)選地,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運(yùn)動方向,和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管體的運(yùn)動方向相互垂直。
      優(yōu)選地,該第三管體呈弧形。
      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包含上述任一項(xiàng)的車架和一第一片體,且該第一片體連接于該等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
      優(yōu)選地,該嬰兒車還包含二延伸桿,其分別連接于該車架的每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一片體直接連接于該等延伸桿。
      優(yōu)選地,該嬰兒車還包含一第二片體,該第二片體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
      優(yōu)選地,該第二片體連接于該等延伸桿。


      下面通過最佳實(shí)施例及附圖對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及其車架進(jìn)行詳細(xì)說明,附圖中圖1是習(xí)知嬰兒車車架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shí)用新型車架的立體圖;圖3是本實(shí)用新型車架結(jié)合構(gòu)成座部的第一片體的立體圖;圖4是本實(shí)用新型車架結(jié)合構(gòu)成背靠的第二片體的立體圖,形成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圖5是本實(shí)用新型車架收合后的上視圖;和圖6是本實(shí)用新型車架收合后的立體圖。
      具體實(shí)施方式
      車架圖2為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車架的一較佳實(shí)施例,該車架2包含左右平行矗立的二支架3、連接該二支架3下半段且呈交叉的二第一銜接桿單元4、連接該二支架3上端的一第二銜接桿單元5、設(shè)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5和該二支架3內(nèi)的一控制裝置6、分別設(shè)于該二支架3下端的四個輪組7、和用以樞接各組件的復(fù)數(shù)樞軸8。
      每一支架3包括做為推桿用的一第一支撐桿單元31、做為前桿用的一第二支撐桿單元32、和做為后桿用的一第三支撐桿單元33。
      該第一支撐桿單元31包括在下的一第一管體311、在中的一第二管體312、在上的一弧形第三管體313、固定于該第一管體311上端的一第一樞接件314、固定于該第二管體312下端的一第二樞接件315、和同時容置于第一、二管體311、312并可于管體內(nèi)滑動的一銷件316。本實(shí)用新型中所謂的″桿″或″管″,皆可視需要而選擇制成為實(shí)心或空心。
      以一樞軸(例如鉚釘)8同時穿過第一、二樞接件314、315而將第一、二樞接件314、315樞接在一起,進(jìn)而將第一、二管體311、312間接連接在一起。至于第二管體312和第三管體313則以一樞軸8直接樞接在一起。
      由第一、二、三管體311、312、313樞接而成的第一支撐桿單元31又包括在下的一第一端317、在上的一第二端318、以銷件316為分界且在銷件下方的一第一支撐桿單元的下段319、和在銷件316上方的一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310。
      該第二支撐桿單元32包括在上的一第三端321、在下的一第四端322、和鄰近第四端322的一第三樞接件323。該第三支撐桿單元33包括在上的一第五端331、在下的一第六端332、和鄰近第六端332的另一第三樞接件323。
      以一樞軸8將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一端317樞接于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大約中點(diǎn)處,其次以另一樞軸8將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第三端321樞接于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二樞接件315處,最后再以另一樞軸8將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第五端331樞接于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第三、四端321、322中間。至此完成單一支架3的組裝。
      第二支撐桿單元32又包括以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第五端331為分界且位于該第五端331上方的一第二支撐桿單元的上段324、和位于該第五端331下方的一第二支撐桿單元的下段325。同樣地,第三支撐桿單元33又包括以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一端317為分界且位于該第一端317上方的一第三支撐桿單元的上段334、和位于該第一端317下方的一第三支撐桿單元的下段335。
      分別以樞軸8將其中一支第一銜接桿單元4的前端直接樞接于一側(cè)(例如右側(cè))支架3的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第三樞接件323,后端直接樞接于另一側(cè)(例如左側(cè))支架3的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第三樞接件323;而另一支第一銜接桿單元4的前端直接樞接于該另一側(cè)(例如左側(cè))支架8的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第三樞接件323,后端直接樞接于該一側(cè)(例如右側(cè))支架8的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第三樞接件323。
      該第二銜接桿單元5具有位于中央的一開口51,且其兩端分別以一樞軸8直接樞接于兩側(cè)支架3的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二端,在此較佳實(shí)施例中亦即分別樞接于兩側(cè)第三管體313相鄰近的一端。
      該控制裝置6包括組裝于第二銜接桿單元5并局部自其開口51突出的一致動件61、連接該致動件61和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銷件316的一撓性件62、和使銷件316或致動件61復(fù)位的一彈性構(gòu)件(圖未示)。
      每一輪組7可為兩個輪子組成,也可只具有一個輪子。該等輪組7分別樞接于每一支架3的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第四端322和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第六端332。至此完成本實(shí)用新型嬰兒車車架2的組裝。
      嬰兒車如圖3、4所示,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除了包含上述的車架2之外,另外包含了分別固定于兩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334的二延伸桿11、分別包覆該二延伸桿11后半段的一第一片體12、和分別包覆該二延伸桿11前半段并固定于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一第二片體13。該第一片體12構(gòu)成嬰兒車1的座部,用以支撐嬰兒的重量。該第二片體13設(shè)于延伸桿11的部分做為嬰兒車1的座部,而設(shè)于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部分,則做為嬰兒車1的背靠,用以支撐嬰兒的背部和頭部。
      操作如圖2、5、6所示,當(dāng)按壓致動件61時,致動件61會連動撓性件62和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銷件316,使銷件316于第二管體312內(nèi)滑動并脫離第一管體311。此時第一支撐桿單元31可以銷件316處為分段點(diǎn),而將第一支撐桿單元的上段310沿箭頭A的方向向前且向下樞轉(zhuǎn)收合成平行于第一支撐桿單元的下段319。在此同時,因?yàn)榈诙螚U單元32的第三端321樞接于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上段310(或第二樞接件315),所以第二支撐桿單元32會受到第一支撐桿單元31上段310的連動,而連同樞接在其第四端322的輪組7沿箭頭B的方向向前滑動;相對地,第三支撐桿單元33會沿箭頭C的方向向后滑動而呈與第二支撐桿單元32的上段324相平行;且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下段319也沿著箭頭D的方向樞轉(zhuǎn)而倒下呈與第三支撐桿單元33的下段335相平行。
      另外當(dāng)?shù)诙螚U單元32和第三支撐桿單元33分別向前、后滑動而樞轉(zhuǎn)收合時,分別設(shè)于其上的兩第三樞接件323的前后距離變大,所以二第一銜接桿單元4會如剪刀般地相對樞轉(zhuǎn)閉合,同時將左右兩支架3相互拉近并列。
      因?yàn)閮芍Ъ?在左右方向互相靠近,所以左右兩第一支撐桿單元31也會沿著箭頭E的方向互相靠近,致使左右二第三管體313分別朝著箭頭F的方向相互遠(yuǎn)離地樞轉(zhuǎn),最后使第二銜接桿單元5沿著箭頭G的方向向上移動。因此收合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時,不僅可在橫方向縮小寬度,且最長第一支撐桿單元31也可對折而使其第一、二端317、318彼此靠近,借此縮減長度。
      上述各收合動作,使用者可輔以欲收合方向的外力,以加速收合或使收合動作更順暢。依上述相反的順序或方向,可展開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或車架。
      功效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其第一、二、三支撐桿單元31、32、33的特殊組合形狀構(gòu)造,不需借助前述習(xí)知車架9的座桿93,便能使每一支架3穩(wěn)固地保持在前后展開的狀態(tài),亦即其第三支撐桿單元33兼具前述習(xí)知車架9的后桿97和座桿93的雙重功能;又,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用以將兩支架3保持在左右展開狀態(tài)者,僅為單純的第一銜接桿單元4或第二銜接桿單元5,而非如習(xí)知車架的復(fù)雜機(jī)構(gòu),因此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具有節(jié)省材料成本和組裝成本、及重量輕且方便搬運(yùn)攜帶的功效。再者,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除了第一、二、三支撐桿單元31、32、33可前后收合外;且其第一或二銜接桿單元4、5允許左右兩支架相互靠近收合;甚至其控制裝置6可允許第一支撐桿單元31上下對折收合且同時左右靠近收合;因此本實(shí)用新型的嬰兒車1和車架2具有多方向收合的功能,且因多方向收合后的體積相當(dāng)小,所以也具有占用收藏和運(yùn)輸空間小的優(yōu)點(diǎn)。
      其它實(shí)施例上述控制裝置6的致動件61,可改設(shè)于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二管體312或第三管體313上。
      在另一種實(shí)施例中,可進(jìn)一步不具有第二銜接桿單元5,并使第一支撐桿單元31的第二、三管體312、313形成一體的第一支撐桿單元的上段310,且使其第二端318向前、向中、或向后彎曲,以利使用者握持推動?jì)雰很嚒?br> 但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shí)用新型的較佳實(shí)施例,當(dāng)不能以此限定本實(shí)用新型實(shí)施的范圍,凡是按照本實(shí)用新型申請權(quán)利要求范圍及實(shí)用新型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的變化或替換,皆應(yīng)仍屬本實(shí)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車架,包含有二支架和連接該等支架的二第一銜接桿單元,該車架的特征在于每一支架包括一第一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樞轉(zhuǎn)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的一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的一第一端、和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的一第二端;一第二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該第三端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和該第二端之間;及一第三支撐桿單元,具有一第五端和一第六端,該第五端連接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和該第四端之間,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連接于該第五端和該第六端之間;且每一第一銜接桿單元連接其中的一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其中的一第三支撐桿單元。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樞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三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且該第三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五端直接樞接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且該車架還包含復(fù)數(shù)輪組,分別連接于該等第二支撐桿單元的第四端和該等第三支撐桿單元的第六端。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二第一銜接桿單元呈交叉配置,且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時,該二第一銜接桿單元呈剪刀式地樞轉(zhuǎn)收合。
      5.如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三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四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該第三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五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六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以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連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當(dāng)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的同時,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將該二支架相互拉近。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直接樞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
      8.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等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樞接于該等第二、三支撐桿單元的一第三樞接件。
      9.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當(dāng)該車架收合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相鄰。
      10.如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樞接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端。
      11.如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相互樞接的一第一管體和一第二管體,且該車架還包含一控制裝置用以控制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的相對樞轉(zhuǎn)收合。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介于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之間的一銷件,且該控制裝置可控制該銷件在該第二管體內(nèi)滑動,以控制該第一管體和該第二管體的相對樞轉(zhuǎn)收合。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樞接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端;且該控制裝置包括設(shè)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一致動件、和連接該致動件和該銷件的一撓性件。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即為該第一管體,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包括該第二管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三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四端位于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該第三支撐桿單元還包括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和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且該第五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六端位于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當(dāng)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上段相對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下段樞轉(zhuǎn)以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
      15.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分別連接于其中的一支架的該第二支撐桿單元和另一支架的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且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當(dāng)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和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下段相互遠(yuǎn)離的同時,該第一銜接桿單元將該二支架相互拉近。
      16.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當(dāng)該車架收合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一管體、該第一支撐桿單元的該第二管體、該第二支撐桿單元上段、和該第三支撐桿單元下段相鄰。
      17.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樞接于該第二管體和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一第三管體;當(dāng)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管體同時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及該第二管體樞轉(zhuǎn),使該二支架相互靠近。
      18.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第一支撐桿單元還包括樞接于該第二管體的一第三管體,且該車架還包含一第二銜接桿單元,其兩端分別樞接于該二第三管體;當(dāng)收合該車架時,該第三管體同時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及該第二管體樞轉(zhuǎn),使該二支架相互靠近。
      19.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在收合該車架的過程中,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運(yùn)動方向,和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管體的運(yùn)動方向共平面。
      20.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銜接桿單元的運(yùn)動方向,和該第三管體相對于該第二管體的運(yùn)動方向相互垂直。
      21.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三管體呈弧形。
      22.一種嬰兒車,包含一車架和一第一片體,其特征在于該車架為權(quán)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項(xiàng)所述的車架;和該第一片體連接于該等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
      23.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嬰兒車還包含二延伸桿,其分別連接于該車架的每一第三支撐桿單元上段,該第一片體直接連接于該等延伸桿。
      24.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嬰兒車還包含一第二片體,該第二片體連接于該第一支撐桿單元。
      25.如權(quán)利要求24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片體連接于該等延伸桿。
      專利摘要一種嬰兒車車架包含兩平行支架、和樞接該兩支架的三銜接桿單元。每一支架包括三支撐桿單元,其中每一支撐桿單元的一端樞接于另一支撐桿單元的中點(diǎn)附近以界定一個三角形;其中二支撐桿單元突出該三角形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一輪組,并分別樞接呈交叉的其中二銜接桿單元;另一支撐桿單元的另一端連接其中一銜接桿單元形成嬰兒車的推桿。該三支撐桿單元可在其所界定的三角形平面上樞轉(zhuǎn)收合,該二支架可借由呈交叉的二銜接桿單元平行移動收合。該車架可還包含一控制裝置,以允許將該推桿對折收合成兩段。
      文檔編號B62B7/00GK2761486SQ20052000332
      公開日2006年3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月7日
      發(fā)明者陳舜民 申請人:明門實(shí)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diǎn)贊!
      1